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1103-17100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1103-171003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
Th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 union in education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4-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7-01
關鍵字
Keywords
教師組織、教育政策參與
participa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teacher union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3 次,被下載 471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71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在教育政策制定上之參與程度,並進而分析其參與過程中所運用之策略,以及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對於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看法。最後再將現行運作機制與現有之理論模式加以驗證,同時並參酌英、美等國家之經驗,以期建立一套理想的運作模式,供我國今後建立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決策合理機制之參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二種方法。在問卷調查部分,由研究者自編問卷。在中央層級,問卷調查對象為全國教師會理監事及行政幹部、第四、五屆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員;在地方層級,則為八個縣市之地方教師會理監事與行政幹部、現任縣市議員(曾加入主管教育事務之組別)、家長組織成員、教育局人員。總計發出問卷504份,回收有效問卷301份。回收問卷經統計分析及進行結果討論後,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全國教師會成員認為該會主要參與之政策為影響層面較廣的教育經費編列管理,以及與教師權益有密切相關之教育人事政策。
二、全國教師會成員知覺全國教師會在教育政策上呈現「高參與、低滿意」的情形,易甚至導致教師組織採取較激烈的手段,以達成其主張或訴求。
三、在進入正式諮詢體系及取得協商談判權的訴求未獲滿意回應前,較激烈的「困窘策略」與較溫和的「資訊策略」同時成為全國教師會成員認為適宜度較高的策略,且反應在其「策略使用程度」上。
四、對於全國教師會在教育政策參與程度之看法,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高於全國教師會會員,尤以立法委員最明顯,宜盡量減少彼此之間認知上的差距。
五、所有身分之人士皆認為全國教師會經常使用「資訊策略」來影響教育政策之制定,其他策略的使用程度則須視其與本身之相關性而有不同感受。
六、不論中央或地方,所有身分人士皆認為「資訊策略」及「聯盟策略」乃較適宜的策略,但其他衝擊性較大之策略則易引起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之反彈與社會之爭議。
七、所有身分人士皆認為地方教師會主要參與之政策為與教師權益有密切相關之教育人事政策,與教師專業較無關的總務政策則參與較少。
八、地方教師會在地方教育政策的參與程度與參與滿意度有顯著相關,呈現「低參與、低滿意」的情形,顯示出地方教師對缺乏參與管道的不滿。
九、地方教師會受限於資源與經驗,策略之使用情形不若全國教師會。
十、所有身分人士皆認為「聯盟策略」與「資訊策略」為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主要策略,強調政治運作的「選區壓力策略」與訴諸司法體系的「司法策略」則較少使用。
十一、地方教師會成員認為「資訊策略」的適宜度最高,但對於其他策略也有一定程度的認同,顯示地方教師會成員願意採取多元化的策略以達成其參與教育政策制定的目標。
十二、家長組織與地方教師會成員在各層面教育政策上所知覺到地方教師會的參與程度皆有差異存在,尤以與教師權益關係密切的「人事」方面特別明顯,地方教師會宜多加注意家長組織之反應。
十三、縣市議員對於教育專業資訊之需求甚高,較其他教育政策相關人士更認同地方教師會在「資訊策略」上的運用。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供建立我國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合理模式之參考:
一、對教師組織的建議
(一) 積極爭取集體談判權的獲得,取得合法且明確的政策參與管道,以專業談判取代激烈抗爭。
(二) 注重法律、談判及遊說人才之培養及聘用,以因應專業談判與遊說活動之需求。
(三) 加強教育政策之研究工作,善用資訊策略,以提供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專業教育資訊,並作為協商談判之基礎。
(四)結合具有相同理念之組織團體,以突顯教師會在教育政策上之訴求。
(五)使用較激烈之策略時,需顧及社會情勢,審慎評估實施後所產生之效應。
(六)適時採取政治行動,以取得可直接影響教育政策之立法、行政資源。
(七)教師組織所關注之教育政策議題除了爭取教師權益之外,應擴大至教育改革層面,以獲得社會大眾之認同與支持,強化其參與教育政策之必要性與合理性。
(八)積極推動教師法修訂,以解決教師組織的人力、經費問題,強化政策參與能力。
(九)中央教師組織宜積極提供地方教師組織各種支援,以協助其參與地方教育政策之制定。
二、給教育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重視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重要性,提供充分的溝通、參與管道,以減少對立衝突。
(二)修訂教師法相關法令,作為未來協商談判之依據。
(三)與教師組織共同合作解決教育問題,建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夥伴關係。

Abstract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 of teacher union in the polic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the unions adopted during the participa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viewpoints of these involvement from the related people, including policy decision-makers, legislators, and union leaders. Then,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eacher union’s involvement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as testified against the cases in Taiwan. Finally, through the consultation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UK and USA, an ideal operational model would be proposed for teacher unions around the island.

To achieve the above aim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documentary analyse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based up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umentary analyses. Surveyed sample of the central level included standing members and executive staff of the National Teacher Union(NTU), congressmen belonging to the Education and Culture committee of the country’s Congress, employe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ed sample of local level included standing board members and executive staff of eight local teacher unions, county councilors belonging to the county council’s education section, local PTA members, and employees of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ies.

The following 13 findings have been concluded:
1. Staff of the NTU cited the budgeting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finance and the enactment of educational personnel regulations the most-often involved topic by the staff.
2. The perception of NTU’s staff regarding the organization’s involvement was “high level of involvement, low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more radical approach by NTU while dealing with the education authority in the future.
3. A more radical embarrassmen approach and a mild information approach were considered suitable measures by the NTU’s staff while negotiating with the central education authority.
4. Much more policy makers than NTU’s staff considered the NTU’s role i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active.
5. All sample agreed that NTU use the information approach to influence the policy making most frequently.
6. Either central or local level, all sample regarded information approach and the alliance approach the two most appropriate measures.
7. All local sample considered the involvement of local teacher union was restricted to those sphere relating to the teacher’s rights and privileges.

8. Local teacher union staff expressed “low level of involvement, low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loc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process.
9. Compared with NTU, local teacher union showed limited use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lobbying.
10. Alliance approach and information approach were considered by all sample the most used measures by the local teacher unions.
11. Local teacher union staff considered information approach the most appropriate measure in lobbying the policy makers, nevertheless, they showed willingness to utilize other approaches.
1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ceptions of PTA and local union staff concerning the teacher union’s involvement i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13. County councilors’ needs fo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was extremely high, as a result, they showed support for the local teacher union’s use of information approach in lobbying.

Finally, 12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to teacher unions at both central and local level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by the research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理論分析 ……………………………………9
第二節 相關國家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情形…….. ………….20
第三節 相關研究之評述 ……………………………………………………………..35
第三章 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現況
第一節 我國教師組織現況………………………………………………………….. 47
第二節 我國中央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情形…………………………….. 52
第三節 我國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情形…………………………….. 56
第四章 調查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6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80
第五章 調查研究結果之分析說明
第一節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全國教師會意見分析).…………...83
第二節 全國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分析….………………...87
第三節 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地方教師會意見分析)….………...97
第四節 地方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分析….………………...97
第五節 本章綜要.…………………………………………………………………….111
第六章 研究結果綜合討論
第一節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全國教師會意見)………………..117
第二節 全國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119
第三節 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地方教師會意見)………………..124
第四節 地方教師會與教育政策制定相關人士意見之差異……………...………...12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5
第二節 建議………………………………………………………….……..………...138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145
英文部分……………………………………………………………………….……………149

附錄
附錄一 教師法…………………………………………………………………………….151
附錄二 全國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156
附錄三 高雄市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度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160
附錄四 台北市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163
附錄五 高雄縣教師會八十九、九十年度參與教育政策情況分析表………………….168
附錄六 台北市教育局第一、二、三科及人事處組織職掌表…………………………..169
附錄七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第三科組織執掌表 …………..…………………………….170
附錄八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學務管理科職掌表………………………………………….171
附錄九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科職掌表………………………………………….172
附錄十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用】…….173
附錄十一 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用】….178
附錄十二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預試與正式問卷相同】.….184
附錄十三 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預試與正式問卷相同】….188


表次
表2-2-1 美國兩大教師組織概況表 ………………………………………………21
表2-2-2 美國教師組織之發展與特徵…………………………………………………28
表2-2-3 英國教師組織概況表 ……………………………………………………….31
表3-2-1 全國教師會教育政策參與層面表 …………………………………………54
表3-2-2 全國教師會教育政策參與程度表 ………………………………………..55
表3-2-3 全國教師會策略使用程度表 …… ………………………………………….55
表3-3-1 高雄市、台北市、高雄縣教師會教育政策參與程度表……………………60
表3-3-2 高雄市、台北市、高雄縣教師會策略使用程度表…… ……………….…..61
表4-2-1 七縣市家長組織一覽表 …………………………………………………….68
表4-2-2 研究樣本選取及回收表(中央部份)………………………………………68
表4-2-3 研究樣本選取及回收表(地方部份)………………………………………69
表4-3-1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各層面教育政策參與程度與
參與滿意度題目分配表…………………………………………………….71
表4-3-2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全國教師會用)」策略使用程度及適宜度各向度題目分配表………………………………………….72
表4-3-3 專家學者意見調查人員名冊表………………………………………………73
表4-3-4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效度…….….73
表4-3-5 「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專家內容效度…………75
表4-3-6 預試樣本選取及回收表 …………………………………………………....78
表4-3-7 「全國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各向度與總問卷α值….78
表4-3-8 「地方教師會參與教育政策制定情形調查問卷」各向度與總問卷α值…79
表5-1-1 全國教師會在各項教育政策參與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84
表5-1-2 全國教師會在各項教育政策參與滿意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85
表5-1-3 全國教師會教育政策參與程度與滿意度之相關係數………………………86
表5-1-4 全國教師會策略使用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87
表5-1-5 全國教師會對策略適宜度看法之平均數與標準差…………………………87
表5-2-1 不同身分於各量表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中央層級)………………88
表5-2-2 不同身分於各量表之差異情形(中央層級)……………………………….89
表5-2-3 不同身分於「整體參與程度」之Scheffe’事後比較(中央層級)………89
表5-2-4 不同身分於「整體策略使用程度」之Scheffe’事後比較(中央層級)……89
表5-2-5 不同身分於「整體策略適宜度」之Scheffe’事後比較(中央層級)……89
表5-2-6 不同身分於「政策參與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中央層級)
………………………………………………………………………………….. 90
表5-2-7 不同身分於「政策參與程度」量表各政策之差異情形(中央層級)……91
表5-2-8 不同身分於「政策參與程度」量表之Scheffe’事後比較(中央層級)…92
表5-2-9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中央層級)
………………………………………………………………………………….. 93
表5-2-10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差異情形(中央層級)……94
表5-2-11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程度」量表之Scheffe’事後比較(中央層級)…….94
表5-2-12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適宜度量表」於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中央層級)……………………………………………………………………………….95
表5-2-13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適宜度量表」各向度之差異情形 (中央層級) …96
表5-2-14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適宜度量表」之Scheffe’事後比較(中央層級)…97
表5-3-1 地方教師會在各層面教育政策參與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98
表5-3-2 地方教師會在各層面教育政策參與滿意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98
表5-3-3 地方教師會教育政策參與程度與滿意度之相關係數………………………99
表5-3-4 地方教師會策略使用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00
表5-3-5 地方教師會對策略適宜度看法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00
表5-4-1 不同身分於各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地方層級)……………………….101
表5-4-2 不同身分於各量表之差異情形(地方層級)……………………………….102
表5-4-3 不同身分於「整體參與程度」之Scheffe’事後比較(地方層級)………103
表5-4-4 不同身分於「整體策略使用程度」之Scheffe’事後比較(地方層級)…103
表5-4-5 不同身分於「整體策略適宜度」之Scheffe’事後比較(地方層級)……103
表5-4-6 不同身分於「政策參與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地方層級).105
表5-4-7 不同身分於「政策參與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差異情形(地方層級)……105
表5-4-8 不同身分於「政策參與程度」量表之Scheffe’事後比較(地方層級)……106
表5-4-9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地方層級)…107
表5-4-10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程度量表」各向度之差異情形(地方層級)……108
表5-4-11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程度」量表之Scheffe’事後比較(地方層級)…108
表5-4-12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適宜度量表」於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地方層級)………………………………………………………………………………109
表5-4-13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適宜度量表」各向度之差異情形(地方層級)……110
表5-4-14 不同身分於「策略使用適宜度量表」之Scheffe’事後比較(地方層級).111


圖次
圖1-3-1 研究架構………………………………………………………………………….….5
圖2-1-1 菁英主義模型………………………………………………………………………11
圖2-1-2 政策過程階段分析圖………………………………………………………………16
圖3-1-1 全國教師會組織架構圖……………………………………………………………49
圖3-1-2 高雄市教師會組織架構圖…………………………………………………………49
圖4-1-1 中央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調查研究架構圖………………………………64
圖4-1-2 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調查研究架構圖………………………………6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丁志仁(1999)。野人獻曝-從落實教師會會務談實現教育發展。發表於全國教師會主辦之「教師組織之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
王千美(199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政策制定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素琴、侯禎塘(1998)。各國教師組織的發展、任務與省思。教師天地,94,12-16。
王政彥(1994)。團體教育決策參與。台北:五南。
中國時報(2002,02,08)。高縣教師會與教育局爭端再起。第18版。
方鴻鳴(1998)。教師向前行-教師會功能及運作問卷調查。教師天地,94,58-63。
方彩鳳(2002)。中小學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丘昌泰(2001)。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2002)。行政專區。2002年3月1日,取自http://www.tceb.edu.tw/main.html。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教育局組織網及各項查詢服務。2002年1月3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
台北市教師會(2002a)。本會簡介。2002年1月3日,取自http://www.tta.tp.edu.tw/wsesta/index.html。
台北市教師會(2002b)。工作紀要。2002年1月3日,取自http://www.tta.tp.edu.tw/wsesta/index.html
白世文(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全國家長資訊聯絡網(2002)。全國家長組織。1998年3月8日,取自 http://parents.yam.org.tw/active/main2001.htm。
全國教師會(2001)。全國教師會簡介。台北:台北市教師會。
全國教師會(2002a)。會務組織。2002年1月3日,取自http://www.nta.tp.edu.tw/ntaindex.html
全國教師會(2002b)。公告事項。2002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nta.tp.edu.tw/ntaindex.html。
全國教師會(2002c)。全國教師會對重要教育政策意見彙整表。2002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nta.tp.edu.tw/ntaindex.html。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輝章(1998)。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淑芬(1996)。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呂亞力(1989)。政治學。台北:五南。
沈春生(1998)。中美日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沈春生(1999)。美國教師組織運作方式之探討。教育研究,7,71-82。
吳 定(1984)。公共行政論叢。台北:天一。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林水波、張世賢(198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淑華(2000)。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功能需求、運作策略與組織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姜正明(2002)。高雄市教研中心的組織與展望。發表於高雄市教師會舉辦之「高雄市教師會九十學年度寒假幹部研習」,高雄。
姜添輝(2002)。英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朱志宏(1991)。規範利益團體活動-遊說之制定與統合主義之運用。理論與政策,5(4),31-41。
席代麟、李宗哲、陳國兆(2001)。教育改革過程中的民主實驗-教師會功能之研析。論文發表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之「廿一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彰化。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侯禎塘(1996)。英國教師組織的發展與特性。教師天地,80,70-73。
施瓊華(1986)。政策參與者對政策制定過程之影響-紡織品出口配額重分配政策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張煌熙(1995)。教師組織與集體談判的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8,9-10。
翁豐珍(1995)。我國教師組織專業團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2)。組織執掌。2002年1月3日,取自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
高雄市教師會(2000)。高雄市教師會公告區。2000年12月25日,取自
http://www.kta.kh.edu.tw/。
高雄市教師會(2001)。教育研究中心。2001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kta.kh.edu.tw。
高雄市教師會(2002a)。高雄市教師會簡介。2002年1月1日,取自http://www.kta.kh.edu.tw/~report/KTAPOWER/kta1.files/frame.html。
高雄市教師會(2002b)高雄市教師會公告區。2002年1月18日,取自
http://www.kta.kh.edu.tw/。
教育基本法(1999)。
港都教師報(2002,09,22)。團結與尊嚴-928宣言。第1版。
湯堯(2000)。高級中學以下學校教師會組織與運作功能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教師法(1995)。
傅瑜雯(1993)。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文玉(1997)。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台北縣開放教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文燦(1997)。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會組織之態度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雅鳳(2000)。穩定與躍進-全國教師會的現況與發展。師友,394,15-18。
楊桂杰(1999)。我國教育立法歷程及其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 瑩(1992)。英國教師組織之現況。台灣教育,500,34~50。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華、李維真、陳虹文(2000)。高屏地區學校教師會運作現況調查研究。 師鐸,
16,39-75。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化元、周志宏、李英毅、賴麗春(1997)。我國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台北:業強出版社。
劉安彥(1996)。美國教師組織與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9,55-60。
劉春榮(1998)。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4,4-11。
衛 民(1999)。從勞動三權觀點論公共部門協商權與罷工權。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11(2),265-299。
簡徐芬(1994)。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全(1992)。美國教師專業組織。台灣教育,500,20-24。
顏火龍(1985)。台北市國民小學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譚秉源(1996)。教育團體在香港教育政策釐定過程中的角色: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個案研究。2002年3月2日,取自
http://www.fed.cuhk.edu.hk/en/cumphil/96pytam/content.html。






貳、英文部分

AFT(2001a).About aft.Retrived July 15,2001,from http://www.aft.org/about.
AFT(2001b).NEAFT partnership Document. Retrived December 18,2001,from
http://www.aft.org/neaft/index.html.
Anderson(1975).Public Policy-making :Basic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raeger.
Austin Ranny(1982).Governing:A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3rd.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rber(1992).Education and Power.Boston:Ark Paperbacks.
Berry(1977).Lobbying for the people:The Politicac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rube, M. R. (1988). Teacher Politics: The Influence of Union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O.Jones(1977).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nd .Wadsworth Publish
Company Inc.
Cooper,B.S.(1992) .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William N. Dunn(1981).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Englewood Ciffs, N. J:
Prentice-Hill,Inc.
Fitz,J.Power,S.& Halpin,D.(1993).Option for Grand-Maintained Status : A study of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Policy Studies,14(1),4-20.
Ironside,M.&R.Seifert(1995).Industrial relations in schools.London:Routledge.
Lieberman(1994).Teacher Unions:Is this the End Near?How To End the Teacher Union Veto
over State Education Policy .ED3887447,16p,from the ERIC database.
Lieberman(1997).The Teacher Unions. New York:free press.
Lieberman(1998).What to do about teacher unions.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64(21),655-659.
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2002).About NUT. Retrived Feburary 12,2001,from http://www.teachers.org.uk.
NEA(2001).About NEA. Retrived July 15,2001,from http://www.nea.org/aboutnea/
PFT(2000).Highlights of the new PFT-Distric contract. Retrived November 28,2001,from
http://www.ptf.org/05.html.
Poole, Wendy L(1999).Teachers union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al policy Making:issues raised
by an in-depth case Educational Policy,13(5),698-727.
Shanker(1992).”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 Cooper,B.S.Ed.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273-298.
STRB(2001).Tenth report 2001. Retrived August 15,2001,from from http://www.official.co.uk/document/cm49/4990/4990.html.
Turman(1963).The Govermental Process. New York:Alfred A.Knopf.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