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2104-16464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2104-164640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之研究〈1979-2003〉
A Study on the PRC'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7-02
關鍵字
Keywords
村民選舉、十六全代表大會、民主化、四個堅持、權力繼承
Translation of power, Democratization, Civil elec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0 次,被下載 432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329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大陸自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後,在經濟上取得令世人驚豔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順序應先經濟抑或先政治,才能兼顧發展與穩定,相較於前蘇聯的改革經驗,似乎有了答案。不過,相對於經濟上的快速發展,中共在政治領域上的保守與獨裁,龐大且落伍的政治體制似乎越來越跟不上時代,這種「政左經右」路線勢必面臨日益艱難的挑戰。
自文革後,中共在統治型態上確實有相當程度的變化,不過嚴格地講,這種改變只是為了修補過去極左路線對制度的破壞,是為了恢復人民對共產黨的信心,是為了輔助經濟改革的需要。於是,政治上諸多的興革只是為了滿足其他方面的需求,政治改革本身並非目的(ends),而是為了延續中共統治的工具(means)。於是本論文的問題意識在於:中共的政治民主化之改革仍然無法擺脫統治工具的宿命;中共若無心於真正的民主化改革,目前這種政治運作的模式,是無法長治久安的。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導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2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社會變遷對政治的影響 15
第一節 民主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15
第二節 威權政權的分類 21
第三節 東亞發展模式與官僚、威權政權的關係 26
第四節 民主化與民主社會工程 30
第五節 對於中國大陸的觀察 33
第三章 村民自治選舉 41
第一節 差額選舉的發展 43
第二節 村民自治多元化發展之因 46
第三節 當前大陸村民自治選舉模式的簡介 48
第四節 鄉鎮長選舉方式的分析 57
第五節 村民自治對於中國民主化的影響 61
第四章 政治民主化改革 67
第一節 民主的意涵 68
第二節 中共政權不民主的解釋 71
第三節 政治體制改革的意義 81
第四節 政治體制改革的影響 93

第五章 高層權力繼承 99
第一節 世代的概念 101
第二節 共產政權的權力繼承困境 104
第三節 世代交替與意識型態 107
第四節 中共的黨軍關係 114
第五節 中共歷次政治繼承與軍隊角色 117
第六節 胡錦濤權力接班與軍隊角色 122
第六章 結 論 127
參考文獻 13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Adam Przeworski著,張光、馬俊峰譯,《民主與市場》(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Andrew G. Walder著,龔小夏譯,《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Armartya Sen著,劉楚俊譯,《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出版,2001年)。
Barrington Moore著,拓夫、張東東譯,《獨裁與民主的社會起源》(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出版,1999年)。
David Held著,李少軍、尚新建譯,《民主的模式》(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頁271。
David Potter、David Goldbalt、Margaret Kiloh、Paul Lewis等著,王謙、李昌麟、林賢治、黃惟饒等譯,《民主化的歷程》(台北:韋伯文化,2000年)。
Flemming Christiansen與Shirin M. Rai著,潘兆民、黃烈修譯,《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出版,1998年)。
Georg Sorensen著,李酉潭、陳志瑋譯,《民主與民主化》(台北:韋伯文化,1998年)。
Leslie Holmes著,宋鎮照、張保民譯,《共產政權之末路:反腐敗運動與合法化危機》(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Patrick Dunleary and Brendan O’Leary著,羅慎平譯,《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五南出版,1994年)。
Robert Dahl著,張明貴譯,《多元政治:參與與反對》(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Samuel Huntington著,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1988年)。
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出版,1994年)。
Seymour Martin Lipset著,張明貴譯,《政治人》(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Willy Wo-lap Lam著,涂百堅、陳怡如譯,《世紀末中國:鄧小平續局》(台北:智勝出版,1996年)。
丁樹範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200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尹慶耀,《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實驗》(台北:幼獅文化,1992年)。
史景遷,《天安門:知識份子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田弘茂、朱雲漢編,《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台北:新新聞出版,2000年)。
田弘茂等編,《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1997年)。
伊銘,《中共第四代權力部署》(香港:明鏡出版社,2002年)。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十五大報告學習材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托洛斯基,《被背叛的革命》(台北:南方出版,1987年)。
朱新民,《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永然文化,1991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頁234。
何思因與吳玉山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何榮幸,《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吳國光,《趙紫陽與政治改革》(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年)。
呂亞力,《政治發展》(台北:黎明文化,1995年)。
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阮銘,《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林佳龍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出版,2003年)。
林博文,《時代的投影:近代人物品評》(台北:元尊文化,1999年)。
金耀基,《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台北:時報文化,1984年)。
金耀基,《金耀基社會文選》(台北:幼獅文化,1985年)。
金觀濤,《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
洪陸訓,《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2年9月)。
韋伯著,康樂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翁杰明等編,《與總書記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1991年)。
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楊中美,《中共新領袖胡錦濤》(台北:時報出版,2002年)。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鄭永年,《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與改革之間》(香港:八方文化,2002年)。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文化,2000年)。
鄭宇碩、羅金義編,《政治學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黎安友,《中國的民主》(台北:五南出版,1994年)。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1997年)。
羅成徽主編,《中國當代政治制度》(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

二、中文期刊
「大鵬鎮『兩票制』推選鎮長的程序及過程」,《中國民政》,2000年第8期。
王旭,「鄉村中的基層民主:國家與社會互強」,《二十一世紀》(香港:1997年4月號)。
王旭,「鄉村中國的基層民主:國家與社會的權力互強」,《當代中國研究》,,第56期,(1997年1月)。
王振耀,「中國的村民自治與民主化發展道路」,《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2期。
李勤康,「推進基層民主政治的積極實踐─對卓?娷磳D要領導幹部進行民意調查的報告」,《民政論壇》。
沈明室,「中共權力繼承與軍隊角色」,《東亞季刊》,第27卷,第3期(1995年冬季)。
邱榮華,「大陸『村民委員會』制度與問題之研究」,《探索與展望》,第1卷第2期(2003年2月)。
唐娟,「基層政府治理變遷的制度分析—以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區步雲鄉鄉長直選為個案」,《理論與改革》,2001年第4期。
浦興祖,「直選鄉長是擴大農村基層民主的一次探索—關於四川步雲鄉個案的思考(下)」,《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浦興祖,「直選鄉長是擴大農村基層民主的一次探索—關於四川步雲鄉個案的思考(上)」,《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祝果毅、黃永紅,「試論村民自治的權利保障與權力制約的問題」,《理論與改革》,2000年第6期。
馬祥祐,「村民自治—大陸社會力的重生」,《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5期(2003年5月)。
寇建文,「政治繼承與共黨政權結構穩定性的比較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3期(2000年3月)。
張光亮、任光淼、楊承超與劉鋒,「實行村務公開 強化民主管理─南部縣河東鎮推行村務五公開活動的情況」,《農村經濟》,1998年第7期。
張鎮邦,「鄧小平怎樣安排江澤民接班」,《匪情研究》,第23卷,第8期(1990年8月)。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課題組,「中國大陸鄉鎮長選舉方式改革研究」,《當代中國研究》,2001年第4期。
陳曉律、李國民,「高速增長中的低度政治發展─泰國模式分析」,《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
馮聖葆,「《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及中國之政治現實」,《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六期(1995年秋季)。
黃衛平,「十五大以來我國政治現代化的新發展—兼析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鎮長選舉制度改革的政治意義」,《深圳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1999年11月)。
楊海清,「聯聯繫新實際,著眼新實踐—四川省綿陽市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理論與改革》,1999年第1期。
鄒樹彬、黃衛平與劉建光,「鄉鎮長選舉方式改革中諸種力量的博弈—大鵬鎮與步雲鄉直選改革命運的個案分析」,《中國農村觀察》,2003年第4期。
劉云棟,「淺析村民自治法治化中的若干問題」,《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
蕭功勤,「新加坡的選舉威權主義及其啟示—兼論中國民主發展的基本路徑」,《戰略與管理》,第56期(2003年)。
謝維和,〈社會資源流動與社會分化:中國市民社會的客觀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4期(1993年8月)。

三、英文書籍
Adam Przeworski,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2).
Carl J. Friedrich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New York: Praeger, 1965).
Chalmers Johnson,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David Shambaugh ed., Is China Unstable? (New York: M.E. Sharpe, 2000).
Edward Friedman, 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zation: Generalizing East Asian Experienc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Gordon White, Riding the Tiger: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Gray Gereffi and Donald Wyman eds., Manufacturing Miracl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Guillermo O’Donnell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James C. Mulvenon and Richard Yang ed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 Retrospective on Chinese Military Studies in the Post-Mao Era (Santa Monica: RAND, 2001).
James F. Hollifield and Calvin Jillson eds., Pathways to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Jon Elster and Rune Slagstad, eds., Constitutionalism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June Teufel Dreyer,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1996).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les,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90).
Larry Diamond and Marc F. Plattner ed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Democrac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Lowell Dittmer, China Under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Marc Blecher, China Against the Tide: Restructuring through Revolution, Radicalism and Reform (London: Pinter, 1997).
Meredith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Monty Johnstone,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London: Blackwell, 1991).
Morris Janowitz, The Military i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New N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Richard Sandbrook, The Politics of Africa's Economic Stag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Robert A. Dahl,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1949-198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Stephen Haggard,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Politics of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Steve Chan, East Asian Dynamism-Growth, Order, and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Reg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

四、英文期刊
Amartya Sen, “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0, No.3 (July 1999).
Ellis Joffe, “Party-Army Relation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6 (Jun. 1996).
Fareed Zakaria, “The Rise of Ill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Vol.76, No.6 (November/December 1997).
Frederick C. Teiwes, “Politics at the ‘Core’: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 of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China Information, Vol.XV, No.1 (2001).
Giovanni Sartori, “How Far Can Free Government Travel?”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6, No.3 (July 1995).
Guillermo O'Donnell, “Deleg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5, No.1 (January 1994).
Jean C. Oi and Scott Rozelle,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Greater China - Elections and Power: 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2 (June 2000).
June T. Dreyer, “The New Officer Corp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6 (Jun. 1996).
Kent Jenning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1 (June 1997).
Kevin J. O’Brien and Li Lianjiang,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Greater China: Accommodating ‘Democracy’ in a One-Party State: Introduc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2 (June 2000).
Kevin J. O’Brien, “Implementing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s Villag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3 (July 1994).
Kewweth Jowitt, “Inclusion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an Leninist Regimes,” Worid Politics, Vol.28 (Oct. l975).
Melanie Manion, 1996,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0 (December 1996).
Nan Li, “Changing Functions of the Party and Political Work System in the PLA an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hina,” Armed Forces & Society, Vol.19, No.3 (Spring 1993), pp.393-409.
Nora Sausmikat, “Generations,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Ideas in China: The End of Polarization or the End of Ideology,” Asian Survey, Vol.43 No.2 (2003).
Philippe C. Schmitter, “More Liberal, Preliberal, or Postliberal?”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6, No.1 (January 1995).
Richard G. Braungart and Margaret M. Braungart, “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2 (1986).
Robert A. Pastor and Qingshan Tan,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Greater China: The Meaning of China's Village Elec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2 (June 2000).
Shi Tianjian,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in China: Institutional Tactics for Democracy,” World Politics, Vol.51, No.3 (April 1999).
Tang Tsou, “The Historic Change in Direction and Continuity with the Past”, The China Quarterly, No.98, (June 1984).
Thomas W. Robinson, “Political Succession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27, No.1 (Oct. 1974).
Yongnian Zheng,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Are They Compatible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09, No.2 (Summer 1994).
Ziya Onis, “The Logic of Developmental State,”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4, No.1 (Oct. 1991).

五、其他資料
「中共史上首次鄉級選舉 去年底順利舉行」,《中國時報》,1999年1月28日,版14。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103/5205/20010428/454803.html)
「胡錦濤啟動政改 省市長開放提名」,《中國時報》,2003年6月14日,版14。
「首位民選鄉長 四川悄悄誕生」,《中國時報》,1999年1月16日,版14。
「深圳大鵬鎮 將產生民選鎮長」,《中國時報》,1999年4月30日,版14。
「鄧小平會見竹入義勝時說,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會阻礙生產力發展」,《人民日報》,1986年9月4日,第1版。
《中國共產黨章程》(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34229.htm)
《解放軍報》(http://www.pladaily.com.cn/)
毛澤東,「關於赫魯雪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人民日報》,1964年7月14日,版1。
伊銘,「為曾慶紅的政治前途把脈」,《自由時報》,民國91年8月28日,版15。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http://past.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1117/868419.html)。
陳志柔,「SARS衝擊大陸政權」,《中國時報》,2003年4月23日,第15版。
Erik Eckholm, “Possible Next Patient: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25, 2003.
James M. Goldgeier, “Will SARS Be the Chinese Chernobyl?”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23, 2003.
(http://www.latimes.com/news/printedition/opinion/la-oe-gold23apr23,1,1422579.story).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