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2108-1935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2108-193514
論文名稱
Title
林語堂小說研究
The Research of Lin Yutang's fic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41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7-02
關鍵字
Keywords
林語堂、小說、敘事學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3 次,被下載 294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940 times.
中文摘要
論文摘要
林語堂先生有相當龐大散文著作,及八部長篇小說。探討林語堂思想及著作的文章也相當多。但目前專門研究林語堂小說之學位論文不多,且少有對林語堂的八部小說,做縱貫式之深入探討,多為單本小說之研究。此外,此部份的研究,往往缺乏理論依據,使論點缺乏客觀性。
故筆者採用敘事學之文學理論,分析林語堂之八部小說。探討林語堂小說之情節結構、敘述模式及時間幻化、獨特時間刻度的敘事謀略之使用,以期統整出林語堂小說之整體敘事結構。另則,筆者對林語堂小說中之多樣的人物深感興趣,故以敘事學中,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的人物分類理論及格雷馬斯(A. J. Greimas)、巴爾特(Barthes Roland 1915-1980)的人物行動元論,探究林語堂小說之人物形象塑造模式、人物間的互動關係及人物與情節的關係。
筆者也於林語堂小說中,發現為數頗豐的非敘事性話語中之「公開的評論」。且有鑑於當今研究林語堂小說主題思想的著作,普遍未能釐清其所研究的是林語堂本人之思想,亦或小說中所蘊含之思想,故筆者依「公開的評論」的理論,歸納並整理出林語堂八部小說中,所有關於女性觀和婚戀觀的敘述,以期能客觀地求得小說本身所蘊含的女性觀和婚戀觀,即將敘述者的思想和林語堂本人之思想做一明確之區隔。
而筆者也將林語堂小說研究之文獻做一匯整,以作為本論文之對照用。筆者將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做以下之歸結,林語堂小說之情節結構皆為線型情節,且多為複線型。而敘述者在形式上全為外敘述者,在敘述行為和態度上多為自我意識之敘述者和干預敘述者。在情節組織方式上,多使用時間連結、因果連結,且在情節安排上都有明顯的中心主旨,因此皆存有中心句連結。此外,林語堂小說中還運用了大量的時間幻化、獨特時間刻度等敘事謀略,筆者認為這也是造成林語堂小說能承載大量文化之重要因素。而林語堂小說之人物塑造上,主人翁多為圓形人物,且人物彼此間的相對關係,往往對情節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筆者也由分析小說中關於女性觀及婚戀觀的非敘事性話語中發現,林語堂小說中存在相當多一致性的思維。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緒論5
第一節、研究動機5
第二節、研究範圍5
第三節、研究方法5
第四節、論文架構8
第二章、林語堂小說研究之文獻探討11
第一節、學位論文11
第二節、評論林語堂小說專書29
第三節、有關人物、情節、主題思想、風格的單篇論文49
第三章、情節結構、敘述模式與時間設計128
第一節、情節結構與敘述模式分析128
第二節、林語堂小說的情節組織原則144
第三節、時間設計202
第四章、人物與非敘事話語221
第一節、人物特徵論221
第二節、人物行動元研究320
第三節、非敘事性話語336
第五章、結論395
參考書目40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壹、林語堂作品(依出版年代順序排列)
一、林語堂小說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唐人街》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9月,三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遠景》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1月,八版。
林語堂著;張復禮譯:《逃向自由城》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4月,再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朱門》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3月,四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賴柏英》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3月,四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紅牡丹》香港:遠景出版集團,2005年7月,初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京華煙雲》香港:遠景出版集團,2006年3月,第三次修訂初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風聲鶴唳》香港:遠景出版集團,2006年6月,初版。
二、林語堂散文集
林語堂著:《我見我聞》台中:義士出版社,1974年初版。
林語堂著:《無所不談合集(一)、(二)》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5年3月三版。
林語堂著:《語堂文集(上)、(下)》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8年12月初版。
林語堂著:《金聖嘆之生理學》台北:德華出版社,1980年初版。
林語堂著:《八十自述》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6月,初版。
林語堂著:《啼笑皆非》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6月二版。
林語堂著:《林語堂精摘》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4月三版。
林語堂著:《人生就像一首詩》臺北:國際少年村,2001年7月初版。
林語堂著:《讀書的藝術》臺北:國際少年村,2001年8月初版。
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著:《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書店,2003
年1月一版七刷。
林語堂著:《生活的藝術》香港:遠景岀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初
版。
林語堂著;郝志東,沈益洪譯:《中國人》香港:三聯書店,2005年1月初
版五刷。
林語堂著;胡簪雲譯:香港:道聲出版社,2005年6月三版三刷。
《吾國吾民》香港:遠景岀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初版。
貳、期刊單篇論文(以下依作者姓名筆劃由少至多排序)
一、林語堂小說期刊論文
文秋紅:〈從道家女到平民-簡析《京華煙雲》中姚木蘭形象的意蘊〉,《南昌高專學報》第21卷第1、2期(1996年6月),頁21-23。
尤愛焜:〈論林語堂小說家庭文化的審美取向〉,《福建工程學院學報》第3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480-484。
尤愛焜:〈伊甸園的追尋與失落-林語堂小說《紅牡丹》解讀〉,《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3期(2005年),頁74-76。
王小玲:〈從《瞬息京華》的女性形象看林語堂的婦女觀〉,《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第17卷第53期(2003年9月),頁89-90。
王兆勝:〈論林語堂的生命悲劇意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第1期(1997年),頁68-71。
王兆勝:〈論林語堂的女性崇拜思想〉,《社會科學戰線(文藝學研究)》第1期(1998年),頁139-147。
王兆勝:〈林語堂「田園式」都市文化理想的成因考察〉,《求索》第5期(2003年),頁202-206。
王雪菲:〈試論金庸和林語堂的情愛描寫模式〉,《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年3月),頁47-58。
朱丹紅:〈走進木蘭的世界-評林語堂《京華煙雲》中的人物形象〉,《語文學刊》第3期(2004年),頁39-42。
朱東宇:〈家長與丈夫-《林語堂三部曲》人物論之一〉,《北方論叢》第145卷第5期(1997年),頁86-108。
朱東宇:〈論《紅牡丹》〉,《呼蘭師專學報》第4期(1997年),頁26-30。
朱東宇:〈論林語堂小說與文化〉,《大慶社會科學》第5期(1997年),頁57-61。
朱東宇:〈妻子與姬妾-《林語堂三部曲》人物論之二〉,《學術交流》第2期(1998年),頁101-111。
朱東宇:〈倫理性人物與哲理性主題-論《紅牡丹》的文化精神〉,《求是學刊》第3期(1998年),頁75-77。
李慧:〈林語堂真的是一捆矛盾嗎?-由《京華煙雲》看林語堂中庸、和諧的人生觀〉,《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8期(2005年8月),頁73-75。
李志紅,蔡之國:〈論林語堂小說的中西文化致用性特徵〉,《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4期(2003年7月),頁42-46。
李建生,王能昌:〈論文林語堂小說的文化構成與審美品格〉,《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25-28。
沈慶利:〈虛幻想像裡的「中西合璧」-論林語堂《唐人街》兼及「移民文學」〉,《山東社會科學》第5期(2000年),頁83-86。
林東宣:〈試談《京華煙雲》與道家文化〉,《泉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98年),頁27-28。
林精華:〈濃濃閩南語依依故鄉情-淺析林語堂自傳體小說《賴柏英》的閩南方言特色〉,《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7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56-80。
林淑嫻:〈從姚木蘭看林語堂的女性觀〉,《台州師專學報》第21卷第2期(1999年4月),頁24-26。
吳秀英,李學恩:〈從《京華煙雲》看林語堂的複雜思想〉,《松江季刊(社會科學版)》第72卷第1期(1996年),頁19-38。
吳毓鳴:〈論「混血兒」紅牡丹的文化審美意蘊〉,《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6年5月),頁121-125。
東紅:〈論林語堂的女性觀〉,《黎明職業大學學報》第37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18-24。
施萍:〈自救與自然:論林語堂小說中的人性觀〉,《中州學刊》第130卷第4期(2002年7月),頁94-99。
徐雲浩:〈愛好自然-林語堂小說理想人物的共同特徵〉,《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72-75。
涂秀芳:〈試論姚木蘭形象的創造-根植於中國傳統的林語堂小說Moment in Peking〉,《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1卷第4期(2003年),頁70-73。
高華珊:〈城中隱士之歌-論林語堂《京華煙雲》的悲劇意蘊和快樂哲學〉,《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2006年6月),頁71-73。
高競豔:〈苦難的認同和超越-林語堂小說的宗教文化價值所在〉,《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8卷第4期(2003年8月),頁26-34。
黃炎權:〈《京華煙雲》-道學的超然與歧感〉,《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期(2001年),頁63-65。
黃萬華:〈40年代:文學開放性體系的形成-兼及林語堂小說的文化視角〉,《理論學刊》第108卷第2期(2002年3月),頁118-121。
郭海燕:〈論林語堂的小說三部曲〉,《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2001年),頁538-542。
孫凱風:〈試論林語堂小說中愛情題材的敘事構型及其文化意蘊〉,《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6年),頁29-33。
孫良好:〈林語堂筆下的美國形象-以《唐人街》和《奇島》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2005年),頁212-229。
孫良好:〈揭開「一捆矛盾」之謎-評林語堂小說和他的人生哲學〉,《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1年4月),頁83-84。
陳旋波:〈《奇島》:充滿生命狂歡的文化史詩〉,《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年),頁78-82。
陳旋波:〈《奇島》與林語堂的文化地理觀〉,《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8年),頁79-83。
陳旋波:〈從林語堂到湯婷婷:中心與邊緣文化敘事〉,《外國文學評論》第4期(1995年),頁93-98。
陳旋波:〈紳士文化與林語堂的文學品格〉,《華僑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期(2001年),頁54-59。
曾孝儀:〈苦戀情節的藝術昇華-讀林語堂的長篇《賴柏英》〉《大連大學學報》第5卷第1期(1995年),頁24-27。
閔建國:〈林語堂小說中的自我戀情與女性崇拜〉,《社科縱橫》第19卷第2期(2004年4月),頁82-84。
湯奇雲:〈論林語堂小說創作中的文化選擇與審美追尋〉,《嘉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第5期(1996年),頁53-60。
湯奇雲:〈《唐人街》中的文化回歸趨勢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嘉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p.p.54~58。
湯奇雲:〈美麗的文化童話:《奇島》〉,《嘉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第4期(1997年),頁53-57。
湯奇雲:〈中西文化融合的無耐與山地文化的追尋-從文化角度看林語堂的長篇小說《賴柏英》〉,《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8年),頁57-61。
張西山,謝寶富:〈論《京華煙雲》的主題及林語堂人生哲學〉,《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第46卷第1期(2000年),頁14-17。
張豔豔:〈林語堂的「文化女兒」們-從林語堂小說「女性形象群」看其文化觀〉,《華文文學》第63卷第4期(2004年),頁70-74。
鄒筱菊:〈《京華煙雲》人物淺析〉,《文史博覽》16期(2005年),頁23-24。
詹聲斌:〈《京華煙雲》中的莊周哲學〉,《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3年1月),頁27-49。
雷琰:〈透過《簡.愛》看《京華煙雲》-從女性主義視角批判木蘭形象〉,《現代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頁65-66。
蔡之國:〈論林語堂小說的文化烏托邦特徵〉,《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2期(2006年),頁12-15。
劉勇:〈論林語堂《京華煙雲》的文化意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7卷第3期(1998年),頁96-103。
劉慧:〈《紅牡丹》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解讀〉,《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4期(2003年),頁98-99。
劉鋒杰:〈承繼與分離-《京華煙雲》對《紅樓夢》關係之研究〉,《紅樓夢學刊》第3輯(1996年),頁223-247。
閻浩崗:〈具有紅樓血緣的兩部中國現代小說-《紅樓夢》與《家》及《京華煙雲》之比較〉,《紅樓夢學刊》第1輯(2002年),頁264-271。
閻開振:〈論林語堂小說創作的人道精神與愛國情感〉,《齊魯學刊》第4期(1994年),頁23-27。
閻開振:〈林語堂小說創作的動因、目的及其文化特徵〉,《溫州師專學報》第1期(1994年),頁42-45。
閻開振:〈論林語堂小說創作的多元化追求〉,《溫州師專學報》第3期(1995年),頁67-69。
閻開振:〈「流浪文學」:對林語堂小說創作的一種把握〉,《溫州師專學報》第2期(1997年),頁60-64。
謝友祥:〈道家哲學的闡釋和道家人格的建構-論林語堂《京華煙雲》的文化意蘊〉,《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8卷第4期(2000年8月),頁39-47。
謝友祥:〈名妓情節及浪漫愛情的心理補償-林語堂小說《紅牡丹》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6期總168期(2000年),頁34-38。
謝友祥:〈林語堂小說《奇島》論〉,《湛江師範學院》第22卷第2期(2001年4月),頁33-37。
謝友祥:〈林語堂享樂主義生存目的論〉,《嘉應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1年2月),頁48。
謝友祥:〈林語堂直面生命必然缺陷的智者〉,《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2期(2002年3月),頁31-33。
藍潤青:〈記憶與表象-《京華煙雲》文學創作的審美心理與女性形象〉,《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4年6月),頁25-26。
二、林語堂思想與散文著作相關期刊論文
王建紅:〈對兩種宗教的皈依-林語堂眼中的中西生活〉,《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35期(2000年),頁7-10。
王兆勝:〈林語堂文化思想論〉,《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1998年),頁61-67。
王兆勝:〈緊緊貼近人生本相:林語堂的人生哲學〉,《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1997年),頁57-66。
王兆勝:〈近幾年林語堂研究評述〉,《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1996年),頁253-260。
王兆勝:〈論林語堂「田園式」都市的文化理想〉,《吉普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3年3月),頁43-48。
王惠廷:〈林語堂的故鄉情與中國心〉,《漳州師院學報》第1期(1995年),頁8-12。
甘竟存:〈幽默大師林語堂新論〉,《江淮論壇》第6期(1995年),頁88-94。
左全安:〈林語堂愛國思想初探〉,《貴陽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總第43期(1996年),頁10-15。
朱東宇,宏晶:〈林語堂「一捆矛盾」論析〉,《學習與探索》第1期總第114期(1998年),頁109-115。
朱伊革,盧敏:〈海明威與林語堂的「死亡情結」比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17卷第5期(2001年9月),頁12-17。
江震龍:〈林語堂的「性靈說」〉,《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3期(1996年),頁33-39。
宋媛:〈辜鴻銘林語堂「中國形象」的描述與再評價〉,《湖北三峽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1999年8月),頁49-66。
包燕:〈人文自救:執著與困惑-林語堂的哲學探尋與文學世界〉,《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4期(2002年8月),頁95-100。
沈文華:〈試比較魯迅與林語堂在國民性批判問題上的差異〉,《浙江樹人大學學報》第2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57-60。
肖百容:〈快樂幻想曲-論林語堂快樂哲學的本質〉,《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95-98。
李曉寧:〈邊緣游走:林語堂的人文探尋〉,《東南學術》》第5期(2000年),頁57-66。
周荷初:〈林語堂與袁宏道:自然主義美學意識的一脈延伸〉,《廣東社會科學》第1期(2002年),頁158-162。
洪燕:〈試論林語堂散文的幽默〉,《黔東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第12卷第3期(1994年9月),頁15-18。
施萍,唐冰:〈守護心靈的安寧:論林語堂文學創作中的和諧美〉,《雲夢學刊》第24卷第1期(2003年1月),頁65-68。
俞祖華,趙慧峰:〈比較文化視野裡的中國人形象-辜鴻銘、林語堂對中西國民性的比較〉,《中州學刊》第5期總第119期(2000年9月),頁114-119。
袁濟喜:〈論林語堂的審美人生觀〉,《求是學刊》第30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91-96。
陳清:〈林語堂中西合璧文化觀成因管窺〉,《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年),頁75-78。
陳旋波:〈林語堂對美國華文文學的啟示〉,《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1999年),頁68-72。
郭豫適:〈林語堂對《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研究〉,《社會科學家》第14卷第6期(1999年11月),頁4-9。
陶侃:〈林語堂與表現主義美學〉,《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2年),頁124-127。
賈岩:〈基督精神與林語堂的人生追求〉,《東方論壇》第6期(2002年),頁60-63。
萬平近:〈從多重「回歸」現象看林語堂〉,《福建學刊》第1期(1997年),頁59-64。
劉鏞:〈三十年代林語堂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蒲峪學刊》第2期(1996),頁1-5。
劉仲國:〈試論林語堂的文學觀念轉換及表現主義對他的影響〉,《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0年),頁21-25。
蔡一鵬:〈論林語堂的紅學研究〉,《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總第37期(2000年),頁1-16。
謝友祥:〈近情和中庸:林語堂的一種人文選擇〉,《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2卷第1期(2004年2月),頁75-77。
叁、評論專書(以下依作者姓名筆劃由少至多排序)
子通:《林語堂評說七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兆勝:《林語堂的文化選擇》台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11月一版。
台北市文化局編:《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與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發表於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東吳大學主辦「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與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13~10月14日。
林明昌:《閒情悠悠》台北:遠景岀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8月初版。
林太乙:《林語堂傳》北京:中國戲劇,1994年初版。
李勇:《林語堂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高鴻:《跨文化的中國敘事-以賽珍珠、林語堂、湯婷婷為中心的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施建偉:《林語堂研究論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一刷。
施建偉:《林語堂在大陸》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施建偉:《林語堂在海外》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
施建偉:《林語堂》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二刷。
施萍:《林語堂:文化轉型的人格符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陳湧:《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我看林語堂》台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4月初版一刷。
傅偉勳、周陽山主編:《林語堂百年紀念文集》台北︰中正書局,1994年10月初版。
萬平近:《林語堂論中西文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0月一版四刷。
萬平近:《林語堂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萬平近著:《林語堂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
黎活仁:《林語堂瘂弦和簡媜筆下的男性與女性》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謝國城:《林語堂》台北︰海風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2月初版。
肆、理論專書(以下依作者姓名筆劃由少至多排序)
申丹:《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一版一刷。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 1946-)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學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一版一刷。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初版。
李玲:《中國現代文學的性別意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一刷。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2002年9月一版三刷。
李广倉:《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方法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初版一刷。
李建軍:《小說修辭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一版一刷。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俞汝捷:《人心可測-小說人物心理探索》台北:淑馨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一刷。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二版。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二版一刷。
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1月,新版1刷。
祖國頌:《敘事學的中國之路-全國首屆敘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6月,一版一刷。
〔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二版二刷。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二版三刷。
徐行言,程金城:《表現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二刷。
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 1943-)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社,2005年12月二版四刷。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一版一刷。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6月初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一版三刷。
傅騰霄:《小說技巧》台北:洪葉文化,1996年4月初版一刷。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三刷。
張健:《小說理論與作品分析》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7月一版一刷。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一版。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一刷。
楊義:《楊義文存-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月,1版2刷。
楊星映:《中西小說文體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一刷。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二刷。
〔美〕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初版三刷。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2月15日,一版三刷。
衛姆塞特,布魯克斯(Wimsatt,William k)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12月四版。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劉濤:《中國現代小說範疇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一刷。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8月十版一刷。
鄭樹森:《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二版一刷。
魏 貽:《小說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6月初版。
伍、學位論文
林秀珍:《《京華煙雲》思想與婚戀觀》(臺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2月)。
宮以斯帖:《林語堂《京華煙雲》(張譯本)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胡馨丹:《林語堂長篇小說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陳麗娟:《林語堂《京華煙雲》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