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2110-03474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2110-034746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工會的發展與變遷:義烏模式之分析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Labor Unions in China: Analyzing Yiwu Mode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6-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7-02
關鍵字
Keywords
中國工會、義烏模式、組合主義、國家與社會關係、農民工、原生組織
Yiwu model, labor unions in China, rural migrant workers, Primitive organizations, state and society, Corporat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自1978年經濟改革開放以來,面臨嚴重的勞資關係失衡所造成的勞資矛盾與衝突;於此,經濟體制的變化對於中國的勞動體系亦產生了影響與改變。傳統中國工會的主要功能是傳達中共的政策與進行社會控制,因此無法達成勞動中介團體維護工人權益的功能。浙江省義烏市特殊的小型貿易經商環境,帶來大量的外來移入人口,使得義烏市急需解決日益嚴重的勞資糾紛。義烏工會透過架構和制度的創新,利用工會與非政府組織的雙軌進行模式,將工會維權活動空間向社會領域拓展。同時,義烏工會創新了中國工會運作模式,創立市場與行業工會進行水平整合、村基層聯合會進行垂直整合和跨省市的工會運作進行區域整合,更結合媒體力量以補足工會制度性的缺失與不足。義烏工會社會化維權模式為中國工會改革樹立一個成功的樣板,成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會維權模式。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I
目次 II
表次 IV
圖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理論架構 15
第一節 前言 15
第二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 16
第三節 組合主義 26
第四節 小結 37
第三章 中國的勞動體系:持續與變遷 39
第一節 前言 39
第二節 勞動者 40
第三節 民營企業主 48
第四節 政府 63
第五節 小結 74
第四章 工會組織:角色與功能的變遷 75
第一節 前言 75
第二節 工會組織的歷史變遷 77
第三節 原生組織的源起和困境 93
第四節 傳統工會制度的不足 109
第五節 小結 120
第五章 義烏工會的社會維權模式 121
第一節 前言 121
第二節 制度架構與維權組織 122
第三節 工會運作模式 139
第四節 工會職權擴張的困難與挑戰 155
第五節 小結 174
第六章 結論 175
參考書目 18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卜長莉,2005年。《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北京:社會文學出版社。
于昆,2008年。《和諧社會視野下的黨群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4年。《2002年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4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4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國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2006年。《中國農民工調查報告》。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中國勞動部政策法規司主編,1992年。《勞動政策法規會編》。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王一江,2004年。《政府干預與勞動者利益》。北京:中信出版社。
王天義主編,1999年《中國市場經濟十大理論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王永璽、何布峰、曹延平,2005年。《簡明中國工會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王忠明,1992年。《中國當代私營經濟的現狀與發展》。北京:知識出版社。
王春光,1995年。《社會流動與社會重構》。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炳林,2008年。《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炳林、闞和慶、王春璽,2008年。《全球化視野下黨的社會基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紹光,1997年。《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1994年。《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鴻,2007年。《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構建論-經濟與法律視角的制度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
石之瑜,1994年。《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石秀印,2006年。《工人階級形成: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轉變》。北京:學海出版社。
任進,2003年。《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法律實證與比較分析的視角》。山東:人民出版社。
朱家甄,1996年。《中國勞動爭議處理》。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江流等主編,1994年。《1993-1994年中國社會形式與預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佟新,2004年。《人口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忠民,2008年。《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吳敬璉,2005年。《當代中國經濟改革》。台北:麥格羅希爾。
宋洪遠,2004年。《關於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策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珍剛,2004年。《當代中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英明,1995年。《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英明,1996年。《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
李國雄,2004年。《比較政府與政治》。台北:三民書局。
沈立人主編,1999年。《中國經濟重大決策始末》。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林榮日,2007年。《制度變遷中的賽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林德昌,2001年。《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台北:成文出版社。
林毅夫,2009年。《解讀中國經濟》。台北:時報文化。
林毅夫、蔡昉、李周,2000年。《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台北:聯經。
洪鐮德,1992年。《馬克斯與社會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胡必亮,2005年。《關係共同體》。北京:人民出版社。
孫立平,2004年。《轉型與斷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袁方,1992年。《勞動社會學》。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張亞中主編,2007年。《國際關係總論 第二版》。台北:揚智文化。
張厚義,2000年。《中國私營企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厚義、明立志主編,2000年。《1999中國私營企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軍,1995年。《特權與優惠的經濟學分析》。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
張敏杰,2003年。《中國弱勢群體研究》,北京:長春出版社。
常凱、張德榮,1993年。《工會法通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常凱、喬健,2009年。《中國勞動關係報告-當代中國勞動關係的特點和趨勢》。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康曉光,1998年。《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社會權力格局的變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錦華,1994年。《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出版社。
梅霍夫,1993年。《國際工會運動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許曉軍,2006年。《中國工會社會責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佳貴,2008年。《中國國有企業改革30年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郭軍、寒川、越繼紅,1999年。《工會勞動爭議處理手冊》。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陳勝勇、張明,2004/6。〈中國地方工會改革與基層工會直選〉,《學術界》,第109期,頁37-48。
陳潭,2007年。《單位身分的鬆動-中國人事檔案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陸學藝主編,2002年。《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喬健、姜穎,2004年。《市場化過程中的勞動爭議和勞工群體事件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彭懷恩,2009年。《社會學Q&A》:台北:風雲論壇。
童振源,2003年。《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
費孝通,2006年。《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黃岩,2007/6。〈外來工組織與跨國勞工團結網路〉,《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
楊海波,1996年。《當代中國私營企業雇用關係》。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葛海有,2003年。《工會維權—義烏模式》。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葛海有,2003年。《新建企業工會實踐》。香港:天馬圖書。
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1989年。《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劉俊生,2009年。《公共人事制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祖云,2005年。《社會轉型解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劉景山、歐陽駿主編,2005年。《中國工會主席手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劉懷廉,2005年。《中國農民工問題》。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文輝,2006年。《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鄭航生、李路路,2004年。《當代中國城市社會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韓福國、駱小俊、林榮日、葛海有,2008年。《新型產業工人與中國工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禮群,2008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回顧與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
邊燕杰,2002年《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北京:三聯書店。
龐建國,1993年。《國家發展理論》。台北:巨流圖書。
(二)專書譯著
Andersen, Margaret L. and Taylor, Howard F.著,齊力審閱,2009年。《社會學》(Sociology)。台北:雙頁書廊。
Bilton, Tony等著,林子新等譯,2006年。《社會學》(Introductory Sociology)。台北:學富文化。
Foster, William Z.著,李華等譯,1991年。《世界工會運動史綱》。北京,三聯書店。
Heywood, Andrew著,楊日青等譯,2002年。《最新政治學新論》(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Hyman, Richard著,許繼峰、吳育仁譯,2004年。《比較工會運動》(Understanding European Trade Unionism and Society)。台北:韋伯文化。
Light, Donald and Keller, Suzanne著,林義男譯,1995年。《社會學》(Sociology)。台北:巨流圖書。
Mann, Michael著,李少軍等譯,1995年。《社會權力的來源》(Sources of Social Power: 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
Naisbit, John and Naisbit, Doris著,侯秀琴譯,2009年。《中國大趨勢》。台北:天下遠見。
Neuman, W. Lawrence著,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3年。《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學富文化。
Smith, Adam著,蔣自強等譯,2003年《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Varian, Hal R.著,劉楚俊、洪啟嘉譯,2006年。《現代個體經濟學》(A Modern Approach)。台北:茂昌。
Wiarda, Howard J.著,李培元譯,2000年。《比較政治的新趨向》(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
飯也春樹著,王利平等譯,2004年。《巴納德組織理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豬口孝著,賴郁君譯,1994年。《東亞國家與社會系列—日本:經濟大國的政治運作》。台北:月旦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一程,1996/2。〈私營經濟若干問題〉,《當代思潮》頁20-32。
于桂蘭、于楠,2008/5。〈工會制度與工人權利:基於產權經濟學的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8卷第3期,頁120-127。
中共義烏市委辦公室,2006/8。〈義烏工作社會化維權工作情況〉,《科學發展之路—義烏發展經驗》,頁99-130。
王覃剛,2007/3。〈強互惠理論的擴展〉,《中國工業經濟》頁8-18。
王新梅,2003/12。〈中國工會制度的重建與發展國家工會的特色〉,《經濟管理文摘》,頁34-58。
中國總工會主編,2007/2。〈浙江省義烏市總工會依法創新維權機構的調查〉,《中國工運》,頁11-13。
余娟,2005/5。〈當代中國工會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頁139-140。
吳亞平,鄭橋,2007/10。〈以國際比較的視野看中國工會的特點與發展趨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 第21卷第5期,頁68。
吳惠林,2001/5。〈工會的行程及其功能-論工會法的修正〉,《經紀前瞻》,頁75-79。
杜世衛、方佩芬,2006/5〈農民工維權的義烏模式〉,《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頁38-42。
李培林,1996/4。〈流動民工的社會網絡和社會地位〉,《社會學研究》頁23-35。
肖建華、郭雄偉,2005/3。〈轉型時期農民工利益表達的障礙與活動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頁16-18。
林文程,2005。〈方法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5期,頁25-26頁。
林炎志,2001/5。〈共產黨駕馭和領導心資產階級〉,《真理的追求》。
胡德平,2001/7。〈讓有產者在政治上站起來〉,《發展尋據》,頁17-34。
孫立平,1994/3。〈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頁33-35。
徐小洪,2005/2。〈政府干預與勞動者利益〉,《北京市工會幹部學院學報》,第20卷,頁27-32。
徐小洪,2008/5。〈中國私營企業勞動關係分析〉,《北京市幹部工會學報》,頁140-141。
高丙中,1999/3〈社會團體的興起及其合法性〉,《中國青年科技》頁17-28。
張允美,2003/9。〈理性與衝突:中國工會與黨、國家的關係〉,《二十一世紀》,頁25-28。
常凱,2004/12。〈論政府在勞動法律關係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勞動》,頁1-7。
崔開云,2003/3。〈近年來中國非政府組織研究綜述〉,《東南學術》,頁19-23。
康曉光,1996/5。〈轉型時期中的中國社團〉,《中國社會科學期刊》,頁24。
張靜,2001/2。〈法團主義模式下的工會角色〉,《工會理論與實踐》,第15卷第1期,頁1-2。
梁高峰,2006。〈工會多元化之立法思考〉,《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4期,頁57-60。
許澈,2004/2。〈組織的含意〉,《管理學理論研究網》頁25-30。
郭悅,2007/3/25。〈企業運動社會責任檢析〉,《工運研究》,頁17-20。
郭悅、姜愛林、黃頌文,2007年。〈關於建構和諧勞動關係的幾個重大問題〉,《工運研究》,頁38-46。
喬健,2007/7。〈在國家、企業和勞工之間:中國工會向市場經濟轉型中的多重角色〉,《政大勞動學報》,第22期,頁67-101。
喬健,姜穎,2006/1。〈中國大陸市場化進程中的勞資衝突及其治理〉,《政大勞動學報》,第19期,頁41-74。
程延園,2002/2/10。〈政府在勞動關係中的角色思考〉,《中國勞動保障報》頁13。
程路,2006/2/5。〈中國民營經濟:從2001-2005年〉,《中國科學院》,頁33-39。
黃秋龍,2000/7。〈國家理論與當代中國研究之知識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7期,頁31-32。
馮鋼,2006/3。〈企業工會的制度性弱勢及其形成背景〉,《社會》,頁18-25。
管敏政,2001/5。〈中國當前有無形成新資產階級〉,《真理的追求》頁22。
趙嵐,2005/1。〈義烏模式的標本意味〉,《中國社會》,頁24。
劉建軍,2000/5。〈中國單位體制的建構與革命後社會的整合〉,《雲南行政學院學報》,頁24。
劉緒貽,1992/2。〈羅斯福新政、勞工運動與勞方資方國家間的關係〉,《美國研究》頁28-32。
蔡繼明,2000/11。〈私營企業主不是勞動者嗎?〉,《真理的追求》頁18-21。
盧海燕,2005/1。〈轉型時期中國社團問題探討〉,《理論探討》,頁14-22。
戴建中,2002/5。〈現階段中國私營企業主研究〉,《社會學研究》頁22-26。
韓?琚A2005/7。〈關注工會系統的自主利益—對基層企業工會的調查與思考〉,《二十一世紀》,頁21-24。
(四)專書論文
王紹光,1992年。〈破除對Civil Society的迷思〉,周光雪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育社會關係》。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五)學位論文
林佳儀,2005。《論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轉變」—以黨、工會和工人為例》。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凌云,2005。《政黨、工會與階級基礎—對1978年以來工會改革的政治學研究》。北京:清華大學人文會科學學院博士論文。
(六)研究計畫報告
林德昌,“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策略分析:中國因素的制約與突破,”外交部委託研究計畫,2008年12月。
(七)報章雜誌
郭金豐,2006/7/2。〈義烏工會組建情況〉,《人民日報》,版2。
劉英麗,2005/3。〈今年告別下崗員工〉,《中國新聞周刊》,第220期,頁22。
蔡繼明,2004/7/6。〈私營企業主的問題〉,《中華工商時報》,版3。
(八)網際網路
陳峰,〈在國家和勞工之間:市場經濟下中國工會的角色衝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論文網》,<http://www.usc.cuhk.edu.hk/wkgh.asp>。
仲大軍,〈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進展的情況〉,《中國勞工通訊》,< http://www.clb.org.hk/chi/node/72897 >。
杜光,〈發會工會作用,振興工人運動〉,<http://tern.cn/data/detail.php?id=8887>。
義烏市總工會,1998/6。〈關於在深化企業改革中加強工會工作的若干意見〉,《義烏市總工會網站》,< http://zgh.yiwu.gov.cn/ghxw/ghxw/>。
義烏市總工會,2004/6。中共義烏市委關於進一步發展工會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共義烏市委發第4號》,義烏總工會網站< http://zgh.yiwu.gov.cn/zlhb/>。
馮鋼,2004/7/6。〈SA8000標準與中國企業工會的困境〉,《浙江大學經濟學院》,<http://www.cec.zju.edu.cn/forums/topic.asp>。
馮鋼,2005/7/12。〈企業工會的制度性弱勢及其形成背景〉,《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http://www.cec.zju.edu.cn/forums/topic.asp>
邵渝,2005/8/25。〈建構和諧的勞資關係〉,《人民網》,
<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0537/3643825.html >。
郭晉暉,2006/4/7。〈勞動合同法爭議繼續:誰真正代表工人利益〉,《第一財經日報》,新浪網<http://finance.sina.com.cn/g/20060407/03442481245.shtml>。
董保華,2006/4/28。〈勞動立法不應造成新的失衡〉,《中國新聞周刊》,新浪網 <http://news.sina.com.cn/c//2006-04-28/12169742647.shtml>。
何艷玲,2006/4/29。〈問題與對策:民間組織在農民工中的活動研究〉,《南方網》,< http://search.southcn.com/cgi-bin/web.cgi?tn=southcn&table_id=0&ch >。
韓東方,2006/8/21。〈沃爾瑪建立工會之後,全總還能走多遠?〉,《中國勞工通訊》,< http://iso.china-labour.org.hk/chi/node/77096 >。
王兆國,2006/12/8。〈在中國工會十四屆六中主席團會議上的講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cpc.people.com.cn/BIG5/64093/64094/8114181.html >。
張濤,2006/12/22。〈工會組成城際聯盟〉,《中國工會新聞網》,
< http://www.yzagri.gov.cn/infodetail.php?ej=&infoid=1120637019 >。
占少華、韓佳玲,2008/6/24。〈中國的農民工非政府組織:經驗與挑戰〉,《中國社會學網》,<http://www.socilogy.ca44.cn>。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Cawson, A., 1982. Corporatism and Welfare. London: Heinemann.
Goodman, John, 1984. Employment Relation in Industrial Society. Oxford: Philip Allan.
Heywood, Andrew, 2002. Politics.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Lenski, Gerhard, 1966. Power and Privilege . New York: McGraw- Hull.
Olson, Mancur, 1997.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ester M., List, Regina, Sokolowski, S. Wojciech and Associates, Scott, Richard, 2003.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tefan Toepler, Anheier, Helmut K., 1999.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 NY:Kumarian Press.
Taylor, Bill, Kai, Chang and Qi, Li, 2004.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White, Gordon, Howell, Jude, and Xiaoyuan, Shang, 1996.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arda , Howard J., 1977.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Other “ism”. NY: M.E. Sharp.
Williamson, Peter J., 1989. Corporatism in Perspective: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orporatist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二)期刊論文
Cawson, A., 1985. “Varieties of Corporatism: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so-level of Interest Intermediation, ” in Organized Interests and the State, ed., by A. Cawson. London: Sage, p. 4.
Chalmers, Douglas A., 1985.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 in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ed., by Howard Wiard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p. 59.
Chen, Feng, 2003/12.“Between the State and Labor: The Conflict of Chinese Trade Unions' Dual Institutional Identity,”The China Quarterly, No. 176, pp. 1006-1028.
Crouch, C., 1983. “Pluralism and the New Corporatism: A Rejoinder,” Political Studies, pp. 452-60.
Fox, Frances Piven and Cloward, Richard, 2000/10. “Power Repertories and Globalization,” Politics &Society, vol. 28, no. 3, pp. 416.
Jensen, M. C. and Meckling, W. H., 1974.“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3, pp. 305-360.
Schmitter, Philippe C., 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on,”Review of politics, Vol. 36, pp. 102-103.
Schmitter, Philippe C., 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on,” Fredrick B. Pike and Thomas Stritch, eds., The New Corporatism: Social-Political Structures in the Iberian World.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 86.
Schmitter, Philippe C., 1983. “Democratic Theory and Neo-corporatist Practice,”Social Research, Vol. 50, No. 4.
Schmitter, Philippe C., 1997. “A Revised Theor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No. 4, Autumn, pp. 14-15。
Unger, Jonathan and Chan, Anita, 1995.“Corporatism in China: A Development State in an East Asian Context,” in Barrett L. McCormick and Jonathan Unger, eds., China after Socialism: In the Footsteps of eastern Europe or East Asian? NY: M. E. Sharp, p.98.
Walder , Andrew G., 1992. “Urban Industrial Workers: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1980s,” 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pp.103-120.
Walder , Andrew G., 1996. “Workers, Managers, and the State: The Reform Era and the Political Crisis of 1989,” in Brian Hook, ed.,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in Chin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43-6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34.165.107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34.165.107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