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3105-10181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3105-101813
論文名稱
Title
魏晉時期文人之社群活動-以《世說新語》為主
The Community Activity of the Wei-Chin Dynasty's Intellectual: Focus on "Shih-Shuo Hsin-Yu"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7-03
關鍵字
Keywords
世說新語、文學活動、社群主義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0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論文摘要

本論文筆者嘗試以社群活動作為檢視《世說新語》的切入點,藉《世說新語》之內容,剖析文學社群的活動以及當時社會文化對社群活動發展的可能影響,並由此反映出社群活動的樣貌,作為《世說新語》討論與分析的觀照點。
在理論與文本照應的過程中,將呈現出社群活動的現象。故全文主要是從文學社會學、社群活動等方向對《世說新語》作不同角度的分析與探討。其中將藉助〔法〕呂西安.戈德曼(Lucien Goldmann)、〔法〕羅貝爾.埃斯卡爾皮(Robert Escarpit)及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等相關文學社會學及社群主義等相關理論,期能為《世說新語》之研究開展另一論述空間。
在研究路徑方面,擬以社群活動為研究重點,先確立社群的定義,再以《世說新語》之內容為分析核心。本文共分為七章,除緒論、結論外,二至六章為本論,分別從其面向與題目來探討,各章大旨概述如下:

第一章將研究現況及材料、研究方法與範疇等作一概述。指出社群研究能夠補足傳統研究之不足,並將目前學界相關的著作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說明,分析出不同討論中的評價。
第二章則是文學社群的界義,分別就「社」來加以論說界定,藉以開展本論文。先由社群的釋義談起,為社群的理論作一概念分析,並從集團、士人活動的角度切入,分析當時文學團體;繼而以社群為考察對象,了解其聚會的型態。此外,除了社群的討論之外,觀察對象的選擇,也是討論時的重要切入點。
第三章從《世說新語》中的樂舞活動,展現文人雅集之風貌。以撫琴、吟嘯、舞蹈及容飾之表現為主,並就實際的狀況作一對照。
第四章探討藝文活動中文人對社群活動所側重的面向,可分為山水賞遊、書畫活動、麈談等等。藉由雅集的活動,可以發現社群活動伴隨著文學及藝術的不斷擴展,而社群活動顯然是文學傳播中的重要一環,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
第五章在閒野活動上,社群與文學活動也產生連結,表現出文人遊戲人生。由服食、飲酒等養生之道、排遣苦悶的活動,論述文人的社群活動。其中服食、飲酒等在魏晉士人身上,不但蓬勃發展,更從實際行為演變成美的象徵。
第六章社群活動的生活美學,其生命情調、超然逸趣與藝術的展現等等,皆具有美感之特色。因而士人生命有了聯繫,不僅追求當下的養生、享樂,更是尋覓一份美的創作與生命的激發。
第七章重新檢視並歸納前面幾章論述的內容,將研究成果予以綜合論述。除了概述本文的心得之外,期能作為日後努力的方向。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現況與材料 1
一、研究現況 1
二、研究材料 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 6
一、研究方法 7
二、研究範疇 10
第三節 時代背景 11
一、政治更迭 12
二、儒衰玄盛 13
三、佛道興起 14

第二章 文學社群之樣貌
第一節 文學社群釋義 17
一、社群釋義 17
二、文學社群意涵 20
三、社群團體 21
第二節 文人社群活動 23
一、文人社群 24
二、社群活動 26
第三節 文人雅集之社群 29
一、貴族之會 31
(一)西園之會 32
(二)西邸聚會 35
二、金谷之會 37
三、蘭亭之會 40
四、家族聚會 43
第四節 小結 46

第三章 樂舞活動
第一節 音樂展現 49
一、撫琴 51
二、吟嘯 56
第二節 舞宴風貌 62
一、舞蹈 63
二、宴會 65
第三節 容飾展現 66
一、衣服 67
二、屐 69
三、頭衣 72
四、如意 74
第四節 小結 76

第四章 閒野活動
第一節 博技鬥戲 79
一、樗蒱 80
二、鬥戲 84
三、騎術射藝 86
第二節 遊戲人生 89
一、酒會 90
二、服散 97
三、圍棋 104
第三節 小結 109

第五章 藝文活動
第一節 山水賞遊 111
一、冶遊詠詩 112
二、園林寄情 117
第二節 文藝朗現 120
一、猜謎 121
二、書畫活動 123
(一)書法 123
(二)繪畫 124
第三節 雅集圖卷 126
一、麈談 127
二、僧談 135
第四節 小結 141

第六章 社群活動的生活美學
第一節 生命情調 144
一、自我覺醒 144
二、生命苦短 147
三、率真任情 151
第二節 美的人生觀 154
第三節 藝術的創新 157
第四節 小結 161

第七章 結論 163

參考文獻 16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本參考文獻分為四大類,包括「古籍、今人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等諸類。古籍按四部及書名筆劃順序排序;民國以後著作,則按書(篇)名筆劃順序排序,而出版年月一律以西元紀元。

一、古籍(依四部及書名筆劃順序排序)
(一)經部
《十三經注疏》,〔清〕阮元纂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方言》,〔漢〕揚雄撰,〔晉〕郭璞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春秋左傳注》,〔周〕左丘明撰,楊伯峻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 月。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2月。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月。

(二)史部
《二十二史劄記》,〔清〕趙翼,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10月。
《三國志》,〔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陳乃乾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
《三國志注》,〔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6月。
《三國志集解》,〔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3月。
《太平寰宇記》,〔南宋〕樂史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10月。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撰,〔清〕戴震校,臺北:世界文庫,1980年5月。
《北史》,〔唐〕令狐德棻,〔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9月。
《宋書》,〔南齊〕沈約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
《南史》,〔唐〕李延壽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10月。
《南齊書》,〔梁〕蕭子顯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
《後漢書》,〔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4月。
《晉書》,〔唐〕房玄齡等奉敕編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7月。
《晉陽秋輯本五卷》,〔晉〕孫盛撰,〔清〕湯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高僧傳》,〔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梁書》,〔唐〕姚思廉奉敕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月。
《通志》,〔南宋〕鄭樵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隋書》,〔唐〕魏徵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
《會稽志》,〔南宋〕施宿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資治通鑑注》,〔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3月。
《魏書》,〔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2月。

(三)子部
《千金翼方》,〔唐〕孫思邈,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95年4月。
《太平御覽》,〔宋〕李昉等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月。
《文待詔題跋》,〔明〕文徵明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世說新語校箋》,〔劉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2年10月。
《世說新語校箋》,〔劉宋〕劉義慶撰,〔梁〕劉校標注,徐震堮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2月。
《世說新語箋疏》,〔劉宋〕劉義慶撰,〔梁〕劉校標注,余嘉錫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西京雜記》,〔漢〕劉歆撰,〔晉〕葛洪輯,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
《吳社編》,〔明〕王樨登撰,《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冊91,1985年10月。
《肘後備急方》,〔晉〕葛洪撰,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年4月。
《典論》,〔魏〕徐幹撰,〔清〕孫馮翼輯,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5月。
《抱朴子外篇》,〔晉〕葛洪撰,何淑貞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2月。
《法書要錄》,〔唐〕張彥遠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冊812,1985年9月。
《金樓子》,〔梁〕蕭繹(梁元帝)撰,〔清〕謝章鋌校,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10月。
《書林藻鑒》,〔清〕馬宗霍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
《巢氏諸病源候總論》,〔隋〕巢元方等奉敕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冊734,1985年9月。
《莊子集解》,〔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上海: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備急千金要方》,〔唐〕孫思邈撰,〔宋〕林億等校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冊735,1985年9月。
《博物志校證》,〔晉〕張華撰,范寧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7月。
《演繁露》,〔南宋〕程大昌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6 月。
《嘯旨》,〔唐〕孫廣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諸候病源論校注》,〔隋〕巢元方著,丁光迪等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7月。
《歷代名畫記》,〔唐〕張彥遠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冊812,1985年9月。
《顏氏家訓集解》,〔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2月。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等奉敕撰,汪紹楹校,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12月。
《藝經》,〔晉〕郭璞撰,鄭謚、蔣國同編注,臺中:創譯出版社,1968年。

(四)集部
《三曹集》,〔明〕張溥輯評,宋校永點校,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10月。
《文心雕龍注釋》,〔梁〕劉勰撰,周振甫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月。
《王右丞集箋注》,〔唐〕王維撰,趙殿成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8.138.14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8.138.14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