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4100-11214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4100-112141
論文名稱
Title
臺灣自行車產業超層級競爭現象之研究
The Study of Hyper-archy competition of bicycle industry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0-06-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0-07-04
關鍵字
Keywords
自行車產業、超層級、全球商品鏈
bicycle industry, Hyper-archy competition, globa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4 次,被下載 4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7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乃以全球商品鏈觀點切入,發現台灣自行車產業原屬層級結構的網絡活動。但是,近年來在產業競爭激烈化下,出現超層級競爭的現象。所謂超層級競爭現象就是廠商跨躍中介層級以提升其競爭地位;或緊縮既有的合作網絡關係,以促進資訊傳遞的速度與豐富的內涵。亦即打破原來產業架構中的線型供應鏈關係,超越層級限制發展更全面、多向的合作網絡面貌。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超層級現象產生之前因後果做一探討,並對此做出一些未來走向之建議。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global commodity chains(GCC), to discover the network activities of bicycle industry in Taiwan. But, due to the keen competition , the phenomenon of 「Hyper-archy competition」emerge in bicycle industry . The so called「Hyper-archy competition」indicate that parts factories skip the middle stratum of industry and with the result to promote their competitiveness ; or tighten the original network activities of cooperation , to advance the reachness and richness of information .Namely , to break down the original line-type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of the bicycle industry , transcend the limits of hierarchy and to develop more complete and more diversify network relationship . For this reason , this study focus on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Hyper-archy competition」, and to generaliz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fu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0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04
第二章 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概況 ……………………………………………..05
第一節 自行車車型及其零組件種類 …….……………………………….05
第二節 全球主要自行車市場概況 ………………………………………..08
第三節 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歷史發展 ……………………………………..16
第四節 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狀況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7
第一節 質化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紮根理論的研究方法 …………………………………………….40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2
第四節 研究過程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9
第一節 超層級的競爭現象 ………………………………………………..50
第二節 背後型塑的因素 …………………………………………………..65
第三節 超層級競爭之結果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37
參考文獻 …………………………………………………………………………139
附錄一:訪問稿謄寫實錄 ……………………………………………………….14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會(民83),「中小企業情勢分析暨輔導策略規劃研究案」結案報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 中華民國自創品牌協會、卓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著(民80),自行車業的巨人—巨大機械,品牌行銷實戰—12家企業自創品牌成功的歷程,台北,卓越文化,PP43-62。
3. 王建彬(民82),自行車工業,民82年工業發展年鑑,經濟部工業局,P134-p144。
4. 王玉民 (民87),質化研究方法應用之探討--以大陸台商投資實證研究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創刊號,87年5月,頁37-57。
5. 王舒芸(民85),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6. 台灣區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 http://www.tbea.com/chinese/mainmenuC.htm
7. 台灣自行車工業之現狀與展望,產業經濟 ,第177期,1996年5月。
8.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年報(1998)。
9. 李仁芳(民88),技術與產業分工網絡運作:四個產業個案之對照,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灣產業研究,台北,遠流, PP129-200。
10. 李仁芳、蘇錦夥(民87),台灣產業網路管理之發展:從合作生產到合作創新—以自行車工業為例,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產業創新與智價企業之經營。
11. 沈美幸(民89),電動自行車拉線 巨大福特送作堆,工商時報 財經產業版,2000年3月15日。
12. 沈美幸、莊富安(民89),美利達電動自行車 七月馳騁歐洲,工商時報 財經產業版,2000年4月8日。
13. 吳思華(民88),組織邏輯,人情與理性,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灣產業研究,台北,遠流, PP271-284。
14. 周添成(民82),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投入產出面的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5. 周添成、林志誠(民88),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台北,聯經。
16.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PP219。
17. 胡幼慧主編(民8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18. 徐宗國(民8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19. 施振榮(民85),再造宏?痋舑eengineering acer,台北,天下文化。
20. 美利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八十七年度年報(1998)。
21. 財團法人自行車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tbnet.org.tw/
22. 康涵貞(民83),關係運作與法律的邊緣化:台灣小型企業非正式融資活動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0。
23. 陳明璋(民77),再創中小企業王國的經濟奇蹟,自由中國之工業第70卷第二期。
24. 陳介英(民83),台灣中小企業的技術特質及其社會內涵,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5. 陳介玄(民87),台灣中小企業生產協力網絡與外貿網絡之分工與整合,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台灣研究叢刊,台北,聯經。
26. 張苙雲、朱永昌(民83),組織場域的浮現:台灣醫療產業的研究(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集刊,77期:157-192。
27. 張苙雲、譚康榮(民88),形構產業網絡,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灣產業研究,台北,遠流, PP17-64。
28. 張維娟(民87),台灣自行車工業之現況與展望(上、下),中國商銀月刊,1998年6月、7月。
29. 連上賀(民87),我國產業網路外移之研究—以自行車業為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0. 提升自行車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中華民國國家競爭力策進會,1998年6月。
31. 曾成樺、徐聯恩(民87),全球企業成長與策略-以巨大傑安特為例,中山管理評論,1998年夏季號,第六卷第二期,pp.461-480。
32. 經濟部(民88),汽、機、自行車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工業發展年鑑,經濟部技術處。
33. 溫宏洋譯(民89),Philip P. Andrews & Jerome Hahn(1998)原著,從供應鏈轉型為價值網,EMBA 世界經理文摘,第151期。
34. 趙蕙鈴(民82),協力生產網絡資源交換結構之特質—經濟資源交換之「社會網絡化」,中研院民族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十一,近期組織變遷理論之發展:與本土經驗研究之對話。
35. 鄭士葆、張德輝(民81),國際競爭下的產銷策略-以自行車業為例,「台灣企業國際化」研討會論文。
36. 鄭陸霖(民88),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國際鞋類市場網絡重組下的生產外移,台灣社會研究月刊,第三十五期。
37. 鄭陸霖(民89),產業研究的質性方法反思,中小企業需求調查座談會-質化研究在管理上之應用研討會論文集,89年4月。
38. 蔡渭水(民83),中小企業特性及分殖現象關係之研究—以不織布產業為例,第三屆產業管理研討會。
39. 蔡渭水(民88),台灣外向型企業在大陸經營模式之變遷,台商張老師月刊, 第14期,88年6月30日;第15期,88年7月30日。
40. 劉秀美(民83),品牌化決策之研究—以自行車產業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1. 劉仁傑(民84)台灣產業分工網絡的技術因素分析—台灣工具機產業分工體系再探,第四屆產業管理研討會。
42. 劉仁傑(民88),分工網路—剖析台灣工具機產業競爭力的奧秘,台灣經濟論叢,台北,聯經。
43. 劉玉珍(民85),台灣捷安特「衝」進國際品牌的故事,中國時報 第十八版,1996年12月5~12日。
44. 瞿宛文(民82),成長的因素-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十五期,1993年11月。
45. 簡永祥(民89),自行車業轉型 材料所扮推手,經濟日報,2000年4月15日。
二、英文部分
1. Annalee Saxenian ,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彭蕙仙、常雲鳳譯(民88),區域優勢: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與競爭,台北,天下文化。
2. Benson, J. Kenneth. (1975),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as a political econom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 229-249.
3. Burt, S. Ronald (1992), “Structural Holes :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Cheng Lu-Lin (1996) , “Embedded Competitiveness: Taiwan’s Shifring Role in International Footwear Sourcing Network ”Ph.D. Thesis. Duke University, Durham.
5. Evans, Philip B ; Wurster, Thomas S (1997),“Strategy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75 , pp.70-83.
6. Gereffi Gary (1989) ,“Rethinking Development Theory: Insights form 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 ”Sociological Forum 4, 4:505-33.
7. Gereffi Gary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 ”in : G. Gereffi and M. Korzeniewicz, 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ort, CT: Praeger)
8. Gereffi, Gary & Tony H. W. Tam (1998),“The Industry Upgrading and Organizational Chains”, Duke University Press.
9. Hakansson, Hakan & Jan Johanson (1993), “The Network as a Governance Structure : Interfirm Cooperation Beyond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Chapter 2 in Gernot Grabher (ed.)The Embeded Firm : On The Socioeconomic of Indusrial Network. New York : Routledge.
10. J. P. Womack, D. T. Jones & D. Roos,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the story of lean production .李昆裕譯,臨界生產方式:改變世界的企業經營體制,台北,中華企管。
11. Jarillo, J. C. (1988),“On Strategic Network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9): 31-41.
12. McClintock, C. C. , Brannon, D. & Maynard-Moody, S. (1983). “ Applying the logic of sample surveys to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The case cluster method. ” In J. Van Maanen (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pp. 149-178.
13. Miller, William L. & Crabtree, Benjamin 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 In Crabtree &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1:3-31, Sage Pulications.
14. Porter, M. E. (1986),“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M.E. Porter ed.,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 1986, pp.15-45.
15. 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周旭華譯(民87),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天下文化。
16. Peter M. Senge, 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郭進隆譯(民83),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文化。
17.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18. Rosabeth Moss Kanter, World class : thriving locally in the global economy. 林添貴譯(民88),世界級:區域性企業也能競逐全球,台北,先覺。
19. Strauss, Anselm (1987), “Introduction”,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part 1:1-10 : Cambridge Uni. Press.
20. Strauss, Anselm & Corbin, Juliet (1990),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Sage Publication.
21. Yuchtman Ephraim & Stanley E. Seashore(1976),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3: 443-46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23.107.12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23.107.12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