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4100-1145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4100-114543
論文名稱
Title
費密思想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0-06-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0-07-04
關鍵字
Keywords
道統、實學、經世致用、經學、費密、宋明理學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4 次,被下載 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7 times.
中文摘要
中文提要:

費密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與顏李學派極為接近,著重實用實功,反對當時空疏無用之學風。可惜費氏之思想向來在清代學術思想史的探討上長期受到忽略,本文即對費密與其思想作全面性之探索,以期明瞭費氏在生平、著作與思想性質等相關問題。
本文計分五章:第一章〈緒論〉,除研究動機外,主要論述與費密相關之研究史探討,並陳述明末清初學風之特徵。
第二章〈費密之生平與著述〉,主要考查費密之生平與其交遊,考證費密之著述,並論述其詩文成就。
第三章〈費密的中實思想〉,包括費密對理氣的看法與其中實之道;費密之人性論與情欲論;人材之評鑑與任用之原則。
第四章〈費密對理學的批判〉,分述費密對宋明理學家道統論之批判,及其主張之道脈論;對宋明儒改經、講學、靜坐之批評;費密對古代經學復興之看法。
第五章〈結論〉,總結費密思想之特徵與其在明末清初思想史上之定位。附論費密對從祀禮制的主張,並指出費密與顏元在思想上的若干差異。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費密思想研究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史探討…………………………………………… 3
一、章學誠 ……………………………………………… 3
二、戴望與徐世昌 ……………………………………… 6
三、梁啟超與胡適 ……………………………………… 9
四、錢穆與余英時 ………………………………………13
五、楊向奎與陳祖武 ……………………………………16
六、葛榮晉與辛冠潔 ……………………………………19
第三節 明末清初學風的兩大特徵…………………………………21
一、古學復興之學風 ……………………………………22
二、經世致用之主張 ……………………………………24

第二章 費密之生平與著述……………………………………………27

第一節 明遺民簡述…………………………………………………27
第二節 費密之家世與經歷…………………………………………31
一、費密之家世 …………………………………………31
二、費密之生平與交游 …………………………………34
(一)費密之前半生 …………………………………35
(二)費密之後半生 …………………………………39
第三節 費密之著述…………………………………………………47
第四節 費密之詩文成就……………………………………………59

第三章 費密的中實思想………………………………………………65

第一節 中道思想……………………………………………………65
一、道不離事,理不離氣 ………………………………65
二、中實之道 ……………………………………………70
第二節 人性論與情欲論……………………………………………75
一、折衷調和的人性論 …………………………………75
二、合理節制的情欲論 …………………………………77


第三節 人材制度論…………………………………………………83
一、人材評鑑與人格典範之轉換 ………………………83
二、對八股取士之批評 …………………………………87
三、人材任用之原則 ……………………………………90

第四章 費密對宋明理學的批判………………………………………96

第一節 對理學家道統論之批判……………………………………96
一、道統論源流簡述 ……………………………………97
二、費密對道統論之否定 ………………………………103
三、費密之道統論與道脈論 ……………………………110
四、費密對「弼輔」與「師儒」之定位 ………………118
第二節 對宋明儒改經、講學與靜坐之批評………………………122
一、對宋明儒改經之批評 ………………………………123
二、對宋明儒講學之批評 ………………………………128
三、對宋明儒靜坐之批評 ………………………………136
第三節 古代經學之復興……………………………………… 141
一、經學與理學 …………………………………………141
二、對漢唐諸儒的表彰 …………………………………147

第五章 結論………………………………………………………… 155

參考書目……………………………………………………………… 16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二 劃
丁福保(編)
1988年 《清詩話》 (台北:木鐸出版社)。
四 劃
王夫之
1996年 《讀通鑑論》 (《船山全書》第十冊,長沙:嶽麓書社)。
1996年 《宋論》 (《船山全書》第十一冊,長沙:嶽麓書社)。
1996年 《詩廣傳》 (《船山全書》第三冊,長沙:嶽麓書社)。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
1993年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 (北京:中華書局)。
五 劃
司馬光
1987年 《司馬溫公文集》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六 劃
江 藩
1998年 《國朝漢學師承記》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全祖望
1977年 《鮚埼亭集》 (台北:華世出版社)。
朱 熹
1987年 《四書集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彝尊
1998年 《經義考》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七 劃
李 放(纂輯)
-- 《皇清書史》 (《清代傳記叢刊》084,台北:明文書局)。
李 桓(輯)
--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清代傳記叢刊》182,台北:明文書局)。
李 贄
1984年 《焚書•續焚書》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調元
1983年 《蜀雅》 (台北:宏業書局)。
吳 修
-- 《昭代名人尺牘小傳》 (《清代傳記叢刊》030,台北:明文書局)。
九 劃
紀 昀(等)
1989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台北:藝文印書館)。
十 劃
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
1998年 《尚書今古文注疏》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秦 瀛
-- 《己未詞科錄》 (《清代傳記叢刊》014,台北:明文書局)。
晁公武
1978年 《郡齋讀書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十一劃
清國史館
1987年 《清史列傳》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章學誠
1985年 《章學誠遺書》 (北京:文物出版社)。
張廷玉(等)
1998年 《明史》 (台北:鼎文書局)。
張其淦(撰)•祁正(注)
-- 《明代千遺民詩詠(一)》 (《清代傳記叢刊》066,台北:明文書局)。
陳 亮
1983年 《陳亮集》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 確
1979年 《陳確集》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脫 脫(等)
1998年 《宋史》 (台北:鼎文書局)。
十二劃
湯 斌
1981年 《孫夏峰先生年譜》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宗羲
1987年 《明儒學案》 (台北:里仁書局)。
黃宗羲(撰)•全祖望(訂補)
1984年 《增補宋元學案》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費 密
-- 《荒書》 (《叢書集成續編•怡蘭堂叢書•費氏遺書三種》,台北:藝文印書館)。
-- 《弘道書》 (《叢書集成續編•怡蘭堂叢書•費氏遺書三種》,台北:藝文印書館)。
-- 《燕峰詩鈔》 (《叢書集成續編•怡蘭堂叢書•費氏遺書三種》,台北:藝文印書館)。
程頤•程顥
1976年 《二程全書》 (四部備要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十四劃
趙爾巽(等)
1977年 《清史稿》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黎靖德〔編〕楊繩其•周嫻君〔點校〕
1997年 《朱子語類》 (長沙:岳麓書社)。

十六劃
錢大昕
1982年 《十駕齋養新錄》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錢謙益
1985年 《牧齋初學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
1996年 《牧齋有學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一劃
顧炎武
1984年 《顧亭林詩文集》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
1984年 《日知錄集釋》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二) 中文專著

四 劃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
1992年 《清代哲學》 (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王俊義•黃愛平
1999年 《清代學術文化史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國維
1983年 《觀堂集林》 (《王國維遺書》第二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1994年 《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五 劃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
1974年 《經學歷史》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丘為君
1994年 〈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新24卷第4期。
七 劃
汪宗衍
1986年 《讀清史稿札記》 (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李紀祥
1989年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焯然
1991年 《明史散論》 (台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冠彪
1991年 《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7年 《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何佑森
1993年 〈明末清初的實學〉,《孔子研究》第2期。
余英時
1995年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6年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7年 《史學與傳統》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 《現代儒學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八 劃
林安梧
1995年 《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慶彰
1986年 《明代考據學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4年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
1996年 《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尚小明
1999年 《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予同
1996年 《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金炯均
1992年 《近代經學之復興》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九 劃
姜廣輝
1993年 〈「實學」概念的歷史內涵〉,《中國哲學》第十六輯 (長沙:岳麓書社)。
胡 適
1992年 《問題與主義》 (《胡適作品集》第四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94年 《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胡適作品集》第七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94年 《治學的方法與材料》 (《胡適作品集》第十一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94年 《戴東原的哲學》(《胡適作品集》第三十二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注)
1986年 《胡適口述自傳》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
1997年 《宋明理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侯俊德(等修)•劉復(等撰)
1992年 《新繁縣志》 (《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12》,成都:巴蜀書社)。

十 劃
梁啟超
1989年 《清代學術概論》 (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994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梁啟超(著)•朱維錚(導讀)
1998年 《清代學術概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宇元
1991年 〈「道統」抉微〉,《哲學研究》第3期。
夏長樸
1970年 《王安石的經世思想》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陸寶千
1983年 《清代思想史》 (台北:廣文書局)。
徐世昌
-- 《顏李師承記》 (《清代傳記叢刊》009,台北:明文書局)。
1979年 《清儒學案》 (台北:世界書局)。
十一劃
章炳麟
1971年 《訄書》 (台北:世界書局)。
許守泯
1990年 《傅山的生平與思想》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 辰
-- 《李恕谷先生年譜》 (台北:文海出版社)。
馮友蘭
1970年 《中國哲學史》 (香港:太平洋公司)。
陳 來
1998年 〈儒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哲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祖武
1985年 〈從清初的反理學思潮看乾嘉學派的形成〉,《清史論叢》第六輯,(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1994年 《中國學案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 〈論清初學術〉,《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1996年 《清初學術思辨錄》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年 《清儒學術拾零》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陳寅恪
1981年 《陳寅恪先生文集》 (台北:里仁書局)。
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等)
1989年 《明清實學思潮史》 (濟南:齊魯書社)。
1994年 《明清實學簡史》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 亨
1997年 《思文之際論集》 (台北:允晨文化)。
張岱年(等)
1994年 《國學今論》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十二劃
黃克武
1991年 〈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1期。
黃進興
1994年 《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 (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嵇文甫
1990年 《左派王學》 (台北:國文天地)。
1996年 《晚明思想史論》 (北京:東方出版社)。
十三劃
賈順先•戴大祿(主編)
1988年 《四川思想家》 (成都:巴蜀書社)。
楊向奎
1985年 〈論費密〉,《清史論叢》第六輯,(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1988年 《清儒學案新編(第二卷)》 (濟南:齊魯書社)。
楊伯峻
1995年 《孟子譯注》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楊國榮
1993年 〈明清之際儒家價值觀的轉換〉,《哲學研究》第6期。
董 平
1994年 〈葉適對道統的批判及其知識論〉,《孔子研究》第1期。
葛榮晉
1988年 〈清代實學思潮的歷史演變〉,《文史哲》第5期。
葛榮晉(主編)
1994年 《中國實學思想史》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詹海雲
1992年 《清初學術論文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
十四劃
趙 園
1999年 《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十五劃
鄧之誠
1976年 《清詩記事初編》 (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鄧廣銘
1997年 《鄧廣銘治史叢稿》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師培
1997年 《劉申叔遺書》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十六劃
鮑師國順
1999年 〈清學的名義與特質〉,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編審委員會主編《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二集》(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錢 穆
1990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1年 《國史大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 《中國思想史》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8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台北:聯經圖書事業公司)。
十七劃
謝國楨
1968年 《晚明史籍考》 (台北:藝文印書館)。
十八劃
蕭公權
1993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二十劃
饒宗頤
1996年 《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三) 國外專著

〔日〕山井湧(著)•盧瑞容(譯)
1986年 〈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史學評論》第12期。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
1997年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
1995年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上
海:江蘇人民出版社)。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22.69.15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22.69.15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