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4108-17293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4108-172931
論文名稱
Title
鄭氏王朝及其對台灣的統治
Zeng Dynasty and His Reigning over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7-04
關鍵字
Keywords
統治、政治、台灣、鄭芝龍、鄭清和議、鄭成功、鄭克塽
Taiwan, Ke-Shuang, reign, Zeng and Qing’s proposals, Jeng, Jeng, Jr-Lung, Cheng-Gung, political, Je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9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歷史的變動,絕不會孤立於任何一地之外;歷史的巨輪,絕對影響及於世界各地。在「福爾摩沙」(Illa Formosa)被發現之前,台灣並非排除在歷史演進外,而係發展出自身獨有的特性,且葡萄牙人的發現,正是台灣與世界各國歷史發展連接的鑰匙,亦讓台灣進入大航海時代。
台灣史前時代,說明歷史文化特有的演進;漢人為求生存進入台灣,並進一步改變台灣舊有的體質,除了從狩獵習性到農耕技術,大大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外,不可否認的,漢人大量的移民,造成原屬海洋文化的台灣,急速向大陸文化傾斜;從荷蘭的經貿需求,令台灣首見於世界舞台,亦讓台灣首度接受異質文化的洗禮;在此之前,日本窺伺台灣已久,惟其終因不得法及鎖國政策而放棄侵略意圖;而西班牙為求貿易與傳播文化目的,不讓荷蘭專美於前的佔據北台灣。不管自變數或依變數,台灣已然蛻變成在東亞上最重要的地緣位置,也站穩原就屬於它的一席之地。
芝龍的開台、成功的建台以及克塽的經台,表現出鄭氏家族在台灣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份量,因為建立起漢人在台灣的第一個政權,在台灣史上絕對是一件可被歌頌記錄之大事,而其在台所實施的軍事、經濟、政制、內政及外交,直至現今仍對台灣造成深遠的影響。台灣各地的文化古蹟、地名,即為有力佐證之一。
鄭、清和議,絕對可類推及反映出台灣目前所處之環境;明鄭的敗亡,亦可作為台灣領導菁英的借鏡。如果台灣無法從歷史得到教訓,其悲劇將無可避免,此為台灣之不幸與悲哀;如果台灣可從中汲取經驗,則長治久安之道,亦可追尋。面對中共的崛起,中華民國目前所面臨的嚴峻政治環境,絕對不亞於當時的明鄭,本研究重點冀望能提供統治菁英不同思考角度,啟發並帶給國人檢視過去與開發未來的模組。
Abstract
The movement of history will not be isolated from any outside and has the absolute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fore "Formosa" (Illa Formosa) was found, Taiwan is not excluded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of developing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Portuguese discovery of Taiwan a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s the key to the connection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allowing Taiwan into the era of sailing.
Taiwan's prehistoric times to illustrate the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Han Chinese enter Taiwan for the sake of survival, and further change in Taiwan's existing constitution. Besides changing from hunting to farming technology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lives of local residents, a large number of Han Chinese Immigration has also developing the continental culture; trade demand from the Netherlands, Taiwan is seen at the world stage, also the first time for Taiwan to accept the baptism of different cultures; Prior to this, Japan desires Taiwan for a long time, but their moves and policies end up giving up invasive intentions. While Spain for the sake of trade and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purposes to compete with the Netherlands, Taiwan has already evolved into East Asia as the most important geopolitical position.
The Zengs’ developments in Taiwan, showing they play essential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As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regime, it is absolutely a glorious event. Moreover,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military, economics, political, internal affairs and diplomacy, until the present Taiwan still had far-reaching impact. The cultural monument and place names can be powerful proof.
Zeng and Qing’s proposals can reflect the status quo in Taiwan and the failure of Zeng’s regime can be a good lesson for leaders in Taiwan. If Taiwan can not get lessons from history, the tragedy will be inevitable. The ultimate solutions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lesson. Facing the rising power of China,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go severe polit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comparable to Zeng’s condition.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hope to provid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o review the past and develop a future modul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
第一項 研究方法 3
第二項 研究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流程與限制 5
第一項 研究範圍 5
第二項 研究流程 6
第三項 研究限制 7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 9
第一項 蔡桂美之「鄭成功的政治觀」 9
第二項 陳春生之「明鄭復國論」 10
第三項 其他文獻期刊 11
第二章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15
第一節 台灣史前時代 15
第一項 舊石器時代 15
第二項 新石器時代 17
第三項 金屬器時代 20
第二節 漢人移民 21
第三節 日本侵台時期 24
第四節 荷蘭統治時期(一六二四年∼一六六二年) 26
第一項 荷人侵台行動 26
第二項 荷蘭在台之經營 27
第三項 郭懷一起義 34
第五節 西班牙統治時期(一六二六年∼一六四二年) 39
第一項 侵佔台灣北部 39
第二項 傳教活動 40
第三項 發展商業貿易 41
第三章 鄭氏的崛起 43
第一節 鄭氏家族 43
第一項 開台第一人,鄭芝龍 44
第二項 建立漢人在台灣第一政權,鄭成功 52
第二節 鄭、荷對決 60
第一項 戰役過程 60
第二項 締和條約 64
第四章 鄭氏的發展 67
第一節 軍事面 67
第一項 謹嚴有序的組織編制 67
第二項 訓練得法 71
第三項 紀律整肅,賞罰分明 77
第二節 經濟面 78
第一項 對日之貿易 81
第二項 東南亞貿易 86
第三項 其他國家的貿易情形 91
第三節 政制面 92
第一項 中央官制 92
第二項 地方官制 94
第四節 內政面 97
第一項 通令開墾 97
第二項 嚴峻立法與執法 98
第三項 教育制度 99
第四項 土地政策 101
第五項 對原住民的管理 109
第五節 外交面 116
第一項 荷蘭 116
第二項 日本 117
第三項 英國 120
第四項 呂宋 122
第五章 鄭氏的滅亡與復興 125
第一節 鄭、清談判 125
第一項 談判背景 126
第二項 議和過程及內容 131
第二節 明鄭之敗亡 144
第一項 東寧政變 144
第二項 施琅攻台與明鄭亡國 147
第三節 鄭氏的復興 15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5
參考文獻 159
附錄、鄭成功先世世系圖 16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書籍(以筆畫順序排列)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600∼1930臺灣史(臺北市:武陵,1998年)。
川口長孺,臺灣鄭氏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臺北:稻鄉,2002年)。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市:臺灣學生,1994年,初版)。
王世慶,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全一冊)(臺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王昭文,高雄縣政治發展史(高縣鳳山:高縣府,1997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平裝普及版)(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上卷)中譯本(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吉川英治著,鍾憲譯,三國英雄傳,卷一,桃園之卷(臺北市:大眾讀物,1992年)。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何世忠、謝進炎,鄭成功傳奇一生(臺南市:世峰,2000年)。
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市:文津,2000年)。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市:玉山社,1999年)。
李筱峰,快讀台灣史(台北市:玉山社,2002年,初版)。
村上直次郎日文澤注,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村上直次郎日文澤注,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村上直次郎日文譯注,中村孝志日文校注,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臺中縣:臺灣省政府,1990年)。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1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117)(台北市:大通)。
阮旻錫,閩海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4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117)(台北市:大通)。
周雪玉,施琅攻台的功與過(台北市:臺原,1992年)。
林衡道等(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臺灣史(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120)(台北市:大通)。
計六奇,明季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8種(臺北市:臺銀經研室,1963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夏琳,海紀輯要,臺灣文獻叢刊第22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117)(台北市:大通)】。
夏琳,閩海紀要,臺灣文獻叢刊第23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117)(台北市:大通)。
徐鼒,小腆紀年(下),臺灣文獻叢刊第134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81-82)(台北市:大通)。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北縣文化中心,1998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市:師大輔委會,1996年)。
康培德,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張勝彥,臺灣史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張勝彥等(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縣蘆洲鄉:空大,1996年)。
張德水,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臺北市:前衛,1996年)。
張錫模,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台北:玉山出版社,2003年)。
曹永和,中國海洋史論集(台北市:聯經,2000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1979年)。
清代官書記明臺灣鄭氏亡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74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台北市:大通)。
連橫,臺灣通史(上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市:大通,1984年)。
陳浩洋作,江秋玲譯,臺灣四百年庶民史(臺北市:自立晚報,1992年)。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臺北:貓頭鷹,2001年)。
湯錦台,前進福爾摩沙─十七世紀大航海年代的臺灣(臺北:貓頭鷹,2001年)。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市:聯經,2000年)。
黃典權,鄭成功史事硏究(臺北市:臺灣商務,1996年)。
黃宗羲,賜姓始末,臺灣文獻叢刊第25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市:聯經,2000年)。
楊英,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120)(台北市:大通)。
葉柏廷,決戰談判桌:談判、策略與遊戲理論(臺北市:遠流,1996年)。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辭海(下冊)(臺北市:臺灣中華),附錄,中外歷代大事年表。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世祖實錄選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聖祖實錄選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劉必榮,劉必榮談談判藝術(臺北市:希代,2000年)。
劉獻廷,廣陽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19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鄭亦鄒等,鄭成功傳,臺灣文獻叢刊第67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臺北市:三民,2006年)。
韓家寶,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2002年)。



學位論文(以筆畫順序排列)
張筱玲,荷蘭與西班牙臺灣史研究-以文獻的中文翻譯問題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桂美,鄭成功的政治觀,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春生,明鄭復國論,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69年。



期刋論文(以筆畫順序排列)
尹章義,2002年6月,「延平王國的性質及其在國史上的地位--兼答廈門大學鄧孔昭教授,並列篇名: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Irrigation Business in the Period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Exemplified by the Irrigation of Chia-nan System Toponym」,輔仁歷史學報,第13期,頁33-53。
方真真,2003年9月,「明鄭時代臺灣與菲律賓的貿易關係--以馬尼拉海關紀錄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4卷第3期,頁59-105。
王曾惠,1999年7月,「明鄭與清和議略談」,國防雜誌,第15卷第1期,頁60-68。
石萬壽,2003年12月,「鄭氏之兵鎮」,臺灣文獻,第54卷第4期,頁123-152。
石萬壽,2003年9月,「鄭成功登陸臺灣日期新論」,臺灣文獻,第54卷第3期,頁209-248。
石萬壽,2004年3月,「鄭氏之兵政」,臺灣文獻,第55卷第1期,頁91-136。
朱鋒,2005年6月,「鄭氏在臺創建政制日期考」,文史薈刊,復刊第7期,頁35-39。
江桂珍,2003年4月,「談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之經略,並列篇名:Spaniards Pass through Taiwa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3卷第4期=117期,頁48-55。
江錫賢,1999年9月,「鄭成功舉義抗清失敗原因探討」,臺灣文獻,第50卷第3期,頁75-86。
吳正龍,2000年4月,「南京之役後鄭清和議再檢討(下),並列篇名:A Re-examination of Coxinga-Ch'ing Negotlation after the Battle of Nan-King (Ⅱ)」,大陸雜誌,第100卷第4期,頁17-28。
吳遐功,2005年12月,「明鄭時期二層行溪流域漢人之拓墾」,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1期,頁665-680。
李毓中,1998年12月,「明鄭與西班牙帝國:鄭氏家族與菲律賓關係初探,並列篇名: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eng Clan and the Spanish Empire during the Ming Dynasty」,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32期,頁29-59。
李毓中,2006年7月,「艾爾摩莎(Hermosa)--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歷史月刊,第222期,頁23-35。
李毓中,2006年9月,「北向與南進:西班牙東亞拓展政策下的艾爾摩莎島(1565~1683)」,臺灣博物,第25卷第3期=91期,頁6-13。
李毓中,2007年4月,「十七世紀跟著西班牙人來到臺灣的菲律賓外勞」,歷史月刊,第231期,頁21-23。
林正芳,2003年11月,「從海上霸主到開台聖王--縱橫閩臺海域的鄭氏王朝」,中國通財經月刊,第113期,頁116-119。
林品章,2002年5月,「荷蘭與明鄭時期的文化」,設計印象,第2期,頁74-75。
林偉盛,1999年5月,「荷蘭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頁1-45。
林偉盛,2000年6月,「荷蘭貿易與中國海商(1635-16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分冊,頁1-45。
林偉盛,2003年3月,「熱蘭遮圍城二百七十五日」,故宮文物月刊,第20卷第12期=240期,頁20-31。
林偉盛,2004年12月,「國姓爺攻台之役的再思考」,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頁1-31。
林偉盛,2005年3月,「荷據時期臺灣的國際貿易--以生絲貿易為主」,國史館學術集刊,第5期,頁1-31。
邱奕松,2004年9月,「台江風雲--鄭成功驅夷真相初探」,臺南文化,第57期,頁50-75。
施懿琳,2003年,「假面英雄鄭成功--從鄭清往來書信談起」,島語:臺灣文化評論,第3期,頁4-18。
洪素香,2006年7月,「江日昇史筆表現論析--試以《臺灣外記》作文本,並列篇名:Analysis of Jiang Ri-sheng's Commentary Style Based on His Novel Taiwan Anecdotes」,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頁1-27。
胡月涵著(Huber, Johnnes)著,林偉盛譯,2002年9月,「中國移民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1652年臺灣的郭懷一事件」,臺灣文獻,第53卷第3期,頁95-123。
范勝雄,1999年3月,「明鄭天興萬年兩轄域分界考」,臺灣文獻,第50卷第1期,頁319-323。
翁佳音,2001年9月,「重覓鄭成功大軍登陸的舞臺--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 -2-」,臺灣文獻,第52卷第3期,頁281-300。
翁佳音,2006年5月,「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1582年的船難」,歷史月刊,第220期,頁72-79。
高致華,2002年5月,「日本文學作品中鄭成功之形象與魅力」,臺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3、14期合刊,頁24-32。
高致華,2003年3月,「側論日本人的『鄭成功信仰』」,臺灣風物,第53卷第1期,頁9-22。
康培德,2004年8月,「十七世紀荷蘭人在台灣島嶼東南亞的殖民」,歷史月刊,第199期,頁64-68。
康培德,2006年7月,「近世初期墨西哥與臺灣的農業發展」,歷史月刊,第222期,頁46-51。
許汶玉,1999年6月,「鄭氏王朝在台灣」,鄉城生活雜誌,第65期,頁13-15。
連雅堂講,葉笛譯,1999年8月,「鄭氏時代的文化」,文史薈刊,復刊第4期,頁2-10。
陳宗仁,2006年7月,「西班牙占領時期的貿易活動」,歷史月刊,第222期,頁36-45。
陳俊豪,2003年1月,「臺灣史上的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成功來了」,少年臺灣,第8期,頁22-25。
陳捷先,2002年6月,「鄭成功的抗清及其成敗得失」,歷史月刊,第173期,頁13-21。
陳圓融,2005年3月,「鄭氏王朝之教育」,臺南文化,第58期,頁18-39。
陶誠,2005年7月,「歷史上大陸對臺灣的開發,並列篇名: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by the Mainland in History」,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374期,頁123-134。
曾芳苗,2000年4月,「明鄭與在臺荷人的貿易關係」,景文技術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頁129-140。
曾澤祿,2002年5月,「鄭成功與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締和條約及其貨幣」,臺北市集幣會刊,第26期,頁34-40。
曾澤祿,2003年6月,「南明鄭氏政權五行錢」,臺北市集幣會刊,第27期,頁48-49。
黃紀、吳重禮,2003年1、2月,「政治分析與研究方法:論2002年立法院行使考試院正副院長同意權之投票模式」,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1期。
楊佳瑜,1998年12月,「從英國東印度公司史料看鄭氏來臺後國際貿易地位的變化(1670-1674)」,臺灣風物,第48卷第4期,頁19-50。
楊佳瑜,1998年3月,「以英國東印度公司史料看鄭經對大陸用兵前的對外貿易及其困境(1670-1674)」,臺灣歷史學會通訊,第6期,頁14-22。
葉振輝,2003年12月,「荷蘭的臺灣經營,並列篇名:The Management of Formosa Under the Dutch」,高市文獻,第16卷第4期,頁1-26。
劉耿生,2002年6月,「清廷與鄭成功最重要的一次和談內幕」,歷史月刊,第173期,頁22-26。
蔡明叡,2006年10月,「論鄭成功和談的策略運用」,新北大•史學,第4期,頁151-179。
鄭仰峻,2006年7月,「鄭成功死因考」,高苑學報,第12期,頁211-228。
鄭喜夫,2003年12月,「明鄭晚期臺灣之租稅」,文史薈刊,復刊第6期,頁13-59。
鄭瑞明,2006年12月,「近世初期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臺日貿易初探(1624-1662)」,臺灣文獻,第57卷第4期,頁1-36。
鄧時中,2000年12月,「明鄭時期竹塹地區鄭氏兵工屯墾及竹塹社之遷移初探」,元培學報,第7期,頁137-153。
蕭維民,2003年5月,「由海權的部分觀點探究『明鄭』之敗亡」,海軍學術月刊,第37卷第5期,頁108-114。
謝貴文,2006年3月,「鄭成功與本土文化,並列篇名:Cheng-Kung Cheng and Native Culture」,高市文獻,第19卷第1期,頁129-133。
韓家寶,2000年6月,「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頁129-152。
龔顯宗,1999年4月,「從『臺灣外記』看三鄭的海國英雄形象」,歷史月刊,第135期,頁84-9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7.178.133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7.178.133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