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6107-12233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6107-122337
論文名稱
Title
多元社會下高雄市地區行銷屬性與問題之判斷研究- 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應用與比較
The judgment study for attributes and problems of place marketing of Kaohsiung in pluralistic societies-The applications and comparisons of multiple-attribute weight measurement method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7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5-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7-06
關鍵字
Keywords
評分法、心理尺度值、權重、簡單多屬性評分技術、分析層級程序法、資訊整合理論、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地區行銷
scale valu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weight, Rating, Simple Multi-Attribute Rating Technigue, place marketing, integrated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framework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5 次,被下載 483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831 times.
中文摘要
在多元社會下,公共政策需考量多元利害關係人與多元價值。本研究以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汪明生等,2004a)及地區行銷策略(Kotler, 1999)為理論基礎,決定出影響決策者入駐高雄市意願的二種情境、三個因子及其之下的九個屬性之操作型定義。
在研究設計方面,選定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資訊整合理論(IIT)、分析層級程序法(AHP)、簡單多屬性評分技術(SMART)、評分法(rating)等四種個別利害關係人資訊過程及整合之方法,瞭解決策者判斷及認知模式。特別的是IIT的平均模式對於資訊的認知上整合是透過實證所得出,而不是以假定的方式求得(Anderson, 1991a)。並且心理尺度值(相較於MAUT或AHP是效用的概念)及權重是可分離且同時得到。此分離效果提供了心理權重衡量之理論效度的可能性,藉此可以用來成為評估及比較其他三種方法所得出權重的標準。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應用在高雄市地區行銷方面:
(一)評估入駐高雄市投資、工作、定居之意願所考量之三大因素,經濟發展因素最重要,其次是政府職能因子,再次是社會與政治發展因子。
(二)就經濟發展因素,若在維持現狀之情境下,最重要的是「高雄市經濟全球化程度」,其次為「高雄市產業結構」,再次為「高雄海空雙港競爭條件」;若在開放直航之情境下,最重要的仍是「高雄市經濟全球化程度」,而「高雄海空雙港競爭條件」重要於「高雄市產業結構」。
(三)就社會與政治發展因素,最重要的是「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及影響公共政策程度」,其次為「民眾價值觀及公民文化」,再次為「政治、選舉運作模式」。
(四)就政府職能因素,最重要的是「基礎設施之建設」,其次為「政務官對地區行銷的認知及政策規劃能力」,再次為「事務官對政務官企圖的認同及地區行銷政策的執行能力」。
(五)第二類受測者認為直航三通對高雄市的發展有正面的效果,且贊同直航三通政策者為多;第一類受測者對此看法分歧。
(六)依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歸納出高雄市地區行銷之問題與政策建議。
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理論比較方面:
(一)以IIT平均模式所得出的權重參數為比較理論效度的準則,rating、SMART和AHP皆具理論效度,rating在理論效度方面優於AHP,再優於SMART。四種方法間之收斂效度或一致性方面,rating、AHP與IIT平均模式間較符合收斂效度,SMART與IIT平均模式間不符合收斂效度。
(二)四種方法皆有高的預測能力且十分顯著,其中IIT的預測能力略高於SMART,次為AHP,再次為rating。
(三)以專家決策法或專家問卷角度來看,依隨機抽取15-20位受測者群體來觀察各因子的權重的相對穩定情形,其中以IIT的收斂情況較佳,其次是SMART,再次為AHP。
(四)對IIT、SMART、AHP三者方法主觀知覺能力方面。在容易操作程度上,三者無顯著差異;在喜好程度上,三者無顯著差異;在信心程度上,IIT優於AHP,次為SMART。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luralistic societies, public policy-makings had to take into account various stakeholders as well as the social values.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PAM) framework (Wang et al., 2004a) and place marketing strategy (Kotler, 1999), defined the applicable operational variables which includes three major factors of economi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and government, and nine derivative attributes, two situations of direct three-link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nd status quo are used as the scenario. Altogether they will influence the stakeholders as decision-makers while deciding if they should invest, live, or work in Kaohsiung.
For research design, we employed three major multiple-attribute theories or methods for individual stakeholders’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IIT),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 Simple Multi-Attribute Rating Technique(SMART), and Rating. In particular, the way the information is integrated cognitively is empirically examined instead of assumed with the averaging model of the IIT (Anderson, 1991a), and the scale values (equivalent to the utility component in MAUT or AHP) and the weights are concurrently separated and measured as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Such separation rendered measur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weights with theoretical validity possible,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standard so that weights measu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a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 in the aspect of multiple-attribute weight measurement methods applied in the place marketing of Kaohsiung:
1. Among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the most important i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econd is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then the third is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2.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maintain status quo, the most crucial derivative attribute is“ the level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Kaohsiung”. The second one i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Kaohsiung city”. The last one i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Kaohsiung Port and Airport project”;Under the situation of opening for three direct-links, the most crucial derivative attribute is still “the level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Kaohsiung”. The second one i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Kaohsiung Port and Airport project”. The last one i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Kaohsiung city”.
3. For the factor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is “the level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and the extent they influence public policies”, the second is “the public values and culture”, the last i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politics and election”.
4. As for government function, the most essential attribute is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s”. The second is “the elected officials’ perception of place marketing and capabilities of policy planning”. The third is“the career officials’ identifications for the elected officials’ ambitions and abilities to carry out the place marketing policies”.
5. The second group examinees think that direct-links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s of Kaohsiung and most of them approve of the policy of three direct-links;the first group examinees have diverse opinions on it.
6. Based on PAM framework, we will sum up the problems of place marketing of Kaohsiung and brings out policy suggestions for Kaohsiung city.
In the aspect of Multiple-attribute weight measurement methods theory:
1. Take the weight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IIT’s averaging model as the standard, weights from rating、AHP and SMART are all theoretically valid. The theoretical validity of rating outperforms that of AHP, AHP outperforms that of SMART. Among the convergence validity or consistence of four methods, between rating and AHP with IIT’s averaging model fit better in convergence validity, between SMART and IIT’s averaging model don’t.
2. All three models had fairly high predictability and notable for subjects’ holistic judgments. The predictability of IIT is the a little bit higher than SMART, the third one is AHP, and the last one is rating.
3. For convergence, measured with accumulative weights derived from subjects selected 15-20 examinees randomly, IIT was better than SMART, and SMART was better than AHP.
4. In terms of perceived performance, degree of operational easiness and fondness, the three model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for the degree of confidence, IIT outperformed AHP, and AHP outperformed SMAR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8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10
一、公共事務管理典範的轉移10
二、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說明13
(一)條件面(載體)分析13
(二)本質面(本體)分析13
(三)現象面(主體)分析18
(四)小結 25
(五)應用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之相關研究27

第二節 地區行銷、招商理論探討與現況分析 28
一、地區行銷與招商理論28
二、中央政府與高雄市政府近年來推動地區行銷與招商現況36
(一)中央政府近年來地區行銷與招商政策36
(二)高雄市近年來地區行銷與招商政策之規劃與執行 40

第三節 影響地區行銷成效之情境與關鍵屬性探討 43
一、兩岸直航三通與高雄市之發展 43
二、影響高雄市地區政策之因子與其屬性49

第四節 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理論61
一、資訊整合理論(IIT)64
二、簡單多屬性評分技術(SMART)69
三、分析層級程序法(AHP)71
四、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理論之價值衡量73

第五節 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之比較7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81
第一節 研究案例81
第二節 情境、因子與屬性之操作型定義81
第三節 受測者與實驗設計86
第四節 AHP及SMART之分析層級架構與IIT整合體系 92
第五節 研究假設、檢定 94

第四章 實驗結果分析97
第一節 第一份問卷結果分析98
第二節 SMART、AHP、IIT實驗結果個別分析131
一、SMART實驗結果分析131
二、AHP實驗結果分析134
三、IIT實驗結果分析137
第三節 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實驗結果比較分析143
第四節 高雄市地區行銷問題與政策建議155
第五章 結論 174
第一節 研究成果174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建議177
參考文獻179
一、中文文獻179
二、英文文獻186
附錄一:第一份問卷190
附錄二: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實驗問卷237
附錄三:IIT權重、心理尺度值及SMART、AHP權重資料 25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文獻
大前研一(2002)。中國,出租中。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大前研一(2003)。中華聯邦。台北:商周出版社。
毛壽龍(2001)。政治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尹啟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誠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尹啟銘 (2006)。斷鏈:前瞻台灣經濟新未來。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尹繼佐(2001)。2001上海經濟發展藍皮書—城市綜合競爭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孔憲法(2001)。兩岸加入WTO後經貿互動模式對台灣產業布局與國土空間利用之可能影響。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孔憲法(2002)。兩岸區域發展競合趨勢下台灣地區產業競爭力提昇及國土發展策略。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陸委會。
王文誠、馬群傑(2005)。民間團體協助推動高高屏地區永續發展認知提升與策略研擬之研究(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4-2621-Z-110-003),未出版。
王文誠、劉麗娟(2006)。民間團體協助推動高高屏地區永續發展認知提升與策略研擬之研究(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5-2621-8-003-003),未出版。
王塗發(2006)。「全球化」等於「中國化」的迷思,發表於全民經濟發展會議,群策會主辦,台北。
王錦雀(2006)。「後現代思潮對公民教育實施的啟示」。載於張秀雄、鄧毓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頁99-124),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王鳳蘭(2000)。都市行銷招商之資訊整合實驗-公私部門決策認知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方世榮 譯(2007)。行銷學原理(Kotler, P. and Armstrong , G..)。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丘昌泰(2002)。邁向績效導向的地方政府管理。研考雙月刊,第229期,頁46-56。
左峻德(2002)。地方競爭力評比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報告編號:1009105584),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呂鴻德、黃銘章(2004)。兩力兩度見商機-2004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呂鴻德、黃銘章(2006)。自主創新與商機-2006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陸委會(2003)。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台灣:行政院陸委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5)。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1a)。協助地方吸引投資的競爭機制推動計畫。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1b)。政府部門專人專責吸引投資計畫。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2a)。挑戰2008—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2b)。投資台灣優先具體行動方案。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3)。提昇北、中、南三個都會區綜合競爭力方案。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4)。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6)。大投資、大溫暖-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江明修(1997a)。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江明修(1997b)。從公共行政學方法論之演進反思「政策執行」及「政策評估」之法之應用發展與重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6-2414-H004-021),未出版。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出版社。
朱志宏(200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朱延智(2004)。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汪明生、楊仁壽(1991)。以實驗法對三種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的比較。管理科學學報,第8卷第1期,頁93-107。
汪明生(1992)。環境決策與管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汪明生(1993)。地區行銷中之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以高雄都會區為例。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報告編號:032174840128),高雄: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汪明生(1996)。地區行銷中發展指標建立及稽核之研究:以適合高雄都會區發展之標的群體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85-2416-H-110-006),未出版。
汪明生(1998)。政府與地區企業性轉型與發展下的公共事務管理教育。中國行政評論,第7卷,第4期:頁55-76。
汪明生、方之光(1998)。從地區行銷與多元公共決策的觀點探討高雄都會區經濟發展與開發建設的問題。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4卷,第1期。
汪明生、張寧(1998)。環境污染案例與交通過失案例之量刑因素結合模式。管理學報,第15卷,第4期,頁665-682。
汪明生、張寧、楊育琇(1999)。地方永續發展與公眾認知- 資訊整合理論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第3期,頁229-258。
汪明生、林錦郎、楊永和、黃啟誠(2001)。「多元文化下的公民文化與地方發展」,發表於第11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主辦,高雄。
汪明生(2002)。集體決策中社會權重、妥協與個體偏好之研究-資訊整合理論之應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0-2416-H110-029),未出版。
汪明生、胡以祥、戴雅明(2002年9月)。「兩岸全面直接三通對於高雄與廈門合作的影響與展望」,發表於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關係研討會,廈門大學主辦,福建武夷山。
汪明生、陳碧珍(2003)。風險資訊整合模式與風險知覺之研究-以石化業為例,管理學報,第20卷,第2期,頁251-287。
汪明生、黃宗誠(2003年6月a)。「台灣公共事務管理教育的經驗與展望」,發表於民主治理與台灣行政改革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公行系主辦,台北。
汪明生、黃宗誠(2003年12月b)。「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與兩岸大學MPA課程之結構分析」,發表於第四屆兩岸公共事務與跨世紀發展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主辦,高雄。
汪明生、胡以祥、戴雅明(2004a)。高雄對兩岸直航之預應—經濟發展、社會參與及政府職能。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7卷,第1、2期,頁35-50。
汪明生、胡以祥、戴雅明(2004年12月b),台灣南北發展失衡現象之探討—以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型架構之觀點,發表於2004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台灣政治學會主辦,高雄。
汪明生、陳正料(2004)。民眾與政府對政策公平衡量多元認知之資訊整合研究:以登革熱防治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2-2414-H-110-004),未出版。
汪明生(2005)。「國家財經與公共政策」。載於劉代洋、黃丙喜(主編),企業、政府與社會(頁363-396),台北:雙葉書廊。
汪明生、黃國良、郭文俊(2005)。酒後駕車風險知覺之實驗研究-資訊整合理論之應用。管理學報,第22卷,第4期,頁429-447。
汪明生、戴雅明、胡以祥(2005)。多元社會下高雄市招商策略認知與判斷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N-93-2416-H-110-008),未出版。
汪明生、林錦郎(2005)。高高屏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與行動計畫之研究-多元社會的觀點(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4-2621-Z-110-001),未出版。
汪明生、林錦郎(2006)。高高屏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與行動計畫之研究-多元社會的觀點(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5-2621-Z-110-001),未出版。
汪明生、江明修、陳建寧、馬群傑(2006)。高雄市地方發展與公民文化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第19期,頁127-168。
汪明生、陳正料、陳建寧、王鳳蘭(2006)。民眾與政府對政策公平衡量多元認知之資訊整合研究。管理學報,第25卷,第5期,頁623-654。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汪明生、馬群傑(2007)。地區行銷理論與實證-公共事務管理觀點。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汪明生、戴雅明、胡峻瑋(2007年1月)。「高雄都會區再發展與產業群聚關聯」,發表於2007年高雄建構新型海洋都市面向世界商機學術研討會,高雄市政府建設局主辦,高雄。
李小三、李曉玉、吳贛英(2003)。招商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李微微、胡向榮(2003)。招商引資運作方略-政府、企業成功招商的思路與方法。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吳文彥、謝宏昌(2002)。都市政治研究的典範轉移現象之探討。公共事務評論,第3卷第1期,頁69-91。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8)。行政學(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進泰(2000)。從經貿面看兩岸三通的問題。政策月刊,第61期,頁5-8。
邱浩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曉嘉(2001)。鬆綁兩岸經貿以利台灣產業全球佈局。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8期,頁143-144。
林向愷(2006)。過度投資中國對國內社會與經濟的衝擊,發表於全民經濟發展會議,群策會主辦,台北。
林光、周淑敏(2006)。兩岸直航的現況與省思。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8期,頁14-16。
林仲一(2004)。國內博物館戶外空間利用現況調查研究。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祖嘉(2002)。台灣城市競爭力評比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
林祖嘉(2005)。兩岸經貿與大陸經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祖嘉、朱雲鵬(2006)。兩岸直航的政治經濟分析。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5-006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會會。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錦郎(2005)。多元社會之衝突管理:判斷分析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鍾沂(1991)。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台北:幼獅出版社。
林寶安(2005a)。兩岸三通後高雄市的發展利基及推動區域核心實施策略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寶安(2005b)。建立高雄市成為台灣非政府組織(NGO)發展基地之策略研究。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官有垣、杜承嶸(2004)。台灣南部地區慈善會的自主性、創導性及對社會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339-354。
周文欽(2000)。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台北:智勝出版社。
周添城(2000)。兩岸經貿發展的戰略思考。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4期,頁86-97。
周志龍(2000)。兩岸三通、全球化與台灣經濟圈的再結構想像。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4期,頁1-36。
周志龍(2001)。全球化發展與台灣行政區域劃再結構。經社法制論叢,第27期,頁159-189。
周利貞(1995)。資訊整合理論與審計行為之研究--以審計人員為研究對象。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聖平(2001)。台灣民眾之物質/後物質主義價值:社經、地區與政治態度差異。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濟(2000)。中長程公共建設計畫制度與政府資源配置之關聯與探討。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
胡以祥(1993)。我國產業研究發展投入因素及其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孫震(2006)。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馬凱(2000)。兩岸三通此其時矣。經濟前瞻,第69期,頁24-36。
馬群傑(2005)。多元社會下地方公眾發展認知與共識策略之研究-以高雄都市行銷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馬群傑、汪明生、陳建寧(2006)。兩岸加入WTO後之高雄地方發展策略:地區行銷與互動管理之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18期,頁85-124。
高安邦、黃智聰(2004)。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的實證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2-2414-H-004-023),未出版。
高希均(2004)。八個觀念改善台灣。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長(2006)。三通直航對兩炭經濟發展的影響-從宏觀角度分析。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5-007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會會。
高雄市政府(編)(2006a)。2006年高雄市經濟發展戰略會議大會手冊。高雄: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編)(2006b)。高雄市政府95年度施政計畫。高雄:高雄市政府。
徐世輝(2005)。應用統計學。台北:華泰文化出版社。
徐楊(2006)。衝出全球化競爭的重圍-台灣的城市國際行銷刻不容緩。研考雙月刊,第30卷,第5期,頁13-26。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文化出版社。
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新竹: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倪鵬飛(2005)。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北京:中國大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屠益民、胡以祥(2006)。高高屏地區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動態模擬與地方認知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5-2621-8-003-002),未出版。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正亮(1999)。兩岸三通的政治邏輯。東吳政治學報,第10期,頁65-95。
郭瑞坤、洪培晟、郭彰仁(2003)。以鑽石模式建構高雄市都市競爭力評估指標,發表於港都再造與發展策略(經貿自由港市研討會)暨第十三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主辦,高雄。
陳介玄(2002)。「從工業到金融社會的轉型」。載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135-163),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文俊、陳建寧、陳正料(2005)。民眾與政府環境正義之認知對推動地方永續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4-2621-Z-242-002),未出版。
陳正料(2000)。台式、美式、日式企業文化與政府組織文化型模之比較。台南:青山出版社。
陳正料(2005)。多元社會下政策績效之公平衡量 : 登革熱防治的資訊整合硏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東升(2002)。「台灣的都市與社區研究」。載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311-344),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建寧 (1999)。公民文化與地方發展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建寧 (2007)。台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的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建寧、陳文俊、林錦郎、汪明生(2007)。多元社會下民眾的公平與關懷道德認知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007年3月已接受,未刊出)。
陳師孟(2006)。政治經濟-現代理論與台灣應用。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陳菊(2006)。陳菊市政白皮書-陳菊的世紀高雄願景。陳菊競選總部。
陳碧珍(1996)。科技風險知覺之資訊整合實驗-以石化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碧珍(2001)。集體決策中的社會決策基模與社會平均定理。公共事務評論,第2卷第1期,頁183-207。
陳碧珍(2004)。公共事務管理與決策判斷分析。未發表之書籍。
陳碧珍(2006)。群體共識判斷中社會影響網絡之研究-資訊整合理論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天麟(2006)。三通直航其利弊與衝擊。發表於全民經濟發展會議,群策會主辦,台北。
黃仁德(2006)。台灣租稅獎勵與產業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黃兆仁(2003)。新南向政策下投資區位與策略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報告編號:1009205248),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黃宗誠(2006)。兩岸大學MPA課程結構比較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俊英(2005)。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書禮(1998)。都市永續性指標系統動態分析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 87-2415-H005A-013),未出版。
黃啟文(2001)。促進高雄市區域發展之產業招商旗艦計畫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肇賢(2000)。簡易多屬性評等技術(SMART)在工廠整合決策的應用和探討- 以外資農藥工廠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鴻(1998)。經貿營運特區規劃之推動計畫。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黃鎮台(2001)。全球化下的兩岸經貿政策與台灣競爭力。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6期,頁107-127。
黃瓅輝(1994)。序列資訊對機率判斷影響之實驗,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明貴 譯(2004)。超越馬基維里-政策分析時代的來臨(Beryl A. Radin原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保民(1996)。台灣的迷惘:理想與現實。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張清豐、高玉芬(2000)。高雄2020年願景。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
張嘉玲(2001)。大眾運輸需求模式之資訊整合實驗。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寧(2004)。社會判斷理論之集體決策程序對互動管理成果之驗證-兼論政策分析中集體決策方法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葛樹人(2006)。心理測驗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振富、潘勳 譯(2005)。世界是平的(Thomas L. Friedman原著)。台北:雅言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淯程(2004)。使用幅順射基底函數網路建構多屬性效用函數。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詹中原(2003)。新公共政策:史學、哲學、全球化。台北:華泰文化出版社。
董秉彰 (2002)。台灣南部地區中產階級公民文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溫世仁(2003)。中國經濟的未來。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玉里(2001)。聯合網路掛號智慧代理系統之開發。國立陽明大學衛生資訊與決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振源(2005)。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台北:海洋大學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
蔡宏明(2006)。三通直航對企業全球運籌的影響。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5-008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會會。
鄭惠州(2001)。開放型社區停車管理策略實證之研究。中央警官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慶瑞(2002)。外商投資台灣大解構。台北:恆星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蕭元哲(2001)。城市國際事務管理與政策之研究:公共策略管理觀點。城市外交暨全球治理研討會。
蕭萬長(2005)。一加一大於二-邁向兩岸共同市場之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賴宗裕(2000)。跨世紀國土規劃願景之芻議—以成長管理及永續發展之觀點論述。經社法制論叢,第25期,頁257-286。
薛琦(2003)。薛琦經濟聊天室。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簡永光(2005)。中共宏觀調控與台商之因應。台北:宏典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台北:雙葉書廊。
瞿海源(1993)。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二期第四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漢等 譯(2002)。科特勒深探大亞洲:人潮、金流與地方再造(Kotler, P., Haider, D. H. and Rein, I. 原著)。台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顧忠華(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載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147-175),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英文文獻
Ahsan, M. K. and Bartlema, J. (2004). “ Monitoring healthcare performance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developing-country perspective ” .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11(4): 465- 478.
Anderson, N. H. (1973). “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applied to attitudes about U.S. president ”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4: 1- 8.
Anderson, N. H. and Butzin, C.A.(1978). “ Integration theory applied to children’s judgements of equity ”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4: 593- 606.
Anderson, N. H. (1981).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nderson, N. H.(1982).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nderson, N. H.(1991a). Contributions to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Vol. III: Developmental, Hillsdale, NJ: Erlbaum.
Anderson, N. H.(1991b). Contributions to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Vol. I: Cognition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ew Jersey.
Anderson, N. H.(1996). A functional theory of cogni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Anderson N. H. (2001) . Empirical direction in design and analysi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Anderson, N. H.(2004). Unified Theory, In J. Jost, M. Banaji & D. Prentice (eds.)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4 Festschrift for Bill McGuire: 287- 304.
Arnold J. S.(2003). “ Psychological laws”. Erkenntnis, 58: 275- 302.
Babic, Z. and Plazibat, N. (1998). “ Ranking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multicriterial analysi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56(3) 29- 35.
Begg, I. (1999) . “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 36: 795- 809.
Blair, J. P.(1995).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alysis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Inc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USA.
Borcherding, K. ; Eppel, T. and Von Winterfeldt D.(1991). “ Comparison of weighting judgments in multiattribute utility measurement ” . Management science, 37: 1603- 1619.
Borenstein, D. and Betencourt, P. R. B.(2005). “ A multi-criteria model for the justification of investments”. INFOR, 43(1): 1- 21.
Bottomley, P. A. and Doyle, J.R.(2001). “ A comparison of three weight elicitation methods: good, better, and best” . Omega, 29: 553- 560.
Coates, J. F. (1978). What is a public policy issue? In Hammond K. R.(ed.), Judgment and decision in public policy formation:33- 69.
Cook, R. L. and Stewart, T.R. (1975). “A comparison of seven methods for obtaining subjective descriptions of judgment polic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3: 31- 35.
Cook, T. D. and Campbell, D. T. (1976). The design and conduct of Quasi-experiments and true experiments in field setting.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Cox, A.M. ; Alwang, J. and Johnson, T. G. (2000). “ Local preferenc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utcomes: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dure” . Growth & Change, Summer2000, Vol. 31 Issue 3: 341- 366
Dunn, W. N.(200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Prentice-Hall, Inc.
Edwards, W. (1977). “ How to use multiattribute utility measurement for social decision making” .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7 (5): 326- 340.
Edwards W. and Barron, F. H.(1994). “ SMARTS and SMARTER: Improved simple methods for multiattribute utility measurement” .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60: 306- 325.
Farkas, A. J. and Anderson, N. H. (1976). “ Integration theory and inoculation theory as explanations of the paper tiger effect” .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8: 253-268.
Fischhoff, ; Slovic, B. P., and Lichtenstein, S.(1980). Knowing what you want: Measuring labile values in T. S. Wallsten. Cognitive process in choice and decision behavior, New York: Lawreb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
Frederickson, H.G. (2005). Public administration with an attitude, American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Gold, J. R. and Ward, S. V. (1994). Place promotion : the use of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to sell towns and reg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Goodwin, C. J. (1995) . Research in psychology methods and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Inc.
Goodwin, P. and Wright, G. (2004) . Decision analysis for management judgment, John Wiley & Sons Ltd.
Hammond, K. R. ; McAlellanf, G. H. and Mumpover, J.(1980). Human 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New York: Praeger Publication.
Hammond, K. R. (1996). Human judgment and social policy: Irreducible uncertainty, inevitable error, unavoidabl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glehart, R.(1990). 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
Inglehart, R.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 Modernization: Cultur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
Jepson, E. J. and Haines, A. L. (2003). “ Under sustainability” .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summer: 45- 53.
Keeney, R.L. and Raiffa, H. (1993). Decision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 preferences and value tradeoff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Kearns, G. and Philo, C. (1993). Selling places:The city as cultural capital, past and present, UK:Pergamon Press.
Kotler, P. ; Jatusripitak, S. and Maesincee, S.(1997). 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building national wealth, 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Kotler, P.,(1999). Marketing places Europe, Pearsin Education LTD.,London, ENGLAND.
Louviere, J.J. and Meyer, R.J.(1981). “ A composite attribute-behavior model of traveler decision mak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4: 411- 420.
Lynch, C.(2000). Global virtue: eth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1st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PA, San Diego, CA, April.
McCann, E.J. (2004) . “Best places: interurban competi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popular media discourse” . Urban Studies, 41: 1909- 1929.
Miranda, M. L., J. N., Miller, and T. L. Jacobs.(2000). “ Talking Trash about Landfills: Using Quantitative Scoring Schemes in Landfill Siting Process” .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9(1):3- 22.
Moore, M. H.(1995).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ustajoki, J. Hämäläïnen, R. P. and Salo A.(2005). “ Decision support by interval SMART/SWING - incorporating imprecision in the SMART and SWING methods”. Decision science , 36- 2: 317- 339.
Olson, D. L.(1996). Decision aids for selection problems, Springer-Veflag, New York.
Ostrom, E.(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öyhönen M. and Hämäläinen, (2000) . “ There is hope in attribute weighting” . INFOR, 38(3): 272- 282.
Saaty(1980).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 Lifetime Learning Publications, Belmont, California, USA.
Schoemaker, P. J. H. and Waid, C. C.(1982). “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etermining weights in additive utility models” . Management science, 28(2): 182- 196.
Shu Hong Zhu & Anderson, N.H.(1991). “ Self-estimation of weight parameter in multiattribute analysis”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48: 36- 54.
Slovic P. and Sarah L. (1971). “ Comparison of Bayesian and regression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judgment” .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6: 649- 744.
Sniezek, J. A., and Hentry, R. A. (1990). “ Revision, weighting, and commitment in consensus group judgement”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45: 66- 84.
Stough, R. R. (2003). “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laces and policy ” .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7: 179- 201.
Talor, S. and P. Todd. (1995). “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aste Management Behavior: A Test of Household Recycling and Compositing Intentions” .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7(September): 603- 630.
Tsai, M.T. ; Chuang, L.M. and Hsieh, W. P. (2005). “ Development of 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 Model in Taiwan” .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6 (2): 44- 48.
Turban, E. and Aronson J. E.(1999).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Intelligent System (5th ed. ) , Englewood Cliff: Prentice-Hall.
Tversky, A. and Kahneman, D.(1973). “ Availability ahearustic for judgement freqency and probability” . Cognitive Psychology, 4: 207- 222.
Tversky, A. and Kahneman, D. (1981). “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 211: 453- 458.
Tversky, A. and Kahneman, D. (1982). 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g, M. S. and J. S. Yang (1998). “ A multi-criteria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three multiple attributes weight measurement methods” . Journal of multiple-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7: 340- 350.
White, J. D.(1986). “ On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January/ February :15- 24.
Winterfeldt, V. D., and W. Edwards (1986). Decision analysis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England.
Yeoh, P.L. and Calantone, R.(1995). “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o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election of a Foreign Distributor” .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 8 : 39- 66.
Zalinski J. and Anderson, N.H.(1988). Measurement of importance in multiattribute models in conditioning, cognition, and methodology, J. B. Sidowski(ed).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Zeleny, M.(1982).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