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6112-0100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6112-010024
論文名稱
Title
以心智圖輔助六年級語文教學與學習歷程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n Mind Mapping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6-0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7-06
關鍵字
Keywords
語文教學、行動研究、心智圖
Mind Mapping, action research,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33 次,被下載 74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3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42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行動研究探討心智圖法輔助國小六年級語文教學與學習歷程之實施情形與成效。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的班級學生共二十五人為對象,在兩個循環的行動研究中,研究者不斷檢討修正教學策略,發展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並在研究的過程中進行前後測,蒐集省思札記、觀察記錄、訪談紀錄、問卷、學習單和學生作品,以提供多方面的資料回饋與檢證。
  根據研究發現,歸納結果如下:
1. 以心智圖輔助語文教學,可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2. 以心智圖輔助語文教學時,根據學生先備知識,教師給予填充式心智圖、以結構模組引導學生、增加閱讀素材與詞彙量,如此教學成效會更好。
3. 以心智圖輔助語文教學時,學生剛開始只注重在繪製技巧方面,接著會把重心放在如何抓住文章重點,但經由不斷的指導,大部分的學生最後能兩者兼備。其過程中,多數學生抱持肯定喜愛的態度,尤其是團體心智圖。
4. 研究者透過研究歷程,進行個人省思與教學修正,有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最後根據上述結論,研究者針對實務教學與未來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Abstract
  This action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and impact of the use of mind mapping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ixth grade students. There were
twenty-fiv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teacher/researcher constantly reviewed and modified teaching proces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learning
models during two cycles of action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pre and post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 reflection notes, video recordings,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learning sheets and students’ assignments of mind mapping.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Mind mapping used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uld impro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 and post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
2. Based on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the teacher/researcher used fill-in content
types mind mapping, structure models, reading materials and vocabularies, thus teaching has the best effect on students.
3. In the beginning stage, students just focused on the aspect of drawing skill of mind mapping. Later, they learned to focus on how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Most of students can emphasis on both skills in the end. In the process, most of students ha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mind mapping i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group mind mapping activity.
4. The teacher/researcher has promoted he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constant refelection and adjustment in her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findings mentioned, the researcher provdied some suggestions regarding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的相關理論與探討......................9
第二節 心智圖法的相關理論與探討.....................18
第三節 心智圖法與國語文教學的探討...................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和研究對象...........................42
第三節 教學活動設計.................................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2
第六節 行動研究的信效度.............................54
第七節 研究倫理.....................................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心智圖法學習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56
第二節 第一循環之教學引導歷程與學習歷程.............59
第三節 第二循環之教學引導歷程與學習歷程.............71
第四節 教師的轉變與省思............................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106
第二節 建議........................................1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10
英文部分.............................................114
附錄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115
附錄二 教學活動設計....................................116
附錄三 心智圖教學學習單................................120
附錄四 教師省思札記....................................137
附錄五 學生學習札記....................................138
附錄六 教學回饋問卷....................................139
附錄七 訪談大綱........................................141
附錄八 閱讀素材........................................14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份
天下雜誌編輯群(2002)。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臺北市 : 天下雜誌。第263期,頁40-42。
天下雜誌編輯群(2010)。台灣閱讀力墊底 怎麼辦?臺北市 : 天下雜誌。第462期,頁46-48。
王開府、潘麗珠、鄭圓鈴、吳惠花、黃惠美、陳俐伶、施教麟、王秀梗、鄭潔慧(2008)。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台北市:教育部。
王開府(2008)。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報,43,263-296。
王美宜(2010)心智圖法教學運用於國中九年級原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方金雅等作 柯華葳 主編(2010)。中文閱讀障礙。台北市:心理。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原作者:
Jean McNiff, Pamela Lomax, Jack Whitehead)。嘉義:濤石。
呂美吟(2006)。心智繪圖融入聽障生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呂秀瑛(2009)。心智繪圖應用於文章構思的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李欣蓉(譯)(2005)。圖像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台北市:遠流。
李燕妮(2007)。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李依玲(2009)。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的影響-以苗栗縣苗栗市啟文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林嘉玲(2003)。七年級學生健康與體育相關概念之行動研究。國立體育學院,台北。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 ,71-75。
林燕琪(2006)。心智圖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秀娥(2007)。心智繪圖在國小五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林巧敏(2008)。迎接閱讀新浪潮—閱讀與國家競爭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8,4-9。
林秀雲(2010)。心智繪圖教學法應用在讀寫結合之行動研究-以A國民小學四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岳修平(譯)(1998)。教育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原作者:E. D. Gagné,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台北市:遠流。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54,4-8。
高千喻(2009)。應用心智繪圖在Big6仿寫策略於國小三年級作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原作者:Kenneth S. Goodman)。台北市:心理。
洪蘭、曾志朗(2000)。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6(2),1-11。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7)。國民小學(二至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台北市:教育部。
柯華葳(2009)。閱讀的關鍵,在思考,20-25。台北市:親子天下雜誌。
胡鍊輝(2001)。教孩子輕鬆閱讀。台北市:國語日報。
胡雅茹(2010)。心智圖超簡單。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孫易新(2002)。心智圖法基礎篇-多元知識管理系統1。台北市:耶魯。
孫易新(2003)。心智圖思考法。台北市:浩域企業。
孫易新、陳資璧(2005)。心智圖法MindMapper To Be。台北市:浩域企管。
孫易新(2007)。心智圖法創造思考訓練方案對激發企業人士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實踐大學,台北。
孫易新(譯)(2007)。心智圖聖經 心智圖法理論與實務篇(原作者:Tony Buzan & Barry Buzan)。臺北縣板橋市 : 耶魯國際文化。
孫易新(2010)。孫易新心智圖法培養孩子的思考力與學習力。台北市:浩域企管。
孫鶴雲(譯)(2007)。晨讀10分鐘(原作者:南美英)。台北市:天下雜誌。
涂亞鳳(2006)。心智繪圖寫作教學法對國中生語文創造力及寫作表現影響之研究。慈濟大學,花蓮。
常雅珍(2005)。創意作文新祕笈: 觀察學習 + 心智繪圖。台北市:心理。
國語日報讀報教育編寫小組(2007)。讀報教育指南.入門篇。台北市:國語日報。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台北市:教育部。
陳惠邦(2001)。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心理。
陳淑娟(2004)。心智繪圖融入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淑敏(2005)。如何引導幼兒閱讀故事書以增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41-60。
陳世敏(2006)。把報紙當課本。北縣教育,58,37-40。
陳純純(2008)。閱讀教學經驗分享。教師天地,154,44-47。
陳鴻基(2008)。合作式電腦心智繪圖寫作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寫作成效與寫作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陳玉娟(2009)。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繪圖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孟妏(2010)。心智圖法結合繪本閱讀教學方案對國小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創造力之成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莊景益(2008)。心智繪圖結合摘要教學法與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許素甘(2004)。展出你的創意:曼陀羅與心智繪圖的運用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張瓊元(2003)。國際性學生閱讀能力評量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張逸君(2009)。以心智圖建構經典童話的讀寫<灰姑娘>、<拇指姑娘>、<小美人魚>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曾志朗(2000)。閱讀是多元智慧成功的基本條件。教師天地,106,4-5。
黃春貴(1996)。閱讀的理解能力。中等教育,47(4),70-117。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莉貞(2007)。心智繪圖教學融入國小二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黃文瑾(2009)。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效應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馮季眉(2006)。活用報紙豐富教學與生活 讀報教育指南:3。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程于玲(2008)。心智圖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及記憶力之影響--以進步國小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鄒小蘭(2002)。心智繪圖的技巧與教學。創造思考教育,12,37-44。
廖偉雄(2009)。心智繪圖教學對提升國小資優生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潘麗珠(2004)。我對閱讀的一些看法。教師天地,129,17。
劉冠妏(2007)。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語文創造力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鄭琇方(2007)。心智圖法作文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表現與寫作興趣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盧季紅(2008)。心智繪圖教學及其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與寫作表現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錢秀梅(2001)。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
錢昭君(2010)。心智圖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鍾添騰(2002)。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4),16-38。
顏秀雯(2002)。贏戰未來的關鍵學習-6:心智圖法。就業情報,319,90-91。
羅玲妃(譯)(1998)。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原作者:Tony Buzan,Barry Buzan)。台北市:一智。
藍怡君(2009)。心智繪圖策略結合線上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寫作能力提升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蘇倩慧(2007)。心智繪圖教學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http://pchomekids.pixnet.net/blog/post/30460272

英文部分

Chall, J.S.(1996). Stage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 Orlando, F L: Harcourt Brace.
Duke, N. K., Pearson, P. D. (2002). Effective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A. E. Farstrup, & S. J. Samuels (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pp.205-242).Newark, DE :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K.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l earning (2nd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Goodnough, K. & Long, R.(2002).A graphic organizer for the pedagogical. Science Scope, 20-24.
Kintsch, W.(1998). Comprehension: A paradigm for cognition. Boulder, Col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1996).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making sense out of expository text: The SOI model for guiding three cognitive processes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8(4), 357-371.
Pikulski, J., & Chard, D. J. (2005). Fluency: Bridge between decod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Teacher, 58(6), 510-519.
Reynolds, C.R.& Fletcher-Janzen, E.(2007).Encyclopedia of special education:a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othe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New York : Wiley
Rumelhart, D. 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Dornic (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6, ( pp.573-603). Hillsdale, NJ: Erlbaum.
Rumelhart, D. E. (1985).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H. Singer & R. B. Ruddell(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3rd ed 722-750). Newark, Delawar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podek,B.(1985).Teaching in early years. N.J.:Prentuce-Hall,Inc. Snow ,C. , Sweet, A.P., Alvermann, D.E., Kamil, M.L., & Stricland, D.S. (2002).Formulating a research agenda about reading for understanding. In A.M.Roller (Ed.), Comprehensive reading instruction across the grade levels:A col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reading research 2001 conference (pp.88–110).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ullivan, Dan (2007). Newspapers, schools and newsroom diversity. Nieman Reports,6870.
Tony Buzan.(1997) .The mind map boo.London.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