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7109-2006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7109-200643
論文名稱
Title
臺灣期貨交易所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aiwan Futures Exchang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5-3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7-07
關鍵字
Keywords
五力分析、SWOT分析、交易所、策略、競爭
FIVE FORCE model, SWOT model, competitiveness, futures exchanges, strateg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8 次,被下載 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7 times.
中文摘要
世界各資本市場在全球化的趨勢及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洗禮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各國期貨交易所紛紛以調整組織結構,改變營運模式、進行併購結盟,強化交易系統功能,可了解全球期貨市場的革命風潮已全面展開,惟有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以核心競爭力為利基訂定長期發展策略,以期在管理效能、商品開發、市場拓展等尋求最大利益,方能確保在全球期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本研究對於期貨交易所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全球期貨交易所發展概況及當前國際主要期貨交易所的定位及發展策略加以探討,並運用五力分析及SWOT分析等策略分析工具對臺灣期貨交易所之經營條件予以分析,確認核心價值,以發揮臺灣期貨交易所最高營運效能及價值;並參考國際主要期貨交易所之發展經驗與策略,釐定臺灣期貨交易所未來之發展目標及策略,以在期貨市場國際化與電子化的潮流中取得競爭優勢。
  研究結果發現,臺灣期貨交易所現階段面臨產品過度集中少數商品及國內市場漸趨飽和之發展情境,產品過度集中的問題,雖可藉由持續研發新商品加以解決,但新產品推出成功與否,仍須視國內有無需求而定,以臺灣期貨交易所未來可能推出之新商品觀之,似以外匯期貨及股票期貨較符合交易人需求,惟其中外匯期貨受限於中央銀行政策,短期似難推出上市,而股票期貨,雖有較股票選擇權交易單純及推廣較易的優點,但亦可能面臨與證券信用交易之替代問題。因此現階段臺灣期貨交易所應以加強市場行銷推廣為策略發展重心,進一步開拓現有產品市場的廣度及深度。另外,臺灣期貨交易所在面臨現有市場漸趨飽和之情況下,除固守本土市場取得領先地位外,應考量與國外交易所加強合作及進一步提昇與中國大陸期貨市場的合作關係,以作為未來進入新的市場領域,實現範疇經濟效益之策略方向。
Abstract
With the trend to globalization and undergone the 2008 Financial Storm, the capital markets worldwide have faced ever changing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Most major futures exchanges have therefore adjusted their structures, changed operation models, acquired their competitors, or partnered with other derivative exchanges. Through these efforts, we know that global futures markets have been marching on an overall revolution.
Only through reinforcement of its own advantages, setting a long term strategy, basing on its strength in product research and market promotion, can one ensure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wide futures industry, the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s of major exchanges, utilizing tools such as FIVE FORCE model, SWOT model to analyze TAIFEX’s current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core value, so a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and value of TAIFEX. It also refers to the experiences and strategies of other major futures exchanges, setting the long term goal for TAIFEX, in order to gain its competitiveness under the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and electronic trading.
The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TAIFEX has currently faced the predicament of products centralization and saturation of domestic demand. Products centralization can be resolved through the continuous launch of more new products. However, the success of the new products lies upon the domestic demand. After careful evaluation, among all the new products that under research that might be launched, currency futures and stock future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cal markets. The interest futures is unlikely to be launched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under the current Central Bank’s policy. Whereas the stock futur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in trading and easy promotion, it might raise the issue of substitution with the the securities loans busines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AIFEX should put more efforts on the market promotion and enhancement of the depth and broadness of the existing products. Given that the current market is saturated, other than reinforcing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Taiwan market, TAIFEX should collaborate with other futures exchanges and strengthen its cooperation with the Chinese futures industry, so as to open a new era into the future and fulfill its goal of economic efficienc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國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審定書……i
致謝詞……ii
中文摘要……iii
Abstract……iv
目錄……vi
圖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3
 第四節 研究架構……3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交易所產業組織特性……5
 第二節 比較優勢理論與期貨市場競爭發展格局……12
 第三節 基於雙邊市場理論的期貨交易所競爭策略……24
 第四節 交易所的未來發展方向及策略……29
第三章 國際主要期貨交易所商品發展趨勢及交易概況……31
 第一節 2007年全球期貨市場商品及交易量概況……31
 第二節 2008年全球期貨市場商品及交易量概況……38
第四章 國際間主要期貨交易所之定位及發展經驗……48
 第一節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 ……48
 第二節 EUREX……52
 第三節 雪梨期交所……57
 第四節 CME GROUP……61
 第五節 新加坡SGX衍生性商品交易所……64
 第六節 日本東證所及東京金融交易所……67
 第七節 香港HKEX之期交所……71
 第八節 韓國KRX……74
第五章 臺灣期貨交易所目前面臨之國內外競爭環境分析……78
 第一節 國內外競爭情勢分析……78
 第二節 SWOT分析……92
第六章 臺灣期貨交易所之市場定位、發展目標及策略……101
 第一節 臺灣期貨交易所之市場定位……101
 第二節 臺灣期貨交易所發展目標……104
 第三節 臺灣期貨交易所發展策略……108
第七章 結論及建議……124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4
 第二節 建議……182
參考文獻……184

圖 表 目 錄
圖表 1 2007年全球期貨市場交易量與成長率……32
圖表 2 2007年全球期貨市場各類商品之發展概況……33
圖表 3 2007年全球期貨市場各區域別之發展概況……33
圖表 4 2008年全球期貨市場發展概況……39
圖表 5 2008年全球交易所合併概況……42
圖表 6 2008年全球衍生性商品交易所排名……44
圖表 7 NYSE EURONEXT 總體衍生性商品交易量……48
圖表 8 NYSE EURONEXT衍生性商品收入增減情形……49
圖表 9 LIFFE 商品範圍……49
圖表 10 LIFFE 所有商品交易情形……50
圖表 11 LIFFE 期貨交易情形……50
圖表 12 LIFFE 選擇權交易情形……51
圖表 13 德國證交所集團之EUREX組織架構……53
圖表 14 德國交易所現貨及期貨市場架構圖……54
圖表 15 EUREX之產品領域(一)……54
圖表 16 EUREX之產品領域(二)……55
圖表 17 EUREX商品交易量……55
圖表 18 EUREX各種商品交易成長情形……56
圖表 19 雪梨期交所交易手續費與交易量關係圖……58
圖表 20 雪梨期交所衍生性商品交易統計……58
圖表 21 CME GROUP日均交易量……63
圖表 22 CME及CBOT不同商品交易量……63
圖表 23 期貨商品交易量……64
圖表 24 SGX之亞洲衍生性商品交易量……65
圖表 25 SGX衍生性商品交易量……66
圖表 26 日本股權指數期貨交易量……68
圖表 27 日本政府債券期貨交易量68
圖表 28 TOPIX選擇權交易量……69
圖表 29 日本東京金融交易所 TFX……9
圖表 30 香港HKEX 之期貨交易所定位(期貨及期權)……71
圖表 31 HKEX依投資人類別市場成交量……72
圖表 32 HKEX依來源地市場成交量分佈……72
圖表 33 韓國KRX之衍生性商品……74
圖表 34 KRX外資投資比率……75
圖表 35 臺指期貨與摩根臺指期貨契約規格比較……82
圖表 36 摩根臺指期貨與臺股期貨日均量……84
圖表 37 臺灣期貨交易所組織架構圖……92
圖表 38 臺灣期貨交易所商品沿革……93
圖表 39 臺灣期貨交易所商品年成交量暨日平均成交口數……94
圖表 40 臺灣期貨交易所年成交量趨勢圖……94
圖表 41 臺灣期交所歷年成交量成長率變化……95
圖表 42 2008年臺灣期交所各類商品交易量比重……95
圖表 43 主要商品占總交易量的比重變化……96
圖表 44 2008年期貨市場交易人結構表……96
圖表 45 臺灣期貨交易所歷年市占率及排名……97
圖表 46 臺灣期貨交易所指數商品歷年市占率及排名……97
圖表 47 臺灣期貨交易所SWOT 分析表……99
圖表 48 臺灣於亞太地區之樞紐圖……102
圖表 49 期交所策略藍圖……109
圖表 50 期交所與CME合作方案一架構圖……143
圖表 51 期交所與CME合作方案二架構圖……144
圖表 52 MOS機制簡圖……152
圖表 53 國外各交易所曾經實施之跨市場掛牌經驗……154
圖表 54 中國經濟概況……160
圖表 55 中國A股市場與B股市場特徵……165
圖表 56 股票類型及主要投資者匯整……165
圖表 57 中國證券市場重要的發展事件……167
圖表 58 上證所股票市場歷年概況……168
圖表 59 上證所上市公司股本結構……170
圖表 60 滬市發行股本、流通股數、市值及流通市值最大十支股票……171
圖表 61 深交所股票市場歷年概況……173
圖表 62 深市發行股本、流通股數、市值及流通市值最大十支股票……175
圖表 63 指數相關係數(臺灣、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17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中國南京大學莫學斌、 王長江2003年3月「論國際證券交易所的產業組織特性」
2、佚名於2006年7月發表的「比較優勢理論與中國期貨市場競爭發展格局」
3、朱國華、李雪靜《上海金融》2007年第6期「基於雙邊市場理論的期貨交易所競爭策略」
4、屠光紹「證券交易所競爭論」,2000年。
5、施東暉,「證券交易所競爭論」,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12月
6、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2003年6月
7、吳思華,策略九說,臉譜出版社,2001年12月
8、臺灣期貨交易所委外研究報告「交易所控股公司設立後之期貨交易所定位與
行銷策略,2008年12月
9、臺灣期貨交易所委外研究報告「臺灣期貨交易所未來發展策略與提昇競爭力之研究」,2003年2月
10、臺灣期貨交易所委外研究報告「臺灣期貨交易所進行國際聯盟之策略」,2002年
11、臺灣期貨交易所委外研究報告「提升台灣期貨市場國際競爭力之研究」,2007年12月
12、Futures Industry Magazine(FIA)、Futures&Options World Magazine(FOW)統計資料
13、各期貨交易所網站資料
14、Porter, M.E. 1980. Cpmpetitive Strategy, NewYork
15、Porter, M.E. 1985. Cpmpetitive Advantage, NewYork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4.89.23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4.89.23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