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7110-14142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7110-141426
論文名稱
Title
從王道樂土到中國研究的資料庫-超越帝國主義的滿鐵
From the Princely Land to a Data Bank-The Mantetsu that Spills over Imperialis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3-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7-07
關鍵字
Keywords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日本中國學、實證研究、機構研究者、滿鐵調查部
Sinology, Nōson Chūgoku Kankō Chōsa Surveys, Empirical Study, South Manchuria Railway’s Research Bureau, Institution’s Researcher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0 次,被下載 174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744 times.
中文摘要
日俄戰爭後,日本以擊敗俄國取得和歐美帝國主義平等的地位,為了推進大陸政策,設立了國策機關南滿鐵道株式會社。下轄的調查部除了滿足鐵道、資源、交通與軍事等殖民目的需求,其生產的知識卻從未囿於單一面向。長達四十年的歷史中,調查部容納了各方面對中國有志趣、意圖與偏好的知識份子。透過這個場域和中國發生知識上的接觸與撞擊,反映了帝國日本崛起的過程中,與對「中國」這個研究客體的相對位置、意識形態、想像的產生與變遷,而調查員則在主觀的權力架構下,試圖建立自己研究途徑乃至掙紮的過程。本文從回顧調查部重要的調研如支那抗戰力調查、華北農村慣行調查出發;繼而選取大川周明、橘樸、天野原之助與伊藤武雄四個具不同學知歷程、甚至立場各異的滿鐵知識份子作為討論;最後則聚焦滿鐵知識在戰後引起的學術辯論,與日本中國學界對它的詮釋。從這三個方向,本論文欲以滿鐵為例回答帝國日本知識機構的脈絡、權力關係與矛盾,以及所體現的知識客觀性、自主性與路徑依賴。第二是滿鐵對日本中國學發展的影響與意義。
Abstract
Japan obtained equal status with the west imperialism, like Britain and North America, after defeating Russia in 1905. For promoting their mainland policy, they set up the semi-official and semi-private company-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SMR). It owned a huge Research Bureau to investigate some aspects like railway, natural resources, transportation and military, not only for satisfying colonial goal but also for producing rich, valuable and multidimensional knowledge .During forty-years, the Research Bureau attracted and enrolled many Japanese who had interests on, or preference to China. Japanese took this process as a approach or domain to contact with China. This process also reflected their own ideology, image and relative location to China by the rise of the Empire of Japan.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reviewing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such as Shina Resistance Report, Nōson Chūgoku Kankō Chōsa Surveys. The discussion goes further to four researchers in the SMR: Shūmei Ōkawa, Tachibana Shiraki, Amano Waranosuke and Itō Takeo, who were with various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even standpoint. The investigators attempted to construct their own research approach and meanwhile suffered from dealing it with the subjective power structure. The last section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debate after the war time, in term of controversial interpretation about Mantetsu knowledge from Japanese Sinology. From 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the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take Mantetsu as a example to portray the context, power relationship and conflicts within research institute in Japan. It would therefore generalize objectivity, autonomy and path-dependence from the Mantetsu knowledg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序 論 13
 第一節 研究動機-滿州的特殊性與滿鐵調查部 13
 第二節 問題意識-帝國日本的機構與知識 16
 第三節 研究背景 20
  第一項 滿鐵調查部與後藤新平 20
  第二項 大正民主與東大新人會 24
 第四節 研究目的 2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28
 第六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29
第二章 滿鐵調查活動的歷史軌跡 31
 第一節 滿鐵調查部的發軔 34
  第一項 滿州舊慣調查 34
  第二項 滿鮮歷史地理調查部 37
  第三項 東亞經濟調查局 39
 第二節 從經濟調查會到大調查部 42
  第一項 經濟調查會 42
  第二項 大調查部與其組織 43
  第三項 綜合調查 45
 第三節 支那抗戰力調查 46
  第一項 支那抗戰力調查 46
  第二項 支那抗戰力調查的矛盾與政治後果 50
 第四節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 54
  第一項 1920-30年代中國的農村調查與研究 54
  第二項 華北農村慣行調查 55
 第五節 滿鐵期刊 60
  第一項 滿鐵調查月報 60
  第二項 北京滿鐵月報 62
  第三項 滿鐵支那月誌與上海滿鐵季刊復刊 65
第三章 滿鐵調查部例像 69
 第一節 調查部空氣與來源 69
  第一項 1920年代的轉折 69
  第二項 日本國內鎮壓與調查部的擴大 71
  第三項 調查部風氣與檢肅事件 73
 第二節 戰爭理論家大川周明與東亞經調局 76
  第一項 大川周明與東亞經調局 76
  第二項 大川的研究與思想概述 78
 第三節 記者觀察家橘樸與滿州評論 80
  第一項 滿鐵之前的記者生涯 80
  第二項 滿州評論 82
 第四節 中國農經專家天野原之助 84
  第一項 天野的中國研究略歷 84
  第二項 滿州經濟月報與天野的中國農業經濟 86
 第五節 從苦力研究到日中橋樑的伊藤武雄 89
  第一項 從東大法學部、北京到加州柏克萊 89
  第二項 從大連本部、奉天刑務所到日中友好協會 91
第四章 滿鐵調查部遺緒與研究 95
 第一節 滿鐵遺緒 95
  第一項 戰後資料與調查人員去向 95
  第二項 滿鐵資料分類及存放地 97
 第二節 滿鐵研究的回顧與評價 100
  第一項 滿鐵研究回顧 100
  第二項 滿鐵研究的詮釋 103
 第三節 中國農村資料的再研究 107
  第一項 經濟史研究 107
  第二項 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 111
 第四節 滿鐵與日本戰後中國學 113
  第一項 戰後的中國研究機構 113
  第二項 對戰前中國學的批判與滿鐵的意義 115
第五章 結論:以滿鐵為方法進入中國 119
參考書目 122
附 錄 128

  附錄一:伊藤武雄的中國履歷………………………………………………129
  附錄二:滿鐵知識菁英一覽表………………………………………………130
  附錄三:1920-30年代中國農村調研整理……………………………………132
  附錄四:滿鐵重要農村調研整理……………………………………………133
  附錄五:北京滿鐵月報………………………………………………………134
  附錄六:滿鐵支那月誌………………………………………………………136
  附錄七:上海滿鐵季刊發刊文………………………………………………14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1.專書
Andrew Gordon(安德魯.高登),李朝津譯(2008),日本的
起起落落─從德川幕府到現代,桂林:廣州師範大學出版社。
Jonathan D. Spence(史景遷),溫洽溢譯(2001),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臺北:時報出版。
Prasenjit Duara(杜贊奇),王福明譯(2004),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Ramon H. Myers(馬若孟),史建雲等譯(1999),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 1890-194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Robert J. C. Young(楊格),國立編譯館主譯,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巨流圖書。
子安宣邦,陳瑋芬譯(2004),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屏(2004),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出版。
石之瑜編(2007),近代日本對華思想,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北岡伸一,魏建雄譯(2005),後藤新平傳,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1999),江蘇省農村調查(民國二十二年),臺北市:文海出版。
李永熾(1992),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
李圭之(2008),近代日本的東洋概念-以中國與歐美為經緯,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杜維運(2006),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邵軒磊(2009),戰後日本之中國研究系譜,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沈宗瀚、趙雅書等編(1979),中華農業史論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周德望(2008),不在中國?日本漫畫中的起源意識與現代身份,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荊子馨,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
孫歌(2001),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草柳大藏著,劉耀武、淩雲、舟徙、關益譯(1982),滿鐵調查部內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陳水逢,日本近代史,臺北:台灣商務,頁154。
陳健廷、石之瑜(2007),中日合群?日本知識界爭中國崛起的近代源流,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崔新京等著(2006),日本法西斯思想探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野村浩一,張學鋒譯(1999),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走向亞洲的行蹤,北京:中央編譯。
黃宗智(1994),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黃宗智編(2003),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費孝通(1987),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曾倚萃(2008),溝口雄三的的中國方法-超克亞洲的知識脈絡,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解學詩(2003),隔世遺思-評滿鐵調查部,北京:人民出版社。
解學詩(2007),滿鐵與華北經濟1935-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解學詩主編、松村高夫(2003),滿鐵與中國勞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岡、陳鍾毅(1982),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趙岡(2005),中國傳統農村的地權分配,臺北:聯經出版社。
蘇崇民(1990),滿鐵史,北京:中華書局。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2008),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
1931-1945,臺北:行人出版。
關捷主編(2006),日本侵華政策與機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嚴紹璗(1993),日本中國學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蘭林友(2007),廟無尋處-華北滿鐵調查村落的人類學再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論文與期刊
王萍(2006),滿鐵資料的形成及利用價值研究,蘭臺世界(理論板),第11卷。
加加美光行,張玉林譯(2007),現代中國學的新範式-共同行動論的提倡,中國研究,春秋季合卷總第5~6期。
李晉瑞、馬克芬(2004),滿鐵資料研究綜述,世紀橋,第二期。
邵軒磊(2008),戰後初期中國研究的延續斷裂,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5(1)。
邵宣磊(2009),西方如何影響日本的中國研究?-以日本福特基金會論爭為例,中國大陸研究通訊,52(3)。
林文程演講(2005),趙文瑾整理,方法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國大陸研究 通訊,第5期。
陳豐祥(1984),滿鐵經濟調查會之成立及其影響,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2期,頁225- 248。
陳慈玉(2003),案牘研究與田野調查:日本東洋史學方法之一面向,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42期。
黃俊傑、蔡明田(1997),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人文學報,第16期,頁1- 43。
黃福慶(1986),論後藤新平的滿洲殖民政策,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15期上冊。
黃福慶(1990),滿鐵調查部的調查事業-滿州舊慣調查報告評估,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19期。
黃福慶(1993),滿鐵調查部檢肅事件之背景探討,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22期下冊。
黃福慶(1995),九一八事變後滿鐵調查機關的組織體系1932-1943,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24期上冊。
黃福慶(2001),一九三三年的滿鐵改組案爭議,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
解學詩(2004),日本戰時對中國的認識-滿鐵的若干對華調查與觀點,近代史研究,第四期。
諸葛蔚東(2004),戰後日本知識界,北京大學學報,21(1)。
  3.網路資料
2010年7月4日,條目:荒木貞夫,維基百科(中文)http://zh.wikipedia.org/wiki
2010年7月4日,條目:南滿州鐵道,維基百科(中文)http://zh.wikipedia.org/wiki
2010年7月4日,條目:天皇機關說,維基百科(日文)http://ja.wikipedia.org/wiki/
2010年7月4日,條目:新人會,維基百科(日文)http://ja.wikipedia.org/wiki/
2010年7月4日,條目:東亜経済調査局,維基百科(日文)
  http://ja.wikipedia.org/wiki/。
2010年7月4日,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http://marxists.anu.edu.au。
2010年7月4日,條目-陳翰笙,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010年7月4日,Ramon Myers博士訪談口述稿中譯(2007),首頁-訪談與資料,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網站,http://140.112.150.151/RAEC/act02.php。
2010年7月4日,楊覺勇口述,文車整理(2005),國民黨不敢查閱 我拍到了 日本的秘密檔案,原文刊載於環球時報第二十三版(2005年11月30日 ),人民網日本版http://japan.people.com.cn/BIG5/35467/35498/3910492.html。
2010年7月4日,李華偉(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漢學資源,http://www.ntnu.edu.tw/alumni/alumni-07/325/325-004.htm。
2010年7月4日,條目: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滿鐵資料館,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43475.html。
二、外文部份
  (一)英文
Frederick Cooper & Ann Laura Stoler eds, 1997, Tension of Empire- Colonial Cultures in A Bourgrois Worl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tō Takeo, Joshua A.Fogel trans, 1988, Life Along The South Manchurian Railway, New York: M. E. Sharpe,Inc.
John Young, 1966,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South Manchurian Railway Company,1907-1945, New York: East Asi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Louise Young, 1998, Japan’s Total Empire: Manchuria and the Culture of Wartime Imperi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hilip C.C. Huang, 1983,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 Duus, Ramon H. Myers and Mark R. Peattie (eds.), 1989, Japan’s Informal Empire in China,1895-1937,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asenjit Duara, 1988,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rasenjit Duara, 2003,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Modern,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Inc.
Ramon H. Myers, 1970, 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hantung, 1890-1949,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Stefan Tanaka, 1993, Japan’s Orient: Rendering Pasts into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ven Saaler & J. Victor Koschmann eds, 2007, Pan-Asianism i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Colonialism, Regionalism and Border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Yoshihisa Tak Matsusaka, 2001, The Making of Japanese Manchunria,1904-1932,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二)日文
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79),舊殖民地關係機關刊行物總合目錄-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編,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
小林英夫(2005),満鉄調査部 「元祖シンクタンク」の誕生と崩壊,東京:平凡社。
小林英夫(2006),滿鐵調查部の軌跡─1907-1945,東京:藤原書店。
小林英夫(1996),満鉄-「知的集團」の誕生と死,東京:吉川弘文館。
小熊英二(1995),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東京:新曜社。
三谷孝主編(1999、2000),中國農村變革と家族・村落・國家-華北農村調査の記録(二卷),東京:汲古書院。
山田豪一(1977),滿鐵調查部-榮光と挫折の四十年,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山本秀夫(1977),橘樸,東京:中央公論社。
山田辰雄等(2005),橘樸翻刻と研究,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社。
山根幸夫編(1983),中國史研究入門,東京:山川出版社。
井村哲郎、天野弘之(2008),滿鐵調查部と中國農村調查-天野原之助中國研究回顧,東京:不二出版。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刊行會編(1982),中國農村慣行調查第一卷,東京:岩波書店。
北京滿鐵月報,1925年9月-1928年6月,通刊第11-17、27卷;特刊第1-7、12卷,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
田中武夫(1975),橘樸と佐藤大四郎,東京:龍溪書社。
石堂清倫、野間清、野野村一雄、小林庄一(1986),十五年戰爭と滿鐵調查部,東京:原書房。
安盛松之助編,龍溪書社復刻(1978),上海滿鐵季刊,東京:龍溪書社。
安藤彥太郎編(1965),滿鐵-日本帝國主義と中國,東京:御茶水書房
伊藤武雄(1984),満鉄に生きて,東京:勁草書房。
吉川道雄(1993),戰後日本の中國史論爭,東京:河合出版。
村松祐次(1950),戰後日本の近代中國研究の動向,一橋論叢,23(1)。
松村高夫、柳沢遊、江田憲治編(2008),満鉄の調査と研究:その「神話」と実像,東京:青木書店。
原覺天(1984),現代アジア成立史論,東京:勁草書房。
野野村一雄(1986),回想滿鐵調查部,東京:勁草書房。
滿鐵調查部,三一書房復刻(1970),支那抗戰力調查報告,東京:三一書房。
滿鐵支那月誌,1929年11月-1931年4月,通刊第30-43、46、47卷,臺北: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
滿鐵調查部編,高麗書林復刻(1985),滿鐵調查月報,首爾特別市:高麗書林。
藤原定(1947),中國研究の課題性と大眾の思想,中國研究,第1期。
關東憲兵隊司令部編,極東研究所復刻(1969),在滿日系共產主義運動,東京:極東研究所出版會。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