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8108-12180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8108-121800
論文名稱
Title
漢魏南北朝樂府詩寫作手法特徵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7-08
關鍵字
Keywords
樂府、漢魏南北朝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0 次,被下載 405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053 times.
中文摘要
  歷來研究者在區分樂府與古詩的差異時,提出的判斷基準不外乎入樂與否、句式長短、有無作者、寫實或寫意等等,誠然這些區分方式各有其側重的焦點,但皆未提及如何從「內容」上將樂府和古詩分割開來。即使一開始樂府這個名稱出現的原因是政府成立官署採詩合樂,但到了曹魏時期,部分樂府就已慢慢脫離音樂,成為案頭吟賞的詩體,那麼為何文人在選擇創作體裁時,要有樂府與古詩的差別?是不是因為這兩者在「用途」上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本論文便是以此想法為出發點,在比較樂府與古詩的內容後,發現樂府有很明顯的「報導」特質,它是客觀的、社會的,古詩則傾向「自述」,是主觀的、個人的;再進一步比較兩者的寫作手法,便能注意到樂府在「誇張」程度上遠高於古詩,且有古詩中不曾出現的「對話」格式。
  「誇張」與「對話」,可說是樂府為了達到「報導」效果而運用的手段,而報導本身也有各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因此本論文以「寫作手法」為題,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研究範圍,及國內外研究現況,在第二、第三、第四章中分別探討樂府詩使用報導手法、誇張手法、對話手法的情況,每章第一節介紹樂府寫作手法與古詩的差異,第二節再以例證賞析的方式,深入剖析這些寫作手法的運用情形,最後一章則針對前述研究內容,作一總結。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誌 謝 I
摘 要 II
目 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一、文獻選用 3
二、時代界限 4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況 5
第二章 樂府報導手法之運用 8
第一節 何謂樂府報導手法 8
第二節 例證賞析 20
一、以第一人稱為主角 20
二、由第一人在旁敘述 27
三、第三人稱有限視角 31
四、透過全知觀點敘事 37
五、託言於動物、植物 43
第三章 樂府誇張手法之運用 48
第一節 何謂樂府誇張手法 48
第二節 例證賞析 54
一、空間的誇張 55
二、時間的誇張 58
三、物象的誇張 60
四、人情的誇張 65
五、遊仙式的誇張 86
第四章 樂府對話手法之運用 93
第一節 何謂樂府對話手法 93
第二節 例證賞析 98
一、直接重現二人以上的談話紀錄 98
二、只紀錄單方面的發言 110
三、無特定人物的問答 118
四、由敘述者轉述他人的語言內容 123
五、以書信方式呈現對話 127
第五章 結論 131
一、報導情形 131
二、誇張情形 133
三、對話情形 134
參考文獻 13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古籍(按作者朝代排列)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新校本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趙曄《吳越春秋》(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漢.劉向撰、清.梁端校注《列女傳校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
漢.劉向編《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晉.陳壽《新校本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范曄《新校本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1月)
梁.沈約《新校本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9月)
梁.蕭統《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杜佑《通典二百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徐禎卿《談藝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8月)
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說》,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7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7月)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5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台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台北:台灣開明,1991年)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胡懷琛標點《新校搜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二、 近代書目(按作者姓氏排列)

亓婷婷《兩漢樂府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3月)
王運熙、王國安《漢魏六朝樂府詩》(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7月)
王運熙《樂府詩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朱子南《中國文體學辭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余貫英《樂府詩選》(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8月)
吳小如等撰《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
吳德新《樂府詩的歷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3月)
李純勝《漢魏南北朝樂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2月)
沈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1月)
沈謙等編著《敘事詩》(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5月)
施正康《漢魏詩選》(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胡適《白話文學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
夏丏尊、葉紹鈞《文章講話》(台北:書泉出版社,1994年4月)
張永鑫《漢樂府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梁啟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年1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
普潁華《中國寫作美學》(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9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6月)
路南孚《中國歷代敘事詩歌.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編》(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年10月)
鄭子瑜《中國修辭學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台北:長安出版社,1981年11月)
錢振倫等撰《鮑參軍集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
戴錫琦、戴金波《古詩文修辭藝術概觀》(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戴麗珠《樂府詩選析》(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9月)
謝旡量《詩學指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年5月)
羅根澤《樂府文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月)
蘇添穆《歷代故事詩選》(台北:神州書局,1956年9月)

三、 學位論文

林育翠《六朝樂府詩之題材類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羨惠《兩漢樂府古辭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劉德玲《樂府古辭之原型與流變--以漢至唐為斷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四、 期刊論文

王淑梅、李豔〈略論「代言體詩」的界定〉(《法制與社會》,2007年4月)
任慧〈淺談王粲的《從軍詩》〉(《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第12期)
胡明清〈從蒼涼悲慨到慷慨豪壯──簡論王粲的詩風及其演變〉(《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3月)
郭娜〈論曹丕的代言體詩〉(《現代語文》,2007年4月)
郭麗平〈意格高妙,舉體華美──論王粲的五言詩〉(《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11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