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8109-14470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8109-144702
論文名稱
Title
《世說新語》修辭藝術探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7-08
關鍵字
Keywords
劉義慶、修辭、《世說新語》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7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世說新語》修辭藝術探究
摘要
成書於南朝劉宋年間的《世說新語》是集魏晉志人文學之大成的傲世鴻篇,亦是一部具有較高藝術成就的文言筆記小說集,千百年來,素爲文人雅士所喜愛。對於小說創作發軔期的這樣一部重要的作品,探討、研究其修辭藝術成就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論文以《世說新語》呈現的修辭方式做為研究焦點,通過文例的整合與分析,進一步作嚴謹的架構與系統性論述,以期展現魏晉時人豐富的修辭技巧,並拓展現有中國古代語言文學的內容。
本文以「《世說新語》修辭藝術探究」為題,全文分六章,運用分析與歸納,探討《世說新語》修辭之藝術技巧。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與步驟,其次,針對《世說新語》及修辭,加以深入探討。第二章至第五章,是依據陳望道先生修辭格的分類系統而寫的,為本論文的主軸,分別是《世說新語》中,「材料類」、「意境類」、「詞語類」、「章句類」四類十三種修辭格之表現藝術,「材料上的辭格」探討譬喻、借代、引用及映襯;「意境上的辭格」探討夸飾、設問和感歎;「詞語上的辭格」探討析字、鑲嵌與類疊;「章句上的辭格」探討對偶、排比以及錯綜。對每種辭格的研究,皆由定義、類別與析例及小結三部分析論。修辭格之定義以黃慶萱《修辭學》為主,佐以參考沈謙、杜淑貞等人之說法,以求周全,再依修辭格類別及辭例多寡,挑選具有代表性或重要性的文例五~二十例,除記明篇章出處,使知根源便於考查,並予以詳細說明,以明白各修辭格於《世說新語》之全貌。最後,根據上述之資料,彙整出該辭格之功用、特色,以彰顯該修辭格之藝術價值。第六章為結論,論述《世說新語》修辭藝術的文學價值及總結其修辭特色,彰顯其藝術性及研究價值。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世說新語》修辭藝術探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 …………………………………………1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1
貳.研究材料……………………………………………………3
參.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二節 《世說新語》概述 ………………………………………………4
壹.劉義慶與《世說新語》 ……………………………………4
貳.《世說新語》的文體特徵 ……………………………………6
參.《世說新語》的價值………………………………………… 9
第三節 修辭概述 ………………………………………………………12
壹.修辭之定義 ………………………………………………12
貳.修辭之原則 ………………………………………………15
參.修辭方式 …………………………………………………17

第二章《世說新語》材料上辭格之表現藝術 …………………………20
第一節 譬喻 ……………………………. ……………………………20
壹.譬喻的定義 ………………………………………………20
貳.譬喻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21
一、 明喻 ………………………………………………………22
二、 隱喻 ………………………………………………………24
三、 略喻 ………………………………………………………25
四、 借喻 ………………………………………………………27
參.小結 ………………………………………………………30
第二節 借代 ……………………………. ……………………………30
壹.借代的定義 ………………………………………………30
貳.借代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32
一、以事物的特徵或標誌借代事物 ……………………………32
二、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屬借代事物 ……………………………35
三、以事物的作者或產地借代事物 ……………………………40
四、以事物的材料或工具借代事物 ……………………………41
五、部分和全體相代 ……………………………………………42
六、特定與普通相代 ……………………………………………45
七、具體和抽象相代 ……………………………………………46
八、原因和結果相代 ……………………………………………46
參.小結 ………………………………………………………47
第三節 引用 ……………………………. ……………………………47
壹.引用的定義 ………………………………………………48
貳.引用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49
一、明引 ………………………………………………………49
二、暗用 ………………………………………………………51
參.小結 ………………………………………………………58
第四節 映襯 ……………………………. ……………………………58
壹.映襯的定義 ………………………………………………59
貳.映襯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60
一、反襯 ………………………………………………………60
二、對襯 ………………………………………………………61
三、雙襯 ………………………………………………………66
參.小結 ………………………………………………………68

第三章《世說新語》意境上辭格之表現藝術 ……….…………………69
第一節 夸飾 ……………………………. ……………………………69
壹.夸飾的定義 ………………………………………………69
貳.夸飾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71
一、空間夸飾 …………………………………………………71
二、時間夸飾 …………………………………………………72
三、物象夸飾 …………………………………………………73
四、人情夸飾 …………………………………………………74
參.小結 ………………………………………………………79
第二節 設問 ……………………………. ……………………………79
壹.設問的定義 ………………………………………………79
貳.設問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81
一、懸問 ………………………………………………………81
二、激問 ………………………………………………………84
三、提問 ………………………………………………………90
參.小結 ………………………………………………………91
第三節 感歎 ……………………………. ……………………………91
壹.感歎的定義 ………………………………………………91
貳.感歎修辭之類型與析例 ……………………………………93
一、以歎詞構成 ………………………………………………94
二、以語氣助詞構成 ……………………………………………95
參.小結………………………………………………………103

第四章《世說新語》詞語上辭格之表現藝術 ……….………………104
第一節 析字……………………………. ……………………………104
壹.析字的定義 ………………………………………………104
貳.析字修辭之類型與析例……………………………………105
一、化形析字 …………………………………………………105
二、諧音析字 …………………………………………………107
三、綜合析字 …………………………………………………108
參.小結 ……………………………………………………109
第二節 鑲嵌……….………………………………………………… 109
壹.鑲嵌的定義 ………………………………………………109
貳.鑲嵌修辭之類型與析例……………………………………111
一、鑲字 ……………………………………………………111
二、增字 ……………………………………………………114
三、配字 ……………………………………………………117
參.小結 ……………………………………………………121
第三節 類疊……….………………………………………………… 121
壹.類疊的定義 ………………………………………………121
貳.類疊修辭之類型與析例……………………………………124
一、疊字 ……………………………………………………124
二、類字 ……………………………………………………128
三、疊句 ……………………………………………………130
四、類句 ……………………………………………………132
參.小結 ……………………………………………………132

第五章《世說新語》章句上辭格之表現藝術 ……….………………134
第一節 對偶 ……….…………………………………………………134
壹.對偶之定義 ………………………………………………134
貳.對偶修辭之類型與析例……………………………………136
一、當句對……………………………………………………136
二、單句對……………………………………………………138
三、隔句對……………………………………………………142
參.小結 ……………………………………………………143
第二節 排比 ……….…………………………………………………144
壹.排比之定義 ………………………………………………144
貳.排比修辭之類型與析例……………………………………146
一、單句排比 …………………………………………………146
二、複句排比 …………………………………………………150
參.小結 ……………………………………………………152
第三節 錯綜……….………………………………………………… 152
壹.錯綜之定義 ………………………………………………152
貳.錯綜修辭之類型與析例……………………………………154
一、詞的錯綜 …………………………………………………155
二、句的錯綜 …………………………………………………157
(一)抽換詞面 …………………………………………………157
(二)交蹉語次 …………………………………………………160
(三)調整語法 …………………………………………………161
(四)伸縮文身 …………………………………………………161
(五)變化句式 …………………………………………………163
參.小結 ……………………………………………………165

第六章 結論 ……….…………………………………………………166
第一節《世說新語》之修辭藝術價值 …………………………………166
第二節《世說新語》之修辭藝術特色 …………………………………167

參考書目 ………………………………………………………………17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世說新語》專書
王守華著,金丹元主編:《世說新語發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5月。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全二冊),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台北:里仁出版社,2004年7月。
陳仁華:《品人明鏡:世說新語1133個品人故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明倫出版社,1974年。
劉義慶著,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初版。

(二) 修辭專書
王希杰:《修辭學通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初版一刷。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初版。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修辭通鑑》,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初版1刷。
何永清:《修辭漫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
吳正吉:《活用修辭》,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
吳禮權:《中國修辭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振華等著:《現代漢語修辭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杜淑貞:《現代實用修辭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3月。
沈謙:《修辭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周振甫:《中國修辭學史》,台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金兆梓:《實用國文修辭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唐松波、黃建霖主編:《漢語修辭格大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
唐鉞:《修辭格》,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
徐芹庭:《修辭學發微》,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4年。
張 弓:《現代漢語修辭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張志公:《修辭概要》,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張春榮:《修辭散步》,台北:東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張春榮:《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
張靜、鄭遠漢:《修辭學教程》,開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陳介白:《修辭學講話》,台北:啟明出版社,1958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增訂三版。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出版社,1999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8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增訂初版。
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譯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蔡謀芳:《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蔡謀芳:《修辭格教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蔡謀芳:《辭格比較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駱小所:《現代修辭學》,雲南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譚全基:《修辭新天地》,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譚全基:《修辭精華百例》,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關紹箕:《實用修辭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三) 其他專書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上)》,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下)》,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宗白華:《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
蔡宗陽:《陳騤《文則》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 : 團結出版社,2005年。
駱小所:《語言美學論稿》,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二、學位論文 (按姓氏筆畫先後排列)

尤雅姿《劉義慶及其世說新語之散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吳平盛《李清照詞及其修辭技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吳惠玲《世說新語之人物美學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呂雅雯《《世說新語》所呈現之魏晉神童群像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0年。
呂靜雯《樂章集修辭藝術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李昌懋《文心雕龍辭格美學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李淑婷《世說新語聯綿詞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林文淑《莊子內篇修辭探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林佳樺《楚辭修辭藝術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3月。
洪順隆《文心雕龍修辭論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徐子晴《客家諺語的取材和修辭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0年。
徐麗真《世說新語呈現之魏晉士人審美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郭麗《世說新語的人物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陳美惠《《世說新語》所呈現魏晉南北朝之婦女群像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陳逸如《《世說新語》呈現之隱逸風氣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陳聖倫《魏晉賞鑒活動研究及其對教學的啟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
陳慧玲《由世說新語探討——魏晉清談與雋語之關係》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曾文樑《世說新語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9年。
黃文星《幽夢影修辭藝術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黃飛龍《臺灣閩南諺語修辭美學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鄭義淑《孟子文章修辭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賴玫怡《修辭心理與美感之探析——以夸飾.譬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薛元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寫作技巧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三、期刊論文

尤雅姿〈《世說新語》呈現之生活層面〉《興大中文學報》第1期,1988年5月,頁99-114。
尤雅姿〈世說新語散文之成就〉《興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9年1月,頁157-166。
尤雅姿〈世說新語修辭藝巧探微〉《興大中文學報》第3期,1990年1月,頁225-238。
尤雅姿〈《世說新語》所表現之幽默現象及其意義之探究——從美學的觀點出發〉《興大文史學報》第26期,1996年6月,頁49-70。
王立新〈論劉義慶與《世說新語》的編著〉《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5卷第2期(總第88期),2008年4月,頁38-39。
王妙純〈從《世說新語》看魏晉人的惜時之嗟〉《中國語文月刊》第561期,2004年3月,頁63-67。
王妙純〈《世說新語.傷逝篇》新探〉《國文學報》第35期,2004年6月,頁133-162。
王妙純〈《世說新語.傷逝篇》的悲傷容顏〉《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2006年7月,頁119-135。
王欣慧〈《世說新語.賢媛篇》女性敘寫研究〉《鵝湖月刊》第32卷第5期,2006年11月,頁40-48。
何永清〈《世說新語》的價值〉《中國語文月刊》第99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101-105。
吳代芳〈論《世說》開始有意為小說〉《郴州師範學報(綜合版)》第4期,1997年,頁42-46。
吳秀餘〈譬喻與比擬在國文美感教學上的展開〉《國文天地,總27期》1987年,頁95-100。
李宏傳〈《世說新語》修辭技巧初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4期,2001年12月,頁35-37。
張沈安,高雲〈《世說新語對偶句藝術》〉《瀋陽教育學院學報》第6卷第3期,2004年9月,頁17-21。
張春榮〈以簡御繁——修辭觀念的調整〉《國文天地》第196期,2001年9月,頁91-96。
張海明〈《世說新語》的文體及與清談之關係〉《文學遺產》第1期,1997年,頁25-36。
張海明〈魏晉清談與《世說新語》的語言特徵(續)〉《遼寧大學學報(總第148期)》第6期,1997年,頁56-58。
張蓓蓓〈世說新語別解——容止篇〉《文史哲學報》第37期,1989年12月,頁102-124。
曹辛華〈論劉辰翁的小說評點修辭思想—以《世說新語》評點為例〉《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9卷第2期(總第193期),2004年,頁64-69。
梅家玲〈《世說新語》名士言談中的用典技巧〉《台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頁341-376。
梅家玲〈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女性風貌〉《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年4月,頁1-28。
許海意,鄭傳麗〈玄談的修辭轉向及其原因探析〉《修辭學習》第5期,2003年,頁15-16。
許瑞娟〈魏晉名士之雅量——以《世說新語.雅量》為探討中心〉,《東方人文學誌》第4卷第2期,2005年6月,頁49-68。
陸石誠〈辭格與美學〉《中國語文月刊》第75卷第3期,1994年9月,頁24。
傅江〈《世說新語•賢媛》面面觀〉《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1996年1月。
彭曉霞〈《世說新語》語言風格論析〉《五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2期,1997年,頁43-47。
曾文樑〈《世說新語.政事》試析〉《輔仁國文學報》第16期,2000年7月,頁101-118。
曾文樑〈《世說新語.雅量》試析〉《輔仁國文學報》第18期,2002年11月,頁 67-93。
曾文樑〈《世說新語.任誕》試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0期,2004年7月,頁159-174。
曾文樑〈《世說新語.容止》試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3期,2007年2月,頁29-45。
黃慶萱〈修辭學與國文教學〉《中等教育》第4期第28卷,1977年,頁27-29。
黃慶萱〈研究修辭學重要書目指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2期第1卷,1990年,頁16-19。
黃麗貞〈「雙關」修辭格〉《中國語文月刊》第494期,1998年8月,頁16-23。
黃麗貞〈「借代」修辭格(上)〉《中國語文月刊》第495期,1998年9月,頁12-20。
黃麗娟〈魏晉名士的幽默——《世說新語.排調》探義〉《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4期,2003年,頁59-83。
楊芳〈《世說新語》語言的模糊美〉《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2卷第6期,2000年11月,頁45-48。
廖蔚卿〈論魏晉名士的雅量——世說新語雜論之一〉《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頁37-68。
劉仁樹〈論《世說新語》的藝術成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6期,1997年,頁64-70。
劉正國〈論《世說新語》的「志人」特點〉《武漢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1999年8月,頁15-20。
劉正國〈《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2000年9月,頁31-35。
劉桂莉〈《世說新語》淺論〉《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8年1月,頁121-126。
劉慶華〈從《世說新語》看劉義慶的文學思想〉《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總第89期),2005年,頁88-92。
範子燁〈論《世說新語》語言的時代風格與審美特徵〉《學術交流》第2期,1999年,頁176-184。 
蔡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譬喻的解說與活用〉《國文天地》第96期,1993年,頁88-96。
蔡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譬喻與轉化的比較〉《國文天地》第116期,1995年,頁35-39。
蔡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譬喻與象徵的比較〉《國文天地》第118期,1995年,頁64-67。
蔡宗陽〈從比較法談修辭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3期第6卷,1995年,頁11-20。
蔡美蘭〈《世說新語.容止》修辭藝術〉《中國語文月刊》第604期,2007年10月,頁35-46。
羅積勇〈用典中的蘊含之研究〉《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院》第4期,2002年,頁87-9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17.186.9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17.186.9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