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9102-1631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9102-163123
論文名稱
Title
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台灣稻米產業之研究
A Study of Rice Industry in Taiwan Based on WTO Agreemen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2-06-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2-07-09
關鍵字
Keywords
世界貿易組織、稻米政策、限量進口、系統分析
System Analysis, WTO, Rice Policy, Minimum Acces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7 次,被下載 4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6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於2001年11月在卡達會議中成為WTO的會員國之一,將台灣順利地推向國際的舞台,對國內各產業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益助,但相對也面臨國際上強烈的競爭,本論文主要針對在WTO的規範下,台灣稻米政策應該如何因應國際化的衝擊並預作調整。並探討台灣在二次大戰後,稻米政策演變的過程,藉由回顧台灣過去的稻米政策,探討過去政策的優缺點在哪?並制訂更好的產業發展政策,尋求稻米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限量進口政策,一旦加入WTO,是採用日韓限量進口的模式,必須遵守最低進口(minimum access)的承諾,2002年的進口量為1990年至1992三年平均國內糙米消費量的8%。依據台灣糧食局統計顯示,台灣1990至1992年糙米消費量分別為183.4萬公噸、189.7萬公噸、169.4萬公噸,折合成稻穀約為226.0萬公噸,據此估計8%的最低進口承諾約為18.08萬公噸的稻穀。此一數量的稻穀進口,如沒有適當的配套措施,勢必將使台灣的稻米價格及稻農所得大幅下跌,最低進口承諾其實是一短期性的因應對策;長期而言,台灣稻米政策仍會導向關稅化的因應,此時台灣的稻米價格將不再受到任何保護,如何提升台灣稻米的國際競爭力是首要的目標。
經由系統分析研究的結果,低價格競爭方面,台灣不如美國、泰國、大陸等,且台灣人力成本與土地利用均高於國際,惟有提高產品與外國競爭者的差異化程度,才會有生存的空間;同時如能組成大規模配銷中心,應有助於稻米成本的下降,提高對進口米的競爭力。
政府方面也必須要改變輔導農民的政策,將『限量保價收購』轉變為對農民直接補貼的政策,應有助於台灣稻米市場轉為市場導向,並且配合『轉作』與『休耕』,方能使衝擊達最小。
未來稻農將是為消費者而生產稻米,而不是為了政府生產稻米,稻米的生產將回歸市場機制,稻農配合政府的輔導發展高品質的良質米,加入WTO對稻米產業是危機同時也是轉機,善用機會避開威脅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Abstract
Taiwan became a member of the WTO in November last year. This helped push Taiwan to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ircle successfully; also it helped all the Taiwanese businesses to grow positively, but Taiwan would face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well. This essay is about how Taiwan’s rice policy will react and adjust to the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fter joining the WTO. Also we will talk about how the rice policy of Taiwan revolves into what it is today since WWII. We will look at the good and the bad from previous policies, so we can create better agricultural policies for now, and better the economy of Taiwan’s rice business for the future.
The problem that Taiwan is facing now is the policy of limited quota. We have to follow the rule of ‘minimum access’ once we join the WTO. The import number of brown rice in 2002 is 8% of the total amount consumed in Taiwan from 1990 to 1992.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Food Bureau of Taiwan,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brown rice in Taiwan in 1990, 1991, and 1992 are; 1,834 thousand tons, 1,897 thousand tons, and 1,694 tons. If we count the grain it would be approximately 2,260 thousand tons. If we use the minimum access policy, 8% of it would be 180 thousand tons of grain. If we do not have the proper ‘Tie-in sales’, the price of local rice sales and the amount the farmers earn would fall drastically. Tie-in sale is actually a short-term solution. In the long term, Taiwan’s rice policy will lead to results with tariff. At this moment, the price of Taiwanese rice would not be under any protection, s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raise the ability to compete internationally for Taiwan’s rice.
The result, after a careful examination, is that Taiwan is no competition with the U.S., Thailand, and China on the price aspect. Besides from that, the personnel and the space of land cost much higher than the other countries make Taiwan hard to compete. The only way is to raise the quality above the other competition then we can actually have a place to compete with the rest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 if we can create a large-scale center for tie-in sales, it should help lowering the base cost of grain rice.
As for the government, it should change the policies to assist with the rice farmers. Transform the current guaranteed purchasing policy for guaranteed price , to direct payment , which should help Taiwan’s rice market to market suitable diversion and reduction ,would minimize the impact actually. .

In the future, the rice farmers will grow rice for consumers, not for the needs of the government. The agriculture of rice will go back to the natural market rule; the rice farmers will work with the government to develop higher quality rice. Joining the WTO brings both good and bad to the grain rice industry, so if we can take chances at the right times and avoid risks, we can be in the business for a long tim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三節 相關文獻整理

第二章 台灣稻米政策的回顧
第一節 鼓勵增產控穩糧價階段
第二節 保證價格及所得政策階段
第三節 水稻減產及稻田轉作計畫階段
第四節 『三生一體』及貿易自由化階段

第三章 美國與日本稻米政策之研究
第一節 二次大戰後美國的稻米政策
第二節 WTO規範下美國的稻米政策
第三節 二次大戰後日本的稻米政策
第四節 WTO規範下日本的稻米政策

第四章 WTO規範下的農業協定
第一節 新回合農業協定之主要議題
第二節 農業協定下各會員國立立場
第三節 食米輸入配額管理辦法
第四節 中美農業諮商協議


第五章 加入WTO後稻米產業之系統分析
第一節 產業分析
第二節 進口米對國產米價影響之預測
第三節 SWOT分析
第四節 五力分析
第五節 市場區隔
第六節 台灣稻米產業之因應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1、 日本農林統計協會(1994;1998),《平成十年度農業白皮書附屬統計表》。
2、 日本食糧聽與JA全中合編(1998),《日本新稻米政策》。
3、 日本農林水產省報告書(1999),《日本農林水產省報告書》。
4、 中國農業部(2000),中國農村統計年鑑。
5、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94),《邁向21世紀的農業政策與發展策略》。
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7),《百年糧政資料彙編》。
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4),《百年糧政資料彙編》。
8、 行政院主計處(1999),《農漁產品運銷實況調查報告》。
9、 行政院農委會(200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年報》。
10、 行政院農委會中區糧管處(2000),《糧食平衡表》。
11、 農委會中部辦公室(2000),《台灣農業年報》。
12、 農委會中部辦公室(2002),《台灣農業年報》。
13、 經濟部國貿局(1995),《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協定》。
14、 經濟部國貿局(1994),《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之農業協議與我國之因
應對策》。




(二)專書

1、 周旭華(2000),《競爭策略》,第1版,台北:天下。
2、 陳宏(2000),《管理學》,初版,台北:鼎茂。
3、 許文富(1996),《農產運銷學》,第2版,台北:正中。
4、 陳世雄(1996),《農場經營》,第1版,台北:三民。
5、 張承(2000),《企業管理》,第3版,台北:鼎茂。
6、 劉建哲(1996),《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第1版,台北:啟英。

(三)論文與研究報告

1、 余玉賢(1970),《台灣肥料換穀比率與農民實際收益關係》,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蕙君(1996),《稻米市場貿易自由化對環境品質影響之研究》,中興大學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3、 陳啟榮(1993),《台灣重要農產品比較利益及保護水準之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4、 黃萬傳、陳景榮、賀惠玲、許應哲、游秀花(1995),《建立農產品期貨交易市場可行性研究》,中興大學農產運銷系出版。
5、 陳麗明(1995),《台灣良質米消費者行為研究》,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溫方宜(1999),《台灣稻作最適休耕補貼水準之研究》,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7、 翁永和(2001),《兩岸加入世貿組織與全面三通對台灣農業之影響與因應對策之研究》,行政院農委會研究計畫。
8、 蕭清仁(2001),《大陸稻米外銷潛力分析》,行政院農委會研究計畫。
9、 劉欽泉(1995),《良質米推廣成效與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與農產運銷研究所出版。

(四)期刊

1、 毛育剛(1994),〈台灣光復後農業政策之演變〉,《台灣經濟》,128,P.125。
2、 林益倍、吳榮杰(1999),〈市場開放與稻米收購政策之調整〉,《經濟論文》,25(4),pp.256-274。
3、 林燕淑、邱俊榮、黃鴻(1999),〈收入相同下關稅化與配額之均等性分析〉,《經濟論文》,25(3)pp.201-205。
4、 林享能(1999),〈我國加入WTO農業諮商最新進展及因應對策〉,《農政與農情》,88(6),pp.12-15。
5、 施順意(1998),〈世界貿易組織與浮現的台灣稻米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87(5),pp.23-35。
6、 徐中琦(1996),〈台灣稻米行銷策略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48(2)pp.140-156。
7、 徐中琦、李元和、楊濱燦(1992),〈稻米行銷通路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22,pp.235-249。
8、 葉惠美(2002.3),〈食米輸入配額管理辦法〉,《農政與農情》,117,pp.56-62。
9、 陳郁蕙、張宏浩(2001),〈在稻米限量進口之下實行直接所得給付政策對台灣稻米市場之影響〉,《農業金融論叢》,47,pp.95-111。
10、 陳依文(1998),〈日本農業導入直接所得補貼制度之探討〉,《農業金融論叢》,40, P.397。
11、 陳啟榮(1998),〈台灣稻米關稅化之經濟效果與政治經濟分析〉,《農業金融論叢》,pp.332-361。
12、 許應哲(1997),〈世界稻米貿易自由化對本省稻米生產的影響分析〉,《台灣經濟》,247,pp.49-54。
13、 張耀仁(1996),〈加入WTO台灣農業部門之因應對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9(7),pp.17-20。
14、 陳淑恩(1990),〈稻米政策與經濟互動性分析〉,《台灣土地金融月刊》,27(3),pp.143-153。
15、 許文富(1966),〈論農業在經濟成長中之地位〉,《農業金融論叢》,25,pp.45-56。
16、 張靜貞(2001),〈稻米開放進口與稻作政策的調整〉,《自由中國之工業》,89(1),pp.1-35。
17、 張靜貞、傅祖壇、李元和(2001),〈台灣加入WTO後稻米政策的調整〉,《自由中國之工業》,90(7),pp.15-39。
18、 張靜貞、傅祖壇、李元和(2001),〈加入WTO後稻米產業的危險與機會〉,《自由中國之工業》,90(2),pp.1-23。
19、 楊明憲(2000),〈台灣稻米運銷體系與競爭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51(4),pp.112-117。
20、 黃萬傳(1999),〈日本稻米進口關稅化之探討〉,《農政與農情》,88(6),P.35。
21、 黃萬傳(1998),〈小包裝米廠商行銷策略之個案分析〉,《農業金融論叢》,39,P.187。
22、 黃萬傳(1995),〈台灣加入GATT對稻米運銷部門之衝〉,《台灣經濟》,223,pp.50-61。
23、 黃萬傳(1995),〈評析擬議設置稻米交易中興〉,《興農》,321,pp.55-59。
24、 黃萬傳(1998),〈台灣稻米運銷策略〉,《台灣經濟》,241,pp.39-53。
25、 黃美瑛(1995),〈農產品進口自由化之產業關聯分析〉,《經濟論文》,25(1),pp.365-381。
26、 彭作奎(1996),〈加入WTO台灣農業政策之調整方向〉,《台灣經濟》,229,P.18。
27、 彭作奎、劉瑞萍(1994),〈台灣稻米市場開放之經濟影響模擬分析〉,《台灣經濟》,pp.59-84。
28、 彭鳳振(2001),〈美國稻米政策與市場分析〉,《農政與農情》,90(8),P.66。
29、 傅祖壇、陳筆(1995),〈台灣稻米政策的政治經濟回顧與福利效果〉,《台銀季刊》,46(2),pp.25-36。
30、 楊豐碩(1997),〈加入WTO對國內農業發展之影響及其因應措施〉,《經濟情勢暨評論》,3(2),pp.1-18。
31、 楊明憲(1995),〈稻米政策之演變與政治經濟分析〉,《農業金融論叢》,35,P.283。
32、 楊明憲(1993),〈台灣農業政策之回顧與探討〉,《台灣銀行季刊》,44(1),pp.78-89。
33、 楊瑞珍(1995),〈市售白米標誌現形記〉,《消費者報導》,170,pp.15-23。
34、 鄭景文(2000),〈日本農產品貿易談判歷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3(2) ,pp.43-54。
35、 劉欽泉、黃萬傳、陳麗明(1995),〈台灣良質米產銷推廣成效之探討〉,《台灣經濟》,228,pp.29-56。
36、 羅明哲(1998)〈GATT烏拉圭農業協議後之日本農業政策〉,《台灣經濟》,257,P.140。

(五)網路資源

1、 世界糧食組織
(http://apps.fao.org/)。
2、 行政院農委會
(http://www.coa.gov.tw/statistic/index.html)
3、 美國農業統計網站
(http://www.usda.gov/nass/)。
4、 農業統計要覽
(http://stat.coa.gov.tw/dba_as/As_root.htm)。
5、 農政與農情
(http://www.coa.gov.tw/magazine/farming/)


二、外文部分

(一)Books
1、 Kako, Toshijuki. (1997),Project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ice in South,Taiwan,Japan,and U.S.A.,Kobe University Project .
2、 Kotler,Philip(1991),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and Control,N.J.:Prentice Hall.
3、 Porter,Michael 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New York:The Press.
4、 Rigby,D.K.and W.T.Buchanan(1994),Putting More Strategy into Strategic Alliances, Directors and Boards.

(二)Papers
1、 Riethmuller,P.S.Kobaysshi and Shogenji(1996),“Japanese Agricultural Policies Toward 2000:Swimming with the Tide,”Review of Marketing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s,64,pp.3-18.
2、 Roland,P.and V.Cook(1996)“Validity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Journal of Business,42,pp.385-400.
3、 Song,Joo Ho and Colin A.Carter(1996),“Rice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8,pp.891-89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22.181.209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22.181.209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