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9107-13543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9107-135438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大陸城市農民工問題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7-09
關鍵字
Keywords
民間組織、社會階級、農民工
Civil Organization, Social Class, Peasant Worke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35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3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城市農民工問題的重點是中國城鄉二元化的經濟將農民和城市人分割為兩種不同的身分制度, 1950年中國實施戶籍制度嚴密限制農村勞動力,農民被隔絕於城市外,農村成為工業化政策下的犧牲者,發展遲滯。
農民工在中國大陸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其龐大而低廉的勞動力吸引外資與台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緣於勞資糾紛與社會衝突漸生,成為中國政府重視的問題。農民工沒有機會參與社會政治生活,沒有能力維護自身的權益,成為城市社會中的「沈默階層」。在經濟上農民工因被拖欠工資而引起的勞資糾紛層出不窮,造成嚴重的社會治安事件,對於中共所推動的「和諧社會」蒙上一層陰影;在社會上農民工階層不為城市所認可,由於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排斥與偏見無孔不入,對農民工的社會心態造成深痛的影響。
農民工問題反映出的不僅是市場機制不完善的市場失靈,也是中共政策的失靈,而民間組織的興起,正彌補了政府與社會之間的縫隙,中國非政府組織從而關心農民工的問題,試圖介入政府無法做到的層面。
本文研究的主要論述從中國的社會分層、階級面向,探討農民所處的地位和遭受歧視的原因;分析中共領導階層如何針對農民工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所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探討農民工問題的發展過程中,是否亦造成了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轉變;其改變的內容與方向為何。
Abstract
The point of the problems of peasant workers in city is that the binary economy in China city and country has separated peasants and city residents as two different identity systems. Household system was deployed in China in 1950 to strictly limit the labor force of rural village, peasant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ity, and rural village became the sacrifice und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and developed slowly.

Peasant worke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procedur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enormous and cheap labor force attracts foreign capital and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involve into China market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ct economy, it became a problem that China government put emphasis on due to the gradually emerge of labor dispute and social conflicts. Peasant workers have no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have no ability to maintain self rights, and become the “silent class” in the city society. In the respect of economy, the labor disputes emerged in endless caused by the delay payment to peasant workers and resulted in sever social public security incidents, and laid a layer of shade upon the “harmony society” lead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respect of society, the class of peasant workers isn’t approved by the city, the social exclusion and prejudice are all-pervasive owing to the enlargement of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and created profound painful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attitude of peasant workers.

The problem of peasant workers reflects not only the market failure due to imperfect market system but also the failure of the policie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emerge of civil organizations compensate the ga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e NGOs of China thereby concern the problems of peasant workers and attempt to get involve in the aspects that government can’t achieved.
This text dissertates mainly from the social levels and class respects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peasants and causes of being discriminated; to analyze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ow to bring up corresponding solution focused on the sever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peasant worker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 and society also changed in Mainland China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dure of peasant workers and what’s the context and direction of chang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分析架構••••••••••••••••••6
第三節 研究方法••••••••••••••••••••••13
第二章 農民工問題的形成與發展•••••••••••••••••• 15
第一節 前言••••••••••••••••••••••••15
第二節 經濟改革與社會變動•••••••••••••••••15
第三節 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問題••••••••••••••••22
第四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變遷••••••••••••••••32
第五節 小結••••••••••••••••••••••••37
第三章 城市農民工問題的影響•••••••••••••••••••39
第一節 前言••••••••••••••••••••••••39
第二節 政治層面••••••••••••••••••••••40
第三節 經濟層面••••••••••••••••••••••44
第四節 社會層面••••••••••••••••••••••49
第五節 小結•••••••••••••••••••••••• 56
第四章 農民工政策的制訂與執行:政府層面的觀點••••••••••59
第一節 前言••••••••••••••••••••••••59
第二節 中央政府的政策•••••••••••••••••••61
第三節 地方政府的政策•••••••••••••••••••77
第四節 小結••••••••••••••••••••••••83
第五章 民間非政府組織的角色•••••••••••••••••••85
第一節 前言••••••••••••••••••••••••85
第二節 民間社會團體的興起與發展••••••••••••••85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與農民工•••••••••••••••••92
第四節 小結•••••••••••••••••••••••• 102
第六章 結論••••••••••••••••••••••••••105
參考書目••••••••••••••••••••••••••••10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參考書目
中國統計年鑑1992。北京:中國出版社,1992年。
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
孔祥智,中國三農前景報告。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年。
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卷,1991年。
王名,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王良能,中國大陸三農問題概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王春光,中國農村社會變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振耀,鄉村政權與村委會建設。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年。
白南生、宋洪遠,回鄉,還是進城?中國農村外出勞動力回流研究。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年。
同春芬,轉型時期中國農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李昌平,我向總理說實話-寫在前面。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
李明堃、李江濤,中國社會分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李培林,流動農民工的社會網路與社會地位。北京: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
李強,中國扶貧之路。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強,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李路路,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的制度結構。北京:教學與研究,1996年。
林德昌,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林毅夫,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
段若鵬、李拓等合著,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階層結構變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孫光德、董克用,社會保障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馬洪、孫尚清,中國發展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年。
馬洪、劉中一、王夢奎,中國發展研究199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年。
許家獻,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陸學藝,社會學要重視當今農民問題。北京:社會學研究,1989年。
陸學藝,當代中國農村和當代中國農民。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年。
楊雲善、時明德,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
鄒新樹,中國城市農民工問題。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劉豪興,農村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樊剛,漸進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存在矛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鍾水映,人口流動與社會經濟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期刊、論文
田君美,”中國的農民工問題,”經濟前瞻雙月刊,第106期(2006年7月5日):頁67-72。
甘滿堂,”統籌城鄉發展與城市農民工權益保障,”福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4年2月17日):頁38-40。
咎劍森,”戶籍制度改革對農民工的雙重影響,”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第3期(2004年5月10日):頁65-67。
新華網,”農民工市場出現三個新態勢,”農家顧問,第1期(2004年3月20日):頁6-8。
金偉飛,”放心不下農民工-談如何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中國保險,(2004年5月號):頁48-50。
韓嘉玲,”關於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問題-以北京市為例,”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5年7月):頁25-27。
張育寧,”2004夏上海印象,”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3期(2004年11月10日):頁46-48。
鄒衣儉,”當代中國農村社會分層標準研究,”南京大學報,第5期,(1999年5月):頁3-8。
蔡文傑,”重評中共四大前陳獨秀的階級分析,”,安徽史學,第4期(1998年3月15日):頁11-13。
申培軒、文華,”論成人教育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國成人教育(北京),第2期,(2002年5月8日):頁42-45。
趙甦成,”中國大陸非政府組織與農民公權義知維護: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論點,”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頁7-10。
管錫基,”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北京)第6期,(2000年6月20日):頁4-6。
趙敏,”上海若干企業外來勞動力研究,”中國人口科學(南京),第2期(
1995年3月):頁3-7。
何川,”農民工問題與制度正義,”遼寧行政學院學報(遼寧),第7卷第6期(2005年7月5日):頁19-21。
陳阿江,”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與形成中的農村勞動力市場,”社會科學研究(北京),第1期(1997年2月3日):頁39-40。
鄭杭生,洪大用,”重視和發展城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事業,”學術交流(北京),第5期(1994年6月10日):頁24-27。
董理,”我國農村非農產業群體的社會保障制度探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武漢),第5期(2001年8月10日):頁42-44。
楊輝,”論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天府新論(北京),第2期(2003年1月5日):頁14-17。
王和,”誰來為農民工的明天買單,”中國金融(北京),第4期(2004年5月6日)頁:24-26。
丁望,”農民工四十條胡溫新政亮點,” 信報評論版〈思維漫步〉專欄,(2006年4月12日):頁23。
珠海市政府辦公室,”給予市民待遇保障合法權益-珠海市全面維護外來工合法權益的探索,”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第9期(2002年1月15日):頁35-38。
報紙
”農村土地革命不遠了,”2007年3月9日,聯合報,A11版。
網站
許志嘉,”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http://www.mac.gov.tw/big5/risk/4-4.pdf,2005年10月24日。
溫芳宜,”農民工問題評析,”台商政策文件電子報 ,2007年1月29日。
中國青年報,”共青團廣東省委調查報告,”http//www.ccyl.org.cn/dcyjwz/files/ydcyj020120.htm, 2002年1月15日。
李強,”如何看待我國的戶籍制度及其變革前景,”2003年6月20日,http://202.130.245.40/chinese/zhuanti/mingong/350585.htm。
李強,”社會身分分層體制的重大變遷,”
http://202.130.245.40/chinese/zhuanti/socclass/314638.htm ,2003年4月16日。
譚深,”外來工的主要問題,”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shld/t20040913-2704.htm,2004年9月13日。
”最低工資標準在大陸難落實”, 大紀元網站, 2006年10月12日。
秦曉鷹,”歧視農民工將危及社會,”香港大公報,2005年12月1日。
“農民工成為產業工人重要組成部分,”勞動報,2004年1月20日。
“遼寧建築業農民工工資上漲10.8%,”人民日報,2007年2月27日,6版。
”最低工資標準在大陸難落實,”大紀元網站, 2006年10月12日。
中國統計局,” 四川調查:消除體制障礙解決農民供子女教育問題,”中國統計信息網,2005年8月9日。
李強,”如何看待我國的戶籍制度及其變革前景,”http://202.130.245.40/chinese/zhuanti/mingong/350585.htm,2003年6月20日。
”中國農村經濟改革開放,”知識網, 2007年3月24日。
施正屏,”中國大陸農地改革政策與問題---回顧與展望,”,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363&print=1,2007年4月5日。
星彩,”中國會不會進行農村土地改革?,”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chinaresearch-111.asp,2007年3月12日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2/01/content_5416089.htm h,2007年3月24日。
溫家寶”解決農民工問題當前要做好七件事,”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news/community/shzt/cpw/policy/200601200471.htm,2007年3月30日。
”增加農民工代表的制度意義,” 新華網,2007年3月14日。
齊中熙、孫玉霞,”全國被拖欠的民工工資在千億元左右,”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03年11月24日。
姜志,”解決農民工問題當前要做好七件事,” 南方網 http://www.southcn.com/news/community/shzt/cpw/policy/200601200471.htm,2007年3月30日。
石山,“人大代表建議取消農民工稱呼,” 看中國, http://secretchina.com/news/gb/kanshishi/dalu/2007/0308/186735.html,2007年3月8日。
”中國農民工研究問題總報告,”中國勞工通訊網,http://big5.china-labour.org.hk/public/contents/news?revision%5fid=89380&item%5fid=89379,2007年2月18日。
孔善廣,”是血和工廠還是血汗制度,” http://www.weachina.com/html/02736.htm,2006年2月6日。
陳重成,”農民工的悲情歲月,”
www.mac.gov.tw/big5/risk/4-2.pdf2007.03.08,2007年3月12日。
半月談,”珠江三角洲外來工生存處境掃瞄,” http://www.weachina.com/html/00200.htm,2007年4月14日。
孫立平,”農民工如何實現城市融入,”經濟觀察網,http://www.eeo.com.cn/observer/special/2007/03/20/50095.html,2006年5月25日。
馮銘翰,”探討保障中國農民工權益的問題,”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chinaresearch-92.asp,2007年4月15日。
”農民工問題探討,”人民網,http://edu.people.com.cn/BIG5/5152032.htmlhttp://edu.people.com.cn/BIG5/5152032.html ,2005年3月12日。
”2006年中國群體運動大事記,”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29/n1572638.htm,2006年12月29日。
唐秀英,”我國農民工城市適應問題略論,”中國農業信息網,http://agri.gov.cn/ztzl/zjnmsr/t20031203_142756.htm,2003年12月3日。
孫立平,”行政主導型二元結構,”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mingong/348133.htm,2003年6月17日。
”戶籍改革路在何方?”人民網, 2005年12月24日。
”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人民網,http://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當農民工成為主角時,”人民網,http//www.people.con.cn/GB/guandian/183/6103/6104/2113088.html。
“不論身份注重技能3700多農民工先落戶深圳,”人民網,http//nc.people.com.cn/BIG/61156/61919/5419346.html,2007年2月17日。
“吉林省密織五張保障網多方位維護農民工權益,”人民網,http://nc.people.com.cn/BIG5/61156/61907/5418260.2007年2月17日。
”山東:對新拖欠農民工工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人民網, http://gov.people.com.cn/BIG5/48377/5413947.html,2007年2月25日。
”我國更多城市打破城鄉壁壘接納外來農民工,”人民網,http://nc.people.com.cn/BIG5/61866/5413060.html,2007年02月25日。
”武漢開展集中就業援助 過年為農民工送飯碗, ”人民網, http://nc.people.com.cn/BIG5/5408297.html,2007年02月18日。
”深圳-一半技能人才出自農民工,”南方網,2007年2月15日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shenzhen/ttxw/200702150658.
”上海規定農民工將和市民享受相同待遇,”新浪網http://news.sina.com.tw/politics/sinacn/cn/2006-11-17/00373450923.shtmll,2006年5月17日。
王倩,”對建立農民工爲權機制的思考,” 人民網,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84/5006985.html, 2007年4月3日。
”重視農民工—城市一刻離不開,”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3/11/content_5827937.htm,2007年03月11日。
”民政部2001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mca.gov.cn/news/news2002032501.html,2001年12月10日。
王明、賈西津,”中國非營利組織定義、發展與政策建議,” http://www.webofcity.com/nei/file/zgfylzzjy.htm,2007年3月4日。
趙秀梅,”中國NGO對政府的策略:一個初步考察,”http://www.opentimes.cn/to/200406/05.htm,2004年6月5日。
占少華、韓嘉玲,”中國的農民工非政府組織:經驗與挑戰,”中國社會學網,http://www.sociology.cass.cn,2005年6月24日。
”在這?塈琝鋮鴟a的感覺,”南山日報,http://www.szns.gov.cn/szns_old/nsxw/nsrb/0303063.htm ,2003年3月6日。
農民工實話實說, ”新華網,,2006年3月28日。
”哈爾濱市成立首家社區流動農民工工會,”新華網,www.chinacsw.com/zhixun/zgczh/20040316120122.htm ,2004年3月15日。
”農民工會工作初見成效,”青海日報, news.qhnews.com/625/2004-6-5/31@353813.htm,2004年6月5日。
楊銀波,”關注農民工的大陸非政府力量,”大紀元網站,2006年10月12日。
”2003年廣東省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廣東民政資訊網,www.gdmz.gov.cn/gonggao/2004/0514.htm,2004年5月14日。
”珠三角,一年冒出10個NGO,”中國經營報,biz.163.com/2003w12/12401/2003w12_1071474519511.htmll,2003年12月15日。
劉維佳,”農民工既是改革開放受益者 又是身份社會受害者,”人民網,http://sx.people.com.cn/BIG5/channel17/59/200601/16/4984.html,2006年1月16日。
鄧正來,”市民社會與國家知識治理制度的重構,” http://www.opentimes.cn/tp/jchg/2004/04-05-24-001.htm,2004年10月17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17.81.24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17.81.24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