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9107-14511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9107-145110
論文名稱
Title
海峽兩岸海關緝私業務之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mugglingthe Crackdown of the Custom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7-09
關鍵字
Keywords
查緝制度、打擊非法、查緝走私、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海關組織、事後稽核制度、走私、關稅、海關
Post-Importation Auditing System,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 Customs, WCO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s), Smuggling Crackdown, Illegal Crackdown, Anti-Smuggling System, Tariff, Smuggl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5 次,被下載 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 times.
中文摘要
走私本來就是種違法犯罪行為,其影響所及不僅能直接危及國家政治、經濟及社會安全,對外更極易損及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形象,甚至造成區域體系的動盪不安。因此世界各國對於非法走私活動都將其視為重大犯罪與以嚴格規範。
然而非法走私活動卻經常活躍在海峽兩岸的三不管地帶,其猖獗的程度可比擬全世界著名的金三角的毒品走私情形有過之而無不及,多年來,我國海關等查緝單位雖竭盡心力積極的加強查緝非法走私活動,只可惜成效不彰,究其原因,「非法走私活動不僅有暴利可圖,而且走私得逞的機率相當高。」不法之徒不但熟悉地理環境,而且更了解海峽兩岸的政府數十年來基於政治上的對立,近年來雖然兩岸間經貿活動非常熱絡,但海峽兩岸政府間依究缺乏共同打擊非法走私活動的溝通管道。無形中為國際私枭製造非法走私活動的溫床,依據關稅法規定海關是查緝走私的主管機關,若未能有效打擊非法走私活動的話,則海關責無旁貸。因此,多年來我國海關等查緝單位爲打擊非法走私活動不遺餘力,也經常查獲重大走私案件,但實際上仍無法有效的防杜非法走私活動繼續危害我國家社會的安全。
本研究僅依據近年來依舊活躍在海峽兩岸間私梟實際的活動情形以及海峽兩岸海關對於如何打擊非法走私活動其所運用的有關策略管理等加上海峽兩岸的海關在貨物通關過程中的監管機制以及相關的查緝機制略做整理再從比較中試圖找出較利於我國海關的查緝機制,基於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理念,期能藉由中國大陸的實際案例提供給我國相關的查緝單位作為借鏡在往後的查緝行動有所助益,或作為爾後在修正查緝有關機制的參考。
Abstract
The smuggling action is a kind of illegally criminal behavior, that’s inference not only can make our society in trouble and le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lowdown, even make a great effect upon the country’s policies, but also due to our national badly side rea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s also making the region of international regime in trouble. Base above reason, all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same the goal that enforcement tracking and crackdown the illegally smuggling actions.
Unfortunately the illegally smuggling actions from time to time occur frequently in some special area of the across strai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ctually in above area the illegally smuggling actions are as famous as “The Golden Triangle” in the world. Our customs anti-smuggling parties, they do their best in order to crackdown the illegally smuggling actions near the several years, but the result is not so good. Most the people want to know “Why do the people want to smuggle”? The answers are following reasons. “The first reason is easily to get rich and the second reason is easily to pass the special path”. It is the reason why, the most of people would rather venture than continue for waiting chance. I got the other reason, that because the most of smuggling people are very understand all the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area of the across strait. The smuggling people also understand “Both of government of across strait are had quite diffe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both of government are lack a nice communication regime and path”. Cause of the same reason, much more global illegally criminal organizations rather like to do some illegally smuggling actions in above area, especially in near several years. According to the Customs Law’s regulations: Customs are the main organization on crackdown smuggling. So that they have to do it’s well. Our customs really hard to work in order to get much more crackdown smuggling cases, and they also have got a lot of smuggling goods (which cargo never finish duties)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oo. But actually the illegally smuggling actions still active in same area and continue to harm our country and our social security right now.
All the data of this research report are including following tw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first are according to across strait customs anti-smuggling actions they confiscated from smuggling people in past several years. And the second are collected from some smuggling people are able to choose the way of accomplish goal in near some years. But I am sure that all of them are real things. Especially we can get some knowledge base from different regime and different method of crackdown smuggling process in Mainland China customs. We hope that our customs can learn from above “knowledge base” and to use for our anti-smuggling actions in the near future. I think it could be nice to our customs business of smuggling crackdow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分析架構-----------------------------7
第三節 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觀念架構--------------------------------------15
第一節 前言-----------------------------------------------15
第二節 走私的界定 ----------------------------------------17
第三節  走私的性質---------------------------------------23
第四節 走私的誘因--------------------------------------27
第五節 查緝走私的重要性--------------------------------35
第六節 海關與查緝走私-----------------------------------42
第七節 小結-----------------------------------------------54
第三章 兩岸走私之現況分析-------------------------57
第一節 前言---------------------------------------------57
第二節 國際上其他國家之走私模式---------------------58
第三節 台灣沿岸與各通商口岸之走私-------------------65
第四節 中國大陸沿岸各通商口岸之走私---------------------80
第五節 小結------------------------------------------------86
第四章 海關查緝走私機制及管理策略------88---
第一節 前言-------------------------------------------88
第二節 世界海關組織之查緝走私機制------------------91
第三節 台灣海關查緝走私機制-------------------------------98
第四節 中國大陸海關查緝走私機制----------------------------120
第五節 小結--------------------------------------------------133
第五章 針對走私行為科罰之比較 -----------------------------138
第一節 前言---------------------------------------------------------------------138
第二節 台灣方面對於走私行為之科罰--------------------138
第三節 中國大陸方面對於走私行為之科罰---------------142
第四節 其他國家對於走私行為之科罰--------------------151
第五節 小結-------------------------------------------------156
第六章 結論--------------------------------------------159
參考書目及文獻
一、中文部分------------------------------------------------170
二、英文部分-----------------------------------------------183
三、參考網站-----------------------------------------------185
附錄--------------------------------------------------------187
附錄一 查緝扣押走私進口農產品處理辦法--------187
附錄二 海關事後稽核實施辦法------------------189
附錄三 懲治走私條例-------------------------193 
附錄四 煙害防治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施行細則)196 
附錄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修改和
撤銷管理辦法-------------------------204
附錄六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修正)------------209
附錄七 中華民國海關緝私條例------------------211
附錄八 海關緝私器械使用辦法------------------22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中華民國87年關務年報:1999。台北:財政部關政司/關稅總局編印,1999年5月。
中華民國89務年報:2001。台北:財政部關政司/關稅總局編印,2001年6月。
中華民國92年關務年報:2004。台北:財政部關政司/關稅總局編
印,2004年7月。
中華民國93年關務年報:2005。台北:財政部關政司/關稅總局編
印,2005年7月。
財政部關政司,中華民國(台灣)與瓜地馬拉共和國自由貿易協定,關務相
關條文彙編。台北:財政部關政司,2006年8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華民國海關進口稅則/輸出入貨品分類表合訂本。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6年9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中華民國海關簡史。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1995年2月。
王普光、何曉兵和李毅,稅關理論政策與實務。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
王關義,中國五大經濟特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2月。
王意家、甄鳴和孫國權,中國海關概論。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2年6月。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 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01年10月。
W.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全毅,中國入世體制改革與政策調整。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自主管理專責人員及保稅業務人員相關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2005年8月。
李茂,兩岸海關實務。台北:強峰印刷企業有限公司,2006 年3月。
李登科,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8月。
李玲,西藏之水就中國。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6年4月。
李淑霞、宋君濤,關稅徵收Customs Duty Collection。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發行,2005年6月。
林德昌,台灣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社會參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發行,2003年12月。
林德昌,海峽兩岸援外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發行,2002年8月。
林德昌,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發行,2001年8月。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初版。
周世雄,國際關係-權力與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
周世雄,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周和敏,海關估價理論與實務。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邵鐵民,進出口貨物海關通關實務。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侯真喜和柳水才,中國海關學術論壇。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
孫松璞、劉建三、高仁祥、鄧光武,中國現代大通關實務法規全書。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4年4月。
高融昆,海關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
佛蘭納根,(Stephen J. Flanagan)、馬提(Michael E. Marti),“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是譯印,2005年1月。
外交部,國際現勢新聞研析座談報告會編。台北: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2005年1月至3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通關業者管理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2004年9月。
許光泰、方孝謙和陳永生,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2003年6月。
張亞中和理應名,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
許可和夏斯順,海關通關實務。北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陳大鋼,海關關稅制度。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
陶明、楊永康、劉國華和趙優珍,WTO與海關實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張軍強和藺劍,走私犯罪偵查Anti-smuggling Investigation。北京:中國 海關出版社,2005年5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海關通關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2004年9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海關業務主要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2005年3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海關行政執行/行政救濟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2006年10月。
彭懷恩,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4月。
楊小松,學術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香港:宣道出版社2005年 7 月。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11月。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
鄧學良,行政法研究。高雄: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發行,”2006年9月。
鄧學良和吳世雄,政府與行政法制精要。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國際勞資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1月。
鄧學良,中國大陸憲法歷次變革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國際勞資政策研究中心,”2005年9月。
鄭竹園,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4月
鄭俊田,中國海關通關實務。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
劉高峻,海關稽查。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
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劉樹成和汪同三,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2月。
薛榮久和趙玉煥,世界貿易組織WTO教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
鍾火成,”見證海關現代化,”鍾總局長火成榮退紀念文集。台北:海關同仁進修會編印,2004年1月。
鍾清豐和翁耀南,現代海關的經貿服務導向研究。高雄:財政部高雄關稅局編印,”2005年12月。
謝鳳燕,現代海關管理。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關稅稽徵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2004年9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關務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關務法規彙編, 2005年6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關務法規彙編。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2006年5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94年海關配合執行保護智慧財產權邊境管制措施相關作業。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2005年11月。
財政部關稅總局,95年海關配合執行保護智慧財產權邊境管制措施相關作業。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印,2006年10月。

(二)期刊、論文
王啟明,“國際社會化與全球治理”問題與研究雙月刊地43卷第六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1、12月:頁1-28
汪薇,”2003年我國外貿企業依然兩極分化”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3月:頁24。
周耀榮、胡東升,”海關對保稅倉庫及所存貨物的管理規定詳解,”中國 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4月:頁28-29。
官慧君,”風正好揚帆,”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5月:頁42-43。
呂傳紅、李亞萍,”加貿管理新概念,”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6月:頁26-29。
侯玉峰、丁長影、馬廣一,”把脈紡織品服裝出口,”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7月:頁20-23。
何傳文,”反傾銷拆招六式,”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 2004年8月:頁22-23。
張炳政、熊毅,”電慌與躁動,”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9月:26-27
賈曉寧,”商品和侵權標識分離出口”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11月:頁22-23。
傅寧陽、徐越,”安眠酮的生死時速”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10月:頁50-51。
金穎、官慧君,”全國打擊走私成果展”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4年12月:頁9-21
馬軍,“海關法行政處罰重大調整”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5年1月:頁24-27
劉浩宇,“超期未繳納稅款的法律後果”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5年1月:頁32-33

鍾雁明,“2004年中國外貿出口10強的個性春秋”中國海關月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管,2005年2月:38-41。
葉明峰,“國際金融業務條例修正提高企業資金運調度彈性”Taiwan New economy台灣新經濟簡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發行,2006年5月:頁2。
葉明峰,“立院修正加工出口區設管條例提高土地利用彈性”Taiwan New economy台灣新經濟簡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發行,2006年6月:頁2。
葉明峰,“保發中心建置公開平台加強保險資訊透明化”Taiwan New economy台灣新經濟簡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發行,2006年9月:頁2-3。
葉明峰,“台灣投資環境風險亞洲第3低”Taiwan New economy台灣新經濟簡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發行,2006年10月:頁3-4。
葉明峰,“行政院通過服務業發展利多政策”Taiwan New economy台灣新經濟簡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發行,2006年11月:頁1-2。
陳啟祥,”兩岸生技產業推動策略與發展現況比較”兩岸經貿月刊,6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5年6月:頁13-20。
陳松造、左珩,”與全球接軌-自由貿易港區”兩岸經貿月刊,7月號, 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5年7月:頁1-9。
蔡宏明,”注意大陸新一輪宏觀調控措施之影響”兩岸經貿月刊,9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6年9月:頁3-10。
孫明德,”大陸經濟結構不均-現況與問題之探討”兩岸經貿月刊,10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6年10月:頁7-11。
林承韋,“大陸經貿消息輯要”兩岸經貿月刊,11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6年11月:頁21-25。
郭福全,”台灣經濟發展新紀元-大投資「產業發展套案」旗艦計劃” 兩岸經貿月刊,11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6年11月:頁1-7。
洪德生,”台商大陸投資經營變遷與風險”兩岸經貿月刊,12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6年12月:頁1-9。
蔡宏明,”2007年大陸投資環境變動趨勢”兩岸經貿月刊,2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7年2月:頁1-9。
林承韋,”台灣經貿消息輯要”兩岸經貿月刊,3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7年3月:頁19-22。
高長、蔡依帆,”台商投資大陸與兩岸產業分工發展趨勢”兩岸經貿月刊,3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7年 3月:頁2-10。
劉芳榮,”大陸企業所得稅改革對台商的影響”兩岸經貿月刊,4月號,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2007年4月:頁1-4。
曾玉瓊、黃少華,”提高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交易透明度”金融展望月刊,台北: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 ,2005年10月:頁1。
曾玉瓊、黃少華,”投資者及消費者保護”金融展望月刊,台北: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 ,2006年5月:頁3。
曾玉瓊、黃少華,”國際交流”金融展望月刊,台北: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 ,2006年6月:頁2。
王敬輝,”防範營業稅不法冒退”今日海關季刊第33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4年7月:頁38-40。
李海雲,”關稅法修正紀要”今日海關季刊第33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4年7月:頁34-37。
江真富,”新制貨物暫准通關制度之剖析”今日海關季刊第35期,台北: 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月:頁27-30。
古景水,”關稅配額與通關實務”今日海關季刊第35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月:頁41-44。
洪順良,”淺談日本簡易申報制”今日海關季刊第35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月:頁16-18。
陳有義、陳瑞鋒,”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暨有關作業規定之探”今日海關季刊第35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月:頁19-22。
曾瑞育,”兩岸經貿交流探討” 今日海關季刊第38期,台北:財政部 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0月:頁15-18。
周聰彬,”車道管理辨識系統簡介” 今日海關季刊第38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0月:頁19-23。
鍾清豐,”淺談海峽兩岸關務的現代化” 今日海關季刊第38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0月:頁24-31。
翁耀南,”毒品查緝與控制下交付行動” 今日海關季刊第38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0月:頁32-35。
翁榮祥,”談毒品認識與查緝” 今日海關季刊第38期,台北:財政部 關稅總局編行, 2005年10月:頁36-43。
湯明輝,”WCO全球貿易便捷與安全之基準架構” 今日海關季刊第39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6年1月:頁18-29。
黃金源,”兩岸「保稅」物流中心之比較” 今日海關季刊第39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6年1月:頁61-66。
徐文海,”澳洲海關緝私犬育種及訓練簡介”今日海關季刊第42期, 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6年10月:頁27-29。
徐仁慈、成樹芳,”歐盟優質企業(AEO)認證標準簡介” 今日海關季刊第43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7年1月:頁27-30。
陳順利,”WCO SAFE-海關任重道遠” 今日海關季刊第43期,台北:財政部關稅總局編行, 2007年1月:頁

王文杰,“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簡析” 展望與探索月刊第9期,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編印,2006年9月:頁66-71。
蔡國裕,“中國大陸的私營企業:定義、屬性、地位與特點”展望與探索月刊第9期,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編印,2004年9月:頁36-49。

沈富雄和賴祐民,“兩岸共組國協,台琉同時廢武-解決台海問題的新模式”中國事務季刊第五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2001年7月:頁25-40。

顏建發,“兩岸關係的遠景座談會”中國事務季刊第五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2001年7月:頁6-24。
翁耀南,”建構海峽兩岸海關的互動機制:體制觀點的思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6月。
翁榮祥,”邊境貿易與廣西的經濟發展;The Border Trade and Guangxi Economic Development,”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陳清照,”中國與東協國家政經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宋龍,”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貿易便捷化策略之研究:以海關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第二屆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1年6月。2002年6月。
黃國田,”海峽兩岸保稅制度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盧振茂,”台灣走私行為之經濟分析與管理策略之探討,”高雄:財政部高雄關稅局,2004年10月。
鍾清豐,”國際規範與台灣海關的關務現代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5月。
蘇金寶,”台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兩岸政經互動模式之分析,”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二、英文部分:
APEC Sub-Committee in Customs Procedures 2000,A Blueprint of the APEC Sub-Committee in Customs Procedures,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Business Environment.
Australia Customs,Australia’s Experience with Customs Facilitation,2000.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貿易便捷化研討會報告, 台北:行政院。
Azizur Rahman Khan Carl Riskin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 I,II,III, April 1999.
INTERNATION CONFERENCE FOR GOVERNANCE
ACROSS BOUNDARIES”(跨域管理與跨國合作打擊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暨研究所,2005年7月。
Kyoto Convention-Specific Annex,Brussels: World Costoms Organization,1999.
Liang Chi Chien, Trends in Illicit Drugs and Firearms Smuggling in Taiwan,台北:Dir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Ministry of Finance R.O.C.,2007年4月。
DIR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MINISTRY OF FINANCE ,ROC CUSTOMS SERVICE BONDING,台北:DIR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MINISTRY OF FINANCE REPULIC OF CHINA,JANUARY 2006.(台北:中華民國海關保稅貨物的服務)。
Thomas M.F.Yeh,“MOF Explains Scope of Basic Income Tax for Foreign Investors,”“Tawan New Economy,”(台灣新經濟簡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2006年10月:頁 6-7。
U.S.Customs Service,Trade Complianc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Participant Guide,2000。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The Craft of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 , second edition。


三、參考網站:
財政部關稅總局:http//web.customs.gov.tw/
U.S.Customs TODAY-Sky Chefs,file//C:U.S.%20Customs%20Today%20-%20Sky%20Chef.
WCO-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wcoomd.org/ie/index.html.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wto.org/
C:Documents and Settingsv182桌面U_S_ Should Support Efforts to Crack Down On Cigarette Smuggling, Including in Iraq (Campaign for Tobacco-Free Kids).htm . file//C:tobaccofreekids.oorg.htm.
人民網:people/www.people.com.cn.
中山大學圖書館網站:http//www.lib.nsysu.edu.tw/
中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
中國國台辦網站:http//www.gwytb.gov.cn/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ustoms.gov.cn/
行政院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
行政院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經濟部國貿局網站:http//www.trade.gov.tw/
美國海關與邊境防護網站:http//www.cbp.gov/xp/cgov/newsroo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29.20.125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29.20.125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