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0102-16055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0102-160555
論文名稱
Title
非鄰避型公共設施社區關係之研究--以博物館為例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2-06-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2-07-10
關鍵字
Keywords
博物館、社區、社區關係
museum, community, community relation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7 次,被下載 257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578 times.
中文摘要
建築業中常以鄰近博物館作為號召,座落在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周圍的就取名為「科博社區」,鄰近高雄的國立科工藝博物館就稱為「科博會館」或是「科工社區」,以此提高消費者的購屋意願。但是,不論是「科博社區」、「科博會館」或是「科工社區」,能否不僅僅是廣告文宣中的符號或手段,讓博物館與社區有更深的互動與連結呢?
社區關係是公共關係的基礎,不論是何種組織,都會與所在地社區產生互動,加上現今世界各國博物館皆朝向社區化的趨勢發展,博物館的社區關係更受到認同與重視。在台灣,博物館也成為新興的社教機構,許多大型及地方的博物館都在籌建中,而隨著居民社區意識逐漸提高,民眾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更高的掌控權,博物館雖屬於無污染無公害的社教機構,卻也在與社區的互動上產生問題,因此,本研究試圖以民眾的觀點出發來探討博物館對社區發展各層面的影響,以此擬定博物館社區關係的內涵與可行性作法。
本研究選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作為研究範圍,並以兩博物館睦鄰要點所適用的社區居民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包括兩地居民獲得博物館資訊之管道、社區居民睦鄰方案之偏好、提供博物館協助之意願等。本研究並從文獻中歸納出博物館影響社區發展的四層面,分別是教育、休閒、文化及經濟,以此調查居民對博物館的認同度,並以兩館所辦理的社區活動來調查居民的滿意度。
依據調查結果,本文建議科工館除了持續辦理目前教育、休閒、文化層面的活動外,亦可在能力內盡量給予社區經濟層面的協助,並借鏡海生館規劃地方觀光資源的作法,規劃大高雄地區的觀光套裝行程。海生館則可以學習科工館在教育、休閒、文化層面上的作法,而在經濟層面還須加強溝通讓民眾了解其所做的努力。對於兩館共同的建議,則可以朝向加強與社區學校的資訊交流、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休閒活動考量年長者與教育程度較低民眾的需求、與社區居民合辦社區特展、訂立博物館社區日、尋求多元化的溝通管道、提昇社區居民的參訪次數等方面努力,以達到博物館與社區共同成長的最終目標。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博物館的定義及其與社區互動的歷程 5
第二節 社區關係的定義 8
第三節 營利機構之社區關係發展 9
第四節 非營利機構之社區關係發展 12
第五節 博物館社區關係的內涵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主體 2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0
第三節 研究主題與假設 30
第四節 問卷設計與抽樣調查計劃 31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36
第六節 資料分析 37

第四章 科工館實證分析 39
第一節 受訪民眾基本資料與意見調查分析 39
第二節 社區居民基本資料與社區活動滿意度 50
第三節 社區居民基本資料與科工館認同度 52
第四節 社區居民基本背景與願否提供科工館協助 59
第五節 認同度高低類群與願否提供科工館協助 61


第五章 海生館實證分析 63
第一節 受訪民眾基本資料與意見調查分析 63
第二節 社區居民基本資料與社區活動滿意度 74
第三節 社區居民基本資料與海生館認同度 78
第四節 社區居民基本背景與願否提供海生館協助 95
第五節 活動滿意度高低類群與願否提供海生館協助 97
第六節 認同度高低類群與願否提供海生館協助 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兩地居民對各種睦鄰方案的偏好比較 100
第三節 兩地居民對博物館認同度的比較 102
第四節 科工館社區關係未來的發展方向 105
第五節 海生館社區關係未來的發展方向 105
第六節 兩博物館社區關係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
第七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1

附錄 115
附錄一 115
附錄二 118

表目錄
表1-1:台灣大型博物館的遊客人數 2
表2-1:社區的需求 9
表2-2:一般企業的社區關係作法 10
表2-3:石化業工作回饋之內容 11
表2-3(續) 12
表3-1:海生館各村問卷回收表 35
表3-2:科工館各里問卷回收表 35
表3-3:海生館問卷各分類變項的信度值 36
表3-4:科工館問卷各分類變項的信度值 37
表4-1:科工館受訪民眾基本資料 40
表4-2:受訪民眾得知科工館活動訊息之管道 41
表4-3:受訪民眾曾經及未來希望參與之社區活動方式 42
表4-4:受訪民眾對科工館各項休閒活動滿意度 44
表4-5:各項活動參與居民之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分布情形 45
表4-5(續) 46
表4-6:社區居民對科工館影響社區發展20項議題之認同度比較分析 48
表4-6(續) 49
表4-7:社區居民對各種敦親睦鄰方案之偏好順序 49
表4-8:不同背景的居民在社區活動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51
表4-9:不同背景的居民對四層面及整體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52
表4-10:不同背景的居民在教育五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53
表4-11:不同背景的居民在休閒三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54
表4-12:不同背景的居民對文化六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55
表4-13:社區居民基本背景屬性與居民願否提供科工館協助之卡方檢定 60
表4-13(續) 61
表4-14:社區居民認同度高低類群之分數與人數分布 61
表4-15:社區居民認同度高低類群與願否提供科工館協助之卡方檢定 62
表5-1:海生館受訪民眾基本資料 64
表5-1(續) 65
表5-2:受訪民眾得知海生館活動訊息之管道 66
表5-3:受訪民眾曾經及未來希望參與之社區活動方式 68
表5-4:受訪民眾對海生館各項休閒活動滿意度 69
表5-5:各項活動參與居民之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分布情形 70
表5-6:社區居民對海生館影響社區發展20項議題之認同度比較分析 72
表5-6(續) 73
表5-7:社區居民對各種敦親睦鄰方案之偏好順序 74
表5-8:社區居民基本資料與社區活動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76
表5-8(續) 77
表5-9:不同背景的居民對四層面及整體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78
表5-9(續) 79
表5-10:不同背景的居民在教育五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80
表5-10(續) 81
表5-11:不同背景的居民在休閒三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82
表5-12:不同背景的居民在文化六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83
表5-12(續) 84
表5-13:不同背景的居民對經濟六議題認同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檢定 85
表5-13(續) 86
表5-14:社區居民基本背景屬性與居民願否提供海生館協助之卡方檢定 96
表5-15:社區居民活動滿意度高低類群之分數與人數分布 97
表5-16:社區居民活動滿意度高低類群與願否提供海生館協助之卡方檢定 97
表5-17:社區居民認同度高低類群之分數與人數分布 98
表5-18:社區居民認同度高低類群與願否提供海生館協助之卡方檢定 98
表6-1:兩博物館社區居民對各種睦鄰方案之偏好統計表 101
表6-2:兩博物館四層面及整體量表認同度之比較分析 102
表6-3:兩博物館社區居民在認同度之平均數、標準差及p值 103


圖目錄
圖3-1:博物館社區關係問卷架構圖 30
圖6-1:兩博物館社區居民對於各種睦鄰方案的偏好統計圖 10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1.王鳳璋、方宏進(1980),公共關係實務,台北:書泉。
2.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01),http://www.tbroc.gov.tw/admn_info/user/mp5.htm (2001/11/30)
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網站(2002) http://www.cam.org.tw/home.htm (2001/06/07)
4.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5.林政則(1988),談學校與社區關係,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年刊,150-161。
6.林忠孝(1999),公立博物館的委外投資與經營: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社教雙月刊,92,42-45。
7.林振春(2000),學校與社區結合的模式與可行的作法,教師天地,108,8-14。
8.林勝義(1993),博物館與社區之結合,博物館學季刊,7(2),3-8。
9.林勝義(1997),博物館功能與民眾之終生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1(4),7-11。
10.辛治寧(1998),十九世紀末至1930年代歐美博物館發展與博物館專業的肇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0,101-113。
11.辛治寧(1999),公共服務與社會需求-略舉1940年代至70年代博物館專業發展之相關議題,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3,97-113。
12.何文蒂、陳師榕(1996),學校與社區發展的結合—專訪師大社教系詹棟樑教授,教育研究,51,7-9。
13.李永展(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城鄉所學報,9,33-44。
14.永慶房屋網站(2001) http://www.evertrust.com.tw/x10.htm (2001/11/28)
15.沈寶環(1989),鄉鎮圖書館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台灣。
16.吳宗榮等(1998),中區資源回收廠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環保之聲,145,5-16。
17.吳丞欣(1995),社區關係之策略管理模式研究—以非都會型百貨業為例,輔仁大學學士論文。
18.苗蕙芬(1994),公共圖書館之社區分析,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1(4),21-30。
19.屏東縣政府主計室(2001),屏東縣統計要覽。
20.高雄市政府(1999),高雄市廢棄物處理場(廠)回饋自治條例。
21.高雄市主計處(2002),高雄市統計月報,187。
22.浦青青(2000),博物館與社區互動-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4(3),46-56。
23.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
24.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25.陶蕃瀛(1993),試論博物館的社區居民參與,博物館學季刊,7(2),9-15。
26.陶蕃瀛(1992),社區發展實務之研究,台北:力行。
27.陳媛(1995),博物館三論,台北:國家。
28.陳國寧(1997),台灣地區中小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9.陳益興(1991),我國公共圖書館營運發展取向引介,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9(1),7-12。
30.陳慧玲(1994),學校公共關係,台北:師大書苑。
31.教育部(1991),公共圖書館營運管理要點。
32.教育部(1990),社會教育工作綱要。
33.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2001),http://www.yulon-motor.com.tw/index-1.asp (2001/11/28)
34.黃光男(1998),博物館新視覺-博物館呈現的思維與挑戰,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10-26。
35.黃光男(1997),博物館與社區文化,社教雙月刊,40-42。
36.黃淑芳(1997),現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37.黃正治(1995),國民小學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之主要途徑,成人教育輔導季刊,2,50-57。
38.黃俊英(1998),企業研究方法(二版),台北:東華。
39.莊怡琴(1997),區域性公共圖書館與地方社區文化概談,書苑,31,5-8。
40.張保光(1996),談學校公共關係與校園開放的原則,桃縣文教(復刊號),3,10-12。
41.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
42.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台北:五南。
43.張新松(1983),國民中學利用社會資源之途徑,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4.張昭勳(1994),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上)(下),台北:松崗。
45.曾信傑(1998),博物館與社會資源之結合-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6.曾信傑(2001),一個好厝邊—談博物館的社區公關,科技博物,5(1),50-64。
47.漢寶德(1993),生活化的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7(2),1。
48.蔡培村(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台北:麗文。
49.蔡松齡(1992),公關趨勢,台北:遠流。
50.鄭自隆、黃深勳、孫秀蕙、王方平(1997),企業公共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51.歐聖榮(1996),多變量分析,中興大學園藝系造園組。
52.賴世培、莫季雍等(1996),民意調查,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53.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兩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4),89-103。
54.蘇明敏(1997),大高雄地區石化產業社區關係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Adams, D. (1983). Museum public relations. Nashville:the American Associati 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2.Ambrose, T. (1993). Manage New Museums : A guide to good practice. Edinburgh : Scottish Museum Council.
3.Ambrose, T., & Paine, C. (1993). Museum basics. London , New York : ICOM in conjunction with Routledge.
4.Bryant, J. (1988).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ing:a guide for museums.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
5.Burcaw, G. E. (1997).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3rd ed , walnut Creek, Calif : Altamira Press.
6.Cutlip, S. M., Center, A. and Broom, G. (1994).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7th ed ,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7.Canfield, B. R., & Moore, H. F. (1976). Public relations:principles, cases and problems. Richard D. Irwin, Inc.
8.Edson, G., & Dean, D. (1994) The hand book for museums. Lo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9.James. E.G., & Todd H. (1984).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0.Jackson, P. & Center, A. (1995).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managerial case studies and problem.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11.Koch, A. (1981).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 Going public, March 52.
12.Kruckbeberg, D., & Starck, K. (1988).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ty:a reconstructed theory. New York:Praeger.
13.Karp, I., Kreamer, C. M., and Lavine, S. D. (1992).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4.Kinderd, L. W., Bagin, D. & Gallagher, D. R. (1984).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3rd ed ,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15.Malaro, M. C. (1994). Museum governance. Washington : Smithsonian Institute.
16.Meryer, K. E. (1979). The art museum-power, money, ethics. 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17.Mott, P. E.(1970). The role of the absentee-owned corporation in the changing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power, 170-179.
18.Nunnally, J.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 New York : Mcgraw-Hill.
19.Neil, K. (1999). Delivering Experience:Marketing the Museum's Full Range of Assets. Museum news, 30-61.
20.Nussbaum, C. A. (1981). Effect of a community educational component on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the school.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pril 13-17. Los Angeles, CA.
21.Peak, W. J. (1983). Lesly’s Public Relations Handbook. 3rd ed ,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22.Saxe, R. & Havighurst, R. J.(1975). 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 Berkerly, Calif: McCutehan.
23.Seitel, F. P. (1998). The practice of public pelations . 7th ed ,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