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0107-13584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0107-135842
論文名稱
Title
中共石油能源政策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7-10
關鍵字
Keywords
能源、戰略、能源安全
Strategy, Energy Security, Energ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3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自1993年開始靠進口以補足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成為僅次於美國及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中國號稱「地大物博」,為何自產石油無法滿足其石油能源需求呢?其石油能源與經濟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關係為何?石油能源安全措施與能源政策為何?是為引發本文研究之目的。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本支撐,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國家安全、社會持續性發展及穩定。能源安全是一個直接與能源供求比例相聯繫的概念,但在全球化條件下,能源安全又應當是一個處於開放體系中並與世界相互依存的概念。中國能源安全問題並不主要是供給總量與需求總量的問題,而是供給嚴重不足所引發的結構性問題,這是中國能源安全問題中的主要矛盾;石油短缺是中國國內能源安全主要的問題。在全球化條件下,一國的能源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同時它也是政治和軍事問題;它不僅與國內供求及其對外依存度相聯繫,同時它還與該國對世界資源豐富地區的外交、軍事影響和控制力的聯繫。
中國經濟的進展相對石油能源的增長,以“中國製造”向世界輸
出產品,為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將使中國的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能源需求,特別是石油需求保持較快的增長。
為加強經濟供需前景的分析和預測,能源資訊系統的建立,以為
中國政府的能源政策作宏觀調控和企業的經營提供基礎資訊。中國能源政策主管部門或石油企業,都必須順應全球時事的趨勢,不斷地調整相應的對策,以適應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掌握全球石油能源供應新態勢,避免為全球供應鏈所邊緣化。
節約能源和發展替代能源是經濟保持健康持續較快發展的必然的政策選擇,是項堅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國的節油工作應落到實處,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並需要更多的利用市場經濟的杠杆來推進。替代能源的發展必須走多元化的道路,綜合考慮替代能源的經濟競爭力、資源可獲得性、技術和環保競爭力,避免盲目。
中國責任論,中國應以國際主流的態勢轉變對石油能源的外交戰略,才可讓西方國家世界對中國發展的認識,從他們各自所處的不同區域感受到中國的變化,並體會到中國對於世界的發展是有積極的意義與責任。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中國石油能源與經濟安全 17
第一節 前言 17
第二節 中國石油能源發展階段 17
第三節 中國石油能源與經濟發展之關係 27
第四節 中國石油能源與國家安全 36
第五節 中國石油能源對台灣的影響與啟示 44
第六節 小結 46
第三章 影響中國石油能源安全的因素 51
第一節 前言 51
第二節 中國的石油產量 53
第三節 中國的石油供給 63
第四節 中國的石油運輸安全 80
第五節 小結 89
第四章 中國石油能源政策之發展 91
第一節 前言 91
第二節 中國石油能源發展方向 95
第三節 中國石油能源供應 103
第四節 中國能源外交與國際戰略 124
第五節 小結 132
第五章 結論 135
參考書目 142
附錄 2004年以來中國大陸與各國達成能源合作協議一覽表 14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書籍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
出版社,2005年1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3月。
巴忠倓,大國興起中的國家安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江承宗、楊灃瑞,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影響。北京:世界知識出版,2005年 4
月。
朱鎔基,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的報告,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何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中國面臨的亞太安全環境(2000年)。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金融時報亞洲版記者群,亞洲能源版圖。台北市:培生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1月。
浩君(楊浩軍),石油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台北市:海鷗文化出版社,2005
年9 月。
馬維野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美國能源信息署編著,張軍等譯,國際能源展望:未來國際能源市場分析與展望。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倪健民,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戚文海,中俄能源合作戰略與對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1 月。
查道炯,中國石油安全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5年4月。
張幼文、黃仁偉, 2005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風英、趙宏圖主編,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夏義善,略論當前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戰略,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影響。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4月。
黃炳麟,波灣戰雲:從「風險管理」觀點解析波灣戰爭,初版。台北市:麥
田出版社,2003年3月。
楊明杰、李儔、歐陽鑲平等主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劉國光和王洛林和李京文,經濟藍皮書2006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2月。
劉靜波,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羅援,2002版新世紀智庫論壇-世紀回眸與前瞻,專題論述戰略評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Joseph R. Cerami & James F. Holcomb ,Jr.“U.S.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Washington D.C.:U.S.Army War College,February 2001)。
大衛•古斯丁(David Goodstein),郭寶蓮譯“石油耗劫:文明的未來出路在哪裡?“ Out of Gas: The End of the Age of Oil,2004年12月。

2.期刊、論文
王峰隃,”中國石油安全中的進口多元化戰略”,世紀橋,第3期,(2005年):頁50。
王璋寶,”我國能源(石油)供應的安全問題”,工業加熱,第2期(2002年):頁6, 2005-2020年的預測資料引自。
江承宗、楊灃瑞編著,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影響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北京
市,世界知識,2005年4月出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能源安全的戰略考量,”大陸工作簡報,(90年11月14日):頁15。
艾端午,”中共藉軍演完成新戰略佈局,”戰略與管理,第4期(1996年):頁66。
杜幼康,”中亞大角逐,”國際展望,第18期(1997年):頁7。
李兵、李贄,”論中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石家莊學院學報,第7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7。
周大地、初明,”加速能源工業發展的政策建議,”中國能源,(1995年1月):頁20-23。
周光敏,”中國的能源現狀與可持續發展戰略,”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第1期(2000年3月):頁9-10。
吳英明、林麗香,”全球化與中國新安全觀,”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2季第3期:頁6-9。
單衛國,”中國石油:事關戰略安全”,世界知識,第21期(2002年):頁34。
崔新健,”中國石油安全的戰略抉擇分析,”財經研究,第30卷第5期(2004年5月):頁130-131。
章奇,”美國的石油安全戰略以及戰略石油儲備計畫與管理體制,”國際經濟評論 ,第7-8期,(2005 年)。
唐玉華,”上海合作組織與中國的石油戰略,”東南亞研究雜誌,第3期(2002年)。
黃學明,”中國石油安全戰略之探討,”國防雜誌,第21卷第5期(2002年):頁206-207。
楊中強,”中亞石油與21世紀的中國石油安全,”經貿論壇,第1O期(2001年):頁37。
趙志凌,”大陸能源工業發展之現況與趨勢及我方應有之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1卷(1995年11月)。
閻林,”資源全球配置與保障能源供應的關係,”中國能源,第2期(2001年):頁26-30。
劉煥榮、畢明皓,”保證中國石油安全的策略,”石油工業技術監督,第17卷第7期(2001年7月):頁16。
劉敬忠,”從地緣戰略觀點探討廿一世紀初期美國對中共石油安全影響,”黃埔學報第48期 ,2005年:頁35。
”中國周邊安全變局,”軍事文摘,(2002年5月):頁4-6。
”市場機會給OPEC國家在評估其石油儲量,”95年石油季刊,第42卷第1期(2006年):頁107。
”統一中國的軍事準備刻不容緩-中國國家安全東急西重,”廣角鏡月刊,
2002年4月:頁34-37。
島津洋一,”中亞石油是開戰關鍵,”亞洲週刊,(2001年10月8日):頁51-52。


3. 學位論文
張學信,”對中國石油安全戰略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2005年。

4. 研討會論文
范錦明,”中共能源戰略佈局之趨勢與影響,”和平論壇,台北市福華飯店,
2005年5月27日。
熊光楷,”妥善應對新的挑戰 共建全球能源安全,”能源安全: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5月24日。
賴怡忠,”中共能源戰略布局對我之影響與因應之道,”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台北,2005年5月27日。

5. 研究計畫報告
劉莉,”美國將發中國能源需求報告,”2005年12月30日。

6. 報紙
大公報(香港),2000年7月17日,版A12。
中央日報, 2002年6月2日,版5。
聯合報,95年4月18日,版13。
聯合報,2002年11頁29日,版6。
亓樂義, ”中共載人潛水器 可入海7千公尺,” 中時電子報, 2007年02月05日。
王健君,”中國經濟安全進入 非常挑戰期”,瞭望新聞週刊(北京), 2006年01月16日。
林伯強,”中國經濟增長中的能源與環境約束,”新浪財經 (香港), 2006年06月19日。
何帆、覃東海,”中國能源政策的國際戰略”,21世紀經濟報導(上海),2005年11月14日。
呂昭隆、吳明杰,“北京國安聚焦 確保能源安全,”中國時報,2006年1月5日26日。
林正修,”喇叭聲與上海話,”中國時報,時報廣場,2007年4.月30日。
許紹軒,”掐石油航線 迫中抽軍力,”自由電子報,2006年11月。
張毅,”天價原油進口屢創新高須引起警惕,”南方日報(廣東),2005年7月11日。
冀文海,”如何迎接“綠色GDP時代,”中國經濟時報(北京), 2004年03月16日。
”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拓展"走出去"破解石油困局,”經濟參考報(北京),2004年09月21日。

7. 網站
”2007年中國石油市場運行與政策取向,”中研網, 2007年4月23日。
”中國能源礦產資源生產,”中國礦業網, 2007年2月28日。
”中國南海石油儲量可觀 中海油美國丹文攜手開發,”中新網,2005年12月07日。
”我國石油安全評價及建議,”資源網,2007年3月31日。
”兩石油巨頭相繼整合 國家能源戰略調整提速,”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22日 。
”招商輪船(601872),”中國石油戰略命脈,”新浪財經,2006年12月13日。
”能源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中國網,2007年3月24日。
上海社科院,”論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中經網,2004年08月30 日。
中國石油觀察人士,”中國將建立相當於30天進口量的石油戰略儲備,”央視國際,新華網,2007年04月21日 。
張曉松,”國土資源部:我石油剩餘經濟可採儲量20.43億噸,”新華網, 2007年03月30日。
孫明德,”中國石油戰略及其可能問題,”台灣經濟研究網站,2006年3月8日。
”預計201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依存度將達到50%,”中國新聞網,2006年07月18日。
湯淑君編譯,”油價漲破73美元,”聯合新聞網,2006年6月 6日。
曾金勝,”焦慮的石油安全戰略,”時代潮,2004年09月10日。
楊躍萍、董曉賓,國際先驅報,2004年08月10日,”中國尋求第四條海上
生命線,”人民網,2006年6月13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81.221.121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81.221.121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