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0116-10454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0116-104549
論文名稱
Title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The Study of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a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8-10
關鍵字
Keywords
計畫行為理論、行為意向、社團參與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behavioral intention,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6043 次,被下載 9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604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2 times.
中文摘要
為落實全人教育與培養學生的多元化能力,大專校院除了著重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的養成之外,更應重視學生「非正式學習」的部分:社團活動,藉此提升其人際關係、自我表達、領導能力與壓力調適等多元智力的發展,並協助培養其未來職場的適應能力。然而,近年來隨著少子化的時代趨勢,及政府財政拮据致補助減少,學生數量遞減,且其因社會價值多元之衝擊,對校園社團活動參與日趨冷淡,使得當前社團輔導工作面臨考驗,亟需尋求更有效的發展策略,以爭取學生的認同與提升其參與動機。

本研究以Ajzen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做為研究架構,旨在預測及解釋國立中山大學學生參與社團行為之意向。本研究目的為:1.了解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之差異;2.了解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影響。研究工具採用自編「國立中山大學學生參與社團行為意向之調查問卷」進行抽樣調查,並依據結果提出統計分析,以描述性統計、信效度分析、相關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迴歸等分析方法獲得結果。

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社團參與之「行為態度」與「行為意向」具有顯著正相關。
(二)大學生社團參與之「主觀規範」與「行為意向」具有顯著正相關。
(三)大學生社團參與之「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具有顯著正相關 。

從本研究中,我們可以了解國立中山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等因素會顯著影響社團參與的行為意向,進而左右社團參與的實際行為。依據研究之發現,建議社團輔導相關單位開立培訓課程,並於適當場合中,積極宣導社團參與之正向功能,除此之外並鼓勵學生做好時間與學業管理,以期兼顧社團與學業,藉由參與社團活動,由團體制約而培養團隊合作、人際信任及互助互惠的價值觀,將有助於其倫理觀的內化與組織公民行為的養成,未來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中流砥柱。
Abstract
It is essential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ce more emphasis on "informal learning" than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order to cultivate versatile students via the holistic education approach. Student clubs provide one type of informal learning that focuse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uch as social networking, self-expression, leadership, stress coping, employability, etc. However, with the worsening low birthrate in recent years and decreasing educational subsidie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continues to drop year by year.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lub activities has also declined because multi-faceted social values mean that student clubs are not the sole approach for students to seek self-growth. This situation poses challenges to guidance work in student clubs; thus, it requires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create a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students regarding student clubs and in turn, motivat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club activities.
This study takes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proposed by Ajzen a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o predict and explain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club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re: First, How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he part of the students cause differences in their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regarding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Second, How students'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regarding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influence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regard to such participation. The research tool, "Questionnaire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complied by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was used for a sample survey. The data elicited from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were then analyzed vi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behavior and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terms of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exhibit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2. Students' subjective norms and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terms of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exhibit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3. Student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terms of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exhibit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relation to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which will further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y will participate in a student club.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authorities related to student club guidance offer more training programs, and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wherever appropriate. In addition, competent unit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seek progress in time and schoolwork management so that they will be more capable of joining student club activities to develop values of teamwork spirit,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mutual help and reciprocity, which in turn will help them to internalize ethical values and learn the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thereby becoming pillars of the nation, ready to make contributions for the public goo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社團參與理論 11
第二節 影響社團參與動機與阻礙之因素 18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與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關連性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調查方法 34
第三節 變項釋義 35
第四節 問卷設計 3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7
第一節 受測學生之現況分析 47
第二節 正式問卷之效度考驗與信度分析 60
第三節 社團參與與行為意向各構面之相關性分析 65
第四節 受測學生背景屬性對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顯著性分析 66
第五節 社團參與之行為意向與各構面影響程度之迴歸分析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2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87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問卷(預試問卷) 98
附錄二:國立中山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問卷(正式問卷) 102
附錄三:推動校園社團發展方案 107
附錄四: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社團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實施要點 11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十版)。台北市:五南。
王淑怡(2015)。應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縣市合併後員工知識分享行為意圖-以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舒誼(2009)。大學校院學生社團負責人轉型領導與成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誕生、宋美妹(2002)。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2輯,115-127)。台北:東吳大學。
王曉麟(2001)。科技大學學生社團負責人領導行為、領導特質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耀聰、洪煌佳(2012)國小學童參與運動社團之行為意圖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2期 (2012/06/01),P1-17。
田瑞良 (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朝煌(2005),學生參與社團動機、阻礙因素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行政業務研究發展計畫案期末報告。
朱競偉(2000)。大專社團輔導實務。嘉義市:濤石文化。
江郁君(2009)。大學生捐血意圖的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淑瑩(2008)。大學生服務性社團參與、人際關係及人生目標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銀嘉(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高雄市民眾對電動機車使用意圖。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何嘉仁、洪煌佳(2012)。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自行車參與者行為意圖之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2012,第17 期,頁23-38。
吳幼妃(1977)。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7)。頁5-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圖書。
吳明隆(2008)。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299頁。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市:五南。
吳思達、蔡宜珍(2005)。大學生社團領導經驗與社會化發展之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227-248。
吳淑鶯、陳瑞和(2006)。計劃行為理論應用於網路書店購買行為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九卷‧第四期。
呂雅燕 (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宋其英(2002)。師院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永祥(2010)。臺灣科技大學學生參與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賞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驗證。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第4 卷第1 期。2010 年3 月。
李美蘭(2005)。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秋慧(2008)。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專教職員休閒運動行為。南亞學報第二十八期。
林秋慧(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台灣地區民眾從事休閒運動之行為模式。教專研 098P-048。
林瑋珊 (2009)。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對於服務學習觀感級團體動力知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震銘(2013) 。從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台灣餐旅從業人員赴中國大陸發展的行為意向影響因素。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錫波(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及階段行為改變模式探討大學生在中華職棒之觀賞意圖。大專體育學刊第11 卷第2 期57-68 頁。
姜淑華(2003)。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慧貞、林美芳、廖聆岑、蘇鈴茱、林旻沛、丁建谷、朱朝煌、劉秀霞、陳孟莉、傅木龍、何進財(2004)。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十七卷第2 期。頁43-66。
洪升呈(2008)。龍華科技大學學生社團參與之阻礙因素研究。台灣體與運動管理學報,第七期,101-116頁。
胡益進、呂秋慧(2003),大學生社團自我期許與自我實現--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九十學年度社團負責人為例,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林至善主編),259-282。
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正宏(2014)。自然人憑證延伸服務功能對民眾使用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建文(2008)。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千培(2006)。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金門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運動社團意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千培、鄭志富(2009)高中階段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意圖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 42卷3期 ( 2009/09) , 95-112。
張同廟(2009)。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對社團凝聚力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第26卷第一期。
張同廟、施慧君(2003),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大一學生社團選擇偏好之研究,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林至善主編),283-305。
張良翰、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爲例。大專體育第51期 民89年12月 頁140-147。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雪梅(1993)。良師益友"大學院校導師手冊,張老師出版社,台北(1993) 。
張琬渝、薛名淳、林啟川(2011)。計畫行為理論在體育教學設計之應用。大專體育,第117期,21-27頁
張翠珠 (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明珠、郭德賓(2006)。餐旅技職院校學生校外實習對職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科系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辰維(200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冒險性遊憩活動參與者之行為意向–以登山活動為例。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信安(2009)。臺灣科技大學學生參與運動社團行為意圖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琴、李明聰(2007)。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生態旅遊遊客之環境行為模式。—以高雄洲仔濕地公園為例。2007年台灣觀光產業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真理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台南。
陳國鑫、吳培協、李小娟(2007)。大專院校運動社團學生生活型態與參與動機之相關性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35-144 頁。
彭馨瑩(2011)。社團經驗對職業技能準備與職涯成功之影響──以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台北: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5-80。
黃富順(2001)。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北市:師大書苑。
黃鳳嬌(1996)。大學社團經驗之影響。訓育研究,35(3),33-36。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楊艾陵、萬慶鳳、吳勤榮(2014)大專校院學生社團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第十一卷第四期1-14頁,103.12。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3),7-16。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楊景堯(1981)。新竹師專學生志趣、生活及學習態度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6,95-145。
楊極東(197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活動現況調查研究,正中書局。
溫健蠶(1996)。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俞晴(2009)。淡江大學學生課外活動學習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劉建宏(2010),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寬(2013)。高中生選擇就讀社區高中影響因素之分析-以計畫行為理論觀點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宜弘、黃芬芬、楊雪華(2012)。大專學生參與志工服務性社團之探討-以亞東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第四期。
謝東波(2013)。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社團涉入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朝陽科技大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謝海平、龔世文、黃世琤(1992)。我國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現況之探討。訓育研究,31(3),39-56。
謝嘉珍(2009)。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顏映馨 (199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竇希皓(2006)。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以服務性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NY: Springer.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Stony Stratford: Milton Keynes.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2002).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2, 665-683.
Ajzen, I., & Driver, B. L.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al,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2005).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U.S. higher education: The student perspective. Washing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Baker, D. A. and Crompton, J. L. (2000).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27(3), 785-804.
Bamberg, S., Ajzen, I., & Schmidt, P. (2003). Choice of travel mode in the theory ofplanned behavior: The roles of past behavior, habit, and reasoned action. Basic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5(3), 175-187.
Brown, B. B. , (1999) “Noninstructional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 , Final report : Project 2.ERIC ED 340641.
Camp, W. G.(1990),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 : A covariance structural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5), pp.272-278.
Chen, J. S. (1997) The tourists’ cognitive decision making model. The Tourists Review, 4, 4-9.
Cooper, D. L., M. A. Healy, and J. Simpson(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specific changes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5, pp.99-102..
Cordano, M. (1998).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raig, H. , and H. Gary, (1991)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ment:School size as possible mediator of SES influence among individual students.” ERIC ED336247.
Erikson, E.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Toronto, CA: George J. McLeod Limited.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 Inc. Hunt, S., & Rentz, A. L. (1994). Greek-letter social group members’ involvement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289-295.
Hood, A.B., Raihinejad, A.R.,& White,D.B.(1986).”Changes in ego identity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7,pp.107-113.
Lewis, A. C. , (1989) “That is not so extracurriculum. Kappan special report ”, Phi Delt Kappan, Vol.70, No.9, pp.1-8, may.
Pascarella, E., & Terenzini, P.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Volume2. A third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gJossey Bass.。
Pittman, L. D. & Richmond, A. (2008). University belonging, friendship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college.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6(4), 343-361.
Ronald, E. Gholson, (1985)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Cocurricular Activity Participation”, ERIC Document Service, No.EJ 326584, MASSP-Bulletin, Vol.69, No.483, pp.17-2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