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0117-15205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0117-152057
論文名稱
Title
往生互助合法化之研究
Legislating for Mutual Funeral Plan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7-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8-10
關鍵字
Keywords
政策執行合法化、政策關係者、往生互助事項、去商品化、政策變遷
De-commodification, Policy Legislation, Policy Stakeholders, Policy Change, Mutual Funeral Plan (MFP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4 次,被下載 58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88 times.
中文摘要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過程中必經且重要的階段,也是現代國家「依法治國」的體現。政府執行政策必須經過合法化,方具有統治正當性,對人民產生拘束力與執行力。
「往生互助事項」是民間弱勢族群自助互助機制,也是會員於生前在為自己往生後先行籌措喪葬金,期能尊嚴善終的方式。民國80年內政部做出「對於老人、家庭或社會而言,實具有促進安定與增進和諧作用」的行政解釋令,到民國101年,立法委員向行政院提出質詢,召開公聽會議。監察委員亦立案調查,提出疏失改善意見。陳沖與江宜樺兩位前院長在行政院治安會報上,都曾指示導正「往生互助事項」組織與營運亂象。直至內政部於2013 年7 月19 日頒布「輔導社會團體往生互助事項處理原則」,作為社會團體處理「往生互助事項」之規範。2014年11月內政部偕同會計師即針對「往生互助事項」全國性社團進行稽查輔導。直至2016年仍針對往生互助事項經營組織指派會計師進行年度查核。2017年2月16日內政部在舉辦社會團體法單獨立法說明會時,也提出針對「往生互助事項」可考慮另立專法。期間,歷經26年,「往生互助事項」的政策變遷,不僅關係著「往生互助事項」經營者應有的社會責任,也關係著社會大眾對「往生互助事項」經營現象、認知態度與行為反應。
本研究即以整理「往生互助事項」立法現況與實務發展,運用文獻探討、問卷調查與諮詢訪談,進行依變項與自變項相互關聯性的實證分析研究後,論結往生互助事項應定位為「公共問題」,已是社會需求概念,而非風險賭注遊戲,不應視為僅是為私人間的協議糾紛。而且往生互助事項已有年齡下降化、區域普及化、規模市場化、經營制度化的發展現象。其是具有功德理念與社福價值,應定性為社會服務慈善活動,是可賦予公益慈善領域的社會責任。政府應要有「政策執行合法化」的認知視野,並盡速提出相關「往生互助事項政策合法化」方案。文末並野人獻曝地提議往生互助事項「去商品化」之定性,以及在社會保險制度光譜位階之定位,以及與社會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正名、社會責任確立、稅賦減免等關係,作為未來研究課題,並試擬「往生互助社法」條文宗旨,做為未來研究的方向。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process of legalization of ‘Mutual Funeral Plans (MFPs)’ in Taiwan, which are private insurance policies/programs initiated by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for funeral preparation. The obstacles to legalizing mutual funeral plans include disputes over the attributes of MFPs,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MFP-organization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tackles these problems by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in terms of the history of MFPs in Taiwan, legal principles, and social media, and then conducting a survey to acquire the general cogni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FPs among policy stakeholder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MFP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 risky gambling, but a mutual and de-commodified aid in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social welfare and philanthropy.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claim that legislating for Mutual Funeral Plan in Taiwan is timel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國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審定書 i
摘要…………………………………………………………………........ii
Abstract...………………………………………………………………..iv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往生互助事項之政策合法化分析 12
第一節 往生互助事項之政策背景 12
第二節 往生互助事項之公權論述 17
第三節 往生互助事項之媒體報導 25
第四節「往生互助事項」政策合法性之論析 26
第三章 往生互助事項之社會認知調查 30
第一節 社會認知調查規劃 30
第二節 社會認知調查結果 32
第三節 社會認知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37
第四章 往生互助事項之社會認知原因分析 47
第一節 社會認知原因之諮詢訪談規劃 47
第二節 社會認知之原因分析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8
第二節 政策建議 86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 歷任總統表(西元1990年後) 101
附錄二 行政院歷任院長表(西元1991年後) 102
附錄三 1990年後歷次立法委員選舉 103
附錄四 內政部歷任部長表(西元1991年後) 104
附錄五 法務部歷任部長表(西元1989年後) 105
附錄六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歷任主任委員表(西元1991年後) 106
附錄七 公平交易委員會歷任主任委員表(西元1991年後) 107
附錄八 學者針對「往生互助事項」之見解摘錄 108
附錄九 內政部輔導社會團體往生互助事項處理原則 110
附錄十 監察院「往生互助事項」調查報告紀要 113
附錄十一 行政院暨各部會處置「往生互助事項」大事紀 115
附錄十二 立法院各黨籍立法委員針對往生互助事項之主張 121
附錄十三 問卷內容 12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王柏鴻(譯)(2002)。全球化反思:粉碎假面經濟榮景(原作者:Wayne Ellwood)。台北:書林。
王振軒(2006)。非政府組織的議題、發展與能力建構。台北:鼎茂。
朱志宏(2006)。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吳英明、林德昌(2001)。非政府組織。台北:商鼎。
李明政(1998)。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台北:洪葉。
李明(譯)(2002)。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原作者:Joseph E. Stiglitz)。台北:大塊文化。
汪正洋(2012)。圖解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市:三民。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
林淑馨(2012)。公共管理。高雄市:巨流。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市:華泰。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台北市:時英。
高寶華(2006)。非營利組織策略經營管理。台北市:華立圖書。
張其祿、吳英明(2005)。全球化下的公共管理。新北市:商鼎文化。
張道義(譯)(2008)。國家學體系:社會理論(原作者:Lorenz von Stein)。台北市:聯經。
郭思妤(譯)(2007)。科特勒談政府如何作行銷(原作者:Philip Kolter、Nancy Lee)。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詹昭全(1997)。審判政府-主權在民的新覺醒。台北:月旦。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原作者:David Osborne & Ted Gaebler)。台北市:天下文化。
魯炳炎(2007)。誰說了算?從蘇花高到蘇花改政策變遷的倡議聯盟分析(1990-2014)。台北市:五南文化。
魯炳炎(2014)。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台北市:韋柏。
(二) 期刊
吳美智(2009年7月)。非政府組織與全球經濟議程設定:理論的分析架構。國際關係學報,28,9-44。
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及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33, 296-297。
莊文忠(2007)。倡議型非營利組織倡議的創新策略與途徑。第三部門學刊,7,115-138。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年12月)。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
形成:質化研究的檢證。公共行政學報,33,121-163。

孫萍、許陽(2012年6月)。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研究現狀梳理與評價。廣東行政學
院學報,24〈3〉。
陳敦源、韓智先(2000)。是誰告訴人民他們要什麼?媒體、民意與公共議程設定。研考雙月刊,24〈1〉,19-31。
魯炳炎(2007)。政策行銷理論意涵之研究。中國行政,78:31-53。
魯炳炎(2007)。政策倡導聯盟架構之研究-以我國自由貿易港區政策為例。航運季 刊,16〈1〉,75-102。
羅金棟(2007年3月)。國家治理中非政府組織的角色與政策倡議策略:以菸害防 制法為例。非政府組織學刊,2,29-90。

(三) 論文
王信仁(2003)。再訪社會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華( 2002)。從認養獨居老人看臺北市社區內志願服務團體之發展模式。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論文。

涂玉山(2001)。大高雄地區中老年人對老人住宅之分析及老人住宅行銷策略之探討。高雄: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莊文忠(2003)。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佳容(2008)。合作社參與社會保障制度之可行性探討。台北:台灣社會福利協會發表論文。

魯炳炎、胡滌生(2004)。我國自由貿易港區政策之論證分析—以高雄港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四)網路檢索
「老人福利生活津貼」的政策省思(2009年2月11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政研究報告。2017年6月26日,取自:http://npf.org.tw/1/5397?County=臺東縣&site=

公共政策議題的議程設定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2002年6月)。中華傳播學會年會。2017年6月20日,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366_1.pdf

析論我國「集會遊行法」最近三次主要修法提案之政策議程設定(2008年12月26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7年6月29日,取自:http://www.npf.org.tw/3/5222

從柯媽媽推動汽機車第三責任險立法檢討我國社會議程之立法困境(2009年2月6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7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1/5375?County=苗栗縣&site=

關於往生互助會納入管理機制的延伸性思考(2013年7月)。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 利協會官方網站。2017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sunnyswa.org.tw/index.php/timenews/view/63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