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1103-1622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1103-162252
論文名稱
Title
含股票選擇權投資組合風險值之理論與實証-利用對角模型法(Diagonal Model)改良SPAN風險評量系統
A Study on SPAN's Risk-measuring Methodology For Portfolio That Include Options-Apply Diagonal Mode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6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7-0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7-11
關鍵字
Keywords
風險值、對角模型、跨商品折抵率
Diagonal Model, VaR, SPAN, TIM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36 次,被下載 336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3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366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研究跨商品間折抵方法,深入探討SPAN與TIMS的折抵概念,發展一套更加符合財務理論基礎的折抵概念,作為金融機構建構風險控管之參考。TIMS系統與SPAN系統對於各資產之標的資產相關性設定為一或零,再透過不同的折抵方法,計算含選擇權投資組合的風險。本研究利用投資組合理論中的對角化模型與SPAN系統的情節模擬方法作一結合,利用β作為各資產之標的資產的連動指標,使系統在情節模擬方法上的應用更具有效率性。根據本研究之結構化蒙地卡羅測試,以及利用回溯測試評估含現貨、期貨及選擇權之投資組合的風險值評估績效,結果得到以下的結論:
(1) 修正後的SPAN系統更具精確性,由於SPAN系統是以兩兩資產的淨Delta部位作為折抵基礎,且只有在投資組合呈現反向部位時,投資組合才存在折抵的效果,且容易受到的部位的限制使得當資產的合約規模差異大或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數目過多時,風險值高估的情況會更加嚴重。TIMS系統是利用單一的折抵率作為資產間折抵的基礎,雖然簡化了跨商品間的折抵,但容易在投資組合所含資產數目少且資產間相關係數較低的情況下產生風險低估的現象,這將會對金融機構造成損失的威脅。
(2) 修正後的SPAN系統更具有理論依據,本研究以對角化模型為基礎,利用個別資產與加權指數之間的Beta值作為資產間的折抵依據,相較SPAN與TIMS 系統簡單將資產間的相關性設計為零或一更具有財務的理論基礎。
(3) 參數的估計更為簡化,TIMS系統的最大優點在於雖然是採用簡單參數估計,相對而言SPAN系統在多資產投資組合風險值計算過程繁鎖,更費時的是在估計兩兩資產之間的折抵率,當資產的數目愈來愈多時,所需要估計兩兩資產間折抵率的負擔將愈來愈重,因此若採用Beta值作為折抵的基礎時,由於Beta的估計較SPAN系統的折抵率簡單,而且由於非系統風險或Delta對於價外選擇權所造成的估計誤差,將會隨著投資組合內資產的不斷增多,將使得這樣的估計誤差在風險值的估計上不具影響力,因此在多檔個股選擇權的投資組合之下,就不易產生風險低估的現象。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表 目 錄 4
圖 目 錄 5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6
第一節 研究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市場風險衡量方法的簡介 11
第二節 TIMS及SPAN保證金系統介紹 14
第三節 對角模型法(DIAGONAL MODEL) 對於折抵之簡化 22
第三章 模型與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對角模型法(DIAGONAL MODEL) 於折抵方法之應用 26
第二節 結構化蒙地卡羅模擬法之模擬測試 29
第三節 風險值的評比準則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5
第一節 多檔個股投資組合風險值誤差測量 35
第二節 多檔個股選擇權投資組合風險值誤差測度 41
第三節 回溯測試 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6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59
參考文獻 6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英文部分】

Alexander, CO and CT Leigh, 1997, “On the covariance matrices used in value at risk models”, Journal of Derivatives, spring 1997, pp50-62.

Black F and M Sholes, 1973, “The Pricing of Option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1, pp. 637-654.

Boyle, 1997, “Option: A Monte-Carlo Approach”, Journal of Fiance Economic”, vol. 4, pp.323-338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2001,"SPAN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ebruary 21

Duffien D. and J. Pan, 1997, “An overview of Value at Risk”, Journal of Derivatives, Vol. 4, pp.7-49

Hull, J. C., 2000,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Prentice-Hall Inc, Forth Edition

Elton, E. J. and Gruber, M. J., 1995,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and Investment Analysis”, John Wiley & Sons, Inc, Fifth Edition

The Option Clearing Corporation, 2001,"OCC-TIMS User's Guide version 2", April

CME網站http://www.cme.com/span


【中文部份】

洪靖華,1998,「SPAN對含選擇權投資組合風險值計算之理論與實證」,中山大
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圭慧,1998,「TIMS對含選擇權投資組合風險值計算之理論與實證」,中山大
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德明,1999,「結算會員風險之衡量與管理」,台灣證券集中保管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專題研究

劉德明,2000,「風險值計量模型之理論與實證--以風險值的角度比較SPAN與TIMS對含選擇權的投資組合風險衡量的正確性」,台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委託專題研究

吳一芳,2002,「風險值之風險探討」,東吳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登賀,2002,「加入新資訊之歷史模擬法的風險值衡量」,中正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德明,2003,「TAIFEX選擇權保證金系統評介,精確衡量投資風險」,期貨人季刊,2003第二季與第三季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