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1117-11401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1117-114019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大陸社會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7-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8-11
關鍵字
Keywords
社會運動、公民社會、中產階級、社會問題、全球化、社會網絡
social movement, civil society, rise of the middle class, social problem, globalization, social network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自1978年起,中國大陸開始進行改革,歷經30-40年間的改革開放,提昇人民基本物質需求。在社會中,每個人的利益不斷的產生與互動下,人們開始追求下一階段的心理、關懷及個人實現,為了追求公平與安全感,開始產生比較感,逐漸形成慾望。倘若無法有效調節整體利益,自然會追求建立新制度的方式來平衡利益及節制自私。

本文係依文獻調查法、歷史研究法及演繹歸納法,主要針對中國大陸自1978年經濟改革之後,發現一些經濟發展下造成的現象,諸如:貪汙腐敗、人口就業問題、城鄉貧富差距、民眾參與、社會運動、中產階級崛起、社會網絡、第三部門興起與全球化等現象,將會促使社會變遷。國家如何去因應與調節尤甚重要。人民對國家的可期待性與信賴,將決定國家未來發展的走向。

本文發現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面臨瓶頸,法制紀律跟不上財富累積的速度,社會對國家的信賴度下滑;大陸多數社會問題,單由國家力量無法改善,社會新動能及組織的必要參與可以彌補國家服務的不足;大陸政治體制之秩序、代表性及典範未完全建立。本文就發現結果作出建議,期具有參考價值,以作為未來中國新制度建立之參考。而本文研究限制,僅能就中西現有文獻資料,來討論中國大陸社會的演變,尚無法真切了解中國官方真實態度及思維。建議日後研究必需偕同中國官方人員訪問及內部資料進一步研究,方能得知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之發展程度。
Abstract
Since 1978, China has been progressing economic reform. Through 30-40 years economic reform, promoting the basic material needs of people in China;But now, everyone in China `s society begins to compare with each other and desires more to pursuit self-security after ‎private interest and social interest ‎expand due to economic reform. If unable to ‎regulate ‎overall social interests, someone will try to ask the government to build new system and rule to balance and control others.
The paper use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alysis, historical approach and deduction and induction to fi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coming into some phenomenons such as corruption, unemployment, ‎urban-rural wealth gap, ‎insuffici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rise of the middle class, building of social network, ‎rise of the third sector, globalization etc. will force China`s society to change. How to balance complex social interests is important for a country to achieve good governance. Because a government can be expected and trusted by people will decide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the state in the future.
The paper fi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ront difficulty, and the legality can`t follow up the speed of gathering wealth; most of the China`s social problems can`t improve just by China`s government, some new social energy and organization should be essential to participate in to supplement insufficient social services;the order, representative, and paragon of the China`s form of government still don`t build adequately. Hopefully, the proposal from the paper can provide valuably the China to build a new institution and paragon. But the real opinions of the China`s government can`t be realized, the paper just refer to some documents and researches of the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o derive these conclusions. I propose the studies in the future need interview the officials of the China`s government and disclose the China`s official documents to realize the real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country-society relat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 一 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研究範圍………………………………………………...…3
第四節 研究限制………………………………………………...…4
第 二 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政治參與……………………………………………..….…5
第一項 政治參與的意義………………………...……………...…5
第二項 政治參與的方式…………………………...…………...…5
第三項 政治參與的理論………………………………...……...…6
第四項 參與爆炸………………………………………...…..….…7
第五項 小結……………………………………………...…..….…7
第二節 新制度主義………………………………………………...8
第一項 制度主義的意涵……………………...………………...…8
第二項 新制度主義的概念與分類…………...………………...…9
第三節 公民社會………………………………………………..…14
第一項 公民社會的意涵……….…………………..…………..…14
第二項 公民社會的特徵………….…………………………..…..16
第三項 公民社會的價值………….…………...….…………....…18
第四項 小結…………..…………..……………...……………..…18
第 三 章 1949年~1978年中國大陸之社會
第一節 中國的社會主義………………………..…..…………..…19
第一項 馬克思主義……………………………......……….…..…19
第二項 中國共產主義的特殊性………………......……….......…20
第三項 中國大陸的引進與轉變……………......………….......…21
第二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23
第一項 國家的角色………………....………………….….…..…23
第二項 社會革命之國家中心論……………....…………....……24
第三項 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的新關係……....…………....……25
第三節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27
第一項 中國大陸政府的思想與組織……………………....……27
第二項 中國大陸政府的政府結構…………………………....…27
第三項 中國大陸政府的政黨………………………………....…28
第四項 中國大陸的土地改革……………………………....……30
第五項 狂熱的新社會運動…………………………………....…32
第六項 中國大陸政府的人民公社制度…………………....……32
第七項 中國大陸境內的工業發展…………………………....…34
第八項 社會與思想的控制………………………………....……35
第九項 中國大陸社會主義新人……………………………....…36
第十項 文化大革命的回顧………………………………....……38
第 四 章 新問題的產生
第一節 貪汙與尋租…………………………..……………………40
第一項 競租理論………………………....………………………41
第二項 中國大陸腐敗現象……………....………………………42
第三項 大陸官場跑官要官現象…………....……………………44
第四項 貪汙統計數據……………………....……………………45
第五項 中國大陸打擊貪腐的行動……....………………………47
第二節 貧富差距………………………..…………………………48
第一項 城鄉差距擴大貧富差距……...……………….…………49
第二項 最低工資政策………………...……………….…………50
第三項 中國大陸扶貧的措施………...……………….…………52
第三節 失業問題…………….………………………….…………55
第一項 結構性失業……………...………………….……………56
第二項 主要失業群體…………...………………….……………57
第三項 農民工回轉問題…………...……………….……………59
第四節 城鄉落差…………………………………..………………60
第一項 中國大陸境內城鄉差距之現況………...….……………60
第二項 統計數據顯示……………………………....……………61
第三項 探討城鄉差距成因………………………....……………62
第四項 大陸農村的「三留」問題………………....……………64
第五項 戶籍歧視現象……………………………....……………65
第六項 中國大陸城鄉差距的調整………………....……………68
第五節 人口政策及人口老化…………………...……………...…69
第一項 一胎化政策……………………………....………………69
第二項 中國大陸開放二胎生育………………....………………70
第六節 有限的政治參與與合法性危機………………..…………71
第一項 社會主義的爭論………………………………....………72
第二項 國家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72
第三項 社會主義的制度危機…………………………....………74
第四項 思想與認同感的改變…………………………....………75
第五項 選舉與政治參與………………………………....………76
第六項 政治壟斷與緊張………………………………....………81
第 五 章 新社會動能
第一節 中產階級的產生………………………………..…………82
第一項 分化程度低的社會…………………………....…………82
第二項 社會結構發生重組分化……………………....…………82
第三項 社會階層化影響之理論……………………....…………83
第四項 階級爭取社會權利…………………………....…………85
第五項 私營企業主階層……………………………....…………86
第二節 第三部門的興起……….……………………….…………87
第一項 非營利組織的意涵…………………………....…………87
第二項 大陸境內非營利組織的發展……………….……...……88
第三項 中國大陸非政府組織的管理……………….…...………90
第三節 私領域與新公共網絡的形成………….…….…….………91
第一項 公共領域的概念……………………………....…………91
第二項 大陸網民人數迅速增長……………………....…………92
第三項 政策之窗……………………………………....…………92
第四項 電子化問政………………………………....……………94
第五項 大陸的網絡管理…………………………....……………95
第四節 從群眾運動到社會運動………………………...…………97
第一項 群眾運動與社會運動………………………....…………97
第二項 大陸的社會群體運動…………………………....………98
第三項 少數民族運動…………………………………....………99
第 六 章 全球化影響下的中國大陸
第一節 全球化下的經濟參與…………………………..…………102
第一項 全球化意涵…………………………………....…………102
第二項 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103
第三項 國營企業改革……………………………....……………104
第四項 區域經濟的參與…………………………....……………105
第五項 美國的思維………………………………....……………108
第二節 全球化公民社會……………………………..……………110
第一項 全球化議題網絡……………………………....…………110
第二項 跨國倡議網絡的特點………………………....…………111
第三項 中國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表現…………....…………112
第四項 全球性公民社會……………………………....…………112
第五項 境外NGO在大陸…………………………...……………114
第六項 大陸防範境外NGO ………………………..……………115
第 七 章 結論.
第一節 經濟發展之於政治民主……………………...……………117
第二節 本文發現……………………………………...……………118
參考文獻及書目………………………………………..……………12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專書
1. Andrew Heywood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9。《政治學新論》(Politics)。臺北:韋伯出版社。
2. Anthony Giddens著,廖仁義譯,1992。《批判的社會學導論》。臺北:唐山出版社。頁84--85。
3. Heywood, Andrew.著,楊日清等譯,1999。《政治學新論》(Politics)。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4. Margaret E.Keck and Kathryn Sikkink著,韓召穎、孫英麗譯,2005/6。《超越國界的活動家-國際政治中的倡議網路》(Activists
beyond borders-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e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28-33。
5. North, D.著,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臺
北:時報文化。
6. Samuel Huntington.著,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譯,1985。《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Countries)。臺
北:黎明文化公司。頁52。
7. UNCTAD,2000。《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外商直接投資和發展的挑戰》。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頁11-12。
8.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9. 王名、劉國翰、何建宇,2001。《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7。
10. 王滬寧,1988。《轉變中的中國政治文化結構復旦大學(社會科學版)》。
11. 成漢昌,1994。《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中國:檔案出版社。頁627。
12. 江明修,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事業公司。頁6。
13. 李珍剛,2004。《當代中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38-39。
14. 李漠,2007/11/22。〈第一個與最後一個"人民公社"〉,《小康》。
15. 何清漣,1998。《現代化的陷阱 - 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16. 吳敬璉,2005。《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出版社。
17. 南路明、肖志岳,199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產法律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及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中國:法制出版社。頁4。
18. 亞蘭杜漢著,舒詩偉譯,2002。《行動者的歸來》(Le retour de l`acteuk)。臺北:麥田出版社。
19.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1996),《中國地區差距報告》。臺北:致良出版社。
20. 俞可平等著,2002。《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1. 徐中約,2002。《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2. 孫關宏,2003。《政治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
23. 孫立平、李強、沈原等著,2004。〈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近中期趨勢與潛在危機〉,《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
24. 馬克斯.韋伯,1997。《經濟與社會(下)》。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馬克思、恩格斯,1995。〈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頁277。
26. 唐文方,2008。《中國民意與公民社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頁176。
27. 格林斯坦,1996。《政治學手冊精選(下)》。北京:商務印書館。
28. 許明,1997。《關鍵時刻-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廿七個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頁551-552。
29. 許欣欣,1999。〈1998-1999年:中國市民的關注焦點與未來預期〉,汝信、陸學藝編。《1999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84-100。
30. 許志嘉,2006/3/23。〈貧富差距衝擊共產黨政權〉,《新新聞》,第 994期,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1. 費正清(John Fairbank)著,張理京譯,1989。《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301-303。
32. 塞繆爾•P•亨廷頓,瓊•納爾遜,1988。《難以抉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北京:華夏出版社。
33. 塞繆爾•P•亨廷頓著,聶振雄、張岱云等譯,1994。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34. 塞繆爾•P•亨廷頓著,周琪、張立平等譯,1998。《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
35. 鄧國勝,2003。〈1995 年以來中國 NGO 的變化與發展趨勢〉,王名編,《中國非政府公共部門》。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頁
290。
36. 鄧小平,198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文選(1975-1982)》。香港:三聯書店。頁148-150。
37. 鄧正來,2005/10/20。〈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的研究引論〉。博客中國,< www.newmind40.com/01_05/dzhl.htm >。
38. 薄一波,1993。《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頁731-732。
39. 閻學通、孫學峰著,2001/9。《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40. 鍾京佑,2003。〈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18期,頁23-52。
41. 羅平漢,2003。《農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頁32-51。
42. 羅平漢,2003。《農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頁32-51。
43.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頁384-385。
二、中文期刊
1. 王毓莉,2008/7。〈中國大陸網民公民意識崛起與中共網路管制政策的衝撞〉,《行政院大陸委雲會兩岸情勢簡報》,頁27-36。
2. 王信賢,2009/4/9。〈中國大陸農民工失業問題及中共因應對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27。
3. 王信賢,2010/6。〈當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變與常-以環保組織的發展為例〉,《政治學報》,第49期,頁69。
4. 王信賢,2012/7/12。〈大陸區域發展與城鄉差距問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2-16。
5. 王信賢,2012/3/8。〈近期大陸罷工潮與勞工維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9-12。
6. 王信賢,2016/4。〈大陸通過「慈善法」之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5。
7. 王信賢,2016/9。〈連雲港市民抗議興建核廢料場事件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5。
8. 王占璽,2016/4。〈大陸「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草案簡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5。
9. 王韻,2016/11。〈中國大陸修訂「宗教事務條例」之影響〉,《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5。
10. 王名,2010。《社會組織概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頁138。
11. 林宗弘,2012/4/12。〈大陸戶籍制度的管理與變革〉,《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20-26。
12. 仝志輝,2004/6/1。〈後選舉時代的村民自治困境和政策創新- 2004 年4月9日晚於-烏有之鄉書吧〉,《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13. 朱蓓蕾,2007/7。〈中國大陸的制度轉型與社會變遷面臨之問題〉,《遠景季刊第一卷》,第三期,頁80-81。
14. 朱蓓蕾,2000。〈中國大陸的制度轉型與社會變遷面臨之問題〉,《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頁86-110。
15. 江澤民,2000/6。〈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1993年8月21日〉。轉引自張漢昌,2000。〈村官腐敗現象的產生原因、社會
影響及治理對策研究〉,《當代法學(大陸)》,第6期,頁27-30。
16. 吳國光,2000。〈中國大陸的選舉制度及其變革〉,《當代中國研究》,第69期,頁39-52。
17. 何清漣,1998。〈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社會結構轉型課題組,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中近期趨勢與隱患〉,《戰略與管理》,第5
期,頁2。
18. 李炯標,2009。〈合作主義視野下我國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效應淺析〉,《當代社科視野》,第1期,頁20-23。
19. 岳山,1999/9。〈疆獨武裝活動擴大〉,《動向》,頁167。
20. 邱素津、趙永祥,2016/3。〈從「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分析中國經濟版圖擴張之挑戰與效益〉,《華人經濟研
究》,第十四卷第一期,頁92-93。
21. 杜巧霞、葉長城,2013/1/5。〈TPP與RCEP區域整合對台灣之影響與因應〉,《經濟前瞻》,第145期,頁49-65。
22. 柳金財,2011/9。〈中共黨國體系政治吸納下的私營企業主政治參與:影響與 限制〉,《育達科大學報》,第28期,頁50-51。
23. 柳金財,2011/9。〈中共黨國體系政治吸納下的私營企業主政治參與:影響與 限制〉,《育達科大學報》,第28期,頁29-34。
24. 林德昌,2006/10。〈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模式:一項理論上的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第七卷第四期,頁15-31。
25. 林德昌,2010。〈全球公民社會對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4期,頁96-111。
26. 林琳文,2006/1。〈從臣民走向公民--中國大陸政治文化的變遷與民主化前景〉,《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1期,頁115。
27. 林清汶,2004。〈兩岸土地法制之比較研究〉。頁31。
28. 洪敬富,2014/5。〈中共「十八大」後大陸網路治理政策趨勢研析〉,《行政院大陸委雲會兩岸情勢簡報》,頁9。
29. 洪敬富,2012/9/13。〈大陸網路發展及其對當前發展中的公民社會之意涵〉,《行政院大陸委雲會兩岸情勢簡報》,頁7-10。
30. 孟南,1999/8。〈當前大陸社會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及其影響〉,《中共研究》,第33卷第8期,頁338-340。
31. 周紹朋,2001。〈中國加入WTO帶來的機遇、挑戰與應對措施〉,《行政》第十四卷總第五十二期No.2,頁549-557。
32. 范錦明,2010/5/13。〈大陸當局謹慎處理農民工回轉問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6-18。
33. 施世駿,2013/4。〈「兩會」後中國大陸收入分配改革之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23-27。
34. 施世駿,2015/11。〈中國大陸開放二胎生育的人口政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5。
35. 俞可平,2006。〈中國公民社會:概念、分類與制度環境〉,《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頁109-112。
36. 侯承硯,1999/1。〈大陸社會面臨不穩定問題之評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期,頁1。
37. 侯政男、蔡宗哲,2013/12/1。〈嚴格控制下的激情、監督與淡定:中國大陸網站人肉搜索行為之理論建構探討〉,《中華傳播學
刊》,24期,頁73-115。
38. 高永光,2000年。〈大陸村民自治與基層民主-從村準立法事項的範圍析論〉,《遠景季刊》,第1卷第4期,頁 91-95。
39. 高安邦、黃智聰、楊思茵,2002/7。〈中國大陸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研究〉, 《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4期,頁24。
40. 陳志柔,1999/10。〈中國大陸的不平等結構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頁7-13。
41. 陳志柔,2008。〈2008年中國大陸社會情勢發展的趨勢〉,《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9。
42. 陳志柔,2008/5。〈中國大陸社會抗議的性質和趨勢〉,《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0-12。
43. 陳志柔,2012/2/16。〈當前大陸農工集體抗議的特質和趨勢〉,《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9-12。
44. 陳明釗,2000。〈中國大陸土地使用權研究〉,頁26-27。
45. 陳小紅,1996。〈社會主義經濟轉軌到市場經濟之陸-中共城鎮住房改革初探〉,收入李思名等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台北
與香港: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浸會大學林思齊學術交流研究所聯合版》,頁219-240。
46. 徐斯儉,2004/1~3。〈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爭議:一個文獻的回顧〉,《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1期,頁3-30。
47. 徐蕙萍,2006。〈新聞媒體在中共當前政治發展策略下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復興崗學報》,87期,頁15。
48. 耿曙,2008/11/13。〈中國大陸貧富差距的近距離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30-32。
49. 耿曙、陳奕伶、陳陸輝,2008/12。〈有限改革的政治意義:中國大陸動員式選舉參與對其城市居民參與意識的影響〉,《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0卷第4期,頁514-518。
50. 馬祥祐,2007。〈中國大陸國企改革模式分析—全球化與在地化改革觀點的對話與激盪〉,《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6期,頁
349。
51. 習近平,2014/11/8。〈在「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東道主夥伴對話會上的講話〉,北京釣魚台國賓館。
52. 康曉光,2002。〈未來3-5年中國大陸政治穩定性分析〉,《戰略與管理》,第3期,頁1-15。
53. 寇健文,2009/7/9。〈大陸內部對於民主問題之探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3。
54. 陸委會企劃處,2011/1/13。〈大陸農村的「三留」問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8-10。
55. 陸委會企劃處主稿,2013/2。〈近期大陸省市調整最低工資概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27-33。
56. 許志嘉,2006/1/11。〈中國大陸近來群眾示威抗爭事件分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2-14。
57. 許志嘉,2006/3/8。〈中國大陸官場跑官要官現象〉,《行政院大陸委雲會兩岸情勢簡報》,頁7-10。
58. 許志嘉,2006/3/23。〈貧富差距衝擊共產黨政權〉。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第994期。
59. 許志嘉,2006/7/12。〈中國大陸收入分配問題惡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2-16。
60. 許志嘉,2007/6/13。〈中國大陸戶籍歧視與戶籍制度改革〉,《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5-8。
61. 張執中,2013/2。〈近期大陸反腐作為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62. 張執中,2015/8。〈近期大陸反腐趨勢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63. 張執中,2016/8。〈中共通過問責條例簡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4。
64. 張執中,2016/12。〈中共推動監察體制改革試點之意涵及影響〉,《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5。
65. 張淳翔,2010/7/8。〈大陸內部對於民主問題之探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3。
66. 張佩珍,2002/3/5。〈中國有信心迎戰全球化與WTO?〉,《經濟前瞻大陸經濟》,頁68。
67. 張國聖,2004。〈三差問題對中國國家發展的挑戰〉,《通識研究集刊》,第6期,頁5-6。
68. 黃俞寧,2013/9。〈中國大陸金融二元性與城鄉收入差距之共整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56卷第3期,頁19-29。
69. 曾聖文,2011/4/14。〈大陸產業結構改變與結構性失業問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8。
70. 粟明德,2007/2/24。〈中共確定新的人口發展戰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頁13-15。
71. 葉佳瑛,1996。〈中國大陸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之研究〉。頁49-53。
72. 董國禮,2000。〈中國土地產權制度的變遷:1949-1998〉,《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31期,頁5。
73. 溫家寶,2013/3/16。〈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香港文匯報》,版 A41-
A42。
74. 溫明忠,2001。〈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民族主義〉,《公民訓育學報》第十輯,頁52。
75. 楊開雲,1998。《中共十五大之後的制度改革與社會變遷-一個新制度論的觀察分析,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政治大學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211-215。
76. 趙偉,2004/11。〈中國的城鄉差距:原因反思與政策調整〉,《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7卷6期,頁742-748。
77. 蔡文軒,2013/9。〈大陸公民政治認同與政治參與的現況分析〉,《行政院大 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13年9月,頁1-
3。
78. 鄭國勝,2003。〈1995年以來中國NGO的變化與發展趨勢〉,范麗珠主編,《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上海:人民出版
社。頁285-307。
79.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簡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貿資訊網,2017年3月。
<http://www.trade.gov.tw/Pages/List. aspx?nodeID=1567>
80. 蕭全政,1998。〈從政治學三種觀點看當前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理論與政策》,頁88。
81. 鮑振元,2005/8。〈略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頁65-66。
82. 謝岳,2004/4。〈市場轉型、精英政治化與地方政治秩序〉,《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總第 25 期。
83. 羅世宏,2016/12。〈中國大陸「網絡安全法」簡析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頁1-10。
三、外文專書
1. Ames G. March,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1989. Institu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 Anheier, Helmut K., 2004. Civil Society: Measurement, Evaluation, Policy. London:Earthscan.
3. B.Guy Peters.,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Wellington House.
4. Fagerlind, I., & Saha, L. J., 1989.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Press.
5. Gregory and Stuart., 2003. Comparing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6. Held, D., Mcgrew , A., Goldblatt, D., Perraton, J., 1999. Contents and Introduction in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 James M. Buchanan, Robert D. Tollison and G. Tullock eds.,1980.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A & M University Economics Series ; No. 4.
8. Kingdon, J.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9. Lord Acton., 1949. Essays on Freedom and Power. The Becon Press.
10. O'Hara, Phillip., 2003.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2.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11.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Evans et a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12. Samuel P. Huntington.,1977. “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3. Saur, K. G., 1999.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anizations: Guide to Global and Civil Society Networks 1999/2000. Brussels: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ciations.
14. Saur, K. G., 1999.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anizations: Guide to Global and Civil Society Networks 2003/2004. Brussels: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ciations..
15. Saur, K. G., 1999.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anizations: Guide to Global and Civil Society Networks 2007/2008. Brussels: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ciations.
16. Yahuda, Michael. 1997. “How Much Has China Learned about interdependence?”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
China Rising: Nationalism and Independence. New York: Routledge.
17. Yongnian Zheng., May 8-9 1997. Will China Be More Democratic? The American Complex about Chinese Democracy.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Local Elections: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四、外文期刊論文
1. Ann Marie Clark., Winter 1995.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8, No. 2, p. 508.
2. B. Michael Frolic., 1997. “State-Led Civil Society,” in Timothy Brook & B. Michael Frolic, 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 M. E.
Sharpe. pp.56-57.
3. Chang, T.K., Wang, J. & Chen, C.H., “News as social knowledge in China: The changing worldview of Chinese national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4(3), 1994, pp. 52-69.
4. Chih-jou Jay Chen., 1999. “ Lo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Southern Fujian” in Jean C. Oi and
Andrew G. Walder, eds.,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9-70.
5. Dennis Tao Yang., May 1999. ”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 No.2, pp. 306-310.
6. Douglas C. North., 1979.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State in Economic History,”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ol.16, pp.
249-259.
7. Frederic Wakeman, Jr., April 1993.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p. 110.
8. Hall, P. A. &Taylor, R. C.,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pp. 936-957.
9. Heath B. Chamberlain., April, 1993.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p.209.
10. Held, David and Anthony McGrow., 2000. “The Great Globalization Debate.” In David Held and Anthony McGrew. Eds.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Debat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4.
11. H. Holm and G. Sorensen., 1995. ” Whose World Order: Uneven Globalization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oulder: Westview
Press, p. 1.
12. Immergut.,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s & Society, 26 (1), p.18.
13. James N. Rosenau., 1997. “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 Exploring Governa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9.
14. James M. Buchanan, Rent Seeking and Profit Seeking, in Robert D. Tollison and Roger D.Congleton.,1995.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 ” Vermon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Company, pp. 50-54.
15. Jude Howell., Autumn 1994. “Striking a New Balance: New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ost-Mao China,” Capital & Class, No. 54, p.
107.
16. John A. Hall., 1994. “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on Adam Smith,” in hisedited book,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Vol. II.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pp. 335-345.
17. John Rawls.,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448-
449.
18. Jinjun Xue., 1997.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a.”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38, No. 1,
pp.45-59.
19. Karatncycky, A., 1999. “The decline of liberal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10(1), pp. 17-29. Keck, M. E., & Sikkink, K., 1998.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 13.
20. Khagram, Sanjeev et al., 2002. “From Santiago to Seattle: Transnational Advocacy Groups Restructuring World Politics,” in Sanjeev
Khagram et al. eds. Restructuring World Politics: Transnational Social Movements, Networks and Norm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11.
21. Kim. Samuel S., Summer 1981. "Wither Post-Mao Chinese Global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5, 3 , pp. 433-465.
22.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 1996. “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7, 2, pp. 14-33.
23. Lin, The-chang. December 2007. “Environmental NGOs and the Anti-Dam Movements in China: A Social Move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sues and Studies, 43, 4, pp. 149-184.
24. Moaddek, M., 1994. “ Political conflict in the world economy: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modernization and world-system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9), pp. 430-455.
25. Nordlinger, Eric A., 1987. "Taking the State Seriously", in Myron Weiner & Samuel P. Huntington eds.,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pp. 365-366.
26. Nee, V., 1989. ”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4, No. 5, pp. 663-681;Nee, V., 1991. “Social Ineq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6, No. 3, pp. 267-282;Nee, V., 1996.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 4, pp. 908-949.
27. O'Connell Brian., 2000. “Civil Society: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pp. 471-478.
28.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XLIV. pp.
936-957.
29. Parish, William L and Ethan Michelson., January 1996. “ Politics and Markets: Dual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pp.1042-1059.
30. Robert A. Dahl., 1985. “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 Berkle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94-95.
31. Robert D. Putnam, Robert Leonardi, Raffaella Y. Nanetti; Robert Leonardi, Raffaella Y. Nanetti., 1994. “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2. Robert D. Tollison., 1987. “ Is Theory of Rent-Seeking Here to Stay? , ” in C. K. Rowley, Democracy and Public Choice: Essays in
Honor of Gordon Tullock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 143-144.
33. Rosenau, James N., 1997.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 Exploring Governa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9.
34. Robert Keohane,ed., 1993. “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8-10.
35. Robert Vincent Daniels., 1993.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ommunism in Russia: From Lenin to Gorbachev. Lebanon, “ New
Hampshire,USA: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Press, p.48.
36. Salamon, L. M., 1994.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Vol. 73, No. 4, pp. 109-122.
37. Samuel P. 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p. 316.
38. Samuel P. Huntington., 1977.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39. Skocpol, Theda., 1979. “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Oress, pp.112-117.
40. Saich, T., 2000.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1, pp.124-
141.
41. White, G., 1993. “Prospect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 C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9,
pp. 63-87.;White, G., & Howell, J., 1996.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2. Yahuda, Michael., Sep. 1999. “ China`s Search for a Global Role,” Current History, pp. 267-27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8.184.21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8.184.21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