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2114-21163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2114-211636
論文名稱
Title
《日講春秋解義》研究
The Study of Kangxi' Emperor's Chun Qiu Jie Yi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4-07-0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4-09-08
關鍵字
Keywords
敘事理論、解經方法、經學、清初、胡安國、康熙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ermeneutics,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Kangxi, Hu Anguo, narratolog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4 次,被下載 55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52 times.
中文摘要
《春秋》一書,流傳至清初,已有二千年,其間經過歷朝君王、士人的演繹、解釋,其中對《春秋》的深思細論,實已積累出極其深厚龐大的詮釋系統,更開發出許多重要議題。
  《日講春秋解義》是清朝康熙皇帝在掌握政治實權之後,命翰林院學士為之講解《春秋》的經筵講義。做為後世的解經者,對於前人所開發出來的大義、書法,尤其是自身所據以解經之傳記注疏所揭櫫的議題,更是必須有所回應。清初諸國君做為異族的統治者,不用中國經典則已,當必須運用、推重中國經典時,則在面對《春秋》的解經傳統時,勢必將展現出自身對《春秋》重要議題的態度。因此,本文探討的內容之一,即在《日講春秋解義》如何回應《春秋》解經系統中的重要議題。
  此外,《日講春秋解義》應視作康熙與日講官群臣的共同創作,自宋朝以來,經筵日講官即為自身賦予重大的理想和責任,認為「天下重任,惟宰相與經筵:天下治亂繫宰相,君德成就責經筵。」在君權日愈隆盛集中的清朝,士人得以成為人君的日講官,長期且密集地塑造、影響國君的思想,這應是絕大多數傳統知識分子實現淑世理想最好的機會。而《春秋》的內容主要是政治場域中的諸多事件,實是日講官資借以論政最切合的舞台。然而,書房中,君為學生,臣為老師;書房外,君臣又復位為上下關係,如此的雙重變異的關係,也是《日講春秋解義》中值得關注的部分。本文意圖透過比對《日講春秋解義》所引用的前朝解經之作,來觀察日講官可能在《日講春秋解義》中展現為天子師理想的達成度。
  本文的解讀進路基本上是將《日講春秋解義》視作一個歷史活動,企圖回到《日講春秋解義》特有的時空環境,試圖回返康熙及其日講官的思維情境,追索在詮釋經籍的行為背後,蘊藏何種思想,及其解經目的。
基於這樣的理念,本文在討論《日講春秋解義》的解經活動時,首先重在揭出《日講春秋解義》表述的概念,指出其關注的重點乃在國君之治術。其次則將焦點放在《日講春秋解義》論述政治義理的方式,既論其解經的方法,亦論及其所運用之方法的困境,揭出《日講春秋解義》之解讀《春秋》,有一類同於當代敘事學理論中作者端(真實作者、隱含作者 )到讀者端(真實讀者、理想讀者 )的操作概念。再次則以《日講春秋解義》所徵引諸家的解經內容,以論析《日講春秋解義》對前代學者及春秋學史重要議題的回應與迴避,以見書中經典詮釋與政治運用的關係。最後,則指出《日講春秋解義》其解經方法有一複瓣式結構──意圖建立自身理解孔子聖心的有效性,並同時使自身詮釋成為經典,以待諸後世理解的思維結構。此既是傳統知識分子對典籍運用的方法,也是清初漢籍士人為異族帝王師的經典運用選擇。
Abstract
When Chun Qiu was passed down to Kangxi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t had already had a history of two millennia in which it underwent elaborations and explanations by both emperors and scholars. The preceding explicatory attempts had accumulated to not only form an enormous system of interpretation but also develop many important issues.
After having ascended to authority, Emperor Kangxi commissioned the Hanlin imperial academicians to expound Chun Qiu for him. Kangxi Emperor’s Chun Qiu Jie Yi (referred to hereafter as Chun Qiu Jie Yi) is an antholog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 lectures. As newcomers to the long procession of previous interpreters of Chun Qiu, Kangxi and the academicians could not help having to respond to both the existent scholarship on the gist and calligraphy of the classic and the issues foregrounded by biographies and explanatory notes on which their own explications were based. Moreover, when it came to appropriating and extolling Chinese classics, the emperors reigning at the dawn of the Qing Dynasty, being foreign rulers, could not possibly bypass the exegetical tradition of Chun Qiu and were expected to declare their perspectives on the issues emphasized therein. Therefore, one of the aim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amine how Chun Qiu Jie Yi responds to the issues in the exegetical system of Chun Qiu.
In addition, Chun Qiu Jie Yi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work collaboratively written by Emperor Kangxi and his assembly of lecturers specializing in classics, known as rijiang officials. Since as early as the Song Dynasty, the jingyan rijiang officials have conferred upon themselves grand ideals and great duties, maintaining “the greatest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untry rest upon the shoulders of zaixiang (the prime minister) and jingyan: whereas the former is responsible for bringing order and peace to the country, the latter is held accountable for imparting morality and virtues to the sovereign.” In Qing, a dynasty characterized by the growing concentration of power in one individual, becoming the emperor’s rijiang official virtually amounted to an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 for it allowed scholars to mold the sovereign’s thinking thoroughly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thereby enabling them to realize their aspiration of bettering the world. Since Chun Qiu primarily concerns events in the political realm, it has lent itself to initiating and facilitating discussions of politics as the rijiang officials saw fit. Here, what demands attention is that, in the study, the monarch temporarily assumed the role of a student while his officials preached. Beyond the study, however, the hierarchy was resumed and the ruler-subject relationship was restored. Such alternation of the dual relationship is also an aspect worthy of further consideration in Chun Qiu Jie Yi.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compare the exegetic works cited in Chun Qiu Jie Yi, in hopes of assessing the attainability of the rijiang officials’ aspiration to act as the emperor’s mentors.
The dissertation approaches Chun Qiu Jie Yi as a historical activity. Hence, it attempts to contextualize the anthology, to reconstruct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Kangxi and his rijiang officials undertook the explication of Chu Qiu, and to scrutinize their interpretive behaviors and the underlying ideologies as well as purposes. On the grounds of this premise, when discussing the hermeneutic activities in Chun Qiu Jie Yi,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first point out the ideas the anthology conveys, highlighting its concerns about a sovereign’s method of governing a country. Second, the dissertation shifts the focus from what the anthology is about to how Kangxi and his officials’ viewpoints on political doctrines were articulated. It proceeds to analyze the hermeneutics as well as ensuing pitfalls of Chun Qiu Jie Yi, with the aim of calling attention to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anthology’s reading of Chun Qiu and the decoding activity that extends from the author (real or implied) to the reader (real or ideal) as proposed in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narratology. Third, the dissertation zeroes in on the exegetic works cited in Chun Qiu Jie Yi in order to, on the one hand, investigate the anthology’s response to and evasion of key issues accentuated by scholars of preceding dynasties and the history of Chu Qiu stud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probe into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gesis of the classic and the political appropriation of such a literary classic as exemplified therein. Finally, the dissertation ventures to suggest that in the heart of the hermeneutics adopted in Chun Qiu Jie Yi lies a structure akin to a flower with multiple layers of petals—a structure of thinking wherein the anthology strives to both establish its legitimacy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found teachings of Confucius and canonize its interpretation as the paradigm their literary and political successors would consult. It concerns not only how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approached an ancient classic but also how scholars of Han descent, in particular, consciously appropriated the classic to serve their roles as teachers for a foreign emperor in early Qing.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論文審定書......................................................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敘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日講春秋解義》成書經過、總裁纂修、流衍...................................................... 6
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文獻回顧......................................................12
第一章 清初政權對漢族道統的利用與涵容......................................................22
第一節 清初崇滿之下的尊儒政策 ......................................................32
第二節 康熙前期經筵、日講的內容及其意涵......................................................41
第二章 《日講春秋解義》的治道......................................................50
第一節 《日講春秋解義》的君道......................................................55
第二節 《日講春秋解義》的臣道 ......................................................67
第三節 君臣之分與歷史評價的價值......................................................81
第三章 《日講春秋解義》的天下觀與歷史觀......................................................87
第一節 國際之間的義理......................................................88
第二節 對霸主懸之以高標及對小國的哀矜......................................................99
第三節 指出《春秋》所揭露的歷史意義......................................................104
第四節 康熙的聖君自期 ......................................................109
第四章 《日講春秋解義》解經活動現象的詮釋......................................................111
第一節 以《春秋》作者為孔聖以及解經立場的設定......................................................118
第二節 《日講春秋解義》的解經方法......................................................127
第三節 「直書,其義自見」的多元運用......................................................133
第四節 《日講春秋解義》解經方法的困境......................................................137
第五章 《日講春秋解義》對春秋學史重要議題的回應與迴避......................................................144
第一節 對三傳的去取......................................................146
第二節 對程朱春秋學、胡傳的取舍......................................................151
第三節 對春秋學史重要議題的回應與迴避......................................................160
第六章 結論 ......................................................173
第一節 《日講春秋解義》解經的複瓣式結構......................................................173
第二節 漢籍士人為異族帝王師的經典運用......................................................175
參考文獻:書籍......................................................178
參考文獻:論文......................................................19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書籍
1. 本參考文獻概分「古籍」、「近現代著作」二類。
2. 「古籍」依經、子、史、集四部排列,再以時代、作者先後為序。今人箋注、點校附此。
3. 「近現代論著」分為專書、工具書、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古籍

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2.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5.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6.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7.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8.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穀梁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9.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1993年
10. [晉]杜預:《春秋釋例》,台北:中華書局,影印《古經解彙涵》,1970年
11. [唐]陸德明作;吳承仕注:《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2. [唐]陸淳:《春秋啖趙集傳纂例》,台北:藝文印書館,《經苑》,1967年
13. [唐]陸淳:《春秋微旨》,台北:藝文印書館,《經苑》,1967年
14. [宋]戴溪:《春秋講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15. [宋]黃震:《黃氏日抄》,《文淵閣四庫全書》
16. [元]程端學:《春秋本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17. [元]程端學:《程氏春秋或問》,《文淵閣四庫全書》
18.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文淵閣四庫全書》
19. 〔宋〕劉敞:《春秋意林》,《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1972年
20. 〔宋〕劉敞:《春秋權衡》,《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1972年
21. 〔宋〕劉敞:《春秋劉氏傳》,《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1972年
22. 〔宋〕孫覺:《春秋經解》,《文淵閣四庫全書》
23. 〔宋〕蘇轍:《春秋集解》,《文淵閣四庫全書》
24. 〔宋〕胡安國:《春秋胡氏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據上海涵芬樓借常熟瞿氏鐵琴銅劒樓藏宋刊本影印,1976年
25. 〔宋〕胡安國著,錢偉彊點校:《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26. 〔宋〕葉夢得:《春秋傳》,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27. 〔宋〕高閌:《春秋集註》,《文淵閣四庫全書》
28. 〔宋〕朱熹:《四書集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29. 〔宋〕陳傅良:《春秋後傳》,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30. 〔宋〕程公說:《春秋分紀》,《文淵閣四庫全書》
31. 〔宋〕李明復:《春秋集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32. 〔宋〕黃仲炎:《春秋通說》,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33. 〔宋〕黃仲炎:《春秋通說》,《文淵閣四庫全書》
34. 〔宋〕張洽:《春秋集註》,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35. 〔宋〕趙鵬飛:《春秋經筌》,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36.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37. 〔宋〕呂大圭:《春秋或問》,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38. 〔元〕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文淵閣四庫全書》
39. 〔元〕趙汸:《春秋屬辭》,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1972年
40. 〔明〕王樵:《春秋輯傳》,《文淵閣四庫全書》
41. 〔明〕湛若水:《春秋正傳》,《文淵閣四庫全書》
42. 〔明〕朱朝瑛:《讀春秋略記》,《文淵閣四庫全書》
43. 〔明〕王介之:《春秋四傳質》,《文淵閣四庫全書》
44.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日講春秋解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45. 〔清〕王琰等奉敕撰:《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文淵閣四庫全書》
46. 〔清〕俞汝言:《春秋平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47. 〔清〕俞汝言:《春秋四傳糾正》,《文淵閣四庫全書》
48.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文淵閣四庫全書》
49. 〔清〕朱彝尊撰;林慶彰等主編《經義考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50. 〔清〕萬斯大:《學春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2002年
51. [清]傅恆等奉敕撰:《御纂詩義折中》,《文淵閣四庫全書》
52. [清]方苞:《春秋通論》,《文淵閣四庫全書》
53. [清]方苞:春秋直解》,《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乾隆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4. [清]傅恆等奉敕撰:《御纂周易述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55. [清]傅恆等奉敕撰:《御纂春秋直解》,《文淵閣四庫全書》
56. 〔清〕徐庭垣:《春秋管窺》,《文淵閣四庫全書》
57. 〔清〕馬驌:《左傳事緯》,台北:廣文書局,1967年
58.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59. 〔清〕張自超:《春秋宗朱辨義》,《文淵閣四庫全書》
60. 〔清〕葉酉:《春秋究遺》,《文淵閣四庫全書》
61. 〔清〕孔廣森:《公羊春秋經傳通義》,《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2. 〔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63. 〔清〕方玉潤撰;李先耕點校:《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4. 〔清〕鍾文烝撰;駢宇騫、郝淑慧點校:《春秋榖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65. [清]皮錫瑞撰,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四部刊要本,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66. 〔清〕蘇輿著;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1.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3.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4.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5. 〔清〕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6.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宋元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冊7-8,2005年
7. [明]周文郁:《邊事小紀》,玄覽堂叢書.續集,國立中央圖書館輯,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8.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9.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本,2009年
10. 《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1. [清]勒德洪、明珠等編:《滿州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2. [清]圖海、勒德洪等編:《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3. [清]巴泰,圖海等編:《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4. [清]勒德洪奉敕撰:《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5. [清]清世宗編:《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文淵閣四庫全書》
16. [清]清世宗釋:《聖諭廣訓》,《文淵閣四庫全書》
17.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8. [淸]永瑢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9. [清]傅恆等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0. [清]嵇璜等奉敕撰:《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1. [清]永瑢等:《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燬書目》,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增訂三版
22. [清]章梫:《康熙政要》,清光緒刊本,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
23. [清]蔣良騏著;鮑思陶、西原點校:《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24.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25. [清]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光緒25年刻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26. [清]光緒中官輯,趙之恒、牛耕、巴圖主編:《大清十朝聖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27. [清]王先謙纂輯:《十二朝東華錄》,台北:台北:大東圖書公司,1968年
28. [清]魏源:《聖武記》,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2年
29. [清]扥津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30. [清]崑岡等奉敕撰:《清會典(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31. [清]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台北:啟文出版社,1963年
32. 季永海、劉景憲譯編:《崇德三年滿文檔案譯編》,瀋陽:遼瀋出版社,1988年
33. [清]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1995年
34. [清]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35. [清]錢儀吉:《碑傳集.正編》,台北:大化書局,1984年
36.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37. 中華書局編:《清史列傳》,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4年
3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3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年
4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1. 〔宋〕黃震:《黃氏日抄》,《文淵閣四庫全書》
2.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2. [明]黃道周:《博物典彙》,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3. 《多爾袞攝政日記》,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
4. [清]清世祖御注:《御定孝經注》,《文淵閣四庫全書》
5. [清]王永吉奉敕纂:《御定人臣儆心錄》,《文淵閣四庫全書》
6. [清]清聖祖:《康熙帝御製文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7. [清]李光地著;陳祖武點校:《榕村語錄.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8. [清]趙翼著,李解民點校:《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9. [清]清世宗:《大義覺迷錄》,北京: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第4輯,1983年
10. [清]清世宗:《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
11. [清]傅恆等奉敕撰:《御製增訂清文鑑》,《文淵閣四庫全書》
12. 吳振棫著,鮑正鵠點校:《養吉齋叢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 [清]昭槤著,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錄.嘯亭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4. [清]福格著,汪北平點校:《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5. [清]陳康祺著,晉石點校:《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近現代著作
1. Jonathan Culler, Structualist Poetics: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London: Routledge, 2002
2.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3. 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in Fiction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1978
4. Wayne C. Booth,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3
5.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83年
6.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編年.康熙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7. 中華書局編委會編:《清史列傳》,台北:中華書局,1964年
8. 孔定芳:《清初遺民社會:滿漢異質文化整合視野下的歷史考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9. 方銘主編:《《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年
10.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11.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12.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13.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 王熙元:《穀梁范注發微》,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
15. 加達默爾撰;洪鼎漢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年
16. 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大清帝國政權維持的重要論述》,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
17. 史景遷(Spence, Jonathan D.)著;溫洽溢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2年
18. 史景遷(Spence, Jonathan D.)著;溫洽溢譯:《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5年
19.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台北:祥生出版社,1975年
20. 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21.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3.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24. 何佑森:《儒學與思想: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25.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26. 何冠彪:《明清人物與著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27.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28.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29.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
30. 吳光整理:《南雷雜著真蹟》,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31.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32. 吳雁南等主編:《中國經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33. 吳懷祺主編;王記錄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34.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35.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36.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37.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38.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39.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40. 李鴻彬:《滿族掘起與清帝國建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41.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42. 孟昭信:《清帝列傳.康熙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43. 孟昭信:《康熙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44. 孟森:《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45.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46. 林慶彰:《清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47.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48.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49.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年
50.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51. 柯靈烏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
52.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3.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54. 徐世昌著;陳祖武點校:《清儒學案》,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55.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56.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57. 高翔:《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58. 商衍鎏著;商志校注:《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59.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60. 張晉藩、郭成康:《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
61.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
62. 張素卿:《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63.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64.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台北:里仁書局,2011年
65.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66. 章太炎:《春秋左傳讀》,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67. 章太炎:《春秋左氏傳疑義答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太炎全集》第六冊,1986年
68.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69.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70. 莊吉發:《清史講議》,台北,實學社,2002年
71.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9年
72. 陳柱:《公羊家哲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
73.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74. 陳祖武:《清初學術思辨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75. 陳捷先:《康熙寫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0年
76.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77. 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78.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79.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80. 馮爾康:《雍正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81.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1994年
82. 楊向奎:《繹史齋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3.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84.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85. 楊菁:《清初理學思想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86.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87.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88. 趙園:《想象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89. 劉家駒:《儒家思想與康熙大帝》,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90. 劉家駒:《清史拼圖》,台北,遠流,2003年
91. 劉潞:《清代皇權與中外文化:滿漢融合與中西交流的時代》,香港:商務印書館,1998年
92. 稻葉君山著,但燾譯:《清朝全史》,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93.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94.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95.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增訂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96.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97.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98.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9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八冊,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100. 錢穆:《經學大要》,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101. 戴君仁:《春秋辨例》,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4年
102. 戴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3.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04. 魏斐德(FredericEvansWakeman)著;陳蘇鎮、薄小瑩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5. 羅曼.雅柯布森著,錢軍、王力譯注:《雅柯布森文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6. 嚴文郁編:《清儒傳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107.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1977年


史料、工具書
1. 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著;吳松江主譯:《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英對照版,譯自: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7th ed , 2009年
2.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3. 王有三(王重民):《淸代文集篇目分類索引》,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9年
4. 朱金甫、張書才主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5. 李學勤、呂文郁:《四庫大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6. 來新夏主編:《清代目錄提要》,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7. 陳乃乾編纂:《淸代碑傳文通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8. 陳克炯著:《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9. 陳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學術編年》,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硏究出版社,2006年
11. 趙永紀主编:《清代學術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12. 錢玄、錢興奇編著:《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13.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4. 黃潤華、屈六生編:《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電子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index.php

主要徵引文獻:論文
期刊論文
1. 孔定芳:〈明遺民與清初滿漢文化的整合〉,《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4期,2005年,頁110-124、159
2. 孔定芳:〈清初朝廷與明遺民關於「治統」與「道統」合法性的較量〉,《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2期,2009年,頁189-197
3. 王云松:〈從順康政局看清初翰林院的政治地位〉,《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11期,2012年,頁101-106
4. 王云松:〈論清初翰林院的社會文化職能〉,《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4期,2012年,頁127-132
5. 王爾敏:〈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及民間之宣講拾遺〉,《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下期,1993年6月,頁255-276
6. 王鍾翰:〈「國語騎射」與滿族的發展〉,《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2期,1982年,頁19-25
7. 王鍾翰:〈康熙與理學〉,《歷史研究》,1994年3期,1994年,頁116-122
8. 王豐先:〈《欽定春秋傳說匯纂》纂修時間考正〉,《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2期,2009年,頁29-34
9. 古偉瀛:〈顧炎武對《春秋》及《左傳》的詮釋〉,《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69-91
10. 史革新:〈清代經筵、日講制度探源〉,《尋根》,2008年1期,2008年,頁90-93
11. 史革新:〈略論清前期理學的復興、作用和影響〉,《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4期,2008年,頁84-92
12. 朱昌榮:〈程朱理學官僚與清初社會重建——基於學術思想史與社會史結合的考察〉,《歷史研究》,2013年4期,2013年,頁45-62、189
13. 艾爾曼(Benjamin Elman):〈清代科舉與經學的關係〉,(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4期,1996年11月,頁1-12
14. 何孝榮:〈論康熙提倡程、朱理學〉,《史學集刊》,1996年第2期,1996年5月,頁67-72
15. 何孝榮:〈論康熙提倡程、朱理學〉,《史學集刊》,1996年2期,1996年5月,頁67-73
16. 何冠彪:〈乾綱獨御、乾綱獨斷─康熙、雍正二帝君權思想的一個側面〉,《漢學研究》,20卷2期,2002年12月,頁275-300
17. 宋秉仁:〈明代的經筵日講〉,《史耘》,第2期,1996年9月,頁41-66
18. 李隆獻:〈清代學者《春秋》與三《傳》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77期,2012年11月,頁1-41
19. 周彥文:〈從唐宋時期的《春秋》學著作論「文獻繫學」架構〉,《書目季刊》,第33卷第4期,2000年3月,頁1-13
20. 周喜峰:〈多爾袞的華夷思想及其統治政策〉,《求是學刊》,2012年5期,2012年,頁140-146
21. 林義正:〈論中國經典詮釋的目與方法──以《春秋》的詮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頁1-43
22. 邸永君:〈從《大義覺迷錄》看清世宗之文化本位觀——兼論有清一代之歷史地位及士人之境遇〉,《滿族研究》,2005年2期,2005年,頁63-69
23. 金培懿:〈作為帝王教科書的《論語》──宋代《論語》經筵講義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年12月,頁61-106
24. 孫文良:〈論清初統治的因革與變化〉,《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第2、3期,1989年,頁166-174
25. 孫文良:〈論清初滿漢民族政策的形成〉,《遼寧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1991年1月,頁89-94
26. 晁中辰:〈明「經筵」與「日講」制度考異〉,《東岳論叢》,2012年7期,2012年,頁95-99
27. 高翔:〈論清初理學的政治影響〉,《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1993年9月,頁66-75
28. 商鴻逵:〈略論清初經濟恢復和鞏固的過程及其成就〉,《北京大學學報》,第7期,1957年,頁113-130
29. 康凱淋:〈論清初官方對胡安國《春秋胡氏傳》的批評〉,《漢學研究》,28卷1期,2010年03月,頁295-323
30. 張治勉:〈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與文武價值觀念之間的對立〉,《清史研究》,2011年1期,2011年,頁78-89
31. 張雙志:〈清朝皇帝的華夷觀〉,《歷史檔案》,2008年3期,2008年,頁32-42
32. 莊吉發:〈清代起居冊的編纂及其史料價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1979年,頁189-209
33. 連文萍:〈明神宗與《詩經》講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49期,2011年06月,頁65-86
34. 陳東:〈皇權下的師道尊嚴——中國古代經筵坐講立講之爭〉,《教育學報》,2009年4期,2009年,頁103-109
35. 陳恆嵩:〈徐鹿卿及其《尚書》經筵講義研究〉,《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9年09月,頁33-54
36. 喬治忠:〈說《康熙起居注》〉,《史學史研究》,1991年第1期,頁58-63
37. 黃雲眉:〈明史編纂考略〉,《金陵學報》,1卷2期,1931年,頁323-360
38. 黃愛平:〈《明史》纂修與清初史學──兼論萬斯同、王鴻緒在《明史》纂修中的作用〉,《清史研究》,1994年第2期,1994年6月,頁83-93
39. 黃愛平:〈清代康雍乾三帝的統治思想與文化選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1年第4期,2001年,頁58-66、111
40. 葉高樹:〈「參漢酌金」:清朝統治中國成功原因的再思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6期,2006年12月,頁153-192
41. 葉高樹:〈最近十年(1998-2008)臺灣清史研究的動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8年12月,頁137-193
42. 寧可、蔣福亞:〈中國歷史上的皇權和忠君觀念〉,《歷史研究》,1994年2期,1994年,頁79-95
43. 漆永祥:〈清代起居注官與錢大昕的《講筵日記》〉,《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年3期,2000年,頁122-124
44. 漆永祥:錢大昕《講筵日記》校錄(上、下),《書目季刊》第34卷第1-2期,2000年6月,頁63-81;2000年9月,頁57-80
45.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本第3分,1971年11月,頁445-488
46. 趙秉忠、白新良:〈經筵日講與康熙政治〉,《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1期,1990年,頁105-110
47. 劉方玲:〈帝王道統化理想與清初士大夫對經筵日講的推進〉,《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3期,2009年,頁87-91
48. 劉潞:〈康熙的文化政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1期,1984年2月,頁16-24
49. 劉潞:〈論清代宮中書房〉,《故宮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1999年,頁12-20
50. 鄭吉雄:〈論清儒經典詮釋的拓展與限制〉,《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期,2008年,頁28-41
51. 羅曉良:〈試析康熙朝中葉對漢族文化政策與大一統政治之關係──以安定江南為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2期,2013年3月,頁139-147



專書論文

1. 王爾敏:〈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收入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2. 田村實造著,李明仁譯:〈中國征服王朝──總括〉,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3. 牟潤孫:〈論清代史學衰落的原因〉,收入氏著:《海遺雜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
4. 何銘鴻:〈《日講書經解義》之帝王教化觀探析〉,收入《首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5. 吳光:〈黃宗羲反清思想的轉化──〈與徐乾學書〉的考證與說明〉,收入吳光整理:《南雷雜著真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6. 呂士朋:〈清代的崇儒與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
7. 呂實強:〈從起居注看康熙帝對經史的研習〉,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8. 孟森:〈讀《清實錄》商榷〉,收入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9.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收入《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84年
10. 莊吉發:〈他山之石──清初君臣口述明史〉,收入氏著:《清史論集(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11. 連文萍:〈明代皇族的《尚書》講習〉,收入《首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12. 陳志明:〈《日講書經解義》初探〉,收入單周堯主編:《明清學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13. 陳恆嵩:〈魏校及其《尚書》經筵講義析論〉,收入《首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14. 陳捷先:〈從清初中央建置看滿洲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15. 鄧國光:〈康熙與乾隆的「皇極」漢、宋義的抉擇及其實踐──清代帝王經學初探〉,收入彭林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6. 王家儉:〈清史研究的回顧—開國與建制〉,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學位論文
1. 成積春:《走向盛世的政治思維——康熙治道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專門史博士論文,2006年
2. 吳志鏗:《清初法令與滿洲本位政策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五大政令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3. 金永健:《清代《左傳》考証研究》,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
4. 康凱淋:《胡安國《春秋傳》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5. 張振陽:《「天命靡常」與「夷夏之防」──談清初支配正當性的建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6. 陳東:《清代經筵制度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6年
7. 楊棣娟:《張洽《春秋》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8. 潘志群:《清初的統治正當性問題》,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9. 蔡偉傑:《論清朝前期的滿洲文化復興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0. 蕭敏如:《從「滿漢」到「中西」:1644~1861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11. 賴玉芹:《博學鴻儒與清初學術轉變》,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4年
12. 簡承禾:《康熙《日講書經解義》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