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3105-09203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3105-092038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的扶貧政策:國家與社會的觀點
China's Anti-Poverty Policy:Perspectives on State and Socie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7-13
關鍵字
Keywords
非政府組織、發展理論、中國扶貧政策、國家與社會
China's anti-poverty polic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ory, state and society relationship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5 次,被下載 3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切入,探討中國政府與其他包括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內的社會力量,對中國扶貧工作所造成的影響。自一九七八年以來,中國的扶貧政策大致可劃分為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的農村制度改革,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三年的大規模扶貧式開發,一九九四年到二○○○年的《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以及二○○一年到二○一○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四個時期。
中國扶貧工作的成功主要歸因於「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和全面協調發展」概念的實踐,中國政府扶貧政策的目標乃是強化貧困的人口的生活能力,進而達成貧困地區脫離貧困的目標。簡言之,中國政府是中國扶貧工作的主導者,其他包括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內的社會力量,則扮演輔助者的角色。
Abstract
The research study used the state and society approach to discuss the varying rol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other social sector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s anti-poverty campaign. China has thus far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 in its poverty alleviation initiatives since 197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the rural structural revolution from 1978 to 1985 and subsequently, undertook massive development-oriented programs that were poverty focused from 1986 to 1993. In 1994,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mulated the Seven-Year Priority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1994-2000) and it also launched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Poverty Reduction Program (2001-2010) in 2001.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goals to reduce pover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dertook: partnership with all social sectors; the strategy of self-reliance and reducing poverty through development; and the road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considered as the robust driving forces in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campaign. The main thrust of China’s anti-poverty policy is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the targeted population to fight poverty and attain prosperity. In conclusion, while poverty reduction essentially depends on the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s in China, the strong support and partnership o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social sectors are also a necessity that will spell out the difference in the success of the program.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理論架構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理論架構 9
第一節 前言 9
第二節 發展理論 9
第三節 消滅貧困 15
第四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 20
第五節 小結 24
第三章 貧困議題的形成與發展 27
第一節 前言 27
第二節 造成貧困落後的結構性因素 28
第三節 區域發展失衡 32
第四節 少數民族的貧困問題 36
第五節 小結 38
第四章 中國的扶貧政策:國家的觀點 39
第一節 前言 39
第二節 農村制度改革 40
第三節 大規模開發式扶貧 43
第四節 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 52
第五節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 58
第六節 小結 64
第五章 政府扶貧的方式與內容 69
第一節 前言 69
第二節 扶貧投資 69
第三節 小額信貸 77
第四節 黨政機關定點扶貧與東西協作扶貧 81
第五節 科技扶貧 87
第六節 小結 91
第六章 非政府組織與扶貧:社會的觀點 93
第一節 前言 93
第二節 非政府組織與扶貧 93
第三節 中國非政府組織的扶貧政策 96
第四節 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扶貧政策 107
第五節 小結 112
第七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 121
中文參考書目 121
英文參考書目 12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參考書目
于洪平主編,發展經濟學。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儘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決定(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幫助貧困地區儘快改變面貌的通知,”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決定(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五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國(海南)改革開發研究《反貧困研究》課題小組,”中國的貧困現狀與變動趨勢,”中國反貧困治理結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中國人口年鑒:2004。北京:中國人口年鑒,200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2002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式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3-2004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式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國農業年鑑編輯部,中國農業年鑑:2000。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年。
中國農業年鑑編輯部,中國農業年鑑:2003。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編輯部,”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畫順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2001。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2001年。
文軍、王世軍,非營利組織與中國社會發展。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三貴、李周、任燕順,”中國的「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國家戰略及其影響,”上海扶貧大會-大規模減貧案例研究。上海,2005年5月25-27日。
王小強、白南風,富饒的貧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名,”NGO及其在扶貧開發中的作用,”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第16卷(2001年):頁75-94。
王名、劉國翰、何建宇,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左學金、權衡、王濤、沈桂龍,”東部幫扶西部反貧:上海-雲南幫扶協作案例研究,”上海扶貧大會-大規模減貧案例研究。上海,2005年5月25-27日。
朱玲、蔣中一,以工代賑與緩解貧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朱鳳歧、高天虹、邱天朝、楊青著,中國反貧困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年。
朱曉陽,”反貧困的新戰略:從「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到管理窮人,”社會學研究,第2期(2004年):頁98-102。
何道峰,”中國NGO扶貧的歷史使命,”中國NGO扶貧國際會議。北京,2001年10月28—30日。
吳國寶,扶貧模式研究-中國小額信貸扶貧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
宋國誠,”西部大開發可選擇戰略與開發模式,”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年。
李小雲、唐麗霞、齊顧波,”2003~2004年中國農村貧困和反貧困情況,”李小雲、左停、葉敬忠主編,2003~2004年中國農村情況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李周,社會扶貧中的政府行為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李珍剛,當代中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沈紅,”中國貧困研究的社會學評述,”中國扶貧基金會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汪三貴、朴之水、吳寶國,”中國反貧困政策評價,”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編,中國承諾本世紀末消滅貧困。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周彬彬,”對七五期間扶貧基本政策的反思,”經濟開發論壇,第12期(1990年)。
周彬彬、高鴻賓,”對貧困的研究和反貧困實踐的總結,”中國扶貧基金會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於法穩、孫曉明,”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推動科技扶貧工作-科技部科技扶貧調查報告”,中國扶貧基金彙編,社會扶貧中的政府行為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
林德昌,”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發展合作:建構台灣援外的新框架,”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第1卷第1期(93年1月):頁78-88。
柯玉枝,”中國大陸東、西部發展差距之現況,”宋國誠主編,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年。
洪大用,”導論:關於民間組織扶貧行動的研究,”中國扶貧基金會編,NGO扶貧行為研究報告-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唐建、劉志文,”西部地區農村貧困現狀、原因及對策探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第14卷第4期(2004年):頁50。
徐壽松,”中國扶貧經驗解讀,”瞭望新聞週刊,第22期(2004年5月):頁30-31。
高鴻賓、張一明、葉光慶譯,中國:90年代的扶貧戰略。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3年。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編,中國農村住戶調查年鑒-200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
國家統計局農調隊,中國農村貧困監測報告:200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
國家統計局農調隊課題組,”中國農村貧困分類研究,”朱向東主編,農村經濟調查研究文集。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扶貧開發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國扶貧基金會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國務院批轉國家民委、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少數民族地區扶貧工作有關政策問題請示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彙編1990年第一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0年。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農村扶貧開發》白皮書,2001年10月。
康曉光,”90年代中國貧困與反貧困戰略,”中國扶貧基金會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康曉光,NGO扶貧行為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康曉光,中國貧困與反貧困理論。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許飛瓊,”中國貧困問題研究,”經濟評論,第1期(2003年):頁108。
陳大勇,”國際小母牛項目組織中國項目辦,”中國扶貧基金會編,NGO扶貧行為研究報告-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曾金勝,”為了沒有貧困的美好世界-首屆全球扶貧大會側記,”時代潮,第11期(2004年):頁8-9。
黃浩明,”國際民間組織合作與中國扶貧開發事業,”中國NGO扶貧國際會議,北京,2001年10月28—30日。
黃頌文,”西部民族地區農村貧困問題成因探究,”求索,第8期(2004年):頁36。
董焰、樊樺,”中國的交通基礎設施、增長與減貧,”上海扶貧大會-大規模減貧案例研究。上海,2005年5月25-27日。
過勇,”福特基金會中國辦事處,”中國扶貧基金會編,NGO扶貧行為研究報告-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趙甦成,”非政府組織與扶貧,”臺灣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社會參與。高雄:中山大學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2003年。
趙黎青,”非政府組織的扶貧事業,”中國扶貧基金會彙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趙黎青,非政府組織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劉文璞,”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中國扶貧基金會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劉文璞、党國英,”政府緩貧策略選擇的出發點-兼論中國西北緩貧實踐的經驗意義,”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編,中國的承諾­本世紀末消滅貧困。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劉存信、唐玉,”中國貧困監測系統研究,”調研世界,第2期(1995年):頁65-66。
劉東,”國際非政府組織與經濟發展,”王杰、張海濱、張至洲主編,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樊勝根、張林秀、張曉波著,經濟增長、地區差異與貧困—中國農村公共投資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蔡方、陳風、張車偉,”中國政府開髮式扶貧資金政策與資金使用效率研究,”中國扶貧基金會編,中國扶貧論文精粹(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鄭功成,” 中國的貧困問題與NGO扶貧的發展取向,”中國NGO扶貧國際會議。北京,2001年10月28—30日。
鄭宜君,”西部農村貧困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3期(2004年9月):頁36。
鄧國勝,”1995年以來中國NGO的變化與發展趨勢,”王名主編,清華發展研究報告2003:中國非政府公共部門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鄧國勝,”NGO扶貧的行為準則與評估制度,”中國NGO扶貧國際會議。北京,2001年10月28—30日。
鄧國勝,”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新環境,”國際人口與發展論壇。湖北,2004年9月7-9日。
盧鋒,”中國:探討第二代農村反貧困策略,”「扶貧與發展」系列研討會述評。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2001年6月
霍海洲,”中國貧困地區的地理分佈,”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第12期(2003年):頁16。

英文參考書目
Asian Development Bank. Fighting Pover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Manila, 2004.
Asian Development Bank. Fighting Pover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Policy Papers. January 2004.
Asian Development Bank. Poverty Profil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nila, 2004.
Chilcote, Ronald H., Theori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Search for a Paradig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1.
Eade, Deborah, Capacity-building: An approach to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Oxford, UK: Oxfam GB,2000.
Fisher, Julie, NGOs and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World. West Hartford: Kumarian Press, Inc., 1998.
Fonseka, Chandra d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sian NGOs,”in Government-NGO Relations in Asia: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for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eds., by Noeleen Heyzer, James V.Riker, Antonio B. Quizon, 64.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5.
Howell, Jude, “NGO-State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 in NGOs, States and Donors: Too Close for Comfort?, eds., by David Hulme and Michael Edwards,204.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INC.,1997.
Kaplan, Allan,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s a Living Process,” in New Roles and Relevance: Development NGOs and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eds., by David Lewis and Tina Wallace, 29-38. Bloomfield: Kumarian Press, Inc., 2000.
Khan, Azizur Rahman, Riskin, Carl,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eftwich, Adrian, States of Development: On the Primacy of Politics in Develop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Liu, Jian, “China’s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A Global Learning Process, and Conference, Shanghai, 2004, May 25-27.
McGee, Rosemary,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Papers: A Role for Civil Society ?,” i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Poverty Reduction, ed., by David Potts, Patrick Ryan and Anna Toner, 127-129.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Nalhotra, Mohini, “Lessons: Scaling Up Successful Efforts to Reduce Poverty,”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A Global Learning Process, and Conference, Shanghai, 2004, May 25-27.
Riker, James V., “From Cooptation to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Government-NGO Relations: Toward an Enabling Policy Environment for Asia, eds., by Noeleen Heyzer, James V. Riker and Antonio Quizon, 112.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Riskin, Car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ina’s Chang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 A Study of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ed., by Dharam Ghai, 104. New York, N.Y.:ST. MARTIN’S ORESS, INC., 2000.
Robinson, Sherman, and Tarp, Finn, “Foreign Aid and Development: Summary and Synthesis,” in Foreign Aid and Development: Lessons Learnt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ed., by Finn Tarp, 18. London: Routledge, 2000.
Sen, Gita “Engendering Poverty Allevi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 30 (1999):685-686.
Shanghai Agenda on Poverty Reduction,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A Global Learning Process, and Conference, Shanghai, 2004, May 25-27.
Shigetomi, Shinichi, “The State and NGOs: Issues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The State and NGOs, ed., by Shinichi Shigetomi, 8-9. Singapore: Seng Lee Press Pte Ltd., 2002.
Strage, Susan,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Thorbeche, Erik,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Doctrine and the Role of Foreign Aid, 1950-2000,” in Foreign Aid and Development: Lessons Learnt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ed., by Finn Tarp, 22. London: Routledge, 2000.
UNDP, Overcoming Human Poverty.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2000.
Wei, Yehua Denni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es Globalization, and Inequal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Wolfensohn, James D., Bourguignon, François,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Looking Back, Looking Ahead.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2004.
World Bank, “China’s 8-7 National Poverty Reduction Program,” Reducing poverty Sustaining Growth: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3-4. Washington: World Bank, 2004.
World Bank, China: Overcoming Rural Poverty.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01.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 Attacking Pover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1.
Yang, Dali L., Beyond Beijing : 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Yue, Ximing, Li, Shi, “Targeting Accuracy of Poverty-Reducing Programs in Rural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2, no 2(2004):104.
Zagha, N. Roberto, Shvets, Oleksiy, “Shanghai Conference: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Lessons and Challenges from China, Indonesia Korea and Malaysia,” World Bank’s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PREM) Network.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91.132.19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91.132.19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