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4110-20541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4110-205417
論文名稱
Title
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教學之研究─以相互教學法為例
Studies of Teaching Junior Elementary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Using Reciprocal Teaching as an Exampl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6-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7-14
關鍵字
Keywords
行動研究、相互教學法、閱讀理解
reciprocal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reading comprehens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0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式,探討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主要目的在了解學童學習相互教學法的歷程,並探討學童學習相互教學法後,在說明文體閱\讀理解能力上的表現,以及他們將相互教學法運用至閱讀故事體文章的表現。
研究者於任教的班級進行相互教學法教學活動,教學中透過「學生學習紀錄單」、「小組討論紀錄單」、「學生學習情況紀錄表」及「教師教學反思記錄」,收集並分析相關資料,以了解學生學習歷程,並針對學生學習狀況,隨時修正教學活動。最後,以「說明文體閱讀理解測驗」的前後測表現、「學生課堂回饋單」及「學生閱\讀興趣回饋單」探討學童在閱讀理解能力的成效及閱\\讀興趣的提升狀況。本研究主要以下的發現:
一、低年級學童學習相互教學法的困難
(一)「澄清」及「提問」策略易混淆
(二)學生需要透過文字說明來輔助口語的表達
(三)「摘要」及「提問」策略需要教師引導
二、相互教學法能影響低年級學童的閱讀理解表現。
三、相互教學法能提升低年級學童的閱讀興趣
四、學生能運用相互教學法策略來閱讀故事體文章。
Abstract
This study applied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on junior elementary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main purposes of the thesis were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and to discuss their performance on expository text reading comprehension after learning reciprocal teaching, as well as their performance on utilizing reciprocal teaching on reading story texts.
The researcher performed recipro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her class,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from “Students’ Learning Record”, “Group Discussion Record”,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Datasheet”, and “Teachers’ Reflective Recor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alter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from time to time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At last, the researcher surveyed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sults and reading interest development.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were:

1The difficulties of junior elementary students’ learning of reciprocal teaching:
1.1They were likely to be confused with “clarifying” and “questioning” strategies;
1.2They needed to use written description to help them express themselves verbally;
1.3They needed the teacher’s guide for “summarizing” and “questioning” strategies.
2Reciprocal teaching influenced the performance of junior elementary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3Reciprocal teaching increased junior elementary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
4Students were able to utilize reciprocal teaching strategies when reading story tex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相關理論 8
第二節 增進閱讀理解的策略 12
第三節 相互教學法的介紹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8
第二節 教學對象及情境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8
第五節 教學活動流程 4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相互教學法教學歷程 51
第二節 相互教學法教學成效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118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27
二、西文部分 130
附錄
附錄一:閱讀教材 133
附錄二:說明體文章閱讀理解測驗 145
附錄三:學生學習記錄單 152
附錄四:小組討論記錄單 154
附錄五:學生學習情況紀錄表 155
附錄六:學生課堂回饋單 158
附錄七:教師教學反思記錄 159
附錄八:學生閱讀興趣回饋單 165
表 次
表2-1 國內有關相互教學法之研究 20
表2-2 國外有關相互教學法之研究 25
表3-1 閱讀教材 32
表3-2 閱讀理解測驗雙項細目表 33
表3-3 閱讀理解測驗各題項難度 34
表3-4 閱讀理解測驗高、低分組答對百分比 34
表3-5 學生學習情況紀錄表的行為觀察項目 36
表3-6 質性資料編碼表 48
表3-7 資料來源三角交叉檢核表 49
表4-1 第一節到第五節學生學習反應統計表 63
表4-2 第一節到第五節學生學習氣氛統計表 63
表4-3 第六節到第八節學生學習反應統計表 74
表4-4 第六節到第八節學生學習氣氛統計表 74
表4-5 第九節到第十一節學生學習反應統計表 84
表4-6 第九節到第十一節學生學習氣氛統計表 84
表4-7 第十二節到第十五節學生學習反應統計表 95
表4-8 第十二節到第十五節學生學習氣氛統計表 95
表4-9 第十六節到第二十節學生學習反應統計表 105
表4-10 第十六節到第二十節學生學習氣氛統計表 105
表4-11 t檢定結果分析 107
表4-12 策略自我評估 114
表4-13 學生課堂回饋單分析表 116
表4-14 學生閱讀興趣回饋單分析表 116


圖 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 40
圖4-1 第一篇文章前後測比較 108
圖4-2 第二篇文章前後測比較 109
圖4-3 第三篇文章前後測比較 11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1)。 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市:天下雜誌。
古德曼(1998)。談閱讀。(洪月女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年)
李佳琪(1997)。相互教學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40(4),107-127。
李佳儀(2009)。交互教學法對增進特殊教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探究。教師之
友,50(3),28-37。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訓生(2001)。國小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5,117-215。
呂美慧(2003)。一個國小低年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信念與實踐。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何嘉雯、李芃娟(2003)。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
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11,101-125。
林玉芬(2002)。教學魔法石─交換教學法VS閱讀理解力。國教輔導,41(6),32-39 。
林男勝(1997)。相互教學法對不同理解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策略運用與閱讀理解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建平(1994)。整合學習策略與動機的訓練方案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兒童的輔導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建平(1995)。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267-294。
林容妃(2005)。兒童科普讀物的閱讀理解教學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之相關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美(2003)。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科學性文章閱讀理解之研究。
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蕙蓉(1995)。國小學童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語科閱讀理解效能之研究。台
南師院學報,28,271-312。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54,4-8。
洪蒨薇(2009)。運用交互教學法指導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蘭、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施測說明。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報告台灣四年級學生國際素養報告。台中市: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
涂智賢(1998)。相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科閱讀理解後設認知、後設
認知、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花蓮市。
張玉梅(2003)。相互教學法對原住民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教學成效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市:高點。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陳盈伶(2002)。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淑玫(1998)。閱讀理解教學-交互教學法。國教輔導,37,31-39。
連啟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義宗(1978)。兒童閱讀的興趣。教與學,6,12-15。
許麗霞(2008)。交互教學法介入閱讀指導對增進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成效
之研究。花蓮大學學報,26,59-75。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怡菁(2009)。不同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後設認知效益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智淵(2004)。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歷程中自我調整學習與閱\讀
理解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淵、陸怡琮(2006)。閱讀自我調整策略教學對不同閱\讀能力的國小學童之
影響。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上),81-106。
黃瓊儀(1996)。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後設認知能力
與閱讀態度之影響。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榮昌(2002)。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後設認知及閱\讀動機
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兆文、陳怡欣(1999)。從閱讀的認知歷程談有效教學策略。教師天地,102,78-85。
鄭宇樑(1998)。後設認知閱讀教學對國小學生科學性文章閱\讀理解、閱讀態度
及後設認知能力影響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4,223-259。
錡寶香(1999)。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分析。國教學報,11,100-124。
盧雅琪(2005)。交互教學法運用於現代文學閱讀教學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
術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蘇宜芬 (1991)。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後設
認知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裡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蘇怡芬、林清山(1992)。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
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5,94-102。

二、西文部分
Alexander,P.A.(2006).Psychology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ition。
Bottomly & Jean(1993).Implementing Reciprocal Teaching with Fourth- and Fifth-Grade Students in Content Area Read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61668)
Carlisle, J., & Rice, M. (2002).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Baltimore, MD: York Press.
Chall, J.S.(1976). The Great Debate: Ten Years Later, with a Modest Proposal for Reading Stages. (ED155617)
Duke, N.K., & Pearson, D. (2002). Effective practices for develop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A Farstrup & S. Samuels (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pp. 205-242). Newark, DE: IRA.
Kelly, M., Moore, D. W., & Tuck, B. F. (1994). Reciprocal teaching in a regular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8(1), 53-61.
Palinscar, A. S., & Brown, A. L.(1984).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 Instruction,1(2),117-175 .
Pressley, M.(2002). Metacognition and self-regulated comprehension, In A. E.
Farstrup & S. J. Samuels (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3rd ed., pp. 291–309).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Rosenshine, B., & Meister, C. (1994). Reciprocal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4), 479-530.
Van den Broek, P., & Kremer, K. E.(2000).The mind in action. What it means to
comprehension during reading. In B. M. Taylor, M. F. Graves & P. van den Broek(Eds.), Reading for meaning:Foster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middle grade(pp.1-31)NY:Teachers Colleg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6.233.5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6.233.5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