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5105-11550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5105-115501
論文名稱
Title
後冷戰時期中共之援外政策
The Foreign Aid Poli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Post-Cold War Er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7-15
關鍵字
Keywords
大國外交、理想主義、援外、第三世界國家、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現實主義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foreign aid, idealism, diplomacy of leading powers, realism, third world nation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3 次,被下載 3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7 times.
中文摘要
在國際關係中,「援外」是一個國家外交政策運用的最佳工具。而在理論探討方面,在援外理論的發展中,長期存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爭辯。持理想主義觀點者主要是以人道主義及道德觀念來評估援外政策,而現實主義者則強調提供援外的決定性因素取決於國家利益。
自1970年代以來迄今,中共為了要爭取第三世界國家的認同、支持與領導權,以及為了打壓我國的國際社會生存空間,因此中共亦大量使用經濟援助,作為其追求這些外交目標的重要工具。
在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我國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外交爭奪戰中,有愈演愈激烈之趨勢。這個情況,可以從1971年以前,中共積極佈局要早日加入聯合國,以及1993年以來,我國更積極努力欲重返聯合國及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來看,而不論欲加入或重返聯合國,這些事情均需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中投贊成票,中共與我國才能如願以償。由此可知,在海峽兩岸的外交競賽中,雙方均需獲得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
相對的,兩岸雙方為爭取第三世界國家的認同,均大量使用援外手段極力拉攏與第三世界國家建立邦交關係。兩岸雙方運用邦交國的影響力,在各種國際活動中所產生的互惠與互動微妙關係,值得觀察與探討。
Abstrac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eign Aid” is a perfect tool to perform the diplomatic policy of a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theory discu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aid theory exists the arguments about idealism and realism. The idealist estimates the foreign aid policy according to humanism and moral standards, but the realist emphasizes the key point to provide foreign aid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benefit of nation.
Since 1970, in order to get the identification, support,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third world nations, and to compres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existence of Taiwa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ses plenty of economic aids as the tool to pursue their diplomatic objectives.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the diplomacy competition for the third world n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more violent than ever. This situation can be known by the fact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tried to join the United Nations vigorously before 1971 and that Taiwan is also more vigorous to return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o jo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 matter to return or to join the United Nations, Taiwa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oth need more affirmative votes of the third world nations in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to achieve their objectives. So, in the diplomacy competition of both sides of strait, Taiwa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ed more support of the third world nations.
Relatively, both sides of strait in order to ge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ird world nations both use foreign aid to draw an outsider to one’s side and to 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That Taiwa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oth use the influences of nations with foreign relation to generate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subtle interactive relations is worth to be observed and discuss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誌 i
中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援外之理論 8

第一節 理論之探討 8
第二節 經援之形式與內容 25
第三節 小結 36

第三章 中共大國外交之援外政策 38

第一節 大國外交之策略 38
第二節 外交之援外政策 56
第三節 第三世界領導國 59
第四節 小結 70

第四章 中共援外之地理分佈 72

第一節 中共援外之地理分佈-亞洲地區 72
第二節 中共援外之地理分佈-非洲地區 85
第三節 援外之地理分佈-美洲、歐洲、大洋洲地區 105
第四節 小結 120


第五章 海峽兩岸援外競賽之探討 123

第一節 兩岸與邦交國建交之探討 (1990~2004) 123
第二節 邦交國支持我國加入聯合國之探討 (1993~2004) 136
第三節 邦交國支持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探討
(1997~2004) 150
第四節 小結 165
第六章 結論 16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68
第二節 心得與回應 171


中英文參考書目 175

附錄一 中共與亞洲國家外交關係及經濟技術援助情形 185

附錄二 中共與非洲國家外交關係及經濟技術援助情形 199

附錄三 中共與美洲國家外交關係及經濟技術援助情形 210

附錄四 中共與歐洲國家外交關係及經濟技術援助情形 217

附錄五 中共與大洋洲國家外交關係及經濟技術援助情形 22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書籍
丌成章,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冷戰後中國外交發展的脈絡」,新新聞文化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鑑1991-1993,北京:對外經濟貿易部,1991-1993年。
中國年鑑1991,北京:中國年鑑社,1991年。
中國年鑑1992,北京:中國年鑑社,1992年。
中共年鑑1993,北京:中國年鑑社,1993年。
中國年鑑1994,北京:中國年鑑社,1994年。.
中國年鑑1995年,北京:中國年鑑社,1995年。
中國年鑑1996年,北京:中國年鑑社,199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2001年,北京:中國年鑑社,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2003年,北京:中國年鑑社,2003年。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白皮書1998,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中共的國內轉變與外交政策,RAND,國防部史編局,台北,2001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出版社,1994年。
王奇,二戰後中蘇關係的演變與發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兆錚、黃崢編著,從三中全會到十二大,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4年。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1988年。
田曾佩,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1993年。
田進、俞孟嘉等著,中國在聯合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1997年。
由冀,「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李登科,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台北: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出版,1997 年。
李偉成 譚溯成譯,K.J.Holsti著,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幼獅,1988年。
李國慶,「積極推行援外方式改革,提高援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鑑1995/1996年。
何方,「論和平與發展時代」,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1987年。
沈沖 向熙楊主編,十年來:理論、政策、實踐-資料選編(第八冊),北京:
求實出版社,1988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1998年。
林德昌,海峽兩岸援外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周恩來,周恩來外交大事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金羽、董玉、王充櫚編著,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胡繩,「論中國的改革和開放」,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高金鈿,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
孫非 譯 Peter M. Blau 著,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台北:桂冠,1998年。
施振求,「我國對外援助工作在調整改革中發展」,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鑑1993/1994年。
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帝國主義與依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1990年。
陳慶,「四十年來的中共外交」,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1994年。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2000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2001年。
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外交思想比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楊福昌,跨世紀的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楊中美,中共外交教父錢其琛,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裴默農,周恩來外交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1999年。
鄭宇碩,後冷戰時期的中國外交,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9年。
鄭宇碩,邁向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回顧與展望。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2001年。
閻學通,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山、薛君度,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年。
楊光、溫伯友主編,國際形勢黃皮書:中東非洲發展報告2000-200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蕭冬連,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卷,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韓念龍編著,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90年中共打壓我國外交及NGO活動事例,外交部彙編,91年1月17日。
---今日台灣,台灣年鑑,中華民國外交部出版,2003年。
---1964年周恩來總理提出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共推動軍事外交概況分析」,2000年中共年報。

二、中文期刊、報紙專論、會議論文、網際網路線上文獻
丁永康,”中共推動國際新秩序在非洲的實踐 ,”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1期2000年11月。
”大陸情勢綜合研析 ,”(台北:中國國民黨大陸研究工作會,民國87年5月),頁394-404。
王逸舟編,”單極世界的陰霾 ,”1999年科索沃危機的警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頁2。
”中國外交與世界,”文匯報,1998年4月30日,版A5 。
”中國的國防,”人民日報,1998年7月28日,版1。
”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自信愈來愈強,”中國評論,1998年4月號,頁83-84。
”中共九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香港文匯報,1998年3月6日,版C5。
”對中共致力開展對外援助工作之研析,”中共年報-外交, 2003年,頁5-107。
世界衛生組織與非政府間組織的原則, http://www.who.int/ ina-ngo/ngo/princ-e.htm .
石之瑜,”中共第三世界外交原則之述評,”問題與研究,32卷,第7期(1993年7月),頁69-80。
”我國參與聯合國策略之檢討報告,”田弘茂,於中華民國89年10月16日立法院,立法院第4屆第4會期。
”北京反駁中國威脅論 ,”亞洲週刊,1997年3月31-4月6日,頁50-52。
外交部長程建人1999 年12月8日在立法院第四屆第二會期外交及僑務委員會的
”「當前外交施政報告」,” 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mofa8842chen.htm>
申相振,”中共的世界觀與三個世界論的探討,”問題研究,第27卷第11期(1988年8月),頁69-75。
”外交部新聞稿第10號,”民國91年1月15日,參見 http://www.mofa.gov.tw/。
李玉珍,”中共與中亞各國關係發展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7期,民國86年7月,頁20。
李琮,”全球經濟大轉變中的第三世界,”2001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頁53-55。
李登科,”新世紀智庫論壇-台灣與聯合國,”2004年12月30日;國史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編彙-重新參與篇(下),頁31。
李登科,”北京的大國外交策略之分析,”刊於鄭宇碩編,邁向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回顧與前瞻(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1年),頁66-76。
江澤民,”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的演講,”人民日報,1997年4月24日,版4。
宋鎮照,”中共與東南亞之政經關係與發展;回顧與展望,”東亞季刊,第29卷,第1期,民國87年冬季刊,頁61。
林德昌,”對外經援與國際發展合作:困境與挑戰,”國際事務季刊創刊號,
頁25-27。
林德昌,”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展合作:建構台灣援外的新框架,”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中華民國93年1月,第1卷,第1期(創刊號),頁97.
林文程,”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第2期(2000年10月),頁82-97。
林正義、林文程,”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頁617。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74-114。
林世嘉,”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過程本身即是目的 ,”新世紀智庫論壇,頁1-3。
邱稔壤,”中共對拉丁美洲外交政策之調整,”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7期,民國80年7月,
邵玉銘,”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與評估-民國87年,”台北:國關中心,民
國88年。
柯玉枝,”90年代中共對拉美外交政策研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7期,民國87年7月,頁40。
胡自強,”中共的『大國外交』及我國因應之道,”政策月刊,第50期(1999年), 頁30。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13。
唐家璿,人民日報,1999年3月8日,版1。
唐家璇,”外長接受「人民日報」專訪(2001/12/20),” 人民日報
http://www.fmprc.gov.cn/chn/22521.html
唐家璇,”『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時報,2001年11月17日,版A6。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0, 1058,112001111700992+110505+20010117+C90b1720,00.html.
程超澤,”江澤民時代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亞洲研究,第28期(1998年10月), 頁148-149。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
紀—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1997年9月22日,版4。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5卷,
第3期,民國88年3月,頁84。
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共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民國90年4月),頁33-54。
張小名,”為什麼『第幾世界』的概念淡化了?”環球時報,2001年1月19日
張曉玉,”淺析大國夥伴關係,當代亞太,”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1998年第2期,頁39。
陳伯賢,”中共主導亞洲事務跨出一大步-評『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中共研究,第35卷第3期(2001年3月),頁23-25。
陳伯賢,”中共外交的新舞台-評第三屆亞歐外長會議,”中共研究,第35卷,第6期(2001年6月),頁20-22。
陳啟懋,”中國在世界重新定位,”中國評論,1998年,10月號,頁10-11。
”錢其琛發表亞太區域政策,”大陸情勢週報,第1143期,民國83年8月10日,頁17。
陳毓鈞,”北京展現大國外交氣勢,”蘋果日報,93年12月3日,A6版。
陳隆志,”台灣與聯合國-歷史與政策觀,”係陳隆志在新世紀智庫(New Century
Institute, New York)於2003年9月5日在美國紐約舉辦的「聯合國與台灣國際研討會」所發表的演說。
黃昭宇,”面向21世紀的中國與非洲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79期,1996年5月,頁30。
黃仁偉,”試論中國在世紀之交國際矛盾中的深層次矛盾,”上海社會科學院術季刊,1997年,第1期,頁10。
黃俊彥,”中共外援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論文,2002年,頁18。
黃俊榮,”台灣加入聯合國策略的回顧與展望,”新世紀論壇,頁3-6。
楊志恆,”中國大陸情勢發展極其對東亞安全之影響,”刊於廖淑馨編,千禧年
的東亞安全和兩岸關係,台北:政大國關中心,民國89年,頁34-44。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 頁41。
楚樹龍,”亞太地區安全觀、安全結構和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7年,第5期,1997年5月,頁6-7。
”對中共致力開展對外援助工作之研析,”中共年報2003年-外交,頁5-113至5-121。
趙春曉,”中國威脅論對我國周邊環境的影響及有關對策,”國際關係學院學報,
1995年2月,頁9-11。
閻學通,”冷戰後中國的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5年,第8期,1995年8月,頁24。
劉青建,”試析冷戰後南北關係的新變化,”國際政治,2000年,第4期,頁38-44。
萬樹玉,”環顧全球、展望未來:國際形勢座談會紀要,”現代國際關係,北京,
蕭朝琴,”後冷戰時期中共對亞太地區的外交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頁37。
謝昌生,”後冷戰時期中共亞太多邊安全協作關係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 第24卷,第12期(民國87年12月),頁27-37。
---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http :// www一.oecd orgΠ.dac. htm.
---人民日報,1995年10月9日,版1。
---人民日報,1997年9月22日,版4。
---中央日報,民國88年4月26日,版1。
---中華民國外交部,新聞稿第49號,2002年3月15日,at http://www. mofa.gov.tw/mofadb/?MIval=cw_usr_view_News_detail_test&ID=3913
---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90年5月7日第50號新聞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90年5月14日第56號新聞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91年1月15日第10號新聞稿。
---”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戰略與國際研究,台北,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21。
---”加入國際經貿組織,”人民日報,1999年3月15日,版1。
---”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係”— 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閉幕時的講話」,
---”與第三世界國家交往,”人民日報,1982年8月22日,版1。
---”戰略性合作夥伴關係,”聯合報,90年3月16日,第2版,台北市。
---聯合報,民國86年5月6日,版4。
三、英文書籍
Anne Gilks and Gerald Segal,China and the Arms Trade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1985
Chih-Yu Shih,Chinas Just World-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oulder:Lynne Rienner Press,1993.
I.M.D Little and J.M. Clifford, International Aid: A Discussion of the Flow of Public Resources from Rich to Poor Countrie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J. White, The Politics of Foreign Ai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4.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hn White,Politics of Foreign Aid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4.
John R.Faust and Judith F.Kornberg,China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5.
K.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1977.
Kenneth Waltz ,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 Random House , 1979.
K. von Vorys, 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Foreign Aid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67.
Klaus Norr,The Power of Nation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Basic Book,1975.
L.D. Black, The Strategy of Foreign Aid Princeton: D. VanD.A. Baldwin, Economic Statecraf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Lillian Craig Harris,Myth and Reality in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in China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ed.Thomas W.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Oxford:Clarenton Press,1994.
Paul H.B,Godwin,Soldiers and Statemen:Chines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tics in the 1990s, in Samuel S.Kim,ed.,China and the World: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
Peter Ekeh,Social Exchange Theory;The Two Tradition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eter Van Ness,China as a Third World State:Foreign Policy and Official National Identity, in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Kim ed.,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Roger C. Riddell , Foreign Aid Reconsid二 ered , Baltimore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 , 1987.
Robert G. Sutter, Strategic and Economic Imperatives and Chinas Third World Policy, in Lillian Craig Harris and Robert L. Wordon eds. ,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Champion or Challenger? Massachusetts:Auburn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1986.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Nye ,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2nd ed. HarperCollins Press,1989.
Rubin Patterson, Foreign Aid After the Cold War: the Dynamics of multipolar economic competition Trenton, N.J: Africa World Press,1997.
Simon Payaslian , U. S . Foreign Economic and Military Aid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1996.
Samuel S.Kim,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In Search of A Neorealist World Policy, in Samuel S.Kim,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Mao EraWestive Press,Inc,1948.
Stephen D.Krasner,Structural Conflict: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Samuel S.Kim,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 in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in Samuel S.Kim,ed.,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4.
Samuel S.Kim,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In Search of a Neorealist World Policy, in Samuel S.Kim ed.,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Mao Era Boulder:Westview Press,Inc.,1984.
William Feeney, Chinese Policy in Multilat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Samuel S.Kim ed.,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Mao Era Boulder:Westview Press,Inc.,1984.

四、英文期刊、論文與報紙專論
Ai Ching-chu, “ Chinas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id to Other Countries, ”Peking Review(August21,1964),3.
Hans Morgenthau, “Preface to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in Robert A. Goldwin, ed., Why Foreign Aid,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1963.
Hans Morgenthau ,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6 , 2. (June 1962) ,31 —39.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 Technical Assistanc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Lessons of Experience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Vien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 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July
1962),12.
James C.F.Wang,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fifth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5),197.
John F. Kennedy, “Foreign Aid, 1963, ”in Robert A. Goldwin, ed.,“Why Foreign Aid Chicago: ”Rand McNally&Company,1963
Joseph P. Smaldone, “Soviet and Chinese Military Aid and Arms Transfers to Africa: A Contextual Analysis, ”in Warren Weinstein and Thomas H. Henriksen eds, Soviet and Chinese Aid to Africa N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82
Kenneth W.Allen and Eric A.McVadon,“Chinas Foreign Military Relation, ”Project by Henry L.Stimson Center,October,1999,5-7.
Nostrand Company, Inc., 1968); S.P. Huntington, “Foreign Aid for What and for Whom, ” Foreign Policy, No. 1 (Winter 1970-70): 161-189.
Olav Stokke (ed. ) , “Western Middle Powers and Global Poverty , ” The Scandinavian Institute of Afri can Studies , Uppsala , 1989.
R. Bates Gill, “Chinese Arms Transfer: Purpose, ” Patterns, and Prospects in the New World Order(Connecticut: Praeger, 1992), 16.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ong Kong),”September 8,1994,1.
Shei Hon, “Chinas Foreign Aid Reform, ”Intertrade no.141(September 1993):52.
Sidney R. Waldman,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Action: An Exchange Theory of Politics”(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2),15-16.
Samuel S. Kin, “Mainland China in a Changing Asia-Pacific Regional Order, ”
Issues &Studies, 30,no.10(Oct.1994):16.
Teh-chang Lin, “ Taiwan’s Foreign Aid: An Instrument of Foreign Policy,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IV, No. (June 1996): 58-80.
Teh-chang Lin, “The Foreign Aid Polic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A Theoretical Analysis,319-342.
Yu San Wang, “"Found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 in Yu San Wang, ed., Foreign Poli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n Unorthodox Approach (New York: Praeger, 1990),11.
---“Symbolism of aid to Afghanistan , ” Taiwan News, January 7, 2002,2.
---“US health secretary backs Taiwans WHO bid, ” Taiwan Headlines, May 17, 2001, available at: http://publish. gio.gov.tw/iisnet/20010517/20010517,4.html .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3.59.113.226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3.59.113.226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