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5113-1009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5113-100943
論文名稱
Title
國家干預能力的探究:以勞基法第84 條之1 的執行為例
A Study on State Intervention:the Practice of the Article 84-1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8-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8-15
關鍵字
Keywords
自由市場機制、國家干預、勞基法第84條之1、彈性勞動體制
free market mechanism, the Article 84-1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flexible labor regime, state interven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4 次,被下載 21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16 times.
中文摘要
《勞動基準法》是保障勞工權益的基本大法,然而1996 年為因應某些行業本身存在的「特殊性」無法適用法定的工時基準,遂制定了84 條之1 條款,賦予資方可以彈性運用勞工工時的權力,於是產生一種過度剝削勞工的情形,而隨著勞動意識的抬頭,國家有所干預。當國家夾在資方的降低勞動成本及勞方的維護勞動權益下,國家如何介入來回應勞資雙方的要求?是本文的研究重點。透過勞方、資方、國家官員三方的田野訪談資料中進行分析,本文試圖理解資方認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與彈性工時存在的「必要性」為何,也描繪出在彈性化勞動市場下勞工被剝削的面貌,並且檢視國家在勞資雙方的對話和權利鬥爭下所展現的干預能力和效應。
本研究發現,國家對於84 條之1 條款的干預與1990 年代以來的自由化浪潮有關,在全球化及自由化下,台灣的勞動體制漸趨向一個彈性化的自由市場主義體制發展。勞基法第84 條之1 可謂是勞動體制商品化、市場化及自由化下的產物。從這條法令的運作,可觀察到國家自由市場化的治理模式表現在對勞動過程的管理監督彈性化,如法令規範定義未具體,解釋空間大、科層行政官僚的被動機制及過度本位主義、未重視勞動檢查人力不足、國家機器市場式的干預意識,讓勞資雙方回歸到市場議價自由協商等「放鬆」治理。當國家在政策決策、行政執行、勞動檢查等管制層面上,逐漸委諸於資本主義及市場經濟「自由」發展時,卻讓資本家在追求彈性下的利潤之餘,反而壓縮了勞工在勞動條件上的自主性,
這種向市場化原則及資本積累靠攏的結果是助長了勞動體制更為彈性化。
Abstract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is the major statute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workers. In 1996, the Article 84-1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was added to provide the employers with the right to flexibly adjust working hours because of the impossibility to apply the standard working hour requirement to certain professions with special working conditions, in which has caused excessive exploitation of workers ensued. The state then intervened in response to the rising demands for workers’ righ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 face of the conflicts between employers’ demanding on lowering labor cost and those of the workers’ protecting for their legal rights. With interviews and field researches between employers, work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 major issues were clarified on what “necessity of flexible working hours” meant for employers. It also described the exploitation of workers in the labor market and examined the state’s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workers and the employer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state’s intervention in form of adding the Article 84-1 was related to the trend of liberalization from the 1990s.The labor regime in Taiwan is becoming more in line with the idea of free market economy with relaxed regulations because of glob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Article 84-1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is the result of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labor regim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With its enforcement, the state embarked on a course of liberalizing the market as the mode of governance. This liberalization caused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labor conditions to become relaxed. Such relaxations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legislation with vague definitions, substantial room for interpretation, the passive attitude of the bureaucrats towards regulation, excessive parochialism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labor inspectors are insufficient ,the market-oriented approach in the state’s intervention,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employers and the worker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free market bargaining. The government gradually resorted to the principles of capitalism and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o conduct its regulatory role in formulating policy, implementing such policy, and inspecting labor conditions. As a result, the pursuit of profits by the employers through relaxation of regulations compromised the autonomy of the workers in regard to working conditions. The tendency towards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resulted in a more flexible labor regim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 3
第二章 理論背景與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國家中心論 6
第二節 國家對勞動體制的干預形式和理論 10
第三節 歷史結構下台灣勞動市場自由化和國家干預的演變 15
第四節 小結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資料蒐集方法 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2
第四章 《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場域中的勞資雙方 35
第一節 資方認為的必要性 35
第二節 勞方受到的損害 50
第三節 工會及勞工團體的薄弱 70
第四節 小結 76
第五章 國家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上的干預能力 79
第一節 國家機器的管制 80
第二節 國家機器的限制 90
第三節 國家機器在管制層面的評析 97
第四節 小結 11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121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128
附錄二 135
附錄三 136
附錄四 137
附錄五 138
附錄六 139
附錄七 140
表目次
表1:訪談對象一覽表 34
表2:監督、管理、責任制專業人員、監視性或間歇性工作等工作者 之定義 36
表3:勞委會核定適用責任制的職業 39
表4:保全員勤務級別薪資水準 53
表5:適用勞基法第84條之1的影響 76
表6:100年「醫療院所勞動條件專案檢查計畫」執行結果彙整表 ............10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振寰,1989,〈反對運動與台灣的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
71-116。
王振寰、方孝鼎,1992,〈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29。
王振寰,1993,〈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振寰、蘇耀昌, 2002,〈發展型國家興衰的不同途徑:台灣與香港比較〉。
http://soc.thu.edu.tw/,上網日期:2013年1月15日。
王惠玲,1995,〈勞動基準法立法政策之探討〉。《勞資關係月刊》,14(7)。
毛義方、徐雅媛,2010,《醫療保健服務業職業安全衛生現況調查》。行政院勞工
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報告,IOSH98–M317。
白友桂,1997,《社會政策制定過程中國家角色行為的研究— 以勞動基準法的
制定及修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允傑,1992,《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巨流。
李允傑,1999,《台灣工會的政治經濟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李順凡,1992,《台灣勞動基準法1996年修正之研究:後工業轉型的國家與社會
觀點》。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碧涵,2001,《勞動體制的發展:全球化下的挑戰與改革》。發表於台灣社會學
會主辦「 2001 年台灣社會學年會-生活/社會新視界:理論與實踐的對話」
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11/2-3。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蕭新煌、吳志吉、朱雲漢(主
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經分析》:139-160。台北:台灣研究基金
會。
辛炳隆,2005,〈勞資關係與勞動三法修法評析〉。《工業雜誌》。台北:
全國工業總會出版。
辛炳隆,2011,《全球化對台灣勞動市場的衝擊》。發表於監察院「第4
屆人權保障工作研討會」。
余致力、郭昱瑩、陳敦源,2001,《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韋伯。
林忠正,1987,《台灣地區勞資糾紛之分析》。中研院三研所第五次社會科學會議
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段承璞,1994,《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
洪瑜嬬、林佩蓁、潘純媚、陳秋蓉、何啟功、吳明蒼,2007,〈護理人員的輪班
工作與睡眠品質、身心健康及家庭功能之間的相關性〉。《勞工安全衛生研究
季刊》,15(1):17-30。
徐正光,1987,〈統合政策下的台灣勞工〉。《第一屆勞資關係論文集》,189-204。
徐正光,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徐正光、宋
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989年》,103-125。台北:巨流。
陳正良,1996,〈論勞基法修法的方法、對策及修法內容主張〉。《勞資關係月刊》,
18(1)。
陳月娥,1998,〈適用勞動基準法對企業之影響調查分析〉。《勞工行政》,125。
高永光,1995,《 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出版社。
時和興,1996,《關係、限度、制度: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介玄,1994,《協力生產網絡與生活結構:臺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
析》。台北:聯經。
陳海鑫,1999,《國家機關與企業之政經分析─以台灣發展經驗為例》。文化大
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蓉,2004,《女性作業員工健康危害調查研究-醫護人員》。行政院勞工委會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報告,IOSH92-M345。
陳師孟等,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自立
晚報出版社。
陳啟清,2006,〈從國家中心論的觀點論國家能力的研究〉。《國家與社會》,
1:31-80。
陳嫈郁,2004,《全球化與民主化中的發展型國家轉型-一個理論架構與方法》。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台北:商鼎文化。
張晉芬, 2001,《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北: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
張晉芬, 2011,《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
張烽益,1999,〈勞基法一體適用的省思〉。《勞資關係月刊》,18(7)。
張國興,1991,《台灣戰後勞工問題(上冊)》。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張曉春,1987,《勞心勞力集》。台北:時報文化。
張鐵志,2008,〈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政治邏輯:黨國資本主義的轉型與新政商聯盟〉。《台灣政治學刊》,1112(1):101-145。
黃長玲,2003,〈重新管制的政治〉。載於《兩岸社會運動分析》,何明修等著。台北:新自然主義。
黃玟娟,《區隔化內部勞動力市場、社區與工會自主》。東海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茜如,1989,〈國家自主性與民間社會〉。《中國論壇》, 331:72-80。
彭雪玉,2006,〈國民黨政府勞動控制體制之探討:1949-1987年間歷史與結構的
因素〉。《思與言》, 44(3):179-230。
黃劍青,1995,《勞動基準法詳解》。台北:三民書局,增訂四版。
詹火生,1991,《主要國家勞工福利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楊侃儒,2008,《「發展型國家理論」究竟能為台灣帶來什麼啟發?》。政治大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鄭為元,1985,〈台灣的勞資爭議與勞動基準法立法過程的研究〉。《中國社會
學刊》9:25-45。台北:中國社會學會。
廖益興,1993,《台灣地區威權統治下的政經體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
鄭舜哲,2009,《台灣稻米產業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晃、藍科正,2003,〈地方政府執行勞基法的狀況〉。《經社法制論叢》,
35:13-68。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劉夢蕾,2006,《工作時間基準除外之適用-論我國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所。
蕭全政,1989,《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藍科正,2011,〈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研究報告。
蕭新煌,2006,〈台灣社會大轉型的脈絡、軌跡與政策回應:社會制總論〉。《台
灣全志》,1-32。
魏俊明,2003,《台灣與德國工作時間制度之比較-以工時彈性化為中心〉。中
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瑾瑜,1998,〈勞動基準法對企業之影響〉。《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1(5)。
二、英文部分
Burawoy, Michael, 1985,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London: Verso.
Chiu, Su-Fan, 1993, Politics of Protective Labor Policy Making: A Case Study of
the Labor Standard Law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on- Madison.
Carnoy著,陳坤森譯,1995,《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
Karl Polanyi著,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等譯,199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台北:遠流。
Lindley, Christopher, 1975, Changing Policy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of Local
Legislative Bodi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35, Special Issue: 797.
Neuman W. Lawrence著,王佳煌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
徑》。台北:學富文化。
O’Neill, P. M., 1997, Bring the qualitative state into economic geography. In: Lee, R. and Wills, J. (eds.) Geographies of Economies, London: Arnold: 290-301.
Theada Skocpol著,方力維、莫宜端、黃琪轩等譯,《把國家帶回來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2009。北京:隆昌印刷有限公司。
Tickell, A. and Peck, J., 2003, Making global rules: globalization or neoliberalisation. In: Peck, J. and Yeung, H. (eds.) Remaking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Sage: 163-182.
三、其他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http://lci.ly.gov.tw/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www.cla.gov.tw/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網站,http://www.iosh.gov.tw/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統計資料庫,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138
全國保全產業工會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e1000528/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網站,http://lovenurses2012.blogspot.tw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http://kcctu.org.tw/
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