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6103-15531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6103-155313
論文名稱
Title
王松詩中的祖國意識研究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 in Wang Song’s poet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4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6-1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7-16
關鍵字
Keywords
文化認同、王松、祖國意識、台灣意識、臺陽詩話、友竹詩集、臺灣文學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ang Song, poetry, Taiwanese literatur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12 次,被下載 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1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7 times.
中文摘要
由於近年來政治立場的轉變和強調本土化的心態等因素,臺灣文學的研究與出版狀況逐漸興盛。然而這些研究專注的領域,大多數仍集中在現代文學方面,對於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仍相當有限。目前1991至2002年對臺灣古典詩學的研究論文,就佔了全部份量的八成以上,雖與傳統中國古典詩學研究數量差之甚遠,但已可見學院近年較從前重視臺灣古典詩學的研究。尤其是最近兩年,研究數量更大幅提升,加上網際網路的普及使資訊的數位化與影像傳遞更易取得,網路資訊快捷的更新速度,也使研究資訊的討論交流更為便利。

本篇論文的研究對象──王松,是橫跨清末與日治時代的臺灣古典詩人,生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卒於日昭和五年(1930年),享年六十五歲。王松的作品包括詩集《四香樓餘力草》(後改稱《四香樓少作》)、《如此江山樓詩存》、《友竹行窩遺稿》共約二百餘首,以及當時膾炙人口的《臺陽詩話》二卷及《臺陽詩話續編》;又手著《內渡日記》一卷、《餘生記聞》一卷,編《草艸草堂隨筆》三卷,「然因遠害,燬失參半」,未有刊本傳世。由於當時日人對具有反日意識的作品嚴格管制,所以王松在世時的詩作不得不多所隱諱。在政治局勢壓迫之下,友竹具明顯批評意識的詩作皆被焚去而無法見於詩集之中。

目前對於王松作品的研究主要分兩方面,以其詩作和詩話兩類為主。一是論述其詩歌精神與人格特質,二是探究其詩學理論。前者的研究主要是以探討或涉及王松詩作評論,並多由知人論世的角度來闡述王松的詩歌精神。王松之所以內心充滿矛盾,和當時的政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研究王松的相關論文,也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時代、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聯,再加上王松著重實用觀及比興言志的詩學主張,都顯示王松的作品與其生命歷程、迭變時勢,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探討並試圖理解王松在其真實人生與詩歌創作中所反映的應世態度時,最值得我們注意的關鍵,其實正在於他的「祖國意識」。王松的「祖國意識」不只與他的生命歷程結合,也與時代趨勢脈動同步,更與他的詩作有著密切的關係。本章便藉王松人生三階段作品中「祖國意識」的表現來做說明。

王松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深以自己為中國的子民,所以難以忍受臺灣成為日本統治的領土。強烈的祖國意識使他雖不得不屈服於日本的統治,但又無法泯滅對中國的民族氣節;時代思潮、社會現象,都在他內心產生劇烈的衝擊與矛盾,這些意識形態和情感,都在他的作品中呈現出來。本篇論文選擇以王松作品中的祖國意識為研究對象,試圖藉由作品中透露的意識形態分析,來理清作者在外在時勢與心理因素影響下的創作動機與作品內涵。

本篇論文以清末──日治時代的臺灣古典詩人王松為研究對象,討論內容包括第二章對王松生平及其作品的介紹,第三章清末至日治初期的臺灣古典詩壇概況,藉以了解作者創作的時代及社會背景;研究範圍以王松《友竹詩集》所收錄的詩歌作品為主,並藉《臺陽詩話》內容分析來深入了解作者的批評理念及詩觀,以全盤了解作者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及審美觀點。第四章將從技巧理論探討王松的創作理念及詩風,第五章、第六章探討王松在時代背景與創作風氣影響下,其詩歌作品中的祖國意識,從祖國意識的表現及特質來進行分析。第七章為結論,將前幾章討論的內容作一歸納整理,並參考同時代士人對王松作品的評價,歸結王松作品在日治時期臺灣舊詩壇的地位及其影響。綜而觀之,王松的詩文作品,若就文學藝術的角度而言,或無法與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優秀作品相提並論;但他在詩文作品中展現的人生抱負、處世態度及在身分認同間的進退出處,以及作品中呈現的祖國意識與與定位模糊的臺灣意識等,都可作為研究者對於理解勾勒清末──日據時期知識份子及其文學作品的理解途徑。
Abstract
Although modern Taiwanese literature is emphasiz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few dissertations about classic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into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presented in Wang Song’s poetry. Wang Song is a classic poet in Taiwan when the Japanese were ruling Taiwan. Therefore, he has to present hi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mplicitly in his poetry.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ain hi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of Wang Song’s life. This is because his poetry is deeply related with his life experience. The readers can observe Wang Song’s paradoxical emotion in his poetry. This paradoxical emotion results from hi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ang Song grew up 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and he believes he is a Chinese. This is why he can’t accep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Wang Song’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e can understand his motive of creation and the real meaning of his poetry.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Wang Song’s life and his work. The third chapter brings in the creative style of the classic Taiwanese society which Wang Song lived in. The forth chapter talks about Wang Song’s creative style and his theory of creation. The fifth and sixth chapter are the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Wang Song’s poetry. Although Wang Song’s poetry are not as good as the other poets in the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his work shows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hen he survives in a colonialized society. Through the reading of his poetry, the author offer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Taiwanese literary work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izait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方向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王松生平及其著作
第一節 生平經歷
一、猶有閒雲出岫心──性格塑造期(1866-1895)
二、戀岫雲無爭出意──性格發展期(1897-1915)
三、癡聾願學信天翁──性格成熟期(1816-1930)
第二節 王松著述
一、詩集
(一)《四香樓少作》
(二)《如此江山樓詩存》
(三)《友竹行窩遺稿》
二、詩話
(一)《臺陽詩話》
(二)《臺陽詩話續編》
第三章 王松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概況
一、發展背景
二、發展誘因
(一)科舉制度施行
(二)本土意識興起
(三)創作風氣使然
三、主要創作場域──詩社
四、主要作者群
(一)明末遺臣
(二)清遊宦詩人
(三)臺籍詩人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臺灣古典詩壇
一、發展背景
(一)政治局勢
(二)文教策略
二、主要創作場域
(一)詩社及聯吟活動
(二)報章雜誌專欄
三、主要作者群
(一)詩社文人
(二)在臺日僑
(三)大陸旅臺文人
第三節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壇的轉型
一、臺灣古典詩社的馴化現象
(一)日人對古典詩作者的籠絡
(二)日臺詩人共同聯吟

二、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創作目的
(一)作為日臺官紳間溝通互動的工具
(二)發揚民族氣節,保存漢文化傳統
(三)以詩言志,抒發個人視角觀點
第四章 王松的創作理念及詩風
第一節 創作理念──《臺陽詩話》之詩觀
一、詩學主張──實用觀及比興言志
(一)強調詩之社會功能
(二)詩以溫柔敦厚為主
(三)觀詩知人
(四)比興言志的傳統
二、創作實踐──論作詩方法
(一)忌五種陋習
(二)重養氣鍊格
(三)善用參差法
三、「精神說」的內涵
第二節 詩作風格
一、作品風格
(一)沉鬱內斂
(二)濃厚的佛道色彩
二、語言風格──善用自然意象
第五章 王松詩中祖國意識的表現
第一節 萌芽成形─《四香樓少作》的祖國意識
一、儒家「經世濟民」的自我期許
二、尚未視詩歌創作為人生目標
三、對儒家歷史文化價值的認同
第二節 挫折幻滅──《如此江山樓詩存》的祖國意識
一、缺乏現實基礎的祖國愛
二、殖民經驗下漢賊敵對意識的消長
第三節 成熟超脫──《友竹行窩遺稿》的祖國意識
一、政治敵對意識的消弭
二、文化認同的忠孝實踐
第六章 王松祖國意識的特質
第一節 王松詩作中祖國意識的特質
一、明確的漢文化認同
二、傾向妥協的政治認同
三、缺乏主體性的臺灣意識
第二節 與同期詩人之祖國意識比較
一、洪棄生
二、吳德功
第三節 與後期詩人之祖國意識比較
一、賴和
二、葉榮鐘
第七章 結論
附錄:王松年譜
參考書目

表目錄
表一 歷年臺灣古典詩研究統計表
表二 臺灣古典文學學位論文(1957-2002)
表三 臺灣古典文學學位論文(1957-2002)
表四 王松生平及其作品
表五 王松自然意象詩例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專書
【宋】吳可:《藏海詩話》,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湯顯祖撰,洪北江主編:《湯顯祖集》,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清】林豪:《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清】吳德功:《讓臺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清】陳朝龍纂輯:《新竹縣採訪冊》,文叢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文叢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清】陳沆:《詩比興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袁枚:《隨園詩話》《古今詩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清】紀盷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學校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清】盧若騰:《島噫詩》(《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4年5月。
【德】卡爾•曼海姆著,黎鳴、李書崇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王松:《臺陽詩話續篇》,《台灣時報》,第5至12號,大正十三年(1924)六至十二月。
王松:《臺陽詩話》,文叢第3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王松:《友竹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臺灣總督府法務部編纂:《台灣匪亂小史》,臺北:臺灣總督府法務部,1920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東都書局株式會社,1944年。
洪棄生著,胥端甫編:《洪棄生先生遺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洪棄生:《寄鶴齋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洪棄生:《寄鶴齋詩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李汝和:《臺灣文教史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5月。
William K. Wimsatt、Jr. Cleanth Brooks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潘乃德著,黃道琳譯:《文化模式》,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1977年。
劉若愚著,賴春燕譯:《中國人的文學觀念》,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張我軍:《張我軍文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年。
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王曉波:《臺胞抗日文獻選編》,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7月。
王曉波:《臺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6年11月。
王曉波:《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7月。
王國瑞纂修:《臺灣通志稿•學藝志•文學篇》,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年6月。
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年6月。
王國璠:《台灣抗日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1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
葉榮鐘:《小屋大車集》,臺中:中央書局,1977年。
葉榮鐘:《少奇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
陳少延:《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
陳鍾凡:《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龍泉書屋,1979年5月。
吳宏一等編:《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9月。
高賢治:《台灣三百年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1年12月。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12月。
陳少廷:《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11月。
張正昌:《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運動》,臺北:通美彩色印刷,1981年。
楊碧川編:《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83年9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王曉平:《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長沙: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3月。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黃秀政等著:《台灣史志論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6月。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臺北: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9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黃瑞祺:《意識形態的探索者──曼海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1月。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大通書局,1984年10月。
連橫:《臺灣通史•藝文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連橫:《詩薈•臺灣詩乘》原刊《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連橫:《台灣詩社大會記》《台灣詩薈》第四號。
連橫:《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連橫:《臺灣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連橫:《劍花室詩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9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6年9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局,1986年。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臺北:新地出版社,1988年9月。
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臺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88年10月。
吳濁流:《無花菓: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陳信元:《從臺灣看大陸當代文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7月。
蔡振楚:《中國詩話史》,長沙市: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
M.H.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報系,1991年。
劉登翰等:《臺灣文學史(上) 》,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
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9月。
劉登翰:《台灣文學隔海觀──文化香火的傳承與變異》,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
顧易生等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11月。
顏元叔:《西洋文學辭典》,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2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3月。
吳德功:《瑞桃齋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年5月。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5月。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12月。
曹明海:《文體鑑賞藝術論》,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年12月。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Alex And T.V.F Brogan:The New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tic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陳運棟等撰:《新竹市志卷七人物志、卷八藝文志》,新竹市政府,1994年。
鄭明俐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陳昭瑛:《臺灣詩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
蘇子建:《塹城詩薈》,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施懿琳:《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施懿琳、楊翠編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5月。施懿琳:《從沈光遠到賴和——臺灣文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4月。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9月。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96年。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7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陳漢光:《臺灣詩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年6月。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年。
許俊雅:《 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年10月。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臺灣》,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
程玉凰:《嶙峋志節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臺北:國史館,1997年。
李伯超:《中國風格學源流》,長沙:岳麓出版社,1998年4月。
鄭遠漢:《言語風格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龔顯宗:《台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龔顯宗,黃勁連臺譯:《鹿耳門詩選》,臺南:財團法人鹿耳門天后宮文教公益基金會,2000年3月。
季廣茂:《隱喻視野中的詩性傳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洪銘水:《臺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鄭榮馨:《語言表現風格論──語言美的探索》,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廖一瑾:《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3月。
陳明台:《臺中市文學史初編》,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1999年6月。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6月。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12月。
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譯:《批評的剖析》,湖北: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莫渝、王幼華編著:《苗栗縣文學發展史》,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月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3月。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9月。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臺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8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0月。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6月。
林美秀:《傳統詩文的殖民地變奏──王松詩話與詩的現代詮釋》,高雄:太古公關,2001年9月。
虞義輝:《台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台灣憲兵隊編,王洛林總監譯:《台灣憲兵隊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3月。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漢詩初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6月。
二、期刊論文
心水:〈臺灣文藝叢誌發刊序〉,《臺灣文藝雜誌》第二號,1919年2月。
張我軍:〈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欉中的破舊殿堂〉,《臺灣民報》三卷一期,1925年1月1日。
梁啟超:〈海桑吟〉,《臺灣詩薈》18號,1925年6月15日。
李騰嶽:〈趙一山與劍樓吟社〉,《臺北文物》第四卷第四期,1956年2月1日。
黃師樵:〈聚奎吟社〉,《臺北文物》四卷四期,1956年2月1日。
王詩琅:〈黃玉階的生平〉,《台北文物》第五卷第二、三期合刊,1957年。
賴子清:〈臺灣詠史詩〉,《臺灣文獻》9卷1期,1958年3月。
賴子清:〈臺灣詠物詩〉,《臺灣文獻》9卷4期,1958年12月。
王一剛:〈先族叔友竹公事蹟及詩〉,《臺北文物》7卷 2期,1958年7月。
連雅堂主編:《臺灣詩薈》,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1號至第22號影印本,1977年。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五卷三期,1978年9月。
張良澤:〈讀「臺陽詩話」劄記〉(上),《臺灣風物》33卷1期,1983年3月。
張良澤:〈讀「臺陽詩話」劄記〉(下)《台灣風物》33卷2期,1983年6月。
鍾美芳:〈日據時代臺灣櫟社之研究(上)〉,《臺北文獻》直字第七十八期,1986年12月25日。
杜國清:〈大陸對臺灣文學的研究〉,《臺灣文藝》第108期,1987年11月。
尹章義:〈台灣意識試析--從歷史的觀點〉,《台灣論壇》第289期,1987年10月。
翁聖峯:〈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八期,1993年9月。
楊雲萍:〈陳季同的詩詞〉,《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年10月。
周慶塘:〈賴和抗日文學作品探析〉,《牛津人文集刊》卷1,1995年10月。
應鳳凰:〈葉石濤的台灣意識與文學論述〉,《文學台灣》第16期,1995年10月。
莊永清:〈王松與洪棄生詩歌精神初探──臺灣日據初期兩個詩人典型:孤臣遺民與棄民棄才〉,成大中文系所第一屆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2月。
莊永清:〈賴和漢詩詩觀及其漢文化意識〉,《高苑學報》第八卷,2002年7月。
羅鳳珠:〈牽引臺灣文學的藤蔓上全球資訊網〉,江寶釵、施懿琳等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黃美玲:〈王松《台陽詩話》初探〉,《臺南家專學報》第十六期,1997年6月。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四十七卷第三期,1997年9月。
黃美娥:〈新竹地區傳統文學史料存佚現況(清朝──日據時代)〉,《國家圖書館館刊》第一期,1997年6月。
黃美娥:〈北臺文學之冠──清代竹塹地區的文人及其文學活動〉,《臺灣史研究》第5卷1期,1999年11月。
黃美娥:〈日治時代台灣移民詩人的應世之道--以新竹王松為例〉,2000年8月發表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園。
施懿琳:〈由反抗到傾斜──日治時期彰化文人吳德功身份認同之分析〉,《中國學術年刊》18期,1997年3月。
施懿琳:〈日治中晚期臺灣漢儒所面臨的危機及其因應之道──以彰化崇文社為例〉,成大文學院主辦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4月。
施懿琳:〈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再觀察〉,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灣古典與文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林銘章:〈葉榮鐘(1900-1978)〉,《傳記文學》72卷1期,1998年1月。
葉石濤:〈舊文人.新知識份子──葉榮鐘〉,《文學台灣》27卷,1998年7月。
黃美華:〈公員天假以悲鳴──滄海遺民王松的詩歌精神〉,《臺北文獻》直字第125期,1998年9月。
王順隆:〈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卷 4期,1999年12月。
高志彬:〈清修臺灣方志藝文篇述評〉,東海大學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王慧芬等作,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余美玲:〈隱逸與用世──論滄海移民王松的詩歌世界〉,《竹塹文獻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
廖振富:〈台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下)〉,《國文天地》16卷9期,2001年2月。
林美秀:〈王松《臺陽詩話》的文本特質與書寫意涵〉,《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第31期,2001年12月。
楊淑玲:〈王松詩歌與道教〉,《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一期,2001年。
楊淑玲:〈離亂全生只賞詩──論王松其人與詩〉,《文學台灣》第四十二期,2002年4月。
三、碩博士論文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翁佳音:《台灣武裝抗日史研究》,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春成:《日據下臺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臺灣民報(1920-1927)個案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陳明娟:《日治時期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台灣社會—賴和、楊逵、吳濁流的作品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師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周碧香:《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路》,臺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吳毓琪:《南社研究》,成大中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王郁雯:《臺灣作家的「皇民文學」(認同文學)之探討──以陳火泉、周金波的小說為研究中心》,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八十九年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楊若萍:《台灣與大陸文學關係之歷史研究(1652年-1949年)》,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
王致堯:《中國意識在台灣社會政治發展過程中之角色分析(1988-2000)》,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2002年。
陳速換:《久保天隨及其澎湖遊草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88.108.5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88.108.5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