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8115-10514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8115-105148
論文名稱
Title
豆子劇團之觀眾發展
A Case Study on Bean Theatre’s Audience Developmen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6-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8-19
關鍵字
Keywords
兒童戲劇、豆子劇團、藝術行銷、忠實觀眾、觀眾發展
Children Theater, Arts Marketing, Audience Development, Bean Theater, Loyal Audienc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9 次,被下載 96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65 times.
中文摘要
在藝文環境漸趨蓬勃發展的時代,地方劇團該如何進行觀眾發展?其面臨到的是更多的困境或是機會?一般而言地方性表演藝術團體因為地區競爭者較少,往往有在此區域獨大的狀況,在地表演藝術團隊應去思考自身品牌印象、觀眾溝通的渠道及如何建立與維持彼此關係。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討論豆子劇團之觀眾發展。探討在兒童戲劇領域中,在地團隊進行觀眾發展面臨到的困境及如何妥善運用行銷,維持組織既有觀眾並進一步開發潛在觀眾。利用訪談、焦點團體訪談、文件與問卷分析方式,收集劇團與觀眾意見,加上研究者的觀察,得到以下結論:
一、豆子劇團主要觀眾:兒童為幼稚園中班至國小四年級、家長族群為小康家庭且教育程度專上的女性居多。觀眾皆認為劇情內容是影響觀眾要不要購票的首要考量,其次為價錢、時間和地點。會員在節目內容上關心專業演員、音樂等藝術呈現,熱衷參與其他藝文演出活動;非會員則期待在演出中多點整體互動,並表示會先以娛樂性考量,不太認識劇團時,往往知名度是主要影響因素。
二、豆子劇團觀眾發展現況:組織定位和劇團風格息息相關,如何維持現金流量是現在劇團面對的問題。劇團定位上不會限制在兒童戲劇,而是期許戲劇教育可以有更多可能性;觀眾對象除了兒童,更關心親子互動;劇團有一套行銷方式,但在跨地區行銷上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眾多資訊中讓觀眾接收訊息,並展開行動」。
三、觀眾發展方向分析:依照觀眾屬性發展不同的觀眾行銷策略。藉由固定式的小品演出,嘗試新事物吸引新觀眾;經典製作再重現,整理過去票房口碑皆叫好叫座的年度大戲,目標是要進一步改善觀眾與組織的關係及增加觀眾參與其他活動的機會;戶外、集中式演出,目標是增加參與人數,劇團應重新定位自我風格,期能從中吸引有興趣進劇場觀看售票演出的觀眾;互動和世界故事系列則是中型製作,著重在普遍觀眾,目標是鼓勵這些觀眾嘗試新事物及活動。
政府廣推藝文活動,使得表演藝術團體有更多機會演出,觀眾參與藝文活動也比過去高,但是否願意花錢進劇場欣賞演出,有更多的影響因素,當觀眾選擇和刺激變多時,如何「減少觀眾流失率和維持關係」是重要的,而觀眾開發的核心皆從兒童教育和親子育樂為出發才有成果。
Abstract
How local theatre groups develop in an environment of which a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gradually flourishing? Are there more and more chances or difficulties that a local theatre company will encounter nowadays? Generally speaking, due to fewer competitors, local performing groups always monopolize in a specific region. Therefore, establishing self-brand, communicating with audiences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audiences are what the local performing groups should pay attention.
A case study is selected as research method to discuss audience development of Bean Theatre. How does the company apply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keep the present audiences and attract more potential audiences?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re interviews, focus group interviews, docum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ain audiences of Bean Theater: Most audiences are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1-4 grade). Most of them are from middle-class families, and their mothers are well-educated. The plot of the drama i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which influences audiences’ willing of buying tickets. The price of performing, time and location of the theaters are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audiences’ buying decisions. Members concern about the performers, music in the play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drama. The members also are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other a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non-members prefer to interact with actors and actresses. The amusement of performance i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for them to buy tickets. Besides, when non-members are unfamiliar with performing arts groups, they would like to buy tickets of famous groups.
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ean Theater: A position of an organization is related to its programs. How to maintain the amount of cash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Bean Theater faces now. The Bean Theater is devoted itself to create more possibilities in drama education and programs. Because children are main audiences, the Bean Theater is concerned about the interaction among parents and children. The Bean Theater develops a method of marketing by itself. However, the biggest problem faced now is the cross-regional marketing: how could audiences get the news of Bean Theater from much information and go to buy ticket for its shows?
3. Analysis of audience development: Different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generated due to various audience developments. Arranging short productions, using new arts elements to attract new audiences, reproducing classical dramas and annual big shows are strategies to build good reputation. The goal is focused on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audiences and increasing audiences’ participation in other productions. The outdoor productions are the different way to gain new participants. The company should rethink their programs to attract audiences. The series of interaction and world story are middle-scale productions, which aims to encouraging audiences to try new things and attend more shows.
Because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a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by the government, audiences have more chances to participant a performance and theatre groups have more chances to perform before. However, there are more factors to influence audiences go to theatres, especially paying for the show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how to reduce the loss of audiences and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heater and audiences when the audiences have a variety of choices. In conclusion, the core of developing audiences is related to children education and amusement of parents as well as childre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誌謝…………………………………………………………………………………….. 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錄……………………………………………………………………………………..vi
圖次…………………………………………………………………………………....viii
表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文獻與研究方法概述…………………………………...…………….......10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章節概要…………………………………..…………...........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觀眾發展……………………………………………………….........…....15
第二節 行銷組合………………………………………………..……….…..........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0
第二節 研究地點與對象………………………………………….... ………........31
第三節 資料蒐集………………………………………………….... ………........34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信效度檢驗………………………………….... ………........39
第四章 研究發現……………………………………………………….. …...…........43
第一節 訪談與觀察分析………………………………….……….. ……….........43
第二節 問卷調查分析…………………………………………….... ………........55
第三節 焦點團體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8
第一節 結論……………………………………………………….. ………..........88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書目……………………………………………………….………………...…...100
一、中文部分……………………………………………………………………...100
二、英文部分…………………………………………………………………...…104
附錄…………………………………………………………………………………...105
一、觀察內容大綱與紀錄………………………………………..…………..…..105
二、焦點團體………………………………………………………………......…120
三、訪談問題……………………………………………………………….…..…122
四、訪談同意書………………………………………………………………......124
五、豆子劇團觀眾調查問卷…………………………………………………..….125
六、內容效度專家意見表………………………………………………………...12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2009年9月30日)。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台灣表演藝術團體為面向分析。溫慧玟(主持人),表演藝術團體經營體質之研究報告。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之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ncafroc.org.tw/Upload/表演藝術團體經營體質研究報告書.pdf
文化部(2011)。2009文化統計報告電子書。林詠能(主持人),文化統計報告書。取自http://stat.moc.gov.tw/eBook_List_Dtl.aspx?RID=2009
文化部(2012)。2010文化統計報告電子書。林詠能(主持人),文化統計報告書。取自http://stat.moc.gov.tw/eBook_List_Dtl.aspx?RID=2010
文化部(2013)。2011文化統計報告電子書。林詠能(主持人),文化統計報告書。取自http://stat.moc.gov.tw/eBook_List_Dtl.aspx?RID=2011
方顗茹(2002)。藝術行銷。載於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與陳亞平(合著),藝術管理(p. 365-390)。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
王友輝(1987)。台北市兒童劇展十一年。文訊月刊,31,115。
王友輝(1993)。中國兒童戲劇年表。表演藝術,6,34-38。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原作者Vaughn, S.)。台北市:五南。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原作者Jorgensen, D. L.)。台北:弘智出版社。
司徒芝萍(2002)。臺灣兒童劇場的演變與現況:反映九年一貫教改。載於劉天課、張曉華(主編),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5-182頁)。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司徒萍(1979)。兒童戲劇的分類和年齡興趣之關係。現代文學復刊,9,231-238。
朱乃利(1993)。票房行銷的藝術。突破,93,53-56。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Q.)。台北市:桂冠。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主慧(2015)。【面訪】。票務。高雄豆子劇團。
李永豐(1997)。兒童戲劇活動的功能。社教資料雜誌,231,11-12。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石(主譯)、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C. B. & Sari, K. B.)(p. 5-67)。嘉義市:濤石文化。
豆子劇團(2015)。跳舞吧老鼠─演出企劃書(未出版)。高雄市。
周一彤(2002)。競爭策略分析。載於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與陳亞平(合著),藝術管理(p. 582-629)。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原作者Yin, R. K.)。台北:弘智文化。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和蔡尚志(1996)。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載於周平、楊弘任(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127-150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依樺(2004)。台灣表演藝術團體之整合行銷溝通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林玫君(1997年5月23日)。遊戲、創作與劇場。開放教育與幼兒戲劇研討會,19-23。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台北市:心理。
林玫君(譯)(1994)。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原作者Salisbury, B.)。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金定、嚴嘉楓與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建煌(2002)。行銷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
林潔盈(譯)(2004)。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原作者Elizabeth Hill, Terry O'Sullivan and Catherine O'Sullivan)。台北市:五觀藝術。(原著出版年2003)
林潔盈、廖梅璇(譯)(2005)。藝術經理行銷手冊(原作者Maitland, H.)。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林澄枝(1998)。藝林探索:行銷篇,劉怡汝(編撰),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曉玟(1997)。九歌兒童劇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表演藝術雜誌(1996)。PAR表演藝術10月號,47,28-36。
邱坤良(1998)。台灣戲劇發展概說。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7,113-127。
洪世雄、蔡敦崇與孫銘晧(2011年6月25日)。顧客關係投資、品牌形象、知覺風險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拍賣網站為例。第十四屆國科整合管理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
香港藝術發展局(無日期)。觀眾拓展工作坊─第二節工作坊節錄【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hkadc.org.hk/sc/content/web.do?txt=y&id=ff80818123dbba560123dc195b17002e
夏學理(1998)。文藝宣導與觀眾發展。載於夏學理、凌公山、陳媛(合著),文化行政(p. 123-140)。台北縣:空大。
夏學理(2011)。市場與票房之相關理論探析。載於夏學理、陳尚盈、黃肇璟與翁鵲旻(合著),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p. 79-100)。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
夏學理(2015年5月26日)。夏學理創意營銷的最高心法【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22940
容淑華(2007)。兒童戲劇:理性的藝術。美育雙月刊,159,44-47。
徐守濤(1996)。兒童戲劇。載於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和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p. 389-395)。台北市:五南文化事業。
馬森(1994)。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台北市:書林出版公司。
高美淳(2004)。漫談兒童戲劇在澎湖的推展。取自http://www.lib.tut.edu.tw/lecture_siew/siew4.html
高登弟(譯)(1998)。票房行銷:菲利浦‧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原作者Philip, K. & Joanne, S.)。台北市: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7)
高雄市文化局(無日期a)。高雄市表演藝術花園【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art-garden.khcc.gov.tw/index.aspx
高雄市文化局(無日期b)。高雄市表演藝術花園【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art-garden.khcc.gov.tw/Location_list_Detail.aspx?docId=609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2001年12月01日)。海洋首都中英文雙月刊第十七期【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kcginfo.kcg.gov.tw/Publish_Content.aspx?n=A22859B204186560&sms=6A6B57F5FE966020&s=AE6505A07891AE31&chapt=5567&sort=1
張文慧、黃鼎倫(2012)。兒童表演藝術劇團之價值探討:以翠鳥兒童行動劇為例。現代桃花源學刊,2,29-46。
張佩傑(譯)(1994)。引爆行銷賣點(原作者Brian Kenny)。台北市:遠流。
張紹勳(2005)。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書局。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市:心理。
張曉華(2008)。兒童劇場的賞析教學。教師天地,153,22-28。
曹瑟宜(2006)。幼兒戲劇。台北縣:啟英出版社。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有限公司。
陳玟瑜(2013)。高雄市兒童劇場家庭觀眾之生活型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信茂(1983)。兒童戲劇概論。台北市:台大文化事業出版。
陳美英(2013)。挑起高雄藝文新動脈。載於朱俊德(主編),「城市發展」半年刊(28-46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晞如(2012)。話說從頭:翻開台灣兒童戲劇教育史(1945-1986)。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琪(1997)。表演藝術之行銷概論,鄧為丞(編),藝術管理25 講: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硏討會曁硏習活動實錄。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米儀(2015)。【面訪】。秘書/財務。高雄豆子劇團。
曾西霸(1989)。粉墨人生──兒童文學戲劇選集1988~1998(396-398頁)。台北市:幼獅文化。
童心創意教學中心(無日期)。童心創意教學中心簡介。取自http://www.3c3q.tw/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葉俊伸(2015)。【面訪】。團長。高雄豆子劇團。
劉文良(2008)。顧客關係管理。台北市:碁峰資訊。
樓永堅(1999)。非營利組織行銷:表演藝術團體之探索性研究。中國行政,66,59-89。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鄧志浩(1997)。不是兒戲─鄧志浩談兒童戲劇。台北市:張老師。
謝文雀(譯)(2001)。消費者行為(原作者Blackwell, R. D., Engelm, J. F. & Minard, P.W.)。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
謝鴻文(2014)。走進兒童戲劇的祕密花園。劇場閱讀,16,22-28。
羅世宏、蔡欣怡與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原作者Bauer M. W.、Gaskell G.)。台北市:五南。
羅皓恩(1999)。表演藝術團體與新聞傳播媒體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Goetz, J. P. and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Hartfield, R. (1993). The art of teaching theatre: Some thoughts and affirmations about what we do. Teaching Theatre, 4(3), 16-18.
Iacobucci , D. (2001). Kellogg on market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ukaszewski, J. E. (1992). Influencing public attitudes: Strategies that reduce the media's power. Leesburg, VA: Issue Action Pubn.
McCaslin, N. (2000). Creative drama in classroom and beyong. New York: Longman.
Rosenberg, H. S. and Prendergast, C. (1983). Theatre for young people: A sense of occas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iks, G. B. (1983). Drama with children (2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Whitton, P. H. (1976). Defining children’s theatre and creative drama. Aworking position papaer presented at the Attleboro Conference, Bristol, Massachusetts, USA.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