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9105-14410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9105-144108
論文名稱
Title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1966—2003)
THE RESEARCH OF CHANG HSIAO-FENG'S LYRICAL ESSAYS〈1966—2003〉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7-19
關鍵字
Keywords
現代散文、張曉風、抒情的、臺灣文學
Lyrical, Hsiao-feng Chang, Taiwanese Literature, Modern Pros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7 次,被下載 995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955 times.
中文摘要
張曉風,以散文成名於六0年代中後期,是個創作領域廣闊的多產作家。其備受讀者肯定及維持最長的創作文類,則在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成就頗高,不僅知性、感性兼具,風格變化多樣;想像奇特豐富,語言運用靈活;題材廣泛,內涵豐富,極具人道關懷。既能吸取古典傳統文化,又具有現代文學的風貌。除具有女性作家的柔婉細膩,又帶有一股英偉豪邁之氣,其散文在臺灣文壇享有很高的聲譽。
本文以她在一九六六至二00三年間所出版的抒情散文作為研究的對象。先針對作品的外緣因素,即作家的經歷、文學理念,以及抒情散文創作情形進行客觀的認識,以期能更完整地掌握她作品的面貌。進而梳理、歸納出作品深蘊的豐富內涵,展現作家在文學技巧上的藝術成就,以明張曉風抒情散文在文壇上的獨特意義及價值。本論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針對前人文獻作檢討,界定「抒情散文」的意義,確立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詳述她的人生經歷,將其概分為三個階段:「戰亂流離的童年」、「安定成長中讀書求學」、「繁榮富足中安身立命」,以明其對創作所產生的影響,揭示她在創作和編輯兩方面的努力與獲得之成果,以此作為作品探討的預備工作。其次,探討文學理念,說明她對文學及創作抱持的理念和原則,藉此聯繫之後的作品探討,作為互涉參照的基礎。再者,概述其抒情散文在題材內容及風格上的轉變,體現其於不同時期的作品特色。
第三章作品的內涵,針對不同時期的抒情散文,歸納其中所蘊藏的思想內涵,分別從三方面:「思鄉情愁與懷故意緒的抒發」、「社會的關注與現實生活的思索」、「理想人生與文藝的追求」作探討分析,呈現張曉風生命情感的樣態,以及廣闊的關懷視野。
第四章藝術技巧,檢視其抒情散文,綜合整理她在藝術技巧上的苦心造詣,分別從四個方面:「取材命意」、「形式結構」、「描述技巧」、「語言表現」審視探究,展現其散文技巧上卓越的藝術成就。
第五章結論,整理本論文前述各章節,總結前人的評價與論述,對張曉風散文的意義及價值,給予客觀之定位,並展望未來探究的方向。
Abstract
CHANG, HSIAO-FENG who was famous for her essays in the mid and late 1960s has enjoyed an excellent reputation for her works and has been well-known author of a number of books for her wide-ranging artistic creation field. Especially, the achievement of her lyrical essays is remarkable with both qualities of rationality and sensibility, the style of the work is most changeful; she has many works which are imaginative and flexible language utilization; the materials of her works are diverse and the essence of her thought is rich in humane concerns. Her works not only can derive the advantages from the classic traditional cultures but also present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o the tender and sensitiveness, as a woman writer, her writing is of lightheartedness and vigor. A unique style of her essays assures her unique status in Taiwanese literary circles.
The thesis sets out to study those lyrical essays which had ever been published from 1966 to 2003. First of all, we will provide an objective look at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the conditions of her lyrical essays creation in order to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features of her works. At last, we sum up and clear out the plentiful content of her works which is full of the effects of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n her literary skills. Hoping that the unique meaning and value of CHANG, HSIAO-FENG's lyrical essays in Taiwan literary circles can be identified.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which presents the motives, objectives, the review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definition of “lyrical essay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earch scope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Two is the general discussion of CHANG, HSIAO-FENG and her lyrical essays. We will focus on an all-dimensional discussion of her life experience and divide her life into three stages to indicate that how the life experience influence her works and to explore her own endeavors in engaging in both of creation and editing and the results. This is the preparation for discussing her works. Secondly, we explore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We describe her idea and principle on the literature and creation relat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her works as the foundation of cross reference. Moreover,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general overview of her essay topics and the change of the styles of works at different stages.

Chapter Three. “Evolution of her works.” We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content of lyrical essays at different stages.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from three aspects to present the status of her emotions and a broad perspectives on human concerns of CHANG, HSIAO-FENG.

Chapter Four. “Artistic Skills.” We review her lyrical essays and put her great achievements on the artistic skills in order synthetically. With the investigations from four aspects, we sense the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on the skills of the lyrical essays.

Chapter Five is “Conclusion”. The autho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ritics and suggestions in previous studies from chapter one to four. We plac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CHANG, HSIAO-FENG’s essays in the objective and fair positioning. The writer brings out the suggestive guideline for the research workers in the fu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檢討 4
 第三節 「抒情散文」的義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7
第二章 張曉風及其散文創作綜述 9
 第一節 經歷 9
  一、戰亂流離的童年 9
  二、安定成長中讀書求學 12
  三、繁榮富足中安身立命 17
 第二節 文學理念 33
  一、基本理念 34
  二、創作原則 42
 第三節 張曉風的抒情散文 52
第三章 作品的內涵 60
 第一節 思鄉情愁與懷故意緒的抒發 60
  一、童年故鄉的眷戀 61
  二、故國憂思與精神故鄉的回歸 63
  三、理想「中國」的構築與追尋 67
 第二節 社會的關注與現實生活的思索 70
  一、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育的關懷 70
  二、市井人物的觀照與悲憫 74
  三、教育理念的闡發與文化比較的反映 77
  四、女性角色及其處境的思索. 80
 第三節 理想人生與文藝的追求 84
  一、自然的頌讚與嚮往 .84
  二、人生體悟與生命意義的思索 87
  三、典型風範的讚揚與推崇 90
  四、文學藝術的永恆價值 93
第四章 藝術技巧 96
 第一節 取材命意 97
  一、藉景抒情,因事寓理 97
  二、鎔鑄古典,賦予新意 99
  三、取材平實,意念新穎 103
 第二節 形式結構 107
  一、自典故起 108
  二、集錦並列 110
  三、正反對比 113
  四、前後呼應 116
 第三節 描述技巧 119
  一、景物的描摹 120
  二、人物的刻劃 124
  三、事理的記錄 127
 第四節 語言表現 130
  一、語言的特點 130
  二、繁富的修辭技巧 136
第五章 結論 143
 附錄
  一、張曉風年表 147
  二、張曉風作品書目 154
  三、散文集所收錄的張曉風作品 158
  四、九歌歷年散文選集所收錄的張曉風作品 159

參考書目 16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作家著編作品

(一)、著作

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臺北:水牛出版社,1966年初版,1992年2版
張曉風:《給你.瑩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初版
張曉風:《愁鄉石》,臺北:晨鐘出版社,1971年初版
張曉風:《安全感》,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3年初版,1997年11版
張曉風:《黑紗》,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5年初版
張曉風:《曉風創作集》,臺北:道聲出版社,1976年初版,1980年2版
張曉風:《曉風散文集》,臺北:道聲出版社,1976年初版,1984年12版
張曉風:《桑科有話要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1980年〔此
書的原名為《非非集》,臺北:言心出版社,1976年初版〕
張曉風:《詩詩、晴晴與我》,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年初版,1997年再版
張曉風:《動物園中的祈禱室》,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年初版,1997年再版
張曉風:《曉風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初版
張曉風:《如果你有一首歌》,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9年初版
張曉風:《步下紅毯之後》,臺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初版,1997年初37印
張曉風:《花之筆記》,臺北:道聲出版社,1980年初版
張曉風:《你還沒有愛過》,臺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初版,2003年2版
張曉風:《再生緣》,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初版,1987年28印
張曉風:《幽默五十三號:可叵號第一節車廂》,臺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初版
張曉風:《心繫》,臺北:百科文化公司出版,1983年初版
張曉風等合著:《三弦》,臺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初版
張曉風:《通菜與通婚:可叵號第二節車廂》,臺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初版
張曉風:《我在》,臺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初版,2000年新12印
張曉風:《給你》,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84年初版
張曉風:《從你美麗的流域》,臺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初版,2003年13印
張曉風:《曉風吹起》,臺北:文經出版社,1989年第1版
張曉風:《玉想》,臺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月初版
張曉風:《我知道你是誰》,臺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7年初版6印
張曉風:《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臺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初版
張曉風:《他?她?》,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初版 〔此書的原名為《你的
側影好美》,臺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初版〕
張曉風:《星星都已經到齊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初版

(二)、編著

張曉風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1950—1970(散文 第一、、二輯)》,臺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初版
張曉風編:《親親》,臺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初版
張曉風編:《蜜蜜》,臺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初版
張曉風編:《有情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初版
張曉風編:《有情天地》,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初版
張曉風編:《錦繡天地好文章》,臺北:綜合月刊社,1981年初版
張曉風編:《大地之歌》,大地出版社,1982年初版
張曉風編:《第一篇詩——鳥的文學》,臺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初版
張曉風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1970—1989(散文卷)》,臺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初版
張曉風編:《九十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初版
張曉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1989—2003 散文卷》,臺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初版

(三)、單篇作品

曉風:〈麥餅.小魚——序《地毯的那一端》〉,《中央日報》第6版,1966年8月23日
張曉風:〈選你所愛的——愛你所選的——寫給高三的同學〉,《我的大學生活》(第三集)中華日報社,1981年
張曉風:〈凡夫俗子的第一要務便是:活著〉,《中國時報》第27版,1993年7月20日
張曉風:〈曉風:作文簿上的小說〉,《聯合文學》第150期,1997年,頁10
張曉風:〈廓然——寫在《你的側影好美之前》〉,《九歌》第200期1版,1997年11月10日
張曉風:〈散文,在中國〉,《中央月刊》13:5,1980年3月,頁105—108
張曉風:〈以文學來銘記新的世紀〉,《中央日報》第18版,2002年3月25日—2002年3月26日
張曉風:〈我的創作道路〉,《聯合學生報》第7期
張曉風:〈如果你問我〉,《青年中國雜誌》1:1,頁83—391

二、專書

公仲、汪義生著:《臺灣新文學史初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力:《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
王景科:《中國散文創作藝術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次印刷
王鼎鈞:《文學種籽》,臺中:明道文藝出版社,1982年
丘秀芷、鄭明娳主編:《文藝天地任遨遊》,臺北:光復書局,1990年
古繼堂等合著:《簡明臺灣文學史》,臺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初版
朱光潛:《談文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初版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初版
余光中總編輯:《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1970——1989》,臺北:九歌出版社, 1989年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一、二》,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初版
沈謙:《獨步,散文國——現代散文評析》,臺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
李正西:《中國散文藝術論》,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
李光連:《散文技巧》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版2刷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李豐楙:《中國現代散文選析》,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何寄澎主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臺初版
阿盛:《作家列傳》,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初版
周昌龍主編:《現代散文精讀》,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版
周英雄:《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初版
周慶華:《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臺北:生智出版社,1997年初版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年初版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1年初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1版1刷
韋勒克(Wellek,Rene)等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
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再版
徐學:《臺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第1版
許達然:《臺灣當代散文精選2(1945—1988)》,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8年5版
陳義芝:《臺灣文學二十年集(二)1978—1998散文二十家》,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陳義芝:《散文教室》,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陳義芝主編:《新世紀散文家13:張曉風精選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初版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增訂二版
黃重添、徐學、朱雙一合著:《臺灣新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年第1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增訂五版
張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7年 4版
張春榮:《一把文學的梯子》,臺北:爾雅出版社,1993年初版
張春榮:《修辭行旅》,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
張春榮:《修辭散步》,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初版
張春榮:《一扇文學的新窗》,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3印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初版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初版
傅德岷:《散文藝術論》,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第1版
游喚、張鴻聲、徐華中合著:《現代散文精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8
年初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
新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臺北:天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79年初版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臺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3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4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印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再版2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4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初版1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初版1刷
鍾怡雯:《亞洲華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初版
魏飴:《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再版
簡宗梧:《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88年再版
簡恩定等編著:《現代文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7年初版
羅宗濤、張雙英合著:《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1988—1996》,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

三、單篇論文著作

(一)、與張曉風相關的單篇著作

王大空:〈藉機風光風光:寫在「幽默五十三號」出版之前〉,《幽默五十三號》臺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頁3—6
余光中:〈我們需要幾本書〉,《焚鶴人》,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0年,頁89—103
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中華現代文學大系1970—1989評論卷》,臺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頁752—761
亞菁:〈從〈地毯的那一端〉到〈步下紅毯之後〉〉,《現代文學評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頁52—55
林治平:〈更好的另一半——我妻張曉風〉,《曉風散文集》,臺北:道聲出版社, 1981年12版
季季:〈多情的文字魔術師〉,《希望我能有條船》,臺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 頁164—165
周聯華:〈序〉,《動物園中的祈禱室》,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7年再版
施國英:〈張曉風:秋天、秋天〉,《中國現代散文欣賞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頁752—754
保真:〈寫,為受苦的人〉,《八十五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頁119—121
夏祖麗:〈曉風在地毯的這一端〉,《她們的世界》,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3年9月,頁259—26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