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9113-17010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9113-170100
論文名稱
Title
朵思新詩美學研究
An Aesthetic Study of Duo Sih’s New Poem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1-2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8-19
關鍵字
Keywords
美學、英加登、新詩、朵思
Duo Sih, new poetry, aesthetic, Ingarde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6 次,被下載 81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10 times.
中文摘要
朵思生於嘉義的醫生世家,自小便受文學薰陶,是個早慧的詩人,從朵思的接受影響到難解的情愛習題中,可見其生命與作品的互文,創作面向隨詩人生命歷程更加多元,創作之筆至今仍然不輟。
筆者試圖以羅曼•英加登提出的文學作品的四個層次──語音層次、意群層次、再現客體層次、圖式化外觀層次探究朵思的新詩,以英加登的四層次為論文框架進而分析朵思的作品,將朵思新詩分層為語言表層結構、語言深層結構、審美客體層及圖式外觀層四個層次討論。
語言鎔鑄一章分為兩節,第一節先談語言表層結構,由多姿的色彩詞彙及音響的結構兩部分談之,其豐富的詩歌色彩突出了朵思詩中多變的情感世界,押韻及排比除製造音樂性外,排比的句式更使詩作繚繞著同一主題不致渙散,第二節深入語言深層結構,由對比與互襯、壓抑與掙扎及語言與沉默三部分建構詩作中的深層語意。
在語言層次基礎之上,第四章分析朵思詩中的審美客體,由直覺感官意象及象徵自我的自然意象突出作品特色,進一步在時間之流中透視歷史與安置自我的時間,其詩歌空間由被禁錮的邊緣化空間開始,潛藏入夢境與潛意識的異質世界,最終走向由固態至液態的出走模式。第五章探析朵思的圖式外觀,歸納出和緩流動及濃稠深密的圖式,其多重敘述觀點及身體流動的模式構築了作品的流動性,詩歌的稠密度也讓詩質顯得飽滿,這樣的圖式結構實貫穿於朵思的作品中。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the four heterogeneous strata of literary works – word sounds and phonetic formations, meaning units, represented entities, and schematized aspects, proposed by Roman Ingarden (1893 – 1970), 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ound the following four levels: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languages, the deep structure of languages, the aesthetic objects, and the schematized aspects, in the new poetry of a local poet Chou Tsui-ching(周翠卿), who assumes a pseudonym Duo Sih(朵思).
The chapter “the Fusion in Languages”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languages, focuses on the multifarious lexicon of colors and sound formations. Whereas the second section probes into the deep structure of languages and constructs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poetry from the three angles: contrast and complement, suppression and struggle, and language and reticence.
The fourth chapter, which analyzes the aesthetic objects in the poetry of Duo Sih, brings out the features of the poetry through intuitive sensory images and natural images that symbolize the self, and further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time with perspective and allocate time of the self in the time flow. As for the spatial dimension in the poetry, it contains three types of spatial phenomena: marginalized space, a heterogeneous universe of dreams and the subconscious, and a shift from the solid to the liquid. The fifth chapter explores the schematized aspect of the poetry of Duo Sih, and induces the two types of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leisurely flowing versus dense and enigmatic.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摘要............................................................................................................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一、專書論文.............................................................................................. 11
二、單篇論文.............................................................................................. 12
三、學位論文..............................................................................................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5
一、研究範圍.............................................................................................. 15
二、研究方法.............................................................................................. 17
三、論文架構.............................................................................................. 20
第二章 朵思生平及創作面向......................................................................... 21
第一節 朵思生平歷程................................................................................... 21
一、朵思生平經歷....................................................................................... 21
二、朵思創作簡歷....................................................................................... 24
第二節 朵思的創作淵源與面向...................................................................... 25
一、朵思文學創作淵源................................................................................. 25
二、創作面向.............................................................................................. 29
第三章 朵思新詩語言鎔鑄............................................................................. 33
第一節 語言表層結構................................................................................... 33
一、多姿的色彩詞彙.................................................................................... 34
二、音響的結構........................................................................................... 43
第二節 深層語意建構................................................................................... 52
一、對比互襯的語意.................................................................................... 52
二、掙扎與反抗的語意................................................................................. 60
三、語言與沉默的語意................................................................................. 66
第四章 朵思新詩審美客體探析...................................................................... 72
第一節 新詩意象形塑................................................................................... 72
一、直覺感官意象....................................................................................... 73
二、象徵自我的自然意象............................................................................. 79
第二節 朵思新詩時間透視............................................................................ 84
一、歷史時間的表述.................................................................................... 85
二、自我生命的時間追索............................................................................. 91
第三節 朵思新詩空間透視............................................................................ 97
一、邊緣化空間.......................................................................................... 97
二、夢境與潛意識的異質世界..................................................................... 103
三、從固態到液態:出走與旅行.................................................................. 110
第五章 朵思新詩圖式外觀探析.................................................................... 118
第一節 和緩流動的圖式.............................................................................. 118
一、多重敘述觀點...................................................................................... 118
二、身體流動的模式.................................................................................. 124
第二節 濃稠深密........................................................................................ 131
第六章 結論.............................................................................................. 139
參考書目................................................................................................... 14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朵思著作
(一)詩集
《側影》,左營:創世紀詩社,1963年。
《窗的感覺》,台北:永裕,1990年。
《心痕索驥》,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1994年。
《飛翔咖啡屋》,台北:爾雅,1997年。
《從池塘出發》,嘉義: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曦日》,台北:爾雅,2004年。
(二)童詩集
《夢中音樂會》,台北:三民,1998年。
(三)散文集
《斜月遲遲》,台北:黎明,1982年。
(四)小說集
《紫紗巾和花》,台北:皇冠,1965年。
《不是荒徑》,台北:皇冠,1969年。
《一盤暮色》,台北:鳳凰城,1983年。
(五)詩作評介
〈詩作的自我詮釋〉,《創世紀四十年評論選:一九五四― 一九九四・台灣》,臺北: 創世紀詩雜誌,1994年,頁313-316。
〈以透明思維擁抱故土―讀張國治詩集《戰爭的顏色》〉,《文訊》222期,2004年4月,頁24-25。
〈詩與精神醫學〉,靜宜大學台文系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第14場,台中:靜宜大學,2006年10月2日。
二、中文專著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河北:人民,2001年。
朱光潛:《詩學》,台北:國際少年村,2001年。
向明:《七十三年詩選》,臺北市:爾雅1985年3月。
向明、張默:《八十一年詩選》,臺北市:現代詩季刊社1993年7月。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臺北市:女書文化2000年11月。
李瑞騰:《七十四年詩選》,臺北市:爾雅1986年4月。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2001年。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北市:台灣學生,1999年。
陳義芝:《二○○四台灣詩選》,臺北市:二魚文化,2005年3月。
莫渝:《台灣詩人群像》,臺北市:秀威資訊,2007年5月。
張默:《中國現代詩選》高雄市:大業1958年。
張默、洛夫、瘂弦主編:《七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1971年7月。
張默:《七十一年詩選》,臺北市:爾雅,1985年6月1日。
張默:《小詩選讀》,臺北市:爾雅,1987年5月10日。
張默著,梅新、鴻鴻主編:《八十二年詩選》,臺北市:爾雅,1994年6月12日。
張默著,瘂弦編:《天下詩選Ⅰ1923~1999》,臺北市:天下,2002年3月20日。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1981年。
張漢良:《七十六年詩選》,臺北市:爾雅,1988年3月15日。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台北:麗文文化,1995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1976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2002 年 10 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1971年。
瘂弦著,洛夫、杜十三主編:《八十三年詩選》,臺北:爾雅,1995年8月。
瘂弦著,辛鬱、白靈主編:《八十四年詩選》,臺北:爾雅,1996年5月31日。
劉蘭英、孫全洲主編:《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1998 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年。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臺北:書林,1999 年。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1989年。
鍾玲:《現代中國謬思──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1989年。
鍾文:《詩美藝術》,四川:文藝出版社,1987年。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1985年。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2006年。
三、中文譯著
芮尼、威爾克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水牛,1987年。
弗洛伊德著,彭舜、楊韶剛譯:《夢的解析》,台北:米娜貝爾,2000年。
羅曼.英加登著,張振輝譯:《論文學作品》,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曼.英加登著,陳燕谷、曉未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文化,1991年。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年。
四、單篇論文
一信:〈德伏扎克的音階在床褥間成高潮--析讀女詩人朵思的〈觸及〉〉,《乾坤詩刊》第14期,2000年4月。
大由:〈始乎情而終乎義〉,《文訊》第35期,1988年4月。
向明:〈太陽還是血?:淺釋朵思的「盆栽石榴」〉,《中華文藝》,1983年1月。
向明:〈女詩人群像〉,《文訊》第37期,1988年8月。
沈奇:〈生命之痛的詩性超越〉,收錄於朵思《飛翔咖啡屋》,臺北市:爾雅,1997年。
李元貞:〈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顯影〉,《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台灣學生1999年9月。
宋雅姿:〈拿自己的一生去寫詩--訪問朵思女士〉,《文訊》第219期,2004年1月。
洪淑苓:〈靈魂深處的節奏--朵思《從池塘出發》評介〉,《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洪淑苓:〈朵思及詩歌美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5月。
胡錦媛:〈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第27卷第12期,1999 年5 月,頁97-115。
商禽:〈心靈的感官之旅─朵思詩集《心痕索驥》讀後〉,《創世紀》第106期,1996春季號。
莫渝:〈把心事說給寂寞聽〉,《國語日報》第5期,1998年7月16日。
瘂弦:〈美麗的側影:朵思〉,《新文藝》第99期,1964年。
張默:〈朵思:背離傳統的女詩人〉,《中國一週》第773期,1965年2月15日。
張默:〈略論朵思的側影〉,《中國一週》第773期,1965年2月15日。
張默:〈菊殘猶有傲霜枝:側寫朵思〉,《文訊》第52期,1990年2月。
葉益青:〈台灣文學苑-開出朵朵思想之花:朵思〉,《書香遠傳》第25期,2005年6月。
管管等人:〈談朵思的三首詩〉,收錄於朵思《飛翔咖啡屋》,臺北市:爾雅1997年。
劉介民著,鄭明娳編:〈台灣女性詩歌中的「情慾主題」〉,《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年5月。
蔣美華:〈新世紀台灣長詩美學的航向〉,《台灣詩學季刊》卷5,2005年6月。
蔣美華:〈靜展翅翼・黎明回航―朵思《曦日》長詩的「女性書寫」〉,靜宜大學台文系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第14場,台中:靜宜大學,2006年10月2日。
穆心流:〈朵思的側影〉,《學生周報》,1967年。
鄭慧如:〈論朵思《曦日》的時間意象〉,《遠走到她方--台灣當代女性文學論集(下)》,台北:女書文化,2010年。
簡政珍:〈沉默和語言〉,《中外文學》第176期,1987年1月,頁4。
簡政珍:〈長詩的意象敘述--評朵思的《曦日》〉,《文訊》第231期,2005年1月。
顏艾琳:〈新詩賞析─士林夜市〉,《幼獅文藝》第595期,2003年7月。
五、學位論文
林怡翠:《詩與身體的政治版圖─台灣現代詩女詩人情欲書寫與權力分析》,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佩姍:《詩體與病體:台灣現代詩疾病書寫研究(1990―)》,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曾怡慧:《朵思詩作歷程與感官意象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慕怡:《朵思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論文,2008年。
劉維瑛:《八0年代以降台灣女詩人的書寫策略》,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
謝韻茹:《夢的文學內涵:以台灣現代詩為討論場域》,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