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0106-1521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0106-152114
論文名稱
Title
清代古賦正典
The Canon of Gufu in Qing dynas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5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6-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7-20
關鍵字
Keywords
正典、清代、古賦、賦論、體源批評
Theory of fu, Genre criticism, Gufu, Canon, Qing dynasty, F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7 次,被下載 291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914 times.
中文摘要
究竟清代賦論家心目中優秀的古賦為何?本文以此為思考切入點,試著藉由整理清代選本編選家的選篇意見以及賦論家的論賦文獻,從中分析歸納意見的參差,試著還原當時提出這些意見所根據的文學基準、文學觀念,並進一步從整理的現象與文獻中提出可作為理解清代論家對於古賦評價偏尚以至於對賦體歷史流變的一種詮釋。而這樣的研究觀念和方法,在傳統的文學研究是所謂「選本批評」的觀念,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則是所謂「正典」的觀念,故本文以「正典」作為題名概括、點明論題及探查方向。
本文計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清代賦與賦論的研究概況、研究緣起以及研究方法。由於清代賦論資料浩繁而零散,故建議以選本選篇現象的分析與論賦文獻作為研究進行的主軸。

第二章「清代的古賦正典」,整理選本選篇概況,並從賦家人數、賦作篇數、賦家入選篇數、賦作被選次數、正典大家人數、正典傑作篇數以及賦家現存古賦篇數等現象與時代的推演作縱向的觀察,發現編選家對古賦的擇取好尚有若干不同的評價階段。

第三章「清代賦論對歷代賦的批評」,從清代賦論家對歷代賦評論的文獻整理中發現,對於賦史的回顧與評價以及「賦史的源流正變觀念」上都有「力宗漢魏,下取唐賢」和「六朝以後無賦者」兩種不同的意見,而且與選篇現象分析出的若干不同評價階段有部分相似的情況。

第四章「清代古賦正典的文學基準」,認為清代賦論具有「體源批評」的傾向。可以「詩→騷→賦」的體源觀念是為清代編選家、賦論家回顧賦史時最核心的文學基準來對清代賦論作可能的詮釋、理解。而「體源批評」之下「破體」與「辨體」的觀念即為選篇現象與文獻分析時,左右兩種不同意見的文學觀念。並對清代其他體源批評架構下的賦論,如:「祖騷宗漢」觀念、清代對「辭、情、意、理」的討論等,作解釋與意義上的分析。

第五章「結語」,簡要說明、總結清代對古賦的觀念以及「體源批評」賦論之原因、影響,並提出在資料梳理過程中其他特別、值得探討的問題與現象。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fu and theory of fu seldom concerns Qing dynasty and it is still unknown what kind of fu is considered the great works in the mind of literary authors in Qing dynasty. This study discusses Gufu in Qing dynasty, following the definition made by literary critics at that time: Gufu represents all kinds of fu except lüfu(fu with a special rhyme scheme and other prosodic features). Through anthologi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great writers and classic works of fu, which are called “canons” by literary critics in Qing dynasty. In addition, a further attempt is made to restore the literary norm through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subsequently to reasonably interpret this literary norm and phenomen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terary critics in Qing dynasty think that fu originates from poetry and is a kind of “genre criticism“.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this viewpoint, the evaluation of Gufu, historical views on fu, and canons are raised by literary critics in Qing dynast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5
一、研究範圍——————————————————————5
二、研究方法——————————————————————14
三、章節安排——————————————————————21
第二章 清代的古賦正典—————————————————23
第一節 選本與安排 ———————————————————23
一、選篇統計表凡例———————————————————23
二、選本概述——————————————————————25
第二節 歷代選篇概況——————————————————28
一、以「賦家」為主──自是作手的古賦大家————————30
二、以「賦作」為主──古賦正典中的傑作—————————41
第三節 選篇現象分析——————————————————48
一、賦家與賦作的跨時代觀察———————————————48
二、正典名家與傑作的歷時性比對—————————————52
第三章 清代賦論對歷代賦的批評—————————————59
第一節 清代對歷代賦的評論———————————————59
一、漢魏六朝——————————————————————59
(一)漢代———————————————————————59
(二)魏晉六朝—————————————————————63
二、唐代、宋代—————————————————————66
(一)唐代———————————————————————66
(二)宋代———————————————————————72
三、元、明、清—————————————————————75
(一)元、明——————————————————————75
(二)清代———————————————————————77
第二節 賦史論述的兩種趨向———————————————80
一、「力宗漢魏,下取唐賢」———————————————83
二、「六朝以後無賦者」—————————————————86
第三節 賦史的源流正變觀念———————————————90
第四章 清代古賦正典的文學基準—————————————99
第一節 「詩→騷→賦」的體源論述————————————99
一、溯源:「賦者古詩之流也」——————————————99
二、「破體」與「辨體」—————————————————113
三、「詩→騷→賦」體源論述的意義————————————123
第二節 體源批評架構下的賦論——————————————131
一、「祖騷宗漢」觀念——————————————————131
(一)溯源與義界————————————————————131
(二)「祖騷宗漢」觀念的意義——————————————144
二、清代對「辭、情、意、理」的討論———————————146
(一)情、辭——————————————————————146
(二)意————————————————————————149
(三)理————————————————————————153
第五章 結 論—————————————————————157
一、清代對古賦的觀念、評價———————————————157
二、清代古賦正典的延伸討論———————————————161
附錄——————————————————————————173
一、相關期刊論文與國科會研究計畫————————————173
(一)近年(2000-2005)台灣「賦論」研究期刊目錄————173
(二)近年(2000-2005)台灣清代辭賦研究目錄——————176
(三)近年(1999-2005)大陸地區清代辭賦研究目錄————178
(四)台灣地區關於辭賦的國科會研究計畫—————————181
(五)台灣正典(Canon)方面的相關期刊—————————186
二、歷代各選本選篇情形—————————————————189
三、各選本選篇分析圖——————————————————193
四、清以前歷代賦統計表—————————————————198
五、清代賦統計表———————————————————228
參考文獻————————————————————————23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壹、古代典籍
元好問,《遺山集》,《四庫全書薈要》,398冊,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藻堂本,1986年。
尤 侗,《西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40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之績,《鐵立文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421冊,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四庫全書》,127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王芑孫,《淵雅堂全集》,《續修四庫全書》,14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修玉,《歷朝賦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404冊,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王陽明,《王文成全書》,《四庫全書》,126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孟子》,台北:啟明書局,未著錄出版年。
朱鶴齡,《愚菴小集》,《四庫全書》,131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何 焯,《義門讀書記》,《四庫全書》,86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何景明,《大復集》,《四庫全書》,126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吳志忠,《蔡中郎文集補》,《續修四庫全書》,13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吳納著、于北山校點,《文章辨體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吳景旭,《歷代詩話》,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吳曾祺編,《古今文鈔》,台北:文光書局影印淸宣統二年鉛印本,1970年。
吳熲炎輯,《策學備纂》,《國學備纂》,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光緒十三年點石齋校印本,1982年。
吳錫麒,《有正味齋駢體文》,《續修四庫全書》,146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呂祖謙編,《宋文鑑》,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李慈銘,《越縵堂駢體文》,《越縵堂文集》,台北:華文書局影印北平圖書館刊本,1971年。
沈德潛,《清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姚 華,《弗堂類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台北:文海書局,1974年。
姚 鉉,《唐文粹》,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
姚 椿,《國朝文錄》,《續修四庫全書》,166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姚鼐輯、王文濡評註,《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
紀 昀,《紀文達公遺集》,《續修四庫全書》,14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天游,《石笥山房集》,《續修四庫全書》,14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應麟,《詩藪》,《四庫存目叢書》,417冊,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孫 梅,《四六叢話》,《續修四庫全書》,17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徐 渭,《徐文長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35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浦 銑,《復小齋賦話》,《續修四庫全書》,17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浦 銑,《歷代賦話》,《續修四庫全書》,17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祝 堯,《古賦辨體》,《四庫全書》,136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納蘭性德,《通志堂集》,《清人別集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康熙刻本,1979年。
張之洞,《輶軒語》,《張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張金吾輯,《金文最》,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張惠言,《七十家賦鈔》,《續修四庫全書》,161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惠言,《茗柯文初編》,《續修四庫全書》,14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陳子龍,《安雅堂稿》,《續修四庫全書》,13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陳元龍編,《歷代賦彙》光緒年間雙梧書屋俞樾校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陸 葇,《歷朝賦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399冊,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章炳麟,《國故論衡》,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章學誠撰、葉瑛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章學誠撰、葉瑛注,《校讎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彭兆蓀,《小謨觴館詩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4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揚 雄,《揚子法言》,《四庫全書薈要》,247冊,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藻堂本,1988年。
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
程廷祚,《青溪集》,《金陵叢書》本,台北:大通書局,1969年。
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楊維楨,《麗則遺音》,《四庫全書》,122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葉 燮,《已畦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244冊,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董士錫,《齊物論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50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董誥等編,《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1979年。
趙秉文,《滏水集》,《四庫全書薈要》,398冊,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藻堂本,1986年。
劉師培,《論文雜記》,《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劉熙載,《藝概》,台北:廣文書局,1980年。
劉勰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潘 耒,《遂初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4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蔡 邕,《蔡中郎集》,《四庫全書》,10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四庫全書,1983年。
蔡 邕,《蔡中郎集疏證》,《續修四庫全書》,13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續修四庫全書》,13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貳、中文近人論著
一、賦學專著
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方 銘,《經典與傳統:先秦兩漢詩賦考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
何新文,《辭賦散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第四屆國際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印,1996年。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袁濟喜,《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高光復,《賦史述略》,吉林:東北師範大學,1987年。
康金聲、李丹,《金元辭賦論略》,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曹 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許 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去病,《辭賦學綱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賦學曲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陳慶元,《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0年。
陳韻竹,《歐陽修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馮良方,《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詹杭倫,《唐宋賦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華齡出版社,2006年。
詹杭倫,《清代賦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詹杭倫、沈時蓉,《雨村賦話校證》,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
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劉松來,《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霍松林等編,《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簡宗梧先生,《賦與駢文》,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鄺健行主編,《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賦學專輯」,香港:新亞書院,1994年。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年。


二、專書
D. Fokkema、E. Ibsch合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D. Fokkema、E. Ibsch演講,俞國強譯,《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Harold Bloom著,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的圖示》,台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Hough Graham著、何欣譯,《文體與文體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2年。
Kuhn Thomas著,金吾倫、胡新和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Northrop Frye著、陳慧等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Shklovsky等著、方珊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Steven Totosy de Zepentnek演講,馬瑞琦譯,《文學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Wéllek,《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
Wéllek著、王夢鷗譯,《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Wé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水牛出版社,1989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一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論》編輯委員會編,《布拉格學派及其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
方 珊,《形式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木鐸出版社編,《中國歷代文論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木鐸編輯室編,《文學研究叢編》第一輯,台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毛德富主編,《蘇東坡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王 瑤,《關於中國古典文學問題》,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69年。
王夫之等撰、丁福保編,《清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王忠林、邱燮友等著,《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台北:福記文化圖書,1985年。
王國維著、林玫儀導讀:《人間詞話》,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朱子南,《中國文體學辭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何文煥,《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何秀煌,《人性•記號與文明──語言、邏輯與記號世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吳宏一、葉慶炳編,《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正治編,《政府遷臺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台北:台灣學生,1988年。
李慕如編著,《各體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周振甫,《文章例話》,台北:蒲公英出版社,未著錄出版年。
周祖譔編,《中國文學大辭典•唐五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孫之梅,《中國文學精神•明清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台北:萬卷樓,1998年。
曹道衡等編,《中國文學大辭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張 方,《中國詩學的基本觀念》,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張 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張京媛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智華,《南宋的詩文選本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梁廷燦編,《歷代名人生卒年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梁淑安編,《中國文學大辭典•近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郭紹虞編、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陳水雲、李世英,《清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1987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容、于士雄編,《歷代名人生卒年表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章培?琚B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傅璇琮主編,《中國詩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曾棗莊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宋代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
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評論史編寫問題論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鄒雲湖,《中國選本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褚斌傑,《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趙巽爾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6年。
劉文忠,《正變•通變•新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
蔣原倫、潘凱雄,《歷史描述與邏輯演繹──文學批評文體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蔣梅笙,《國學入門》,台北:正中書局,1953年。
蔡鎮楚,《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霍松林主編,《辭賦大辭典》,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錢仲聯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錢仲聯等編,《中國文學大辭典•清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錢鍾書,《管錐篇》,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薛鳳昌,《文體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顏元叔主編,《西洋文學辭典》,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三、學位論文、國科會研究報告
(一)學位論文
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份認同》,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1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
林振興,《清代賦話述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1年。
馬寶蓮,《唐律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
梁承德,《魏晉南北朝賦論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9年。
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
陳韻竹,《歐陽修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年。
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1年。
游適宏,《祝堯〈古賦辯體〉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4年。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7年。
蔡 瑜,《高棅詩學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5年。
簡宗梧,《司馬相如揚雄及其賦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5年。

(二)國科會計畫
陳成文,〈唐代「以賦為文」現象之考察〉(計畫編號:NSC92-2411-H-130-010)
陳成文,〈唐代詩賦合流現象之考察〉(計畫編號:NSC90-2411-H-130-005)
簡宗梧主持,〈近二十年(1971-1990)大陸地區辭賦研究發展現況評估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3-0301-H-004-064-I2)
簡宗梧主持,〈近五年(1991-1995)中外賦學研究評述〉(計畫編號:NSC-86-2417-H-004-014)
簡宗梧主持,〈唐律賦在賦學中「經典」地位的形成〉(計畫編號:NSC88-2411-H-004-013)
簡宗梧主持,〈賦體因子的解析與再造〉(計畫編號:NSC-90-2411-H-035-004)

四、期刊、論文集、學術會議論文
Hazard Adams 著、曾珍珍譯,〈經典:文學的準則�權力的準則〉,《中外文學》2期,1994年7月,頁7-26。
王以憲,〈唐宋賦學研究述要〉,《江西師範大學學報》3期,1998年8月,頁78-83。
王以憲,〈論賦學與楚辭學的分合〉,《江西師範大學學報》6期,2004年11月,頁41-46。
王岫林,〈由詩人之賦與辭人之賦探揚雄的文學觀〉,《孔孟月刊》1期,2004年9月,頁39-47。
王洪泉,〈經學視野中的兩漢賦論〉,《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期,2003年3月,頁136-139。
何新文,〈21世紀的賦學研究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湖北大學學報》6期,2001年,頁7-8。
吳淑鈿,〈以文為詩的觀念嬗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期,2000年9月,頁237-262。
呂兆歡,〈《揚雄的賦論與清人的回應》一文評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十三期,2003年9月,頁122。
李新宇,〈論《古賦辨體》出現的原因〉,《山西大學學報》4期,2005年7月,頁53-56。
尚學鋒,〈兩漢經學思潮與賦家創作意識的變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4期,2005年7月,頁11-18。
姜建強,〈論堯斯接受美學中的「期待視野」〉,《美學》,1992年8月,頁37-41。
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一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9年。
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2000年。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年。
胡幼峰,〈試論《唐詩別裁集》編選之得失〉,《古典文學》第十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12月,頁327-358。
馬積高,〈《歷代辭賦總匯》前言〉,《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2002年,頁49-55。
康金聲,〈元賦「祖騷宗漢」論〉,《山西大學學報》1期,2000年2月,頁14-19。
張高評,〈破體與宋詩特色之形成──以「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以賦為詩」為例〉,《成大中文學報》2期,1994年2月,頁73-111。
張高評,〈蘇黃「以書道喻詩」與宋代詩學之會通〉,《成大中文學報》5期,1997年5月,頁249-281。
梁立中,〈賦概(先秦兩漢賦說)詮論〉,《東南學報》7期,1984年7月,頁15-54。
許 結,〈二十世紀賦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文學評論》6期,1998年12月,頁118-129。
許 結,〈古律之辨與賦體之爭──論後期賦學嬗變之理論軌跡〉,載《第三屆國際賦學會議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1996年),頁69-88。
許 結,〈仿古與趨新──明清辭賦藝術流變論〉,《江漢論壇》8期,1993年,頁5-70。
許 結,〈清賦概論〉,《學術研究》2期,1993年4月,頁111-116。
許 結,〈論清代的賦學批評〉,北京:《文學評論》4期,1996年8月,頁28-38。
許 結,〈論清代科制與律賦批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21期,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許 結,〈論詩、賦話的黏附與分離〉,《東南大學學報》6期,2003年11月,頁104-109、136。
許 結,〈論賦的學術化傾向──從章學誠談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期,2005年1月,頁82-90。
陳美朱,〈論唐賦的兩極評價〉,《中國文化月刊》總第218期,1998年5月,頁97-116。
陳國球,〈文學結構的生成、演化與接受:伏迪契卡的文學史理論〉(《中外文學》15卷8期,1987年1月),頁64-96。
陳國球,〈試論唐七律於明復古詩論中的「正典化過程」〉,《中外文學》6期,1987年11月,頁64-117。
黃建軍,〈康熙詞賦文論管窺〉,《湘潭師範學院學報》6期,2004年11月,頁90-92。
楊 賽,〈以情為本──祝堯的古賦本質論〉,《中國文學研究》2期,2002年,頁79-82。
楊 賽,〈祝堯的古賦流變論〉,《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期,2005年3月,頁55-59。
楊松年,〈詩選的詩論價值──文學評論研究的另一個方向〉,《中外文學》5期,1981年10月,頁36-67。
葉永勝,〈陳元龍與《歷代賦彙》考述〉,《金陵科技學院學報》4期,2004年12月,頁60-64。
詹杭倫,〈宋代辭賦辨體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7期,2003年11月,頁1-16。
詹杭倫,〈清代賦學的幾個理論問題〉,《北京化工大學學報》1期,2002年,頁33-39。
廖棟樑師,〈接受美學與「楚辭」學史研究──以屈原形象的歷史建構為例〉,《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年,頁67-86。
蔡 瑜,〈從典律之辨論明代詩學的分歧〉,《台大中文學報》17期,2002年12月,頁185-234。
蔡鍾翔,〈賦論流變考略〉,《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1996年),頁533-547。
鄭毓瑜,〈文學典律與文化論述──中古文論中的兩種「原道」觀〉,《漢學研究》18卷2期,2000年12月,頁285-318。
鄧國光,〈祝堯《古賦辨體》的賦論〉,《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賦學專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版,1994年,頁363-383。
簡宗梧,〈生鏽的文學主環──賦〉(《國文天地》6期,1998年11月,頁7-11。
簡宗梧,〈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期,2000年11月,頁1-16。
簡宗梧,〈唐律賦之典律〉,《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頁223-246。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1期,1999年6月,頁59-78。
簡宗梧,〈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5期,2002年11月,頁21-35。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期,2003年5月,頁1-27。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3期,2001年7月,頁1-36。
顏崑陽,〈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年,頁107-135。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2期,2000年7月,頁33-67。


參、英文資料

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seventh editi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99.

Bloom Harold,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 a theory of poet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Cuddon J.A., 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third edition. Cambridge:Blackwell Reference, 1991.

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third printi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Selden Rama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fourth edi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Prentice Hall, 1997.

Vodicka Felix, P. Steiner, M. Cervenka, and R. Vroon, The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process : studie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Felix Vodicka, Philadelphia:J. Benjamins, 1982.

Wéllek Rene&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third edition. 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