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1114-19252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1114-192520
論文名稱
Title
在道統與市場之間:魏萼論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
Bringing Confucianism back in:Wei Wou's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4-07-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4-08-25
關鍵字
Keywords
儒家文化、文化經濟學、魏萼、兩岸關係發展、三民主義
Confucianism,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Wei Wo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3 次,被下載 21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13 times.
中文摘要
摘要
在過去,多數學者認為亞洲國家所奉行並尊為是行為處事圭臬的儒家文化,實為一種不利於當代國家經濟發展的腐舊思想。而這一種想法一直持續到了日本經濟崛起以及東亞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之後,才開始有了改變。甚至有學者更一反過去的負面觀點,並指稱儒家文化之特質正是日本以及東亞國家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後,對於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和影響,便在學界中激起了一波文化熱潮。在這一波文化熱潮之中,不但吸引了多數學者參與其中,更為文化經濟學之研究,積累了多元且豐富的研究成果。
然在文化經濟學之研究領域中,其研究學者係以文史哲之學術背景居多,而台灣經濟學者魏萼卻是以經濟學之學術背景,參與於文化經濟學研究之中。然此以經濟學之學術背景,作為研究文化與經濟發展之基礎,魏萼的學術背景以及學經歷程又將為文化經濟學之研究領域,打開了何種研究視野?激起何種火花?
經本文之研究,在中國文化(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影響的研究中,魏萼不乏對於中國文化以及中國經濟思想之本質、內涵,作一研究、分析並提出自己的一套觀點、結論。爾後,更以文化特質為核心基礎,建構出一解釋國家經濟發展之模組,即「三力理論」。此外,對於兩岸關係之發展亦是魏萼之研究中,所關心、重視之課題,而對於兩岸關係面向之問題解決,魏萼更是透過了三民主義、中國文化等,文化思想之層面結構來做為問題解決之管道。而對於魏萼整體學思的形塑過程及其緣由,本文將進一步地帶領讀者深察體會。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past, the Confucian culture, which was followed by the East, had been considered as one decayed ideology obstruc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kind of thought has not changed until the rise of Japan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ast Asia. Some scholars start to discard negative viewpoint, and claim that the Confucia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the rising of East Asia. After that, the Confucian culture has become an upsurge within the academia.
In the research area of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most scholars have done the research by the foundation of philology, historiography, and philosophy. However, the Taiwanese economist Wei Wou has done his research of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by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s. And by the research of Wei Wou, some fresh viewpoint and ideology would be aroused within the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Wei Wou’s viewpoints and ideology, which have related to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ought, would be demonstrated by this thesis.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of Wei Wou’s ideology, and “the theory of three elements,” that is develop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ould also be illustrated by this thesi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宗旨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3
第三節 研究背景 05
第四節 問題意識 08
第五節 問題重要性 11
第六節 文獻檢閱 14
第七節 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 20
第二章 魏萼的生平介紹 24
第一節 魏萼的學經歷以及個人經歷 24
第二節 魏萼的學思概論 30
第三節 魏萼的個人學經歷對其價值學思的影響 36
第三章 魏萼論中國經濟文化史 41
第一節 中國經濟思想的內涵 41
第二節 中國道統的本質、變遷與發展 45
第三節 中國道統的經濟特色 52
第四節 儒家文化對日本、韓國經濟之意義與影響 59
第四章 魏萼的經濟策論 62
第一節 從中國馬列化到馬列中國化 62
第二節 孫中山經濟思想對於兩岸經濟發展之意義 68
第三節 兩岸經濟合作之關係發展 75
第五章 結論 79
參考文獻 8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專書與論文:
Max Weber 著,簡惠美 譯,1989,《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市:遠流
出版社。
于宗先,1983,《台灣與香港的經濟發展-中國文化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影響》,台
北市: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000,《大陸經濟台灣觀》,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中共中央宣傳部,201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
任克敏,2002,《中國大陸經改理論與兩岸關係》,台北縣:高立。
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金忠烈,1992,《高麗儒學思想史》,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牛津出版社。
胡寄窗,1998,《中國經濟思想史導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孫廣德、朱浤源 編著,1997,《中國政治思想史》,國立空中大學。
孫震,2011,《現代經濟成長與傳統儒學》,台北市:三民出版社。
高長,2009,《大陸經改與兩岸貿易》,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崔英辰 著 、邢丽菊 譯,2008,《韩国儒学思想硏究》,北京:東方。
許振雄 譯註,1993,《日本儒學史概論》,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許淑華 編,2007,《博學與雅緻--明道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研討會》,台北市:萬卷
樓出版社。
逯扶東,2008,《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市:巨流。
鄒學熹,余賢武 主編,2009,《易經》,新竹市:凡異出版社。
蔣一安,1984,《國父思想教本》,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鄭竹園,1983,《臺灣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1992,《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1997,《大陸經濟改革的進程與效果 : 兩岸三地經濟運作如何向共同
體方向推進》,台北市:致良出版社。
───,2000,《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2,《21世紀世界經濟新風雲-金融海嘯後美中台經濟情勢》,台北市:
海峽學術出版社。
鮑國棟 發行,《易經》,台南市:綜合出版社。
魏艾,2003,《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魏萼,1981,《民生主義經濟學》,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3,《中國式資本主義-台灣邁向市場經濟之路》,台北市:三民。
──,1994,《中國經濟的前景》,台北市:亞洲與世界社。
──,2000,《中國國富論-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台北市:時報文化。
──,2000,《中國國富論-經濟中國的第三隻手》,台北市:時報文化。
──,2007,《中華文化復興與台灣閩南文明》,台北市:文史哲。
──,2008,《中國文化與西方文明》,台北市:文史哲。
──,2013,《中國國富論-中國經濟::從文化衝突到文明融合》,台北市:文史
哲出版社。
魏萼、李奇茂、張炳煌 主編,2002,《新儒.新新儒 : 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的
融合》,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文件匯編》,2013,北京:人民出版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百問》,2013,北京:建黨讀物出版社
(學習出版社)。

二、期刊與訪談文獻:
王綺年,2009年12月02日,與魏萼老師訪談逐字稿。
───,2010年05月26日,與魏萼老師訪談逐字稿。
佟德志,2000,〈宗教改革對西方近代政治學的影響〉,《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
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頁24~頁28。
吳德美,曾聖文,2005,〈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對東協經濟發展影響〉,《問題與研
究期刊》,第44卷第3期,頁57~頁91。
巫寶三,1991,〈論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研究主要封面及其意義〉,《中國經濟研
究》-第一期,頁65~頁75。
李達嘉,2013,〈從抑商到重商:思想與政策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第82期,頁1~頁53。
范立舟,2001,〈二十世紀中國大陸的宋明理學研究與新課題〉,《中國文哲研
究通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三
期,頁263~頁291。
張永儁,2005,〈略論兩宋理學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繼承與創新〉,《第八屆儒佛
會通暨文化哲學》,頁1~頁9。
程霖,2004,〈20 世纪的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以學術著作為主的考察〉,《中
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4期,頁139~頁148。
葉仁昌,2011,〈孟子政治思想中義利之辨的分析:四種主要類型的探討〉,《政
治科學論叢》,第五十期,頁1~頁36。
───,〈儒家財富思想與經濟發展〉,《「中國傳統政治智慧的再發現》」學
術研討會(台大政治系主辦,2004/05/29)提交論文。
賈根良,2012,〈新李斯特主義:替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新學說〉,《學習與
探索》,2012第三期,頁95~頁103。
鄒濬智,2008,〈《史記.貨殖列傳》經濟思想體系試構〉,《龍華科技大學學
報》第二十五期,頁157~頁167。
趙岡,1994,〈論中國傳統社會的性質〉,《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二期,頁
1~頁6。
劉振維,〈漢代新儒學董仲舒哲學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漢代新儒學董
仲舒哲學之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頁242~頁276。
劉振維,漢代新儒學董仲舒哲學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十一卷第一期。
劉國光,2002,〈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中共黨史研究》,
第四期,頁14~頁17。
黎德福,陳宗勝,2006,〈改革以來中國經濟是否存在快速的效率改進?〉,《經
濟學(季刊)》,第六卷第一期,頁1~頁24。
魏萼,1998,《海峽評論-從亞洲經濟價值觀看東亞金融危機》,93期9月號。
──,2007,〈香山文化、中華文明與轉型中的澳門〉,《行政》第二十卷,總
第七十八期,頁1039~頁1045。


三、網路文獻:
魏萼,1998,〈從亞洲經濟價值觀看東亞金融危機〉,《海峽評論》,93期9月號,
http://www.haixiainfo.com.tw/93-2440.html,檢索日期:2014年05月11日。

樓宇烈,〈儒學在現代韓國〉,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lyl/lunwen儒学在现代韩国.htm#_ftn1,檢索日期:2014年04月16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
http//hk.crntt.com/doc/1015/9/7/9/101597945.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597945,檢索日期:2014年04月16日。

李濤,〈淺談孫中山的經濟思想〉,
http://www.zgslww.com/lunwenjingxuan/jingjilunwen/20130122/2015.html,檢索日
期:2014年04月23日。

單玉麗,《台灣研究》2012年03期,
http://www.cssn.cn/73/7304/201303/t20130305_299764.shtml,檢索日期:2014年04月27日。

段俊平,2012,〈中國經濟學家應該學習《易經》哲學思想〉,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1338797511790.html,檢索日期:2014年03月08日。

張貴銀,〈試論宗教改革對近代西方文化轉型的意義〉,
http://www.rmlt.com.cn/2014/0128/224831.shtml,檢索日期:2014年03月29日。

〈佛學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太虛全書第十三篇》,
http://www.buddhaway.org/Lo-B00/B23.pdf,檢索日期:2014年03月11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3531370.html,檢索日期:2014年05月22日。

唐俐,〈論董仲舒儒學理論架構的道家色彩,
http://www.hi138.com/wenhua/lishixue/200902/51150.asp,檢索日期:2014年3月23日。


四、英文文獻:
Hung-chao Tai , 1989, Confucian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 Oriental
Alternative?,Washington, D.C.:Washington Institute press.
Roy Hofheinz, Jr., Kent E. Calder, 1982, The Eastasia edge, New York.
Wei Wou, 1991, A tragic beginning: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 Capitalism, a Chinese version:guiding a market economy in Taiwan,
Ohio State University.
────, 1993, KMT-CCP paradox:guiding a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 Press.
────, 2009, China:In Search of the Wealth and Power—Deng Xiao-Ping and the
Sun Yat-Senism, Lien Sheng printing hous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