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1117-21212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1117-212126
論文名稱
Title
兩岸刑事司法合作規範的社會建構 --以引渡與遣返為核心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NORMS OF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IN CRIMINAL MATTERS - THE CASES OF EXTRADITION AND REPATRI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43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4-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8-21
關鍵字
Keywords
刑事司法合作、認同、引渡、人員遣返、建構主義、司法互助、遣返
Extradition, Constructivism, Judicial cooperation in criminal matters, identity, multual legal assistance, repatriation of criminal, repatri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17 次,被下載 4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1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2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全球經貿關係發展,無論是人員往來或者貨物流通均隨之更加自由,同時也帶來外部成本,例如犯罪問題之發生即是其中之一。而兩岸間之經貿往來益加頻繁,犯罪問題之伴隨發生,以人員非法移動、罪犯潛逃與境外犯罪等最為明顯,兩岸已經於2009年簽署「兩岸司法互助協議」,能否在此既有基礎上繼續進行刑事司法合作,也成為2016年5月後觀察之重點。目前中國大陸已經發展成為影響亞洲以及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兩岸經貿交流頻繁,學者就兩岸政治與經貿關係有從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與功能主義等不同途徑進行研究者。本文即就兩岸經濟交流與各項互動所帶來的犯罪問題,在「兩岸刑事司法合作」範疇下,就有關緝捕逃犯所生人員遣返等議題進行研究。
本文一方面透過實證法學研究途徑,以國際刑事司法合作規範之蒐集、歸納與分析綜整引渡原則、引渡與遣返所生法律議題外;再以兩岸司法互助人員遣返為核心,透過國際關係理論中溫特的「建構主義」觀察兩岸刑事司法合作的共有理念、文化狀態、規範遵守等級。包括從第一個兩岸協議1990年「金門協議」之簽署,繼而自1993辜汪會談時起推動劫機犯遣返相關協議之簽署並於1995年中止此一協商,探討兩岸在不同執政階段如何從對抗,到1990年起逐步透過個案加以合作,進而產生刑事司法合作共有期待,並經19年的實踐而於2009年簽署「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繼而以溫特三文化以及規範遵守三等級,探討「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簽署後,兩岸對於此一協議之遵守,處於何等級,同時也觀察這樣的遵守,是否已經足以發生溫特所稱身分與利益之變化;最後再依據溫特對集體認同所提出之四個主變量,相互依存、共同命運、同質性與自我約束等之假定,分析兩岸刑事司法合作之互構有無可能於此領域出現認同要素。
文章以縱向之兩岸司法合作各執政時期的歷史變遷,與橫向各區域政治組織及兩岸司法互助結構交互探討,並佐實例與判決加以驗證本文之結論-「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簽署後已經產生共有知識與理念,我方對於協議的的遵守屬於合法性第三等級,且發生身分與利益一定程度之變化。文末對兩岸刑事司法合作趨向提出觀察心得與建議。
Abstract
Not only is it the case that goods and merchandise transfer more easily under globalization but persons travel more freely as well. As a result, certain external costs have emerged, with criminal activities being one such co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in terms of “cross-strai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e, the economy, soci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have enhanced over time, and external costs have resulted. Among such external costs, fugitives and extra-territorial organization crimes have slowed the pace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The two sides signed the Cross-strait Joint Crime-Fighting and Judicial Mutual Assistance Agree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ross-strai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greement) in April 2009. Whether the two sides can continue their mutu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of their judicial cooperation has been attracting attention since May 2016.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transforming int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owers in Asia and the world. Meanwhile,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grown closer following the signing of 20 economic related agreements and the Cross-strai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greement. As a result, some have attempted to explore and discuss cross-strait relation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Realism, 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While trade relations have been strengthening, both sides across the strait have faced the challenge of combating cross-strait and international crimes. As the issue of fugitives transcends border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ross-strait extradition and repatriation of fugitives in the frame work of the relevan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By adopting empirical legal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researched relevant rule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before analysing and comparing these with the main extradition and repatriation issues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Furthermore, by adopting the "Constructivism" approach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specially one based on Alexander Wendt’s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observe whether common knowledge and cultural change, as well as the four variable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have emerged in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in criminal matters.
Wendt has proposed that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e and that each culture has thre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rnalization (compliance, self-interest and legitimacy), which determines how deeply embedded states are in that culture. Therefore, this study explored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e depending on different ruling periods, evaluated what factors caused cultural structural change and which degree of internalization describes the Cross-strai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greement.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this study discussed whether four variables of identity have the potential to emerge in this judicial cooperation field.
Vertically, this paper studied historical changes of different ruling periods with regard to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horizontall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tructures of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cross the strait and of region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ested this paper’s hypothesis that mutual cooperation in criminal matters has constructed common knowledge and shared beliefs using practical examples and relevant verdicts. Finally, observations an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trends in cross-strait criminal judicial cooperation were propos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1章 緒論 1
第1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2
第1項 研究背景 2
第2項 研究目的 4
第2節 文獻回顧 6
第3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理論 13
第1項 研究途徑 13
第2項 建構主義研究理論 27
第4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流程 37
第1項 研究方法 38
第2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 46
第3項 研究說明 49
第4項 名詞定義 50
第5項 研究流程 77
第2章 區域政治組織引渡合作之建構 80
第1節 引渡制度沿革 80
第2節 引渡原則與制度 85
第1項 雙重犯罪原則 86
第2項 特定原則 90
第3項 政治犯不引渡 93
第4項 一事不再理 101
第5項 國民不引渡與起訴或引渡原則 104
第6項 雙重審查制度 109
第7項 緊急引渡與暫緩引渡制度 113
第3節 各區域公約引渡合作之發展 118
第1項 美洲間國家之發展 118
第2項 歐盟之發展 121
第3項 東協之發展 130
第4項 東協加一之發展 136
第4節 區域間引渡合作共有理念建構之分析 140
第1項 引渡規範之建構 140
第2項 區域公約引渡規範之建構差異 143
第3項 主要區域公約之發展特徵 151
第3章 兩岸刑事司法合作之變遷與規範建構 162
第1節 歷史變遷與互動 164
第1項 毛澤東時期(1949年至1976年) 164
第2項 鄧小平時期(1978年至1989年) 166
第3項 江澤民時期(1989年至2002年) 172
第4項 胡錦濤時期(2002年至2012年) 191
第5項 習近平時期(2012年11月至2016年9月) 210
第2節 刑事司法合作規範之建構 227
第1項 金門協議之建構 227
第2項 辜汪會談共同協議與劫機犯遣返協議草案 230
第3項 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之建構 242
第4項 小結 260
第4章 兩岸刑事司法合作規範之性質與發展困境 270
第1節 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之規範性質 270
第1項 從法學角度分析 270
第2項 從比較法觀察 280
第3項 協議之規範性質 303
第2節 建構兩岸刑事合作認同之困境 325
第1項 兩岸司法合作認同之建構基礎 326
第2項 建構刑事司法合作認同之意義 341
第3項 主要困境 346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356
第1節 研究結論 356
第2節 研究貢獻 366
第3節 研究建議 368
附錄一:引渡法 375
附錄二:金門協議 377
附錄三: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377
附錄四:引渡示範條約 379
附錄五:歐盟逮捕令框架決議 383
附錄六:中華民國政府與哥斯大黎加共和國政府間引渡條約 392
參考文獻 396
中文書籍 396
翻譯書籍 398
中文期刊 399
論文集 408
政府出版品 411
碩博士論文 412
英文書籍 413
英文期刊 415
官方網站 41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書籍
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第3版。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9月。第1版。
司法部司法協助外事司。雙邊引渡條約規則概覽。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朱文奇、李強。國際條約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何志鵬。國際法哲學導論。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5月1日。第1版。
汪毓瑋主編。國境執法。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02月。第2版。
姜皇池。國際公法導論。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第3版。
周柏均、林秉文,「中港移交逃犯協定研究」,香港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及法律事務部,2001年3月。
林文程。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1版。
林偉杰。引渡法釋義。北京:中國民藝出版社。2007年4月1日。第1版。
林欣。國際刑法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宣增益。國家間判決承認與執行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翁明賢。解構與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第1版。
徐宏。國際民事司法協助。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版。
秦一禾。犯罪人引渡諸原則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馬德才。際法中的引渡原則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張淑平。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許文瓊、彭勝娟、梁文鈞譯。黃風審訂。英國2003年引渡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馬賀。歐盟區域刑事合作進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黃風。或起訴或引渡。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黃風。引渡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黃風。國際刑事司法合作的規則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黃居正。判例國際公法I。臺北:台灣本土法學雜誌有限公司。2013年7月。第1版。
陳榮傑。引渡之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月。第1版。
陳治世。國際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第1版。
陳勇、盧建義、王錚。涉外刑事程序與刑事司法互助-辦案規範指南。北京:群眾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彭峰。引渡原則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2008 年8 月。第1版。
彭懷恩。國際關係Q&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13。第1版。
邵沙平。國際刑法學:經濟全球化與跨國犯罪的法律控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修訂版。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趙秉志。中韓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及相關犯罪硏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第1版。
劉益燈、萬先運。國際法學。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8 月。第1版。
盧靜、曲博。當前國際安全體系轉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薛淑蘭。引渡司法審查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羅成典。西洋法律哲學導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10日。第1版。
羅結珍譯。法國刑事訴訟法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盧靜,「全球治理:困境與改革」,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06月,第1版。

翻譯書籍
王士帆(譯)。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原作者:Helmut Satzger)。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4月。第1版。
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原作者:Alexander Wend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張小平(譯)。簡明國際法史(原作者:Arthur Nussbaum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葉宗顯(譯)。國際關係理論:學科的面貌(原作者:Tim Dunne、Milja Kurki、Steve Smith)。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08月31日。第1版。
潘忠岐(譯)。國際關係精要(原作者:Karen A. Mingst & Ivan M. Arreguin-Toft)。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2年10月。第1版。
楊雅婷、陳文暉譯。國際人權概觀(原作者:Thomas Buergenthal, Danish Shelton & David P. Stewart著)。臺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07年9月。第1版。
龔宇(譯)。國際法的侷限性(原作者Jack L.Goldsmith & Eric.A.Posner)。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中文期刊
于文沛,「歐盟刑事訴訟移管問題研究」,求是學刊,2015年9月,第42卷第5期,頁109-115。
上海市公安局港澳台辦公室課題組,「滬台警務合作打擊跨境犯罪成效與展望」,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159-169。
王震宇,「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下之兩岸經濟關係」,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2008年6月,第4卷1期,頁157-199。
王士帆(譯),「歐盟檢察署的未來設置--為「補充性模式」建言」(原作者:Helmut Satzger),臺北:檢察新論,2014年,第15期,頁351-369。
王士帆(譯),「涉外刑事案件之證據禁止」(原作者:Sabine Gless),臺北:司法周刊,2013年5月,第1647期,頁1-25。
王志文,「析論海峽兩岸法律問題及其處理規範」,華岡法粹(文化大學),1990年2月,第19期、第20期,頁123-187。
王效文,「德國刑事司法互助法制與歐盟法之影響」,涉外執法與政策學報,2012年5月,第2期。頁1-32。
王文岳,東亞區域主義再建構:韓國參與東亞區域整合之進程與效應,亞太研究論壇, 2013年12月,第59期,頁49-86。
王軍敏,「國際法中的時效」,中國法學文檔,2011年06月,第8期,頁276-278。
王帥,「我國區際刑事司法合作中憲法淵源的完善——以歐盟刑事司法合作的開展為借鑒」,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海峽法學,2015年5月,第4期,頁 94-100。
王君祥,「中國東協打擊跨國犯罪刑事合作機制探析」,河北法學,2008年12月,第26卷12期,頁173-179。
王慶祥,「溥儀囚居前蘇聯期間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東北史地,2011年03月,第2期,頁83-88。
王文華,「從賴昌星案看中加刑事司法合作」,南都學壇,2013年09月10日,第33卷第5期,頁68-72。
王振民,”一國兩制”與澳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出版,2007年10月,頁1-23。
石之瑜,「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問題與研究,2000年7月,第39卷第7期,頁37-53。
朱朝亮,「國際司法互助之總則:拒絕原則、審查原則、傳遞管道」,月旦法學教室,2011年3月,第101期,頁43-50。
朱海波,「承認與執行外國刑事判決的制度化及其反思」,雲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3月,第6期,頁 66-67。
任海傳,「從共同打擊犯罪探討兩岸和平架構之建立」,展望與探索,2004年7月,第2卷第7期,頁68-82。
吳巡龍,「境外取證之證據能力」,台灣法學雜誌,第282期,2015年10月,頁175-184。
邱紹箕、梁彥文,「兩岸暨香港、澳門構建區際刑事司法互助組織打擊科技罪案」,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5年,頁497-515。
初國華、張昌吉,「戰略三角理論與台灣的三角政治」,問題與研究,2010年3月,第49卷第1期,頁87-110。
李傑清,「追查及返還跨域貪污犯罪所得之刑事司法互助-從我國落實反貪公約之觀點」,反貪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年12月,頁236-354。
李思嫺,「中國威脅論下的「和平崛起」論述」,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015年3月,第11卷第1期,頁63-80。
李佳玟,「實物提示,原則或例外?—評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900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014年4月,第26卷,頁86-95。
李珺,「我國“本國國民不引渡原則”之探析」,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1月,第28卷1期,頁31-33。
李海龍,「十八大報告外交戰略新思路的解析」,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1月15日,第30卷第1期,頁1-6。
邱芝,「論歐洲一體化進程中集體認同的建構」,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 年,第 4 期,頁120-124。
呂丁旺,「情資交換與調查取證界線即辨析」,司法周刊,第1739期,2015年3月20日,頁2-3。
何輝慶,「不對稱結構下的兩岸談判」,國家發展研究,第1卷2期,2002年6月,頁103 – 134。
林文程,「台灣三月學運後的兩岸關係」,國立中山大學出國報告,2014年8月7日,頁1-3。
林鈺雄,「司法互助是公平審判的化外之地?以歐洲人權法院的兩則標竿裁判為借鑒」,歐美研究,第45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517-570。
林安民,「中加引渡條約前瞻」,東南學術,2013年7月01日,第 4 期,頁195-200。
林佳和,國際法與權力政治[評Norman Paech & Gerhard Stuby,「Volkerrecht und Machtpolitik in den international en Beziehungen」],台灣國際法季刊,2004年4月,第1卷第2期,頁239-248。
范振中,「兩岸司法互助-以98年「兩岸協議」為探討」,司法新聲,2012年7月,第103期,頁95-107。
周成瑜,「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困境與對策」,展望與探索,2007年,第5卷第 5 期,頁85-90。
宋興洲,「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政治科學論叢,2005年,第24 期,頁1-48。
何方、丁東、魯利玲,「何方:親歷中國外交政策的歷史轉折(下)」,人物,2011年08月08日。頁71-73。
吳天雲,「引渡與刑事司法互助的基本原則與程序──兼述亞太地區各國的概況」,檢察新論,2010年1月,頁296-319。
吳天雲,「本國人不引渡、雙方可罰主義與證據標準」,檢察新論,2016年7月,頁258-271。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2005年,第44 卷第5 期,頁1-27。
吳錦龍,「變動中的Jus Cogens-緣起、發展與定型(上)」,臺灣國際法季刊,2006年6月,第3卷2期,頁165-247。
吳錦龍,「變動中的Jus Cogens-緣起、發展與定型(下)」,臺灣國際法季刊,2006年9月,第3卷第3期,頁189-279。
吳斯茜,「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跨境犯罪治安評量指標之研議」,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35-53。
吳建輝,「刑事司法互助在歐洲聯盟法之發展」,司法新聲,2012年11月,第103期,頁1-25。
余莓莓,「連宋登陸對兩岸政黨互動的衝擊與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009年9月,第5卷3期,頁27-50。
周露露,「歐盟引渡制度的新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北大法律資訊網,2003年第12期,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Html/Article_61124.shtml
柯慶忠,「從美國引渡法制與國際實踐探討臺美洽簽引渡協定之問題」,中央警察大學國土安全與國境管理學報,2011年06月,第15期,頁257-305。
柯慶忠,「歐盟引渡制度之新變革--以歐盟逮捕令為逮捕及解送之新制」,東吳法律學報,2007年4月,第18卷3期,頁123-188。
柯國華,「兩岸賽局回顧與展望-兼論後ECFA時代新情勢」,國防雜誌,2011年10月,第26卷5期,頁11-29。
姜皇池,「臺灣參與國際漁業組織:國家地位與實際利益間之衡量」,臺灣國際法季刊,2005年3月,第2卷第1期,頁17-93。
姚思遠,「肯亞案之管轄權競合及遣送問題」,月旦法學雜誌,2016年06月,第253期,頁5-10。
高佩珊,「以歐盟經驗分析跨境反恐合作機制」,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413-434。
高素蘭,「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 (1949-2000)」,國史館學術集刊,2004年,第4期,頁189-228。
莫大華,「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內部的知識論差異與方法論多元」,問題與研究,2009年9月,第48卷第3期,頁64-88。
莫大華,「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辯論:國際關係理論的另一次大辯論.」政治科學論叢,2003年12月,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頁113∼138。
郭雪真,「聯合國「主權保護責任」與「人道軍事干預」規範的社會建構:建構主義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2014年12月01日,第62 期,頁79 -113。
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Wendt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2001年,第15卷第2期,頁231-264。
高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2004年9月,第21期,頁19-48。
張亞中,「論兩岸治理」,問題與研究,2003年11月,第42卷第6期,頁32-40。
張輝,「胡錦濤外交戰略新理念探析」,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2月10日,第98期,頁140-134。
張躍進,「建立反通信網路詐騙中心提升打擊治理通信網路詐騙犯罪能力」,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187-194。張潤倬,「境外追逃策略概覽」,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年7月,第154期,頁22-25。
袁易,「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份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頁265-291。
陳長文,「國際法之回顧與展望──以超國界法律角度檢視」,月旦法學雜誌,第200期,2012年1月,頁88-119。
陳文琪,「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有關人員遣返的法制架構」,刑法論叢,2012年,第3卷,頁437-462。
陳文琪,「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之沿革與實踐」,月旦法學雜誌,195 期,2011年8月,頁158-160。
陳仲沂,「從區域主義觀點論冷戰結束後歐盟與東協發展歷程之異同」,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011年03月,第7 卷第1 期,頁171-194。
許恒達,「評兩岸人犯遣返法制」,萬國法律,第198期,2014年12月,頁102-111。
許春金、謝文彥、蔡田木,「法務部司法官學院105年委託研究計畫-2015年犯罪趨勢關鍵報告」,國立臺北大學,2016年12月。
陳麗娟,「歐盟境內貿易經濟環境之評析」,貿易政策論叢,2011年12月,第16期,頁39-85。
陳怡凱,「國際法於我國內國法院之實踐」,司法新聲,第104期,2012年11月,頁28-43。
陳南雁,「歐盟司法與內務:從非正式合作到制度化」,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03期,頁101-105。
陳彥,「歐洲悖論與歐洲聯合-讀《歐洲、國家與民主》」,二十一世紀,第73期,2002年10月,頁134-139。
陳榮傳,「兩岸民事司法互助實務之研究」,法學叢刊,2008年1月,第53卷第209期,頁1-24。
郭玲,「毛澤東、鄧小平獨立自主外交思想的比較分析」,黑河學刊,2011年7月,第3期,頁8-9。
翁明賢,「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典範的移轉-建構淡江戰略學派之芻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3期,頁65-106。
章光明,張淵菘,「從全球治理觀點論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欺犯罪」,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10期,2010年10月,頁74-93。
屠年松、羅雲,「和諧理念視角下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發展研究」,學術探索,2015年11月,第10期,頁29-34。
常秀嬌,「論我國簡易引渡程序的設立-結合中國和祕魯引渡條約第13條」,天津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1月,第14卷第1期,頁88-91。
梁秀波,「跨境警務合作回顧與展望-基於一體化警務合作模式的分析」,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71-89。
梁昆,「打擊跨境犯罪背景下警務合作制度構建:緣起、困境與路徑」,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435-445。
溫衛東,「鄧小平與“改革開放”一詞的提出」,黨的文獻,2013 年第 3 期,頁120、121。
曹雲華,論中國-東盟關係的可持續發展,和平與發展,第1期,2009年,頁44。
曾維國、邱啟展,「國際規範與國家行為:國際社會化的分析架構」,八十九周年校慶學術研討會,2003年5月17日,頁93-110。
黃昭元,「國際公法課程基準的檢討與反思:國際法法源、國際法與內國法關係」,臺灣法學雜誌,2011年8月,第181期,頁61-66。
黃昭元,「2014年憲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2015年11月,第44卷特刊,頁1395-1437。
黃居正,「政治庇護案:政治庇護與國際法」,臺灣法學雜誌,2013年7月,第228期,頁47-54。
黃載皓,「無邊界的世界?東亞次區域運動中的國家角色」,全球政治評論,2012年1月,第37期,頁159-173。
黃異、周怡良,「兩岸協議的性質、締結與適用」,軍法專刊,2015年8月,第61卷第4期,頁1-10。
黃彥穎,「建構主義和準國際建制:談兩岸協議簽訂」,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國際事務學院,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第三屆年會:「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06月12日,頁1-19。
黃風,「國際引渡合作規則的新發展」,比較法研究,2006年,第3期,頁27-44。
黃風,「或引渡或起訴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法學,2013年,第3期。
黃亞英,「美洲國家多邊引渡制度初探」,北大法律資訊網,2001年,取自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81/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3949
童振源,「兩岸經濟整合與臺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2003年7月,第4卷第3期,頁41-58。
葉祐逸,「當前海峽兩岸跨境犯罪類型化之探討」,展望與探索,2007年8月,第5卷第8期,頁97-112。
楊雲驊,「兩岸刑事訴訟管轄權移轉之探討-以歐洲刑事訴訟移轉管轄公約為中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13年12月,第16期,頁27-41。
楊雲驊,「境外取得刑事證據之證據能力判斷:以違反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原則及境外訊問證人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3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1533-1608。
楊雲驊、許桓達,「引渡逃犯與人員遣返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法務部101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2年11月。
楊婉莉,「從廣大興二八號事件看臺菲危機決策--從區域關係與國際爭端解決觀察」,月旦法學雜誌,2015年5月,第240期,頁261-298。
趙國材,「論全球化下之國際反恐怖主義公約」,第三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135-150。
趙國材,「論洛克比空難案所涉及之國際法問題」,軍法專刊,第56期第6卷,2010年12月,頁58-77。
蔡墩銘,「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法令月刊,1991年11月,第42卷第11期,頁5-6。
蔡朝昇、莊媃,「金門協議與暢通人犯遣返之探討」,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447-460。
盧倩儀,「整合理論與歐盟條約修改之研究:以歐盟憲法條約與里斯本條約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010年12月,第46期,頁111-158。
盧業中,「論國際關係理論之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2002年03月,第41卷第2期,頁43-67。
謝立功,「淺析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議及其對防制跨國犯罪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2002年1月,第1期,頁1-26。
謝立功,「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規劃-試擬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協議草案」,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出版)2002年9月。
謝立功,「兩岸跨境犯罪及其對策」,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七),2004年12月,頁167-192。
簡建章,「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2001年7月,第32卷1期,第169-190頁。
馮俊偉,「歐盟跨境刑事取證的立法模式」,證據科學,2016年3月,第1期。
趙秉志、張磊,「賴昌星案件法律問題研究」,政法論壇,2014年,第4期,頁109-124。
蔣人文,「中國與東盟成員國刑事司法協助與引渡制度研究」,河北法學,2009年8月,第27卷8期,頁143-147。
蔣人文,「中國與東盟成員國引渡制度若干問題探討」,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4月,第45卷2期,頁12-15。
蔣永清,「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對台工作決策探析」,黨的文獻雜誌社,2015年,第1期。
錢永祥,「偉大的界定者:霍布斯絕對主權論的一個新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992年11月,第5卷第1期,頁87-127。
劉傳稿,「打造反腐敗追逃追贓國際合作新格局-訪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主任黃風教授」,人民檢察,2016年10月(下半月)第20期,總第729期,頁33-37。頁33。
戴世瑛,「兩岸協議的法制分析」,法學叢刊,2015年7月,第239期,頁109-147。
魏勇,「兩岸警務合作的需求與推進路徑探討」,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375-381。
壽遠景,「跨境犯罪治理合作機制的構建」,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529-540。
譚偉恩,「國際法律規範的認知與評價:現實主義的觀點」,國際關係學報,2005年7月,第20期,頁125-174。
譚偉恩,「權力平衡理論之研究:現實主義的觀點」,國際關係學報,2006年7月,第22期,頁129-165。
藍玉春,「從建構主義探討形塑中的歐洲認同」,全球政治評論,2009年,第25期,頁81-116。
廖宗聖、林燦璋,「主權觀念轉變下的刑事司法互助模式之探討」,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11年10月,第35期,頁1-73。
廖先志,「刑事司法互助上「雙重可罰」原則淺釋-以臺美逃漏個人所得稅犯罪為例」,檢察新論,2012年1月,第11期,頁187-200。
廖達琪、張其祿、楊芳玲,「兩岸協議推動過程行政與立法機關權限及角色之研究」,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2年1月。
David Martin Jones(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暨國際研究學院副教授),「整合、分裂或不小心打交道?亞洲區域主義的可能發展」,全球政治評論,2014年,第46期,頁153-160。

論文集
Bruce Russett。自由主義。在葉宗顯(譯)。國際關係理論:學科的面貌(原作者:Tim Dunne、Milja Kurki、Steve Smith),偉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08月31日,第1版。
Jennifer Sterling-Folker。新自由主義。在葉宗顯譯,國際關係理論:學科的面貌(原作者:Tim Dunne、Milja Kurki、Steve Smith),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08月31日,第1版。
Kingsbury, Benedict; Roberts, Adam。格勞秀斯的國際關係思想。在石斌(譯),格勞秀斯與國際關係(原作者:Hedley Bull、Benedict Kingsbury、Adam Roberts),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Steve Smith。國際關係理論的多元性與學科性。在葉宗顯(譯),國際關係理論:學科的面貌(原作者:Tim Dunne、Milja Kurki、Steve Smith),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08月31日,第1版。
Vincent, R.J。格勞秀斯、人權與干涉。在石斌(譯),格勞秀斯與國際關係(原作者:Hedley Bull、Benedict Kingsbury、Adam Roberts)。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文採圭,「國際刑事司法共助的主要形式」,頁74-89。在趙秉志(編)。中韓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及相關犯罪硏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朱元鴻。百年來戰爭與革命組態的改變。在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7月,第1版。
林文程,「從WTO談臺灣經貿外交之抉擇」,在社團法人台灣國際法學會(編),「臺灣加入WTO回顧與展望」,臺北:元照出版社,2009年4月,頁156-160。
林超駿、陳長文、蘇詔勤,「法治」,在孫震等(編),「遠東60週年白皮書─開創新猶 預約大未來」,臺北:遠東集團—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2010年5月,頁517-581。
洪德欽,「歐盟法的淵源」,在洪德欽、陳淳文(編)。歐盟法之基礎原則與實務發展(上)(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05月,第1版。
范忠信、張利民,「海峽劫機罪與兩岸刑事司法協助」,現代法學,1997年,第1期,頁60-64。
袁易,「規範建構主義與兩岸關係:理論與實踐」,包宗和、吳玉山(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頁365-368。
陸晶、汪勇、馬雅雄,「大陸地區與港澳新型區際警務合作模式建構」,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343-354。
高望來。國際安全體系轉型中的非國家行為體。在盧靜、曲博(編)。當前國際安全體系轉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徐景波、王長鑫,「論跨境電信詐騙犯罪的發展趨勢和打防對策」,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16年11月,頁251-264。
馬賀,「歐盟區域刑事合作進程中的制度缺陷與對策——從「馬斯特裡赫特條約」到「里斯本條約」」,犯罪研究,2010年,第5期,頁102-108。
唐傑、張貴洪,「從"非典"峰會看形成中的中國-東盟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機制」,東南亞縱橫,2003年7月,第12期,頁10-14。
陳雷、王君祥,「論海峽兩岸司法合作新機制-從「金門協議」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大陸福州,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論文匯編(上),2009年7月。第1版。
陳雷、王君祥,「論〈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的基本特點」。在趙秉志(編),「腐敗犯罪的懲治與司法合作」,2013 年。第1版。
張顯超,「兩岸三通的開放調整與協商」,行政院研考會編,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2月,頁249-280。
張顯超,「臺灣加入GATT/WTO 相關法律文件之檢視」,在社團法人台灣國際法學會(編),「臺灣加入WTO回顧與展望」,元照出版社,2009年4月,頁123-127。
許一泰,「國際刑事司法共助在國內法與國際法上的根據與現況」,頁44-63。在趙秉志(編),中韓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及相關犯罪硏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許志雄,「當代人權的發展趨勢與課題」,頁319-339。在陳昭男(編),「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 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7年。第1版。
陳忠林,「沖突與解決——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的國際法與國內法依據」,頁37-54。在趙秉志(編)。中韓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及相關犯罪硏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郝培芝、羅至美。國際整合與區域主義。在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頁380-413。揚智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趙秉志、陰建峰。「中國刑事法治一年來的新進展(2004.8-2005.8)」。在趙秉志(編)。中韓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及相關犯罪硏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劉瑩。上海合作組織的安全合作轉型。在盧靜、曲博(編)。當前國際安全體系轉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政府出版品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第三次江陳會談成果-打擊犯罪與司法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2009年4月30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劫機事件專案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報告,立法院第2屆第2會期司法、交通、國防、內政及邊政等五委員會聯席會議,1993年12月20日。
法務部,「劫機事件處理情形專案報告」,法務部專案報告,立法院第2屆第2會期司法、交通、國防、內政及邊政等五委員會聯席會議,1993年12月20日。
法務部,「520後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運作情形」,法務部專題報告,105年9月29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法務部,「今年總統大選以來兩岸互動交流急凍,新政府因應作為及如何重啟官方協商機制」,法務部專題報告,105年11月7日,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內政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
監察院,「國際及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執行之檢討」,監察院一○三年度專案調查研究報告,2014年。
監察院,「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遣返成效」,監察院2011年度專案調查研究報告,2011年。
聯合國,「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標準和規範簡編」,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2007年。
聯合國,「司法協助與引渡手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2012年。
經濟部,「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背景、目的及進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15年6月。
Ad Hoc Committee established by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51/210 of 17 December 1996, 2009 Report, UN Doc. A/64/37, Annexe I.

碩博士論文
李祖翰(2008)。羅馬規約和我國刑事法制有關基本法則與被告權利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芳豪(2005)。中國海權發展—建構主義分析途徑。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邱鼎文(2012),論經由司法互助取得證據之證據能力-以傳聞法則與排除法則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初國華(2006),不對稱權力結構下的兩岸談判:辜汪會談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洪期榮(2013)。引渡法之理論與實務—從國際引渡法論台灣制度。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姝廷(2009)。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對台交流策略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曹定華(2010年)。中國國際關係研究之發展與分析:以建構主義為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黃銘仁(2005),小布希時期美中台三角關係-從新現實主義角度研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莊雅媛(2012)。中國崛起與臺灣國家認同之變遷:社會建構主義之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劉勤章(2005)。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協助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嶽承(2001)。由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理論探討涉及兩岸刑事司法案件之實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賴志豪(2004)。國際引渡制度之演進與變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謝承哲(2012)。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引渡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謝國樑(2012)。引渡困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謝東龍(2015)。從國家安全論陳水扁與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竇衛霖(2011)。中美官方話語的比較研究。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取自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

英文書籍
Abbel, Michael(2010).Obtaining Evidence Abroad in Criminal Cases 2010. Dortrecht/Boston/London: MartinusNijhoff Publishers.
Bassiouni, M. Cherif and Wise, E.M.(1995). Aut Dedere Aut Judicare: The duty to extradite or prosecute in international law. Dortrecht/Boston/London:MartinusNijhoff Publishers.
Bassiouni, M. Cherif(2014). International Extradition: United States law and prac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ssiouni, M. Cherif(2008).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Volume 2: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EnforcementMechanisms.Dortrecht/Boston/Lond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Bantekas, Ilias;Nash, Susan(2007).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New York:Routledge-Cavendish.
Damrosch, Lori F.; Henkin, Louis;Murphy, Sean D.and Smit, Hans(2009). International Law:Cases and Materials. Minnesota:The West Publishing Co.
Epps, Valerie & Graham, Lorie(2015). Examples & Explanations: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Evans, M.D.(ed.)(2010). Internatioanl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d ed.
Goldsmith,Jack L. ; Posner, Eric A.(2005).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O’boyle and Warbrick(2014). Law of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nes, John R. W. D.; Davidson, Rosemary; Sambei, Arvinder;Gibbins, Brian; Ailes, Victoria and Sambei,Arvinder(2010).Extradition and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Handboo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nis, Mark W.(2003).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ASPEN Publishers.
Katzenstein, Peter J.(1996).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n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ingst, Karen A.(1974).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making in regulation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products: coffee and cocoa(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orgenthau, Hans J. (2006).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7th ed.
Pyle, Christopher H.(2001).Extradition Politics & Human Right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rzetacznik, Franciszek(1983).Protection of Officials of Foreign State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Law. Dortrecht/Boston/Lond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Sanden, J. Van Der; Wolf, W.J. Van Der(Eds.)(2012).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Matters.The Hague:International Courts Association.
Shearer, Ivan.A.(1971). Extradi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UNODC(2012). Manual on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nd Extradition. New York: Untied Nations.
Wright, C.( 2006). Agents,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as Ont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ndt,Alexander(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英文期刊
1. Arase, David(2010).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n China-ASEAN Cooperatio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 50(4), 808-833.
2. Acharya, Amitav(2011). Asian Reg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Socializing the Behavior of States. ADB Working Paper Series 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82, 1-33.
3. Botcheva, Liliana; Martin, Lisa L.(2001). Institutional Effects on State Behavior: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International Strdies Quaterly,45(1), 1-26.
4. Bondell,Joy (1976).The Status of Political Fugitives and Fefugees under United States Law, Brooklyn Jou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2), 266-288.
5. Bedi,D.S.(1977). Law and Practice of Extradition within the Commonwealth Countries. Jouranl of the India Law Institute, 19(4), 419-437.
6. Copeland, D.C.(2000). The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to Structural Realism: A Review Essa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5(2), 187-212.
7. Garcia, Michael John; Doyle, Charles(2010). Extradition To an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verview of the Law and Recent Treati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for Congress.
8. Hurd, Ian (1999).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3(2), pp. 379-408.
9. International Law Update(2013). Extradition, Yale Law & Policy Review, 19,72-73.
10. Judicial Decision. Republic of Argentina Case Not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62, 748(1968)
11. Joutsen, Matti(2011), the European Union and Judicial Cooperation, pp430-436, In Mangai Natarajan(2011;Series Ed.), International Crime and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Kreß, Claus(2006). Universal Jurisdiction Over International Crimes and the Institut De Droit International (July 2006).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4(3),561-585.
13. Lubet,Steven; Czackes, Morris (1980), The Role of the American Judiciary in the Extradition of Political Terrorists,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71(3),193-210.
14. Plachta, Michael(1999). Non-Extraditionof Nationals:A Neverending Story? The Emor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13, 77-159.
15. Rebane, Kai.I.(1995). Ex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Rights: The Need for a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to Safeguard Individual Rights.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19(4), 1636-1685.
16. Robinson, Patrick L. (1984). The Commonwealth Scheme Relating to the Rendition of Fugitive Offender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Some Essential Elements.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33(3) 614-633.
17. Shearer, Ivan A.(1996). Non-extradition of nationals. The Adelaide Law Review,2, 273–309.
18. Stubbs, Richard(2002). ASEAN PLUS THREE:Emerging East Asian Regionalism?Asian Survey, 42(3), 440–455.
19. Schleifer, Nancy(1980). Territorial Asylum in the Americas: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Relocation. Lawyer of the Americas,12(2), 359-380.
20. Timofeeva, Yulia A.(2005). World Wide Prescriptive Jurisdiction in Internet Content Controversies: AComparative Analysis. Connecticu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 199-225.
21. Wendt, Alexander (1994).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8(2), 384–396.
22. Wendt, Alexander(1992).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2), 391-425.
23. Zürn, Michael; Checkel, Jeffrey T.(2005). Getting Socialized to Build Bridges: Constructivism and Rationalism, Europe and the Nation-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4), 1045-1079.
24. Zolo, Danilo; Kelsen, Hans(1998). International Peace through International Law.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9(2), 306-324.

官方網站
國際法院每年提交給聯合國大會之報告http://www.icj-cij.org/homepage/ch/annual_report.php
International Crimes Database:http://www.internationalcrimesdatabase.org/Home
The African Court on Human and Peoples' Rights:http://en.african-court.org/
歐盟官網https://europa.eu/european-union/index_en
歐盟法http://eur-lex.europa.eu/homepage.html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官方網站: http://www.consilium.europa.eu/en/home/
ASEAN官網:http://asean.org/
英國法規官方網站: http://www.legislation.gov.uk/
紐約大學法學院國際法與司法機構(IILJ):http://www.iilj.org/
加拿大ANNE BAYEFSKY教授設立之聯合國人權條約網站:http://www.bayefsky.co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