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2110-1050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2110-105052
論文名稱
Title
《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形象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7-22
關鍵字
Keywords
豬八戒、獃子、天蓬元帥、西遊記、人物形象
Zhu Bajie, Journey to the West, Marshal canopy, fool, the image of a characte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1 次,被下載 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 times.
中文摘要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且蜚聲中外的小說,豬八戒是文中最重要的丑角,本篇論文從他在小說裡的行為,探討其性格,並以心理學分析豬八戒的行為意義。
第一章緒論,表達筆者研究豬八戒的動機,並對前人的研究成果,依照研究主題分類做了探析,說明本論文研究方法,主要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人格結構與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原型理論,分析豬八戒的心理類型。最後將《西遊記》的成書背景作梗概介紹。
第二章則從先秦時期至宋朝,耙梳歷來「豬」在古籍裡所被塑造出來的形象;宋以後,豬八戒被創造出來,除了了解「豬八戒」這一名稱的由來,並比較雜劇和小說裡豬八戒的形象差別;分別探究「天蓬」元帥名稱在道教、小說中及其他文學裡所代表的意涵。
第三章以豬八戒最大的特徵:「貪吃」與「好色」為題,討論百回本《西遊記》中豬八戒在取經路上的驚人食量,說明他沒有食物就躲懶,只要有吃食,就能奮力工作,他也為了貪吃醜態百出,惹出不少禍事,而他一開始起名「八戒」與最後取經功成,佛祖賜封他為「淨壇使者」,自始至終都和吃有關。再來則論述豬八戒高昂的性慾,他受壓抑的性慾無法被滿足,要尋求另一種宣洩出口,所以便轉為退化作用 (regression),藉由口腹之欲取得滿足。
第四章持續針對豬八戒的缺點加以分析,歸納出四項短處:好逸惡勞、貪戀財物、挑撥離間、卸責搶功。以榮格的人格多重性和八種性格類型、阿德勒(Alfred Adler)的自卑情結與巴夫洛夫(Ivan Pavlov)的古典制約原則,分析其背後的心理因素。
第五章則探討豬八戒個性之善,雖然普遍對獃子的印象是負面的,但深究其行為思想,就可發現他有許多值得稱許的優點。他憨厚不虛假,就算想要貪小便宜,他也直接說出口,豬八戒不如孫悟空的城府深密,所以屢遭孫猴子戲弄;豬八戒確實喜歡偷懶,但取經途中成為阻難,最累、最髒的活兒、都是由獃子完成的;他雖然好色,卻不是所有女性都一攬包收,豬八戒是好「有家產之色」,因為他的好色不是只為了洩慾,是為了圓成家的夢想;豬八戒絕對不是《西遊記》裡的主角,但他顢頇笨拙的形態,常使人忍俊不禁,有學者認為,《西遊記》是一部滑稽小說,若真如此,那麼豬八戒是其中功不可沒的喜劇人物。
第六章結論,省視百回本小說裡,豬八戒人物形象塑造與個性特質,並提出研究不足之處。
綜觀整部《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形象塑造,整體上雖然缺點多於優點,但他並非一無是處,有許多他人所無法替代的長處,仍是取經事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西遊記》若是少了豬八戒,肯定是乏味多了。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2
一、探討《西遊記》裡的情節寓意 2
二、探討《西遊記》的人物形塑 3
三、探討《西遊記》的整體影響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四節《西遊記》的成書背景 11
第貳章 豬與豬八戒的形象演化 17
第一節 古籍中「豬」的形象 17
一、先秦時期 17
二、秦至隋唐 19
三、唐傳奇 23
四、宋以後文學 26
第二節 豬八戒的故事演化 28
一、八戒之名由來 28
二、雜劇與小說中豬八戒的演化 30
三、小說中豬八戒的容貌 34
第三節 天蓬元帥的演化 40
一、道教裡的「天蓬」 40
二、小說裡的「天蓬」 42
三、其他典籍的「天蓬」 44
第參章 豬八戒的食與色 47
第一節 貪吃 47
一、始終好吃 47
二、饕餮之徒 48
三、因吃惹禍 54
四、有吃好辦事 56
五、吃相難看 58
第二節 好色 61
一、高昂的性慾 61
二、被壓抑的性慾 68
第肆章 豬八戒個性之惡 75
第一節 好逸惡勞 75
第二節 貪戀財物 84
第三節 挑撥離間 91
第四節 卸責搶功 98
一、推諉塞責 98
二、搶爭功勞 101
第伍章 豬八戒個性之善 105
第一節 憨厚不虛假 105
第二節 能幹苦差事 111
第三節 成家的願望 115
第四節 喜劇型人物 125
第陸章 結論 133
主要參考文獻 139
一、原著 139
二、專書 139
三、學位論文 143
四、期刊文獻 14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依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一、原著
吳承恩:《西遊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二、專書
(一)、西遊記類專書
于學彬:《西遊歷險記》,台北:實學社出版公司,2003年
王齊洲:《四大奇書與中國大眾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錦:《讀西遊善待挫折》,台北:金銀樹出版文化,2006年
任永:《女人都愛豬八戒》,台北:海鴿文化出版,2007年
何錫章:《吳承恩話西遊──神魔佛怪》,台北:亞太圖書出版,1995年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西遊記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年
呂晴飛:《神佛魔怪話西遊》,台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
李辰冬:《三國、水滸與西遊》,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周芬伶:《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屈小強:《西遊記中的懸案》,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年
胡光舟:《吳承恩和西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胡適:《西遊記考證》,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馬叔禮:《走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西遊記裡的人生智慧》,台北:天下遠見文化公司,2008年
張靜二:《西遊記人物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陳文新、閻東平:《佛門俗影──西遊記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陸欽選編:《名家解讀西遊記》,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年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
劉勇強:《西遊記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耿大:《西遊記迷境探幽》,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劉蔭柏編:《西遊記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劉蔭柏:《西遊記發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潘壽全:《萬千變化西遊趣》,台北:開今文化公司,1993年
蔡鐵鷹:《翫•西遊》,台北:咖啡田文化館,2005年
鄧曙光:《西遊真相──神話中的人性》,廈門:鷺江出版社,2007年
鄭吟韜、劉興玉:《西遊三十六計》,香港:中華書局,2005年
鄭明娳:《西遊記探源》,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
鍾敬文、許鈺編:《西遊記的傳說》,台北:林鬱文化公司,1995年
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台北:三民書局,1969 年
羅盤:《四說論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台北:東大出版,1986年
譚倫傑:《百變大聖取經行》,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關紹箕:《戰略西遊記──吳承恩的兵法世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蘇興:《吳承恩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鐘嬰:《西遊記新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二、相關專書
Alfred Adler阿德勒原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出版社,2004年
Carl G. Jung榮格原著,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心理類型》,台北:桂冠圖書,1999年
Carl G. Jung榮格原著,黎惟東譯:《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Frieda Fordham佛德芬原著,陳大中譯:《榮格心理學》,台北:結構群文化公司,1990年
Philip G. Zimbardo, Richard J. Gerrig原著,游恆山編譯:《心理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年
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原著,楊韶剛等譯:《弗洛伊德心理哲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原著,林克明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原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左岸文化,2006年
大藏經刋行會編:〈龍品第八〉《菩薩本緣經三卷》、〈飲酒部第二〉、〈經撰雜譬喻二卷〉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干寶:《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牛僧孺:《玄怪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編:《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7年
朱尚文校:《元曲選外編校勘記》,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4年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杜光庭:〈劉載之誦天蓬咒驗〉《道教靈驗記》載《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長尾剛著,蕭雲菁譯:《圖解榮格心理學》,台北:城邦文化出版,2007年
施耐庵、羅貫中著,王利器校訂:《水滸全傳•第四回》,台北:貫雅文化,1991年
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夏志清著:《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袁珂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張廷玉等撰 楊家駱主編:《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郭憲:《別國洞冥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陳炳良:《神話•禮儀•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隋樹森編:《元曲選外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楊家駱主編:《吳承恩詩文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楊家駱主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宋元平話四種》,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台北:大地出版社,2008年
葉光輝:《家庭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賈思勰,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養豬第五十八〉,《齊民要術校釋 十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年
聞一多:〈伏羲考〉《聞一多全集•甲集》,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蒲松齡:《聊齋俚曲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魯迅:《小說舊聞鈔》,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錢鍾書:《管錐編》,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年
羅貫中編著,毛宗崗批評,饒彬校訂:《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回》,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關漢卿:《關漢卿戲曲集》,台北:宏業書局,1973年
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釋覺岸:《釋氏稽古略•卷三》收錄於《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三六O 釋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學位論文
王姵棻:《西遊記宇宙建構及人物探源》,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彬:《西遊記師徒四人形象及其現代意義》,吉林:延邊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璧雍:《西遊記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年
呂素端:《西遊記敘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年
李嘉珣:《西遊記反諷意識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景隆:《西遊記續書審美敘事藝術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
林雅玲:《清三家西遊評點寓意詮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林榮淑:《西遊記與兒童文學》,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洪婧:《原型批評與再生型神話—西遊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胡玉珍:《西遊記中的精怪與神仙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徐貞姬:《西遊記八十一難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高禎霙:《魚籃觀音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
張淑玲:《西遊記與哈利波特之英雄型塑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慧驊:《西遊記中的唐三藏形象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莊淑華《西遊記續書論—人物主題轉變與新類型之建立》,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彭錦華:《西遊記人物的文字與繡像造形──李卓吾批評西遊記為主》,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賴玉樹:《明代神魔小說之神格化人物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
謝玉娟:《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謝幸紋:《佛光與魔影──西遊記中女性形象之探析》,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
四、期刊文獻
方瑜:〈顛覆與豐饒──試論《西遊記》中的龍〉,《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2001年12月
李安綱:〈豬八戒形象的文化意蘊〉,山西:《運城學院學報》第四十一期,2004年第6期
李福清:〈《西遊記》與民間傳說〉,《歷史月刊》第一百零三期,1996年8月,頁53─60
車瑞:〈論豬八戒的原始意象〉,《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第7卷
唐林軒:〈豬八戒的食物情節〉,《銅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7月第6卷第3期,第38─39、70頁
海皮:〈豬八戒的道德價值〉,《百姓》2005年第9期,第37頁
張翠麗:〈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中《西遊記》的文化滲透〉,《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卷第一期,2008年3月
曹炳建:〈世俗化的喜劇形象與國民的隱顯人格──《西遊記》豬八戒形象新論〉,《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3月第5卷第1期
曹炳建:〈明人的《西遊記》研究與明代小說審美觀念的歷史演變〉,《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五卷第十一期,2006年11月
許建崑:〈《西遊記》敘事、主題與揶揄語氣的探討〉,《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華大學文學系,2005年8月,頁81─92
陳昱珍:〈《西遊記》中法術之變形—以孫悟空之七十二變為考察〉,《大仁學報》1998年第16期,頁153—170
陳純禎:〈觀音菩薩在《西遊記》中地位之探討〉,《光武學報》,2002年第26期,頁111—124
陳寅恪:〈《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陳寅恪先生論集》,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71年
雲峰:〈論蒙古族戲劇家楊景賢《西遊記》雜劇對吳承恩《西遊記》小說成書之影響〉,《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第十二卷第四期,2003年12月
葉珠紅:〈豬八戒的多情與悲情〉,《暨大電子雜誌》第四十一期,2006年7月
謝明勳:〈百回本西遊記之敘事矛盾──孫悟空到底贏了誰的瞌睡蟲〉,《東華人文學報》第二期,2000年7月
聶曉軒:〈凡夫俗子豬八戒〉,宜春學院:《小說評論》第四十一期,2008年5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8.196.18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8.196.18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