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3101-11414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3101-114149
論文名稱
Title
兩岸國家創新系統之探索性比較研究-以半導體產業為例
The Exploratory Comparis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Between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The Case by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6-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7-23
關鍵字
Keywords
半導體、產業創新系統、國家產業創新政策、中國大陸、台灣、國家創新系統
National Industry Innovation Policy,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aiwan, Integrated Circuit, Mainland China,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0 次,被下載 700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001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功經驗讓亞洲各國群起模仿,現在熱門的是中國大陸,所以本研究才會挑選台灣與中國大陸來做比較,相較兩者間的國家創新系統有何異同點。本研究將國家創新系統分成國家產業創新政策與產業創新系統等兩方面,前者從該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科技政策以及產業政策來探討,後者則從人才來源、產業群聚、科研機構、技術來源與移轉來探討。以半導體技術生命週期來作為分界,得到以下結論:在台灣萌芽期與中國大陸萌芽期方面,產業政策的運用與外商進入模式均相同,另外,半導體技術的啟蒙時間、早期選擇科技政策切入時機與重點、產業政策運用方式、技術移轉方式、科研機構、本土晶圓廠等方面有差異;在台灣成長期與中國大陸萌芽期方面,均以晶圓代工模式帶動IC設計業,產生專業分工現象,以及本身內需市場帶動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台灣擴張期與中國大陸萌芽期方面,8吋晶圓廠的興建大增。
Abstract
Asian countries imitate the success of Taiwan IC industry, especially Mainland China. Therefore, it is compared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my thesi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re divided into national industry innovation policies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former is composed of the history of IC industry, technical policie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the latter is composed of the resources of technical people, industrial gatherings, research institutions, technical resource and transference.

Finally, there are three points in my conclusion. First, the use of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the portal model of foreign businessmen are similar. But they, for instance, the period of IC technology enlightenment, the early timing and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policies, the used way of industry policy, the way of technological transfer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local Fabs, are different. Second, their IC design industry is driven by Foundry. It occurs the special division of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C industry is driven by demand market in itself. The last, many 8 inches Fabs are buil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限制及方法…………………………………………. 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國家創新系統……………………………………………………. 8
第二節 美國、日本及南韓的半導體產業國家創新…………..……….. 19

第三章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國家創新系統…………………………. 33
第一節 台灣的國家產業創新政策…………………………………….…. 33
第二節 台灣的產業創新系統……………………………………………..41

第四章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國家創新系統…………………...60
第一節 中國大陸的國家產業創新政策………………………….…....60
第二節 中國大陸的產業創新系統……………………………………...77

第五章 兩岸半導體產業的國家創新系統比較……………….……93
第一節 國家產業創新政策……………………………………………....93
第二節 產業創新系統……………………………………………………..97
第三節 兩岸前瞻性探索………………………………………………….105
第四節 小結………………………………………………………….…..107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112
第一節 結論……………………………………………………….…….112
第二節 建議……………………………………………………………..114

參考文獻………………………………………………………….….116
附錄一 中國大陸國家科技計劃…………………………………..121
附錄二 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124
附錄三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
建議(2000年10月11日)……………………………..129
附錄四 中國大陸科技發展體系…………………………………..141
附錄五 訪問題綱…………………………………………………..142

圖目錄

圖1-1 半導體的產業價值鏈………………………………………………………. 4
圖1-2 研究架構………………………………………………………………….… 7
圖2-1 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基本架構……………………………………………… 11
圖2-2 科技系統的六大構面…………………………………………………..…..14
圖2-3 Porter的鑽石理論模型……………………………………………………..16
圖3-1 台灣IC產業專業分工發展歷程…………………………………………...35
圖3-2 台灣的科技政策簡史(1980年-迄今)…………………………………..40
圖3-3 人才來源圖…………………………………………………………………42
圖3-4 台灣IC業族譜……………………………………………………………..43
圖3-5 海外人才回流新竹科學園區人數…………………………………………47
圖3-6 台灣半導體產業地圖………………………………………………………50
圖3-7 工研院、竹科及大學的互動關係…………………………………………52
圖3-8 台灣研發體系現況…………………………………………………………53
圖3-9 台灣的技術來源……………………………………………………………55
圖3-10 台灣半導體公司衍生模式…………………………………………………58
圖4-1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結構的轉變…………………………………………63
圖4-2 中國大陸半導體工業體系…………………………………………………88
圖4-3 中國大陸行業協會管理……………………………………………………89

表目錄

表1-1 兩岸電子工業分類方式對照………………………………………………..3
表2-1 政府的創新政策及政策工具………………………………………………13
表2-2 接受美國國家支持的產業…………………………………………………20
表2-3 日本半導體的發展歷程……………………………………………………23
表2-4 韓國半導體的發展歷程………………………………………………...….28
表2-5 韓國投資於高科技的創業投資公司………………………………………30
表2-6 三國差異性之比較……………………………………………………..…..32
表3-1 台灣半導體發展歷程…………………………………………………..…..36
表3-2 台灣科技政策的演進………………………………………………………39
表3-3 台灣多元化的技術取得來源……………………………………………....55
表3-4 台灣IC產業公、私部門勢力消增狀態…………………………………..56
表3-5 台灣產學合作方式之比較…………………………………………………58
表4-1 中國大陸半導體的發展歷程………………………………………………62
表4-2 中國大陸科技政策的演變…………………………………………………64
表4-3 中國大陸一九八七年之後科研政策的演變………………………………68
表4-4 九○八工程及九○九工程的政策目標……………………………………72
表4-5 積極籌設IC設計公司……………………………………………………..72
表4-6 中國大陸對IC設計業扶植發展比較……………………………………..73
表4-7 半導體產業屬於鼓勵類目錄………………………………………………74
表4-8 1997及2000年「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
比較………………………………………………………………..…….…75
表4-9 中國大陸留美與台灣留美人數比較………………………………………78
表4-10 華北地區晶圓廠的概況……………………………………………………81
表4-11 華東地區晶圓廠的概況……………………………………………………82
表4-12 上海半導體產業「三位一體」策略………………………………………83
表4-13 深圳半導體廠商……………………………………………………………84
表4-14 中國器件公司職責的變遷…………………………………………………88
表4-15 中國大陸從事研發經費的分布……………………………………………90
表4-16 中國大陸IC相關研發機構………………………………………………..91
表5-1 兩岸IC技術生命週期發展概況比較………………………….…………107
表5-2 兩岸半導體創新系統的發展階段………………………………………..108
表5-3 兩岸萌芽期的相異點比較………………………………………………..11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書籍
87年資訊工業年鑑(1999),台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工業技術研究院(1993),大陸地區科研成果產業化之研究-兼論兩岸科技政策比較及引進大陸產業技術,台北市: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1988),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1995),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2000),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尤凱蒂(2000),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政策之研究-以國家創新體系為分析架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月輝譯(1996),齋藤優著,技術開發論-日本的技術開發機制與政策,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王安德、張景安(2000),論創新與企業孵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志仁等箸(1998),點矽成金-十倍速獲利,科技英雄定江山,台北市:天下雜誌,初版三刷。
王保鋅(1998),人際網絡在高科技產業扮演之角色-以雙灣關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半導體工業年鑑(1991),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半導體工業年鑑(1993),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半導體工業年鑑(1994),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半導體工業年鑑(1996),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半導體工業年鑑(1997),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半導體工業年鑑(2000),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朱家棟等人(2000),半導體趨勢圖示,台北市:大喙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
江呈欣(1998),大陸科研院所技術移轉模式之研究-資源基礎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何戟譯(1998),納德˙柯克著,現代集團傳奇-鄭周永的高麗王朝,台北市:絲路出版社。
李明軒、邱如美譯(1998),波特著,國家競爭優勢(上、下冊),台北市:天下文化,初版14刷。
李建軍(2000),院牆推倒之後-中國高校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北京市: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李雅明(1999),半導體的故事,台北縣: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文軒(1992),中共科技事業發展現況,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初版。
洪明洲譯(2000),James Brain Quinn,Jordan J. Baruch,Karen Anne Zien,知識管理與創新-善用智慧與軟體革新企業經營,台北市:商周文化出版社,初版。
胡顯章、杜祖貽、曾國屏(2000),國家創新系統與學術評價-學術的國際化與自主性,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孫家麟(1997),國家創新系統之分析研究-台灣個人電腦產業之實證,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孫震(2001),台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徐作聖(1999),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版。
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台北市:聯經,初版。
徐作聖(2000),創新政策概論,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國科會科資中心(2000),中國大陸科技發展體系概況,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編號:STIC-RPA-089-01。
張欣瑋(1998),工研院在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之角色,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炳清、姚俊梅(2000),新經濟增長點-中國民營高科技企業掃描,北京市: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盛立軍(2001),創業投資-操作、機制與策略,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
陳良潮(1993),大陸科技發展研究,台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怡蓁、朱家一譯(1984),羅嘉斯、拉森著,矽谷熱-迎接高科技文化的來臨,台北市:經濟與生活。
陳建國(1999),後進地區技術創新體系之研究-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梧桐(2001),大陸電子產業研究-IC產業篇,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陳梧桐、王興毅(1998),兩岸IC工業合作可行性研究,新竹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
彭蕙仙、常雲鳳譯(1999),AnnaLee Saxenian著,區域優勢-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與競爭,台北市:天下文化,初版。
馮之浚(2000),國家創新系統研究綱要,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黃宗文(1999),中國大陸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一章(2000),中國大陸高技術產業發展環境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丁元、陳慧玲(1996),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臺北市:工商時報社。
楊榮蘭(2000),中國硅谷-來自中關村的前沿報道,北京市: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葉俊麟(1998),大陸半導體業發展的現況-兼論兩岸半導體業產業分工可行性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小梅、劉鴻基譯(2000),Linsu Kim著,模仿是為了創新-南韓經驗:技術學習的典範,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
劉洪濤、汪應洛、賈理群(1999),國家創新系統-理論與中國的實踐,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劉常勇(1997),科技產業投資經營與競爭策略,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歐庭高(2000),創業的家園-中國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北京市: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蔡敦浩(1999),管理資本在台灣,台北市:遠流。
鄧海珠(1987),矽˙矽谷˙矽谷人-第一本有關矽谷中國人的書,台南市:金川出版社。
鄧海珠(1998),矽谷傳奇-看誰稱霸科技王國(上、下冊),台北市:圓神。
賴士葆等4人(1999),科技管理,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初版3刷。
應小端譯(2001),Michael E. Porter、Hirotaka Takeuchi、Maiko Sakakibara合著,波特看日本競爭力,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

(二)期刊部分
「十年有成:回顧與前瞻」,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124期,頁9-11。
王瑞琦,「中國大陸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的改革與轉型」,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1期,2000年11月,頁29-51。
唐彥博,「中共推動科技興貿之形勢分析與展望」,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4期,2001年4月,頁29-47。
徐進鈺,「台灣積體電路工業發展歷程之研究-高科技、政府干預與人才回流」,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報,第23期,1997年,頁33-48。
徐進鈺,「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5期,1999年9月,頁75-115。
彭慧鸞,「美國半導體產業政策的決策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8期,1994年8月,頁83-103。
楊友仁譯,安娜李˙莎克西尼安著,「跨國企業家與區域工業化:矽谷-新竹的關係」,城市與設計學報,第2-3期,1997年12月,頁25-39。
劉常勇,「研究機構發展衍生公司對產業創新之影響-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研究對象」,臺灣銀行季刊,第51卷第3期,2000年,頁40-69。
戴育毅,「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政策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3期,2001年3月,頁48-67。

(三)網路部分
方世杰,「知識經濟、產業創新政策與國際競爭力」,科技發展政策報導,http://nr.stic.gov.tw/ejournal/SciPolicy/Sr8812/SR8812T.HTM,期號:SR8812,1999年12月。
王石龍,「產業論壇-過度的生產導向腐蝕台灣電子業之技術創新(上)」,全球電子報,http://www.topology.com.tw/member/print.asp?print=yes&id=3973309
石文龍,「產品趨勢-中國IC設計業的崛起,是威脅或者是機會?」,全球電子報,http://www.topology.com.tw/member/print.asp?print=yes&id=3982835
石文龍,「產業透視-日韓專業IC設計公司興起的契機與發展遠景(上)」,全球電子報,http://topology.com.tw/member/print.asp?print=yes&id=3978485
陳德釗,「產業評析-深圳半導體產業發展分析」,全球電子報,2001/6/22,http://www.topology.com.tw/member/print.asp?print=yes&id=3982836
經濟部,「WTO簡介」,http://www.moea.gov.tw/~meco/sub/http/www.moeaboft
gov.tw/boft.gov.tw/boftnet2/3/301104.html
經濟部,「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中政府扮演的角色」,主要國家經濟貿易政策分析月刊,2000年9月,http://www.moea.gov.tw/~ecobook/masterna/8909/111-a.htm
顧瑩華,「日韓IC產業的發展策略方析」,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六卷第三期,2000年12月,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8912/q6-3-a7.htm

(四)英文書籍
Richard R.Nelson(1993),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 A Comparative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