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3108-2233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3108-223314
論文名稱
Title
藉由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以提升國小學童道德發展之成效
The effects of promo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moral inquiry teachi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7-23
關鍵字
Keywords
道德認知發展、探究式教學、國小學童、道德行為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istics, inquiry teaching, moral behavio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71 次,被下載 330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7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30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國小學童藉由「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後,在道德認知發展的變化情形,除此之外,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童實施「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後,其道德發展的狀況。
本研究為不等控制組設計,實施便利取樣,選取彰化縣某所64名國小五年級學童,其中32名學童為實驗組(18位男生,14位女生); 32名學童為對照組(18位男生,14位女生)進行準實驗不等控制組設計。使用研究者自編「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及「父母親管教量表」問卷,以收集學童在實施「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前後其道德認知發展情形;在進行九週「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後,並選取6位目標學童(3名男生,3名女生)及其班級導師及家長,進行事後訪談以佐證量化資料的符合性。
經由SPSS 13.0套裝軟體進行共變數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 實驗組學童經實施「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後,其道德認知發展總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2) 實驗組學童進行「家事的負責」主題單元後,其道德認知及道德行為進步最為顯著。
(3) 實驗組學童進行「尊重身體」主題單元後,多數學童表示:為了避免自己身體病痛及怕父母親會擔心難過是尊重自己的身體的理由,但對於尊重他人的身體及避免他人受傷卻表現不佳。在「謹言慎行」單元中,其道德認知及道德行為的改變是為了避免人際關係不佳(報應)。在「尊重大地」單元,其道德認知及道德行為改變,僅侷限於學校掃地區域,無法擴展至公共領域以表現出主動的道德行為。
(4) 實驗組學童進行「家人的關懷」主題單元後,其道德認知及道德行為的表現,多數學童會因體諒父母親的工作辛勞而在道德認知有所提升,但對於父母以外的家人的關懷卻仍不足。在「關懷周遭的人」單元,多數學童表示重視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而開始會關懷同學,但關懷的對象往往僅侷限於自己的好友。在「關懷弱勢群體」單元中,多數學童會主動幫助給受害的人及弱勢族群,但經過進一步訪談卻發現關懷弱勢群體仍侷限於道德認知而未達到道德實踐的程度。
事後針對學童、班級導師及家長之訪談結果,對於上述量化結果具有極高的符合性。本研究結果將提供資訊作為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al behaviors through a moral inquiry teaching.
A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conducted on this study. Two investigator-developed instruments (i.e., “School Students Mor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and “Parenting practice Questionnaire”) were conducted on both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students during the pre- and post moral inquiry teaching. In addition, daily student behavior records and follow-up individual interviews with student, teacher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collected to verify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The main findings from t-tests comparisons and ANCOVA analyses were as follows:
1. The posttest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istics tot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2. On the topic of “responsibility’’,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agreed that being responsible in family matters positively correlates to moral behaviors.
3. On the topic of “respect earth’’,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presented more respectful in their school areas ,but not in public districts.
4. On the topic of “taking care of others’’: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expressed more active cares to their parents, but not to their classmates. After 9 topic systematic inquiry teaching,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ir classmates; therefore ,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obtain higher scores than control group.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探究式教學的意涵、模式實施步驟與類型 …………………8
第二節 道德發展理論及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道德課程與教學模式及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1
第三節 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架構 ……………………………………48
第三節 實施的過程 ……………………………………………………51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分析學生背景 …………………………………………………54
第二節 不同背景學童的道德發展情形 ………………………………58
第三節 實驗組學童經由「探究道德認知式系統教學」 其道德發展之變化情形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8第二節 研究建議 ………………………………………………………9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99
英文部分…………………………………………………………………104
附 錄
附錄一 給家長的一封信 ……………… ……………………………..……107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 …………… …………………..………….….………108
附錄三 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問卷(預試) ……………..…………………..109
附錄四 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問卷(正式)…………………..………………115
附錄五 父母親管教量表.………………………………..……..……………116
附錄六 訪談同意書 …………………………………………..…………… 118
附錄七 訪談問題 …………………………..……………..………… ……119
附錄八「探究式道德認知系統教學」課程……………………..…… ……120
表目錄
表2-2-1 Kohlberg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17
表3-1-1 實驗組、對照組學童的人數分配……………………………………39
表3-2-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方式 …………………………………..………42
表3-2-2「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問卷」題型說明…….………………….………44
表3-3-1「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課程內容……….………………….………50
表4-1-1 實驗組學童背景分析表.……..…………..………………….………54
表4-1-2 對照組學童背景分析表………….…..………..…….……...……….55
表4-1-3不同組別學童於「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問卷」總分比較表. .…………56
表4-2-1不同組別學童後測總分描述統計摘要表.….…….…… …...………58
表4-2-2不同組別學童前、後測之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8
表4-2-3不同性別實驗組學童後測總分描述統計摘要表.…….….....………59
表4-2-4不同性別實驗組學童前、後測之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9
表4-2-5不同學習成就實驗組學童後測總分描述統計摘要表 .……........…60
表4-2-6不同學習成就學童前、後測之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2-7不同社經背景實驗組學童後測總分描述統計摘要表 .………....…61
表4-2-8不同社經背景實驗組學童前、後測之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1
表4-2-9父親使用不同管教方式實驗組學童後測總分描述統計摘要表……62
表4-2-10父親使用不同管教方式實驗組學童前後測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2
表4-2-11母親使用不同管教方式實驗組學童後測分數描述統計摘要表 .…63
表4-2-12母親使用不同管教方式實驗組學童前後測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2-13與長輩互不同動方式的實驗組學童後測總分描述統計摘要表… 64
表4-2-14與長輩不同互動方式實驗組學童前後測之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3-1「學習日誌」單元1-1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75
表4-3-2「學習日誌」單元1-2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76
表4-3-3「學習日誌」單元1-3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77
表4-3-4「學習日誌」單元2-1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77
表4-3-5「學習日誌」單元2-2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78
表4-3-6「學習日誌」單元2-2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78
表4-3-7「學習日誌」單元3-1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79
表4-3-8「學習日誌」單元3-2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80
表4-3-9「學習日誌」單元3-3自我檢核表描述統計表 .……………………80
表4-3-10「學習日誌」之自我檢核表之同意人數分析表 .…………………81
圖目錄
圖3-3-1 「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的流程圖…………………………………48
圖3-3-2 「探究式道德認知教學」課程內容架構……………………………50
圖4-1-1實驗組學童「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問卷」前後測得分長條圖.………57
圖4-1-2對照組學童「國小學童道德行為問卷」前後測得分長條圖.………57
圖4-3-1「學習日誌」之自我檢核表同意人數趨勢圖.………………………8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洪葉。
王文科(1994)。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五南。
王如敏(2001)。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煥琛(1994)。教育與儒家文化傳統。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文化傳統與教育現代化。台北:台大書苑。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但昭偉(2002)。道德教育。台北:五南。
吳宜芳(1992)。孟子「仁教」思想的起源與開展。載於道德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編),台北市:教育部。
吳明隆、涂金堂(2004)。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俊賢(2000)。台灣省中部地區青少年親子互動模式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輪文,未出版。
吳誼華(2001)。國中公民與道德科多元智慧教學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演(1991)。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
李琪明(1999)。道德素質公民的養成:論我國德育課程目標之建構。台灣教育,26,16-24。
李琪明(2004)。我國國中小校園道德氣氛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1),1-20。
李宣俞(2005)。國小品格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 六(1993)。國民中學價值教學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2),101-108。
沈 六(1994)。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
沈明慧(1993)。價值澄清團體對國中適應不良學生自我概念、價值觀與道德判斷影響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月琴(1986)。我國幼兒道德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台北:復文。
林益慶(1999)。影響中小學生道德判斷的因素。訓育研究,38(4),25-33。
侯政宏(1995)。探究式教學法與講述式教學法在國中地球科學「太陽視運動」單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瓊華(2004)。台中市國中學生道德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5,641-662。
洪堯群(1999)。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香港教育署(1992)。小學課程的總目標及具體目標。取自:http://cd.ed.gov.hk。
徐 明(2000)。我國道德教育的新啟示--Gilligan的關懷聲音。載於,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主編)。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訓育學系。
徐 明(2006)。我國道德兩難故事教學對提升學前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效果初探。康寧學報,8,1-29
徐幼如(2001)。價值教育課程對貪污虞犯道德認知發展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寇 彧(2002)。青少年道德判斷、價值取向發展及其與首選觀念影響源之關係,應用心理學研究,14,151-181。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7)。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台北市:教育部。
梁培勇(1970)。以團體討論方式促進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憶真(2003)。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郭怡玲(2005)。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映幸(2004)。探究式實驗對高中生科學本質觀變化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化學係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錦鎮(2004)。國小學生道德教學之實驗研究。大業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聰文、陳明終、劉渭木、李榮昌(1982)。影響山地兒童道德判斷因素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9,85-92。
單文經(1970)。道德判斷發展與家庭因素影響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汪屢維(編譯)(1986)。道德發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游振鵬(2000)。胡武峰盡心成性思想的德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智凱(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道德發展性別差異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國(2001)。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教育與社會研究,2,1-33。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予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建一、余作輝(1999)。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德祥、洪福源(2004)。美國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台灣教育,625,17-29。
楊孟麗與謝水南(譯)(2005). 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原著出版年:1990)。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 (4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素英(2002)。高雄市國民小學道德教育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昌期(2004)。探索台灣地區民眾道德觀的變遷。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棟樑(2001)。德育教育。台北:五南。
劉宏文、張惠博(2001)。高中生進行開放式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題的形成與解決。科學教育學刊,9(2),169-196。
劉金花(1989)。道德兩難情境討論團體對促進國小六年級學童道德判斷發展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奕樺(1996)。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秋木(1995)。國民小學道德教育的內涵、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之研究-花師仁智互動德育模式研究報告。教育研究資訊,3(3),36-46。
劉秋木、陳迺臣等人(1992)。國民小學道德教育的內涵、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之研究(第二年報告)。花蓮:花師初教系。
歐用生(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道德教育十二年一貫課程能不缺德嗎。教育研究月刊,140,63-74。
歐陽教(1984)。談他律與自律的德育。載於中國教育的展望。台北:五南。
蔡子瑜(1999)。故事討論對幼兒道德推理的影響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桂(1991)。國小資優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的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如琳(2000)。國小教師實施「探究-建構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從「磁」的概念談起。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芬蘭(2004)。學前兒童關懷行為心理歷程暨生命關懷活動方案之實驗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161-179。
澳門課程改革發展(1999)。品德與公民教育課程。摘自http://www.dsej.gov.mo。
簡成熙、侯雅齡(1997)。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姬利根與諾丁思想初探。屏東師院學報,10,133-163。
簡茂發、楊銀興(1988)。國小學生場地獨立性、內外控信念與道德判斷的關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5,85-102。
顏銘志(1999)。國民小學道德教育之迷失與落實。台灣教育,28(5),21-25。
羅國俊(2005)。國民中學品格教育活動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體驗為主,的國小團體探索教育實施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龔寶善(1976)。德育原理。台北:開明。

二、 英文部分
Amital Etzioni. (1976). Do As I Say, Not As I Do. In New Year Times Magazine, 26, 45.
Anderson, J. P. (1989). The relationship of moral judgment, critical thinking, and gende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ordham.
Andrew, Sharon.(1994). Teaching Kids to Care: Exploring Values in the Classroom through Literature and Inquiry. Bloomington, IN: ERIC Press.
Armon, C., & Dawson, T. L. (1997).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in moral reasoning across the life spa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6(4), 433-453.
Bybee, R. W.,& DeBoer, G. (1993). Goals for the science curriculum. In D. Gabel, Handbook Reseach on sciences Teahing and Learning(357-387). Washington,DC:National Science Teaching Association.
Carmelle, M., & Pasley, K. (1996). Father’s parenting role identity and father involvemen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7, 26-42.
Eisenberg, N., Fabes, R. A. (1998).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W. Damon (ED.), Ho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701-778. New York:Wiley.
Ferreira, M., & Bosworth, K. (1994). Barriers to Caring--Early Adolescents' Perspective. IN: ERIC Press .
Garvin, V., Leber, D., & Kalter, N. (1991).Children of divorce: Predictors of change following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61,438-447.
Gilligan, C. (1982).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t, D., & Atink. (1999). Family influences on formation of moral identity in adolescence:longitudinal analyse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8(3), 375-386.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87).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Hall.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and Holubec, E. J.(1991).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and Holubec, E. J.(1994).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ohlberg, L.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Kohlberg, L. (1984).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natur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s.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Kohn, L, Melvin L., Atsusshi N., Carrie S.,and Kazimierz .Slomczynski.(1990). Position in the Class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Poland.”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5,73-85.
Krogh, S. L., & Lamme, L. L. (1985).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Moral Development, Young Children, 48-51.
Lawson, A.E., & Gibbs, A. (1992).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thinking as reflected by the work of Biologists & by Biologists Testbooks. Teaching of Psychology , 22(1), 9-10.
Lickona,T.(1991).Educating for character. NY:Bantam.
Lockwood, John H. (1999). The moral of the story: Content,process,and reflection i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narratives. DISSERTATION.COM.
Maccoby, E.E., & Martin, J.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1-101.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Mc Clellan, B. E. (1992) .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ERIC Digest.
Mc Kay, L. (2002) . Character education with a plus. The Education Digest, 68(4), 45-50.
Narvaez,D., Bentley, J., Gleason, T.,& Samuels, J. (1997). Moral story message comprehens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ird grades, fifth grades and adults. 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1997 (AERA), Chicago: IN.
Nation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Noddings, N. (1995).Care and moral education. In W. Damon (ED.), Critic conversation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37-148. New York:Routledge.
Raths, Louis E., Hamin, Merrill, and Simon, Sidney B. (1978).Values and Teaching. Chio Columbus: Charies E. Merrill.
Rest, J., Thoma, S. J., Narvaez, D., & Bebeau, M. J. (1997) . Aldemy and Beyond Indexing the Difing Issu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489-507.
Rest, James. (1986). Moral development : Advance in research and theory. N.Y: Praeger.
Rose, C.M., & Sharon, W. W.(2001).Classroom idea-sparkers. Childhood Education,77, 222-227.
Sernak, K. (1998). School leadership: Balancing power with caring. New York:
Smart , M .S ,& Smart, R. C. (1973).Adolescents: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s. New York:MacMillan.
Van Giaserfeid, E.(1989).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 . Synthese,80,121-140.
Van Zee, E.H. (2000).Analysis of a student-generated inquiry discu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 (2),115-14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