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3109-1308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3109-130824
論文名稱
Title
生命教育課程對中途學校學生生命態度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 on the Life Attitudes of Alternative School Studen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7-23
關鍵字
Keywords
生命教育、中途學校、生命態度
life attitudes, life education, alternative schoo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3 次,被下載 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中途學校實施生命教育主題課程,對學生生命態度之影響,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在南部立意取樣一所中途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依照校定主題課程,設計生命教育課程。個案接受四大單元,共12節次的生命教育課程,並以「青少年生命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前測、後測及追蹤測。所得結果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並以「生命教育課程教案」、「生命教育單元學習單」、「單元課後反應單」、「生命教育課程回饋表」及「深度訪談」等質性分析探討課程實施成效。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中途學校學生之生命態度前測趨於中等且偏正向。
二、生命教育對中途學校學生在生命態度量表中的「死亡態度」部分具有正向的立即影響效果,且效果可持續四週之久。在訪談分析結果的改變有:對死亡議題看法之改變(閃躲、傳統忌諱→正視、嘗試釋懷)。對自傷、自殺態度之改變(嘗試、輕生→為目標而努力)。
三、生命教育對中途學校學生在生命態度量表中的「愛與關懷」雖不具立即影響,但具有延宕的影響效果。在訪談分析結果的改變有:親子關係之改變(疏離→認同)。重要他人關係之改變(朋友、家人之外→增加了老師)。
四、對學生整體生命態度而言未具立即性或延宕性之影響效果,主要教學成效顯現在「死亡態度」、「愛與關懷」之影響。
根據上述研究的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包括對中途學校、中途教育及中輟生輔導、推動生命教育實行及後續研究等方面,俾供國內從事相關研究及實務工作者之參考。
Abstract
The main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life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life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alternative school via deep interview and implementing the purpose in the life attitudes tes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sam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47 students in the southern alternative school to implement the 4-unit, 12 lessons life education courses. In the part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survey of the life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life attitudes test are used as the commenting materials.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is allotted and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paired t test. In the par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determined to select 6 students as the interviewees, and conduct the interviews of semi-structure to proceed deep interview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word-for-word interview draft”, “interview analysis records”, “activity sheets”, and the “feedback sheets of the whole courses” to comment on the effects of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life attitudes of alternative school students.

The outcome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life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alternative school are measured that tends to be medium, and forward.
2. The life education to the alternative school students “the death attitudes” the part has in the life attitudes meter forward affects immediate effects, and continuous effects sustainable all around in four weeks ago. There is the interview analysis result's change : to change of the death subject view ( avoidance, traditional taboo → to confront, attempt to forget), change to self-inflicted injury, the suicide attitudes(to attempt, commits suicide → no more, try hard for the goal).
3. Although the life education does not have the immediate effects on the “love and caring” of the chart of the life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alternative school, it has the delayed effects: the change of interview analysis outcome is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estrangement → identification), change of the significant others’ relations(besides friends and parents → increased teachers).
4. On the overall life attitudes didn’t have immediate or delayed effects, the main teaching results appearance in “the death attitudes” and “love and car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we propose concrete suggestions of the alternative school, the midway education and students that dropout from school, the impetus life education implements, to domestic relative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workers as the referenc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6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命教育內涵與實施狀況 9
第二節 中途學校與中輟生之生命教育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生命態度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實施程序步驟 43
第五節 資料分析的方法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生命教育課程影響中途學校學生生命態度之量化分析 48
第二節 生命教育課程學習單回饋及課程總回饋表之分析 55
第三節 中途學校學生個案分析對生命教育的學習感受與態度轉變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101
一、中文部分 101
二、英文部分 105
附錄 107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書 107
附錄二 生命態度測驗量表 108
附錄三 單元課後反應單 110
附錄四 整體課程問卷 111
附錄五 半結構式訪談指引 113
附錄六 單元活動設計(一) 114
附錄七 單元活動設計(二) 118
附錄八 單元活動設計(三) 123
附錄九 單元活動設計(四) 12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中途學校教育實施辦法(2006)。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130004。
王恩祥(1999)。教育部推動多元型式中途學校專案報告。福利社會,70,1-4。
王筱寍(2005)。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對性交易少女處遇形式之看法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丘愛鈴(1989)。台北市國中教師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南發(1982)。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形式運思能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何進財、王淑娟(2004)。教育部推動中途學校政策概述。學生輔導,90,6-13。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心理。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芝儀(1999):危機中學生教育的另類選擇︰美國選替性教育之發展與現況。發表於「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各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文化。
吳美玲(2003)。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刊,3,1-28。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宋文里(譯)(1990)。Rogers, Carl 原著。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台北:桂冠。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巫珍宜(1991)。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昱平(2005)。高雄縣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靈性健康與生命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錫津(1999)。生命元素與生命教育。高中教育,7,7。
汪小玲(2004)。從規訓權力關係看中途學校的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杏真(2002)。自傷青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強度的發展及其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映青(2005)。國家機器、中途學校少女與身體規訓。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紀潔芳(2002)。台灣地區商職學生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探討。生命教育中之生死教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pp.1-22)。台北:寰宇。
徐國光(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徐敏雄(2007)。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 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美蘭(2000)。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訊與研究,39,49-52。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圖書。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生死教育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2006)。師資培育階段「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與省思。載於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pp.213-214)。高雄市:復文。
教育部(1996)。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籌設中途學校實施要點。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2008)。〈中輟生統計數據〉,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5.xls(2008.12.22)。
郭從吉(2000)。犯罪青少年的非理性信念、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氣情緒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靜晃(2001)。青少年休閒需求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4,358∼363。
陳秀蓉(2001)。「生命的教育-理性思考」,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210.60.194.100/life2000/nowreporter/news/news9004184.htm.
陳佳穎(譯)(2001)。Tom Bay 著。改變態度,改變人生。臺北:麥田。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輔導通訊,55,29-34。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序)。台北:寰宇。
陳淑娟(2006)。建構收容非自願少年安置機構之行動研究—從權力觀點的解釋。東吳大學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章勝傑(2003)。中輟現象的真實與建構-一些討論與反省。台北市:心理。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1月3日第4版。
曾志朗(2001)。曾部長宣佈90年為「生命教育年」。國語日報,第1版。
曾郁榆(2005)。一般青少年與犯罪青少年生命態度、生命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紀念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盈彰(1999)。生命教育與情緒教育─從青少年自殺問題談起。台灣教育,580,19-24。
黃堅厚(1979)。國小及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2,1-14。
黃雅羚(2004)。青少年自傷行為的成因探討。諮商與輔導,221,11-40。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pp.241-253)。台北:寰宇。
傳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
楊育英(2003)。特殊家庭青少女婚前性行為及其相關經驗之質性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龍立(1998)。教育、教學與課程的關係,初等教育學刊,6,1-20。
劉淑娟(1998)。癌症對老人生命態度的衝擊。榮總護理,15(4),403-408。
劉鴻興(2001)。長期照護人員之工作態度與生命態度之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工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美惠(2006)。高雄縣國中生生命態度、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德輝(1991)。當前少年暴力犯罪之探討。載於教育部訓委會(主編):偷竊與暴力犯罪(pp.31-37)。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鄭崇趁(1997)。「中途學校」的多元型態與內涵。學生輔導雙月刊,52,12-15。
黎筱圓(2007)。高雄市醫院護理人員生命態度、幸福感與生命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曉明女子高級中學(2000a)。生命教育─教孩子走人生的路。台中:曉明之星。
曉明女子高級中學(2000b)。全人教育─活出完整的生命。台中:曉明之星。
薛春光(2001)。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生命教育藍圖。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147-154)。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曼盈(2003)。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顏遵灣(2006)。不幸少女中途學校生活經驗之敘事探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蘇完女(1991)。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級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二、英文部分
Beck, A. T., Kovacs, M. & Weissman, A. (1979). Assessment of suicide intention: 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7(2), 343-352.
Cooper, H(1979). Pygmalion grows up: A model for teacher expectation 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3), 389-410.
Crumbaugh , J. C(1973). Everything to gain: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Elkind, D.(1984). All Grown Up and no Place to Go: Teenagers in Crisis. Mass: Addison-Wesley.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albel, A.(1996). Learning?Yes, of course. Education? No, thanks. In Hern, Matt(Ed.)Deschooling our lives.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Hedlund, D. E.(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erbert, M(1987)。Living with Teenagers。UK:Basil Blackwell,Row.
Jacobvitz, D. B., & Bush, N. (1996). Reconstruction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Parent-child alliances, personal distress, and self-estee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4), 732-743.
Maslow, A.(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3rd ed ). New York,NY: Harper Collins
Rundenbush, S. W. (1984). Magnitude of Teacher Expectancy Effects on Pupil IQ as a Function of the Credibility of Expectancy Induction: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from 18 Experiments. Journal of`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6, 81-97.
Raywid,M.A.(1994a).The research record.In J.Mintz,R.Solomon,& S.Solomon(Eds.),The Handbood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pp.7-11.New York:Macmillan.
Seligman, M. E. P. (1975). Helplessness: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San Francisco: Freeman.
Steinberg, L.(1987). Impact of puberty on family relations: Effects of pubertal status and pubertal tim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3), 451-460.
Stenhouse , 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Well, S .E .(1990). AT-risk youth: Identification programs and recommendation. P.O.:Ligraries Unlimited, Inc.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9.230.4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9.230.4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