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4104-2114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4104-211443
論文名稱
Title
李漁的戲曲理論
Li Yu's Theory of Chinese Dram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7-24
關鍵字
Keywords
戲曲批評、明清傳奇、中國戲曲、閒情偶寄、李漁
Ming and Qing drama (chuanqi), Xian Qing Ou Ji, Chinese opera, Chinese drama critiques, Li Y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6 次,被下載 447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472 times.
中文摘要
論文摘要
李漁(1611-1680)是清初著名的戲曲家,他的《閒情偶寄》一書其中的詞曲部與演習部以戲曲的創作與表演的討論為主,該書成於《十種曲》出版之後,可視為李漁多年傳奇創作經驗的融會與整理;也是本文「李漁的戲曲理論」所欲探討的主要對象。明清兩代討論戲曲的相關著作,從形式上來說,有的是以專門論著的方式出現,有的則散見於文集、筆記中的零星評論;由內容上來說,或從史書去追究本事,或就文章來專談詞藻,也有專論戲曲的音律與唱法技巧、或是對於戲曲史的詳實考察。然而這些曲論多屬條列式的逐一批評,或有稍見規模的,也只是將它分門別類,略作區分,卻不見中心一貫的理論系統;其結果往往失之散漫。而李漁曲論的特色,在於他具有建立一個曲論系統的主觀企圖,即建構「有法可宗」的曲論基礎與創作原則,可以清楚掌握「戲曲」的本質與變化發展的軌跡。特別是曲論中首重「結構」觀點,更是對於戲曲「戲劇性」特質的充分理解所致。李漁的戲曲理論以《閒情偶寄》「詞曲部」及「演習部」為主,前者重點在戲曲編劇的創作理論方面,後者則屬於戲劇表演論的探討。由於「戲演表演」牽涉到演員演出的專業,實非一般文人作家可以憑空想像加以論斷的,因此專門論述不多;而李漁則因身兼編、導的雙重角色,所以對於戲曲演出自然也有一套他的觀察與看法。然而較之於他的創作論而言,表演論在探討的深度上仍不及創作論來得透徹入理,其中仍有部份是以舞台演出的劇本處理為討論的重點,可視為劇本創作論的延伸;因此本文在篇幅上仍以討論李漁的創作論為主要重點。李漁在《閒情偶寄.詞曲部》中雖然有意建立一套戲曲創作的理論與規律,然而該書除標舉「結構第一」的重要性之外,其餘「詞采」、「音律」、「賓白」、「科諢」僅依照戲曲中曲、白、科諢的傳統分類說明,最後加上「格局」──即戲曲體製的固定形式補充討論;這樣的分項似乎與現代文學觀念中對於文學理論系統的建立有所差距。其實李漁這些對於戲曲的論述中,有些牽涉戲曲的定義、性質與功能的基本界定,屬於戲曲文學原理的建構;有些則是有關劇本創作的原則與實際技巧的探討,此外也有對於作品的實際批評,以及從文學歷史的發展角度討論戲劇表現風格的不同。李漁雖有意建立曲論架構,在分項上仍有許多有待調整的空間。有鑑於此,本文擬將李漁的曲論重新融會整理,參考西方學者對於戲劇理論的建構,以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為根據,並參閱O.G. Brockett 的《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一書,企圖以現代文學批評的角度重新架構、詮釋,賦予它更深刻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將李漁的觀點析分為不同層次之的曲論架構,大致分為三類:戲曲基本理論、創作論與表演論,其中第一類對於戲曲基本特質的相關探討,實為建構創作論與表演論的根本依據;由此而發展出他對於戲劇特殊規律的強調,以及對於戲曲舞台性的重視,成為李漁戲曲理論與同時代的其他曲論最大不同的區別。本文依據上述三個部份,分配章節如下。第一章「緒論」,除了介紹李漁生平及其文學成就之外,亦敘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範圍、研究方法與各章節大要。第二章「基本觀念」,探討李漁曲論的基本理論,就「戲曲」本身檢視其藝術特質,包括戲曲在文學藝術中的定位、戲曲藝術的本質、戲曲欣賞的審美價值核心、戲曲藝術的功能……等。第三∼七章則為戲曲創作論的討論,根據戲曲所組成之各項元素分別討論劇本創作時的法則與標準。第三章「情節」,首先針對李漁曲論中的結構觀點重新釐定劃分,建立戲曲作品為有機整體的結構觀點,然後依序樹立作品的主題、情節的主要架構,並檢視情節之間的關聯線索。第四章「格局」,討論傳統戲曲演出的常套形式。格局固定的演出規範對於作品結構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將它緊接於「結構」之後討論。第五章討論「人物」,李漁曲論將人物的塑造置於情節結構的設計之中,並沒有專門單獨的人物理論,因此本章僅就人物語言、人物與腳色的關係加以討論,篇幅有限。第六章「語言」,首先先就戲曲語言(曲與白)的共通特色討論,包括戲曲代言體的特質,以及戲曲語言應有的標準;其次分別就曲、白、科諢在作品中所呈現的不同功能具體論述。第七章討論「音律」,分為格律與聲腔兩個部份;其中又以格律的討論為重點,包括建立「遵守格律」的普遍原則,並根據若干韻部與聲調的處理提出具體建議。最後則討論李漁的戲曲表演論,分別由演出前對於劇本的處理、演員的訓練與演出指導、以及舞台演出的安排等三個部分討論;即第八章「表演」。希望透過本文的探討,將李漁的有關戲曲的討論建立一個層次分明的曲論架構。
Abstract
Li Yu’s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Abstract
Li Yu (1611-1680) is a renowned Chinese opera write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 work “Ten Operas” features surprising plots and easy-to-understand scripts, criticized as “intended to make common” and “simple to comprehend”, reflecting his writing attitude and style in developing popular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This deviates himself from the literary direction of drama (chuanqi) writing since the mid-Ming dynasty. In addition, Li Yu is also a Chinese opera critic. The “script” and “play act” sections in his “Xian Qing Ou Ji ”(Journal of Leisure Time) discussed mainly the writing and performing of Chinese operas. The journal was writte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Ten Opera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summary of Li Yu’s seasoned experience in writing Chinese operas. The journal is also a main research subject of this study. Literature on Chinese opera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rich. On the format, some focused their discussions in a specific book while some discussions were found scattered in anthologies and critics’ notes. On the content, some examined the stories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some centered on the wording as well as on tones and singing skills; or some were precise investig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pera history. The literature is documented with quite a few unique perceptions on the 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operas. These critiques, even as specific works, only present checklist style discussions. Some greater volumes manage to categorize various works but yet to conclude a coherent theory on Chinese opera. The results are usually unsystematic. Li Yu’s theory is distinguished as having a subjective intension to establish a critique system on Chinese operas. In other words, he intended to construct the foundation and writing principles that “others can follow” and clearly control the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peras. His emphasis of “structure” in making critiques is the result of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dra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operas. Li Yu presented his theory mainly in the “Xian Qing Ou Ji” with the “script” and “play act” sections, the “script” section stressed on the writing theory while the “play act” on the presentation. “Dramatic presentation” is related to the professionalism of actors, not judged by writers’ imagination, thus there are not many discussions on the performance. Li Yu doubled himself as writer and director and developed a system of perception and opinions of his own towards performing Chinese operas. Comparing his writing and presenting Chinese operas, the latter is weaker in depth than the former. Some of the discussions on presentation focus on how to handle scripts on stage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xtension of script writ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led to focus on Li Yu’s writing. Although Li Yu intended to establish a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Chinese opera writing in the “Script section of the Xian Qing Ou Ji”, he only managed to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ucture-first” principle and categorized rhetoric system, tonal pattern, rhyme scheme, conversation and humorous acts with the supplementary discussions of Chinese operas’ “forms”. His categorization seems yet to reach a literature theory defined by modern literary norms. Actually Li Yu produced versatile discussions on Chinese operas. Some of his discussions are 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operas. Some belong to the construct of literary principles of Chinese opera. Some a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Chinese opera writing. Furthermore, there is some comment on some specific works, as well as the discussion of different presentation styles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in literary history. Li Yu made a clear intension in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yet there is quite some space for adjustment in certain areas. Thus this study tries to integrate and summarize Li Yu’s theory on Chinese opera, in a hope of re-constructing and re-translating from modern literary perspectives for eliciting more meaningful implica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to analyze and formulate a theory structure on Li Yu’s perspectives as three major aspects: fundamental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theory of writing Chinese opera and theory of presenting Chinese opera. Fundamental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discuss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Chinese opera as the fundamental basis to construct theories on writing and presentation. These theories also project that his emphasis on the special formulation of Chinese operas and stagecraft. These distinguish him from other theories on Chinese opera in his contemporary era. This study develops as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states the research motives, scope, methodology and thesis summary in addition to the description of Li Yu’s life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Chapter two “General Discussion” explores Li Yu’s fundamental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including the discussions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position of Chinese operas in literatu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operas, core values in appreciating Chinese opera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operas …etc. Chapters three to seven are on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writing.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in writing Chinese opera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specific elements that compose Chinese operas. Chapter three “Plot” redefines viewpoints on the structure in Li Yu’s theory of Chinese opera. Chapter four “Format” describes the regular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presentation after the discussion on structure because set formation results in certain impact on the presentation. Chapter five “Characters” is on the roles in Chinese opera. Li Yu embedded character formation in the design of plot structure, without independent character theory. The chapter is limited 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anguage of characters, character descriptions and roles. Chapter six “Language” discuss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opera languages: rhymes and script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resentatives in
Chinese operas and the standard the opera language should have. Chapter seven “Rules of Tones and Rhymes” is divided as rhyme scheme and tone patterns with rhyme scheme as the main theme for discussion. The chapter also establishes the common principles of “rule abiding” and proposed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handling the rhymes and tones. Finally the thesis discusses Li Yu’s theory of Chinese operas presentation in terms of scripts processing before performance, actor training and guiding and stage presentation. These concluded chapter eight “Performance”. It is hoped, through this thesis, to establish a specific theory structure of Li Yu’s works on Chinese opera.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李漁的生平 …………………………………………………… 1
  第二節 李漁的作品 …………………………………………………… 5
  第三節 有關李漁的評價 ……………………………………………… 7
  第四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13
第二章 基本觀念 ……………………………………………………………21
  第一節 戲曲的定位與價值 ……………………………………………23
  第二節 戲曲本質 ………………………………………………………33
第三章 情節 …………………………………………………………………51
  第一節 有機整體的結構觀念 …………………………………………55
  第二節 作品主題的確立 ………………………………………………58
第三節 一人一事的緊密安排 …………………………………………63
第四節 情節緊密連貫的技巧 …………………………………………70
第四章 格局 …………………………………………………………………77
  第一節 家門 ……………………………………………………………80
  第二節 沖場 ……………………………………………………………82
第三節 出腳色 …………………………………………………………85
第四節 小收煞 …………………………………………………………87
第五節 大收煞 …………………………………………………………88
第五章 人物 …………………………………………………………………95
  第一節 人物的揣摹 ……………………………………………………97
  第二節 腳色與人物配合………………………………………………102
第六章 語言…………………………………………………………………107
  第一節 語言的一般標準………………………………………………111
  第二節 曲文的情語與景語……………………………………………122
第三節 賓白……………………………………………………………125
第四節 科諢……………………………………………………………132
第七章 音律…………………………………………………………………137
  第一節 格律……………………………………………………………137
  第二節 聲腔……………………………………………………………154
第八章 表演…………………………………………………………………161
第一節 劇本的選擇與改編……………………………………………164
第二節 演員的訓練與指導……………………………………………180
第三節 舞台演出的安排………………………………………………197
結語 …………………………………………………………………………203
參考書目 ……………………………………………………………………20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專書部份
中國戲研究院編,《中國古戲曲論著集成》,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戲曲曲藝卷), 上海, 中國大百科出版社, 1983年
李 漁, 《李漁全集》(全十二冊), 浙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
毛 晉編,《汲古閣六十種曲》, 台北, 開明書店, 1988年
王安祈, 《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 台北, 學生書局, 1986年
王安祈, 《明代戲曲五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90年
王安祈,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台北, 里仁書局, 1996年
王季烈, 《螾廬曲談》, 台北, 商務印書館, 1971年
王國維, 《王國維戲曲論文集》, 台北, 里仁書局, 1993年
王運熙、顧易生, 《中國文學批評史》,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1年
王璦玲, 《明清傳奇名人物刻畫之藝術性》, 台北, 臺灣書店, 1998年
江巨榮, 《古代戲曲思想藝術論》,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5年
余秋雨, 《中國戲劇文化史述》, 台北, 駱駝出版社, 1987年
吳 梅, 《顧曲塵談中國戲曲概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李 漁, 《閒情偶寄》, 台北, 長安出版社, 1992年3月
李克和, 《中國曲學研究》, 湖南, 岳麓書社, 1999年
李惠綿, 《王驥德曲研究》,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92年
李惠綿, 《戲曲批評概念史考略》, 台北, 里仁書局, 2002年
杜書瀛,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沈新林, 《李漁與無聲戲》, 遼寧,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2年
沈新林, 《李漁評傳》, 江蘇, 蘇州大學出版社, 1997年
蕭 榮, 《李漁評傳》, 浙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周妙中, 《清代戲曲史》, 河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
林國源譯,C.R. Reaske著,《戲劇的分析》(How to analyze drama),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林鶴宜, 《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 台北, 里仁書局, 2003年
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 》(王吉廬譯), 台灣, 商務印書館, 1988年
姚一葦譯註,亞里斯多德著,《詩學箋註》,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9年
姚一葦, 《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俞為民, 《明清傳奇考論》, 台北, 華正出版社, 1993年
俞為民,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 江蘇,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4年
俞為民, 《李漁評傳》, 江蘇,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胡天成, 《李漁戲曲藝術論》, 重慶,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年
胡世厚、劉紹基, 《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 河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
胡耀?矬間AO.G. Brockett著,《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
唐.王森纂, 《浙江省光緒蘭谿縣志》,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74年
夏寫時, 《論中國戲劇批評》, 山東, 齊魯書社, 1988年
孫惠柱, 《戲劇的結構》, 台北, 書林出版社, 1994年
孫楷第,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 北京, 中國文聯, 1990年
徐扶明, 《元明清戲曲探索》, 浙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年
徐朔方, 《晚明曲家年譜》, 浙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年
馬漢茂, 《李漁全集》(馬漢茂解),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70年
張 庚, 《戲曲藝術論》, 台北,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
張 庚、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 台北,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
張 庚、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論》,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3年
張 敬, 《明清傳奇導論》, 台北, 華正書局, 1986年
張曉軍, 《李漁創作論稿》,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7年5月
莊一拂, 《古典戲曲存目彙考》,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郭英德, 《明清文人傳奇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1年
陳中梅譯注,亞里斯多德著,《詩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陳 芳, 《清初雜劇研究》, 台北, 學海出版社, 1991年
陳 竹, 《中國古代劇作學史》, 湖北, 武漢出版社, 1999年
傅曉航, 《戲曲理論史述要》,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4年
曾永義, 《說戲曲》,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3年
曾永義, 《說俗文學》,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4年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曲論集》,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6年
曾永義, 《詩歌與戲曲》,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8年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曲選注》,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年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 台北, 正中書局, 1991年
焦 循, 《劇說》, 台北, 廣文書局, 1970年
黃文晹, 《曲海總目提要 》,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
黃 強, 《李漁研究》, 浙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6年
黃麗貞, 《李漁》, 台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8年
黃麗貞, 《李漁研究》, 台北, 國家出版社, 1995年
葉長海, 《中國戲劇學史》, 台北, 駱駝出版社, 1987年
葉長海, 《曲學與戲劇學》,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9年
趙山林, 《中國戲劇學通論》,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
趙景深, 《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齊森華, 《曲論探勝》,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5年
蔡 毅, 《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 濟南, 齊魯書社, 1989年
鄭傳寅, 《中國戲曲文化概論》, 湖北,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年
鄧長風, 《明清戲曲家考略》,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
魯 迅, 《魯迅全集》,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年
魯 迅, 《魯迅小說史論文集》, 台北, 里仁書局, 1992年
盧 前, 《明清戲曲史》,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1年
韓幼德, 《戲曲表演美學探索》, 台北, 丹青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
羅麗容, 《清人戲曲序跋研究》, 台北, 里仁書局, 2002年
譚帆、陸煒,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3年



二、單篇論文
王璦玲,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18期(2000年3月),頁139-188
王璦玲, 〈明末清初歷史劇之歷史意識與視界呈現〉, 收錄於胡曉真編:《世變與維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頁189-300
王璦玲, 〈明清抒懷寫憤雜劇之藝術特質與成分〉,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3期(1998年9月),頁37-120
王璦玲, 〈明清傳奇名作中主題意識之深化與其結構設計〉,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7期(1995年9月),頁245-394
王璦玲, 〈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之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0年9月),頁183-250
王璦玲, 〈論明清傳奇之抒情性與人物刻畫〉,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9月),頁233-323
王璦玲, 〈論明清傳奇名作中「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549-592
吳宏一, 〈李漁「窺詞管見」析論〉, 國立編譯館館刊,1995年6月,頁101-127
吳曉鈴, 〈考李笠翁的新傳奇八種〉, 《中華戲曲》第五輯, 1988年1月
宋筱惠, 〈李漁及其戲曲理論〉, 《嘉義師專學報》第七十二期, 1982年5月,頁385-396
李元貞, 〈中國古典戲曲的喜劇風格〉(上)(下),《民俗曲藝》四十九期、五十期, 1987年
李元貞, 〈元明愛情團圓劇的思想框架〉, 《中外文學》第十卷第一期, 1981年6月
李元貞, 〈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上、下),《大陸雜誌》七十八卷四期、五期, 1989年4、5月,頁168-178、頁227-238
李恭蔚, 〈李漁評介〉, 《書評書目》第八十五期, 1980年5月
李惠綿, 〈李漁劇作中的神異情節〉, 《中國文學研究》第五期, 1991年,頁 277-302
李萬鈞, 〈李漁的“一事”非亞氏的“一事” 〉,《外國文學研究》,1995年4月
李萬鈞, 〈從比較文學角度看李漁戲劇理論的價值〉,《文藝研究》,1996年1月,頁62-71
杜書瀛, 〈李漁生平思想概觀〉, 《文史哲》第一五九期, 1983年6月
杜書瀛, 〈李漁論戲劇真實〉, 《文學遺產》第一期, 1980年
杜書瀛, 〈李漁論戲劇導演〉, 《文藝研究》第四期, 1980年
沈新林, 〈芥子園淺探〉, 《明清小說研究》第十一期, 1989年1月
沈蔚德, 〈談傳統戲曲中的幽默〉, 《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1987年6月
沈鴻鑫, 〈中國喜劇與丑角藝術〉, 《戲劇、戲曲研究》第十期, 1994年
車行健, 〈李漁論「琵琶記」〉, 轉大中研所學刊, 1994年6月
周國雄, 〈中國古典喜劇本質的哲學探討〉, 《語文輔導》, 1987年7月
尚達翔, 〈談談中國古典喜劇〉, 《戲曲研究》, 1983年11月
岡晴夫, 〈李漁的戲曲及評價〉 (仰文淵譯), 《復旦學報》第六期, 1986年,頁51-59
俞為民, 〈論李漁的戲曲創作〉, 《南京大學學報》第四期, 1989年
姚文放, 〈李漁喜劇美學的古典傾向與近代因素〉, 《藝術百家》, 1989年2月
胡夢華, 〈文學批評家李笠翁 〉, 《小說月報》第十七卷, 1926年6月
范華群, 〈關於中國傳統悲喜劇的分類〉,《戲劇、戲曲研究》第十期, 1994年
唐葆祥、宋光祖, 〈論李漁的《風箏誤》〉, 《藝術研究資料》第一輯,1981年,頁120-134
夏寫時, 〈李漁生平初探〉, 《戲曲研究》第十輯, 1983年9月
孫楷第, 〈中國通俗小說提要〉,《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五卷五號,1990年
孫楷第, 〈李笠翁著無聲戲即連城璧解題〉,《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六卷,1932年
孫楷第, 〈李笠翁與十二樓〉,《圖書館學季刊》第九卷三、四期, 1935年
徐宗潔, 〈「一夫不笑是吾憂」──論李漁《風箏誤》的喜劇佈局〉, 《中國語文》, 2003年5月
袁啟明, 〈李漁《閒情偶寄》和他的戲劇觀〉, 《外交學院學報》, 1995年3月
袁震宇, 〈李漁生平考略〉, 《中國古典文學叢考》, 1987年11月
袁震宇, 〈李漁的戲曲理論〉, 《文史知識》第二十五期, 1983年7月,頁12-17
馬小朝, 〈中國喜劇意識的美學特徵之比較〉, 《文藝研究》, 1994年3月
馬焯榮, 〈中西愛情美學──笠翁莎翁比較〉, 《文藝研究》, 1991年1月,頁38-46
馬漢茂, 〈李笠翁與無聲戲〉, 《大陸雜誌》二十八卷二期, 1969年
馬漢茂, 〈李漁全集解題〉, 《大陸雜誌》三十八卷三期, 1969年
崗晴夫, 〈李漁的戲曲與歌舞伎〉, 《文藝研究》1987年第四期,頁66-69
張 敬, 〈李漁〉, 《中華文化》第一版, 1958年4月
張玲蕙, 〈李笠翁和他的十種曲〉, 《浙江月刊》第八期, 1972年
許金榜, 〈李漁劇作思想成就芻議〉, 《山東師大學報》, 1986年2月
陳 多, 〈試談李笠翁的寫劇理〉(上)(下),《劇本》第七、九期, 1957年7月
陳東炘, 〈從《風箏誤》談李漁對賓白理論的實踐〉, 《劇說、戲言》, 1996年12月
陸元虎, 〈李漁喜劇典型論〉,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1年第三輯,頁318-319
湛偉恩, 〈李漁市民喜劇初探〉, 《廣州師院學報》第三期, 1983年
湛偉恩, 〈李漁的喜劇創作論〉, 《蘇州大學學報》第四期, 1984年
湛偉恩, 〈李漁喜劇理論初探〉, 《廣州師院學報》第一期, 1983年
程華平, 〈略論李漁的舞台表演理論〉, 《戲劇、戲曲研究》第二期, 1994年
黃 強, 〈李漁生平三考〉, 《揚州師院學報》, 1988年3月
黃 強, 〈李漁哲學觀與文學思想探源〉,《揚州師院學報》第四期,1989年4月
黃 強, 〈李漁移家金陵考〉, 《文學遺產》1989年第二期,頁92-96
黃 強, 〈探尋完整而又符合歷史真實的李漁形象〉, 《浙江師大學報》第一期, 1993年
黃 強, 〈論李漁小說改編的四種傳奇〉, 《藝術百家》1992年第三期,頁48-54
黃天驥, 〈論李漁的思想和劇作〉, 《文學評論》第一期, 1983年
黃果泉, 〈李漁:集文士與商賈於一身〉,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1995年5月
楊明新, 〈李漁的世界觀與藝術〉, 《中山大學學報》第二期, 1981年2月
楊明新, 〈李漁的戲劇理論初探〉, 《文學遺產增刊》第十五期, 1983年9月
楊清惠, 〈論李漁《風箏誤》反映的劇場意識〉, 《問學集》, 1997年12月
葉 朗, 〈李漁的戲劇美學〉, 《美學與美學史論集》, 1982年7月
鄒 紅, 〈觀眾在李漁戲劇理論中的位置〉, 《文藝研究》第五期, 1989年
鄒元江, 〈論戲曲丑角的美學特徵〉, 《文藝研究》, 1996年6月
趙文卿, 〈李漁生平事蹟的新發現〉, 《戲文》第四期, 1981年
齊森華, 〈李漁的戲劇理論初探〉,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 1980年
齊森華, 〈試論明代家樂〉,《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頁305-326。
劉彥君, 〈失意的苟且──李漁創作心境論〉, 《戲曲研究》第50輯, 1994年,頁145-166
劉慧珠, 〈李漁文學觀中的虛實論〉, 《修平學報》, 2002年
鄭德明, 〈李漁生平及其著述〉, 《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二集, 1968年
蕭 榮, 〈李漁戲劇理論的成就和侷限性〉,《杭州大學學報》第四期, 1980年
蕭 榮, 〈試論李漁的白話短篇小說〉, 《杭州大學學報》, 1982年3月
蕭欣橋, 〈浙江古籍出版社二十卷本李漁文集〉, 《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21期, 1989年7月
蕭欣橋, 〈試論李漁的小說創作〉, 《南開大學學報》, 1982年4月
賴慧玲, 〈李漁喜劇“笑點”的語用前題分析-以《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為例〉, 《東海中文學報》第十一期, 1994年12月,頁121-129
賴慧玲, 〈從李漁的「科諢論」看他的三部喜劇〉,《興大中文學報》第六期, 1993年1月,頁267-282
駱雪倫, 〈李漁戲劇小說中所反映的思想與時代〉, 《大陸雜誌》第五十卷第二期, 1975年2月
謝柏梁, 〈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 《戲曲藝術》第三、四、五期, 1993年
羅中琦, 〈李漁科諢論及其實踐〉, 《古今藝文》, 2003年
顧敦鍒, 〈李笠翁詞學〉, 《燕大月刊》, 第一卷二至四期, 1927年11月至1928年1月


三、學位論文
平松圭子,《李笠翁十種曲研究》, 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余美玲,《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吳芬燕,《李漁話本小說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淑慧,《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呂宜哲,《李漁小說理論探述──從“閒情偶寄”中的‘文學觀’談起》,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靜如,《李漁的音律理論在《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實踐》,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東炘,《李漁戲曲三論》, 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葉雅玲,《李漁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關係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