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5103-01020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5103-010201
論文名稱
Title
鹿橋《人子》研究
The Research of Lu Chiou's Son of Human Bei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6-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7-25
關鍵字
Keywords
鹿橋、人子
Son of Human Being, Lu Chio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3 次,被下載 832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325 times.
中文摘要
鹿橋膾炙人口的作品─《人子》─不僅記載著自己成長的過程,更深入生命的真髓與堂奧深處。本文不擬撰述鹿橋的生平事蹟,而著重探述《人子》之創作形式與各篇章之意義。尤以篇章意義為主,創作形式為輔。
本文之研究方法採取「讀者反應理論」(Theory of Reader-Response),尤其以沃爾夫岡•伊塞爾(Wolfgang Iser)對讀者如何闡釋作品意義的理論為主。伊塞爾認為作品與讀者的交互作用是肯定作品意義的關鍵所在。準此,文中意義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處有待讀者將其具體化,使篇章內部能夠調和一致。
寫作方面,作品形式上,本文依《人子》章法的組織架構來作探討﹔作品背後的「意義」(meaning),則是筆者撰述本文的主要動機。意義方面包含「表面意義」(surface meaning)與「深層意義」(significant meaning),「表面意義」乃指篇章內容普遍呈顯的意義﹔「深層意義」則就文章內容採取某些必要的門徑(approaches),諸如道德—哲理的(moral-philosophical)、心理的(psychological)、神話的(mythological)、原型的(archetypal)、民俗(folklore)的、原型模式(archetypal patterns)等方式,以對《人子》各篇章之意義作一詮解。
編排方面,以《人子》章法之組織架構作為一章,並將《人子》各篇章依人生所經歷的四個階段,區分為「生命的缺憾」、「智慧的開啟」、「心智的成長」、「永恆的境界」四大章,並依此重新排列,末以第七章作結。
Abstract
The famous article, Son of Human Being, authored by Lu Chiou shows the history of the author’s life, and explores the deep meaning of life and its significance.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writing style and meaning of Son of Human Being, rather then the author himself.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on the meaning of the article, which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writing style.
The research approach adopted in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ader-response, as Wolfgang Iser’s theory, how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an article to reader. According to such theor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 article and its readers is the critical issue to judge the affirmation of the article’s meaning. Therefore, the inconclusive and blank parts of the article need to be reified by reader himself/herself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sistence throughout the whole story in the article.
Regarding the writing style,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Son of Human Being. The purpose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 embedded within this article, which is also the motivation to performance this thesis. The embedded meaning consists of surface meaning and significant meaning, where the former is explicit i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and the later is implicit.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can be obtained by the moral-philosophical, psychological, mythological, archetypal, folklore, or archetypal pattern approaches to analyzing the detailed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 this thesis, the structure of Son of Human Being is organized as one chapter. The four phases of life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are Life Regret, Wiseness Initialization, Mind Growth, and Eternity, each of which is presented by an individual chapter. Finally, the last chapter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狀況與動機………………………………………………………3
第二節 研究方法………………………………………………………………5
第二章 《人子》的章法及其組織架構……………………………11
第一節 鹿橋對《人子》章法的安排…………………………………………11
第二節 《人子》的章法之組織架構…………………………………………14
第三章 生命的缺憾…………………………………………………31
第一節 幽谷……………………………………………………………………31
第二節 忘情……………………………………………………………………36
第三節 花豹……………………………………………………………………42
第四章 智慧的開啟…………………………………………………49
第一節 人子……………………………………………………………………49
第二節 宮堡……………………………………………………………………59
第三節 美貌……………………………………………………………………69
第四節 獸言……………………………………………………………………76
第五章 心智的成長…………………………………………………91
第一節 靈妻……………………………………………………………………91
第二節 皮相…………………………………………………………………101
第三節 鷂鷹…………………………………………………………………109
第六章 永恆的境界………………………………………………125
第一節 明還………………………………………………………………125
第二節 不成人子……………………………………………………………132
第七章  結論…………………………………………………………137
第一節 生命的觀照與覺醒…………………………………………………137
第二節 學習、歷練與成長…………………………………………………141
參考書目………………………………………………………………14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戰國]莊子著,[東晉]郭象註:《莊子》,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四版。
[秦]呂不韋著,[民國]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台北市:華正書局,1987年。
[西漢]劉安等著,高誘註:《淮南子》,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74年。
[晉]王弼註,[唐]陸德明釋文:《老子道德經注》,台北市:世界書局,1996年。
[晉]王弼、韓康伯著,[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台北市:世界書局,1968年。
[晉]郭璞:《山海經》,台北市:世界書局,1988年。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79年。
[唐]唐太宗御傳,[清]吳士鑑、劉承幹注:《晉書斠注》,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惠能,[民國]李申釋譯:《六祖壇經》,台北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宋]朱熹:《四書集註章句十九卷》,台北市:世界書局,1988年。
[明]吳承恩著,[民國]徐少知校,朱彤注:《西遊記校注》,台北市:里仁書局,1996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市:世界書局,1992年。

二、專書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先後順序排列)
(一)鹿橋的中文著作
吳納孫:《未央歌》,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台42版。
吳納孫:《人子》,台北市:遠景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台23版。
吳納孫:《懺情書》,台北市:遠景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台12版。
吳納孫:《市廛居》,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

(二)評論《人子》的著作
王鼎鈞等:《見仁見智談人子》,台北市:廣城出版社,1975年。

(三)神話
弓保安編:《中國神話故事》,西安市:未來出版社,1989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台北市:洪範書店,1990年台8版。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台北市:三民書局,1992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王孝廉:《華夏諸神─水神卷》,台北市:雲龍出版社,2000年。
玄珠、袁珂、譚達先:《中國古代神話甲編三種》,台北市:里仁書局,1985年。
陳慧樺、古添洪:《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第3
版。
田兆元:《神話與中國社會》,上海市:人民出版社,1998年。
何 新:《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周作人:《神話與傳說》,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8年。
林惠祥:《神話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2版。
茅 盾:《神話研究》,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
涂元濟、涂石:《神話、民俗與文學》,福建省: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袁 珂:《神話論文集》,台北縣:漢京文化有限公司,1987年。
袁 珂:《中國神話史》,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袁 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市:里仁書局,1995年。
袁 珂:《中國古代神話》,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桂冠編輯部:《中國神話傳奇》,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益群編輯部:《世界各國的神話》,台北市:益群書店,1993年。
陳炳良:《神話、禮儀、文學》,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陳建憲:《神衹與英雄》,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陳天水:《中國古代神話》,台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88年。
陳炳良等:《神話即文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陶陽、鍾秀:《中國創世神話》,台北市:東華書局,1990年。
黃 石:《神話研究》,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普 珍:《道家混沌哲學與彝族創世神話》,雲南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傅光宇:《三元中國神話結構》,雲南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葉 名:《中國神話傳說》,北京市:新華書局,1993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天津市:人民出版社,1996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省:重慶出版社,1992年。
劉勇強:《中國神話與小說》,河南省:大象出版社,1997年。
劉魁立:《中國神話》,浙江省: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謝選駿:《神話與民族精神》,山東省: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年。
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
蕭 兵:《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話比較研究》,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9年。
顧頡剛等編:《古史辨》第七冊,台北市: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四)心理
王溢嘉:《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台北縣:野鵝出版社,1996年。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縣:野鵝出版社,1999年。
王溢嘉:《性偵探大師─佛洛伊德的愛慾推理》,台北縣:野鵝出版社,2000年。
王溢嘉:《性•文明與荒謬》,台北縣:野鵝出版社,2001年。
安紀芳:《人性的陷阱》,台北市:絲路出版社,1993年。
朱敬先:《學習心理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86年。
朱道俊:《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3年第2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99年新初版。
江光榮:《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2001年。
余德慧:《中國人的自我蛻變》,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余德慧:《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余德慧:《觀山觀雲觀生死》,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吳靜吉:《人生的自我追尋》,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第2版。
吳靜吉:《心理與人生》,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
杜聲鋒:《皮亞傑及其思想》,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
杜麗燕:《皮亞傑》,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周文柏:《文藝心理研究》,北京市: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孟廣厚:《人性與心理》,台北市:三民書局,1983年。
柯永河:《人性的好園丁─羅嘉思》,台北市:允晨出版社,1982年。
俞筱鈞:《人類智慧探索者─皮亞傑》,台北市:允晨出版社,1982年。
洪有義編:《價值澄清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85年。
施良方:《學習理論》,台北市: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6年。
高申春:《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1
年。
黃堅厚:《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9年。
黃國彥:《心理與生活》,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馮 川:《重返精神家園─關於榮格》,台北市:笙易出版社,2001年。
許惠珠:《人類關係的新天地─羅嘉思的人本教育》,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1
張春興:《希望的追尋與挫折》,台北市:東華書局,1986年第2版。
張春興:《成長中自我的探索》,台北市:東華書局,1990年第4版。
張春興:《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市:東華書局,1992年。
張春興:《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書局,1995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2001年修訂版。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2001年。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莊耀嘉:《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陳雪麗:《情感教育─儒佛情緒觀的現代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年。
黃漢耀:《中國人的快樂觀─淡泊與豁達》,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4年。
楊韶剛:《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
賈馥茗:《人格教育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楊新發、金展飛:《壓力與心理》,北京市: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年。
楊庸一:《心理分析之父─佛洛伊德》,台北市:允晨出版社,1982年。
鄭石岩:《開心的生活》,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5年。
鄭石岩:《人生路這麼走》,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年。
鄭石岩:《禪•生命的微笑》,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年第2版。
鄭石岩:《身教》,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鄭石岩:《活出豪氣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年。
鄭石岩:《清涼心菩提行》,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年第2版。
鄭石岩:《悟•看出希望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年第2版。
鄭石岩:《隨緣成長》,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年。
鄭石岩:《換個想法更好》,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年。
蔡春美:《兒童智慧心理學—皮亞傑智慧發展學說》,台北市:文景出版社,1988
年。
劉耀中:《榮格》,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謝明昆:《道德教學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84年。

(五)文學理論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浙江省: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98年。
朱棟霖、陳信元:《中國文學新思維》,台北市: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伍蠡甫、林驤華:《現代西方文論選》,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呂健忠、李奭學編:《新編西洋文學概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呂健忠、李奭學編:《近代西洋文學》,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何 欣:《現代歐美文學概述》,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周英雄:《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再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2年。
張漢良:《東西文學理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再版。
鄭名娳、林燿德:《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
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雅典出版社,1998年修訂8版。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六)辭典
朱智賢主編:《心理學大辭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圖書出版部,1985年。
任繼愈:《宗教大辭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7
版。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香港:商務印書館,1986年。
袁珂:《中國民族神話辭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
袁之琦、游恆山編:《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2000年修正版。
顏元叔主編:《西洋文學辭典》,台北市:正中書局,1991年。

(七)宗教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台北市:博遠出版社,1993年。
呂 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市:天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周中一:《禪話》,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劉稚、秦榕:《宗教與民俗》,雲南省:人民出版社,2000年。
秦家懿、孔漢思:《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年。
廖上信:《人子之謎》,台北市: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蘇榮化:《當下自在》,台北市:種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羅 光:《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慧炬編輯部:《六祖壇經》,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9年。

(八)小說及其理論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李 喬:《小說入門》,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台北市:三民書局,1988年第3版。
周英雄:《比較文學與小說詮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張素真:《細讀現代小說》,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傅騰霄:《小說技巧》,台北市:洪葉文化有限公司,1996年。
楊昌年:《十二重樓月自明》,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王夢鷗等:《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神話與小說之部》,台北市:中外文學月刊社,
1985年。
里仁書局編:《魯迅小說史論文集》,台北市:里仁書局,1994年。
劉世劍編:《小說概說》,台北市:麗文文化有限公司,1994年。
羅 盤:《小說創作論》,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增訂初版。

(九)哲學
王邦雄:《莊子道》,台北市: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王邦雄:《老子道》,台北市: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王邦雄:《21世紀的儒道》,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市:華正書局,1997年。
許抗生:《老子研究》,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陳鼓應:《莊子哲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修訂版。
張起鈞:《老子哲學》,台北市:正中書局,2000年。
羅龍治:《莊子:哲學的天賴》,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第3
版。
顧頡剛等編:《古史辨》第五冊,台北市: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第2
版。

(十)其他
王邦雄:《緣與命》,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王邦雄:《再論緣與命》,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方 瑜:《昨夜微霜》,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85年第4版。
朱建民:《人間的悲劇與喜劇》,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沈 謙:《修辭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2000年再版。
沈清松:《追尋人生的意義》,台北市:台灣書店,2000年。
邱宜文:《巫風與九歌》,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
姚一葦:《說人生》,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紅塵少年、幽谷老人:《人生哲理故事集粹》,台北市:先智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199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篇》,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再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年增訂7版。
馮友蘭:《人生的哲理》,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黃錦鈜:《莊子及其文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曾昭旭:《文學的哲思》,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5版。
傅佩榮:《智慧的魅力》,台北縣:業強出版社,1996年。
傅佩榮:《用智慧領悟人生境界》,台北縣:業強出版社,2000年。
傅佩榮:《人生意義的探索》,台北縣:業強出版社,2001年。
游國恩:《游國恩學術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上海市:人民出版社,1988年。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鄔昆如:《善與惡》,台北市:台灣書店,1997年。
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市:學生書局,1975年。
龔鵬程:《文學散步》,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10版。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5年修訂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先後順序排列)
安大略:〈人子愛吃糖—評《人子》〉,《書評書目》第19期(1974年11月),頁5-6。
薛齊嘉:〈從平凡中見奇偉〉,《書評書目》第19期(1974年11月),頁6-7。
邊 疆:〈森林與樹—談鹿橋著《人子》〉,《書評書目》第24期(1975年4月),頁107-109。
蕭毅虹:〈評《人子》〉,《書評書目》第30期(1975年10月),頁88-95。
戴麗珠:〈從《未央歌》、《人子》展望中國未來的小說世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頁72-73。
羊子喬:〈神秘的觸鬚—論《小王子》與《人子》的寓言象徵〉,《書評書目》第76期(1979年8月),頁90-95。
周夢蝶:〈鹿橋《人子》二十年後重讀〉,《台灣詩學季刊》第14期(1996年3月),頁142-145。

四、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先後順序排列)
王孝廉:〈死與再生:原型回歸的神話主題與古代時間信仰〉,《古典文學》第7集冊上(1985年8月),頁115-147。
傅錫壬:〈白川靜的《中國神話》〉,《國文天地》第2卷第2期(1986年7月),頁82-83。
羅瑞玉:〈班度拉社會學習論及其在生活教育上的涵義〉,《高市文教》第49期,
頁15-21。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古史辨》第五冊下編(1993年8月),頁343-262。
邱燮友:〈神話是民族的夢〉,《中國語文》第86卷第1期(2000年1月),頁511。
胡萬川:〈嫦娥奔月神話源流〉,《歷史月刊》第140期(1999年9月),頁48-52。

五、學位論文
周靜琬:〈《人子》情意世界探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七屆所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年3月23日),頁177-196。

六、翻譯著作(依作者姓氏字母或姓名筆劃之先後順序排列)
(一)神話:
Barthes , Roland:《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1998年。
Campbell , Joseph:《神話》(朱侃如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第2版。
Campbell , Joseph:《神話的智慧》(李子寧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年。
Campbell , Joseph:《千面英雄》(朱侃如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年。
Cassirer , Ernest:《神話思維》(黃龍保、周振選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Cassirer , Ernest:《符號•神話•文化》(羅興漢譯),台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Cassirer , Ernest:《語言與神話》(于曉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8
年。
Levi-Strauss , Claude:《神話與意義》(楊德睿譯),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
Levi-Strauss , Claude:《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謝維陽、俞宣孟譯),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
Righter , William:《神話與文學》(何文敬譯),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79年。
(日)白川靜:《中國神話》(王孝廉譯),台北市:長安出版社,1991年。
(蘇聯)李福清:《中國神話故事論集》(馬昌儀譯),台北市:學生書局,1991年。
(日)御手洗勝:《神與神話》(王孝廉、吳繼文譯),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8年。

(二)心理
Boden , Margaret A:《皮亞傑》(楊俐容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Corey , Gerald:《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李茂興譯),台北市:揚智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第5版。
Dicaprio , Nicholas S.:《健康的性格》(莊耀嘉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1990年。
E.Taylor , Shelley& Peplau , Letitia Anne& Sears , David O.:
《社會心理學》(張滿玲譯),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1999年。
Freud , Sigmund:《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吳康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1998年。
Freud , Sigmund:《精神分析引論新編》(高覺敷譯),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年。
Freud , Sigmund:《精神分析引論》(張愛卿譯),台北市:知書房出版社,2000
年。
Freud , Sigmund:《精神分析引論與精神分析新論》(葉頌壽譯),台北市:志文
出版社,1999年再版。
Freud , Sigmund:《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林克明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2000年重排版。
Freud , Sigmund:《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林克明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2000年。
Fuloyidezhuyi Yu Wenxue Sixiang:《弗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王寧、譚大立、
趙建紅譯),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1987年。
Fromm , Erich:《夢的精神分析》(葉頌壽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9年。
Gredler , Margaret E.:《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吳幸宜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6年。
Hopcke , Robert H.:《導讀榮格》(蔣韜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Jung , Carl Gustav:《尋求靈魂的現代人》(黃奇銘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5
年。
Jung , Carl Gustav:《人及其象徵》(龔卓軍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年。
Jung , Carl Gustav:《心理類型》(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台北市:桂冠圖書
有限公司,1999年。
Pearson , Carol S.:《內在英雄》(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台北縣:立緒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Rosner , Joseph:《精神分析入門》(鄭泰安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0年再
版。
Stein , Murray:《榮格心靈地圖》(朱侃如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
Strongman , K.H.:《情緒心理學》(游恆山譯),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
年。
Thorne , Brian:《羅傑斯》(陳逸群譯),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年。
(日)鈴木大拙 (德) Fromm , Erich:《禪與心理分析》(孟祥森譯),台北市:志文
出版社,1989年。

(三)文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
Aristoteles:《詩學箋註》(姚一葦譯),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1993年第10版。
Aristoteles:《詩學》(陳中梅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Biedermann , Hans:《世界文化象徵辭典》(劉玉紅、謝世堅、蔡馬蘭譯),廣西
省:漓江出版社,2000年。
Eagleton , Terry:《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Fish , Stanley:《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文楚安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Fokkema , Douwe& Ibsch , Elrud:《二十世紀文學理論》(袁鶴翔、鄭樹森、張日昇、黃維樑、周英雄、陳清僑、梁錫華、陸潤棠譯),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Forster , E.M.:《小說面面觀》(李文彬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3年。
Freund , Elizabeth:《讀者反應理論批評》(陳燕谷譯),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4
年。
Frye , Northrop:《批評的剖析》(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天津市:百花文藝
出版社,1999年。
Guerin , Wiffred L. & Labor , Earle C. & Morgan , Lee & Willingham , John R.:
《文學欣賞與批評》(徐進夫譯),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第2版。
Holub , Robert C.:《接受美學理論》(董之林譯),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4年。
Ingarden , Roman:《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陳燕谷、曉未譯),台北市:商
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Ricoeur , Paul:《惡的象徵》(翁紹軍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Wellek , Rene & Warren , Austin:《文學論》(王夢鷗、許國衡譯),台北市:志文
出版社,1996年再版。
Wimsatt , Jr.William K. & Brooks , Cleanth:《西洋文學批評史》(顏元叔譯),台
北市:志文出版社,1995年再版。

(四) 宗教
Durkheim , Emil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芮傳明、趙學元譯),台北市:桂冠圖書
有限公司,1994年。
Hesse , Hermann:《悉達求道記》(原名《流浪者之歌》)(徐進夫譯),台北市:
志文出版社,1998年重排版。
Starbuck , E.D.:《宗教心理學》(楊宜音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7
年。
Weber , Max:《宗教社會學》(劉援、王予文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1997年。

(五)其他
Cassirer , Ernest:《人論》(甘陽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再版。
Frazer , J.G.:《金枝》(汪培基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Keesing , Roger M.& Strathern , Andrew J.:《文化人類學》(吳佰祿、李子寧譯),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Lev Nikolaevich Tolstoi:《人生論》(許海燕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9年再版。
Singer , Irving:《生命價值的創造》(郜元寶譯),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6年。

七、外文書籍(依作者姓氏字母之先後順序排列)
Abrams ,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sixth edition), U.S.A:Holt & Rinehart
& Winston Press, 1993。
Cirlot , J.E.:A Dictionary of Symbols, Spanish:Philosophical Library Press, 1962。
Frye , Northrop & Baker , Sheridan & Perkins, George & Perkins , Barbara M.:
The Happer Handdbook to Literature(second edition), U.S.A: Longman Press, 1997。
Eberhard , Wolfram:A Dictionary of Chinese Symbols:Hidden Symbols in Chinese Life and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1986。
Guerin , Wiffred L. & Labor , Earle C. & Morgan , Lee & Willingham , John R. & Reesman , Jeanne C.: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fourth edition),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Wellek , Rene & Warren , Austin:Theory of Literature(third edition), U.S.A, 1977。
Wimsatt , William K. & Brooks , Cleanth:Literary Criticism—A short history, England, 197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