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5103-11403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5103-114035
論文名稱
Title
對外華語教學中級程度日籍學生語法偏誤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2-06-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7-25
關鍵字
Keywords
偏誤來源、偏誤分析、中級日籍學生、偏誤類型、語法偏誤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4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研究動機:目前在華語學界有許多學者或教師針對日籍學生的偏誤進行分析,但多只是針對日籍學生的某一偏誤類型進行分析,或是不分程度地收集偏誤,致使日籍學生的偏誤研究不夠全面。在解說方面也多是條列例句,缺少各類偏誤出現頻率。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突出日籍學生在中級階段上的偏誤類型及其來源,使得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研究範圍:本研究語料收集的對象為國立中山大學華語教學中心,就讀初級閱讀一與初級閱讀二班,學習華語864小時以上的18位日籍生,分別是男性五位,女性13位,年齡分佈於20∼34歲間,母語為日語,皆學習過英語。本文收集的語料為書面語語料,文章包含形式是作文62篇,摘要38篇,總計100篇文章,摘出其病句,對其語法偏誤進行探討。
研究步驟和成果:偏誤分析有一定的研究方法與步驟,本文在收集語料與確認偏誤後,為了對偏誤做系統性的觀察,便參考相關研究的分類,以出現次數、語意功能與語意搭配為分類的標準,對偏誤進行分類,共劃分出四大類,分別是單詞、句子成分、時貌標誌。
單詞方面依據不同詞類又分為動詞、副詞和連詞的偏誤。時貌方面依功能的不同分為了、著、過的偏誤。句子成份依關係與作用的不同分為賓語、補語、定語和狀語的偏誤。句式依結構與功能的不同分為是字句、焦點句、把字句、被動句、存現句、兼語句、比較句、疑問句、評價句和連動句的偏誤。在各類中並舉列說明偏誤的構成,並分析相關研究中所劃分的偏誤類型,與本文之類型做一比較。
接著進一步統計各類偏誤出現頻率,依頻率評判各類難易程度。統計後發現,在單詞中,動詞偏誤頻率最高,在時貌中,完成貌「了」偏誤頻率最高,在句子成分中,定語偏誤頻率最高,在句式中,偏誤頻率最高的是「是」字句。總體來看,單詞偏誤頻率最高。
而觀察了動詞、副詞、連詞、了、著、過、定語、補語、把字句、被動句幾類常見偏誤,發現中級日籍生的偏誤來源較複雜,一個偏誤大都包含母語干擾與語內語言偏誤兩個可能性。希望本文的結果能帶給華語教師一些參考數據,從中瞭解中級階段日籍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期望對教師在教學順序與教學方式的安排上有所幫助。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致謝……………………………………………………………………Ⅰ
摘要…………………………………………………………………Ⅱ
目次…………………………………………………………………… Ⅳ
表目次………………………………………………………………Ⅵ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2
第二章 偏誤類型劃分………………………………………… 26
第一節 偏誤分類的方法與標準………………………… 26
第二節 中級日籍生的語法偏誤類型…………………….32
(1) 單詞……………………………………….…..32
(2) 時貌…………………………………………...42句子成分……………………………………...45
(3) 句式…………………………………………..57
第三節 日籍生常見的語法偏誤類型………………………63
第三章 偏誤出現頻率與來源的比較……………………………… 68
第一節 偏誤類型出現頻率………………………………... 68
第二節 單詞偏誤來源分析………………………………... 72
(1) 動詞…………………………………………..73
(2) 副詞…………………………………………..78
(3) 連詞…………………………………………..81
第三節 句法偏誤來源分析………………………………... 84
(1) 時貌…………………………………………..84
(2) 定語、補語…………………………………..89
(3) 「把」字句、被動句………………………..93
第四章 結論…………………………………………………………. 98
第一節 偏誤分析研究重點與原則………………………... 98
第二節 偏誤分析應用上的建議…………………………. 99
參考書目………………………………………………………………101
中文部分……………………………………………………101
外文部分……………………………………………………105
附錄………………………………………………………………….107

表目次
表1-1:方欣欣的偏誤分類表………………………………………………17
表1-2:佟慧君、李大忠、程美珍、任雪梅、方欣欣的分類數據……………18
表1-3:佟慧君、李大忠、程美珍、任雪梅、方欣欣的分類項目……………18
表2-1:佟慧君、程美珍、狄昌運劃分的偏誤類型…………………………..26
表2-2:劉月華的語法架構………………………………………………….27
表2-3:本研究偏誤類型-詞彙部份……………………………………….31
表2-4:本研究偏誤類型-時貌部份……………………………………….40
表2-5:本研究偏誤類型-句子成份部份……………………………………42
表2-6:本研究偏誤類型-句式部份……………………………………….50
表2-7:偏誤頻率總表…………………………………………………….56
表2-8:偏誤頻率-詞彙方面……………………………………………...56
表2-9:偏誤頻率-時貌部份……………………………………………...57
表2-10:偏誤頻率-句子成份部份…………………………………………58
表2-11:偏誤頻率-句式部份…………………………………………….…58
表3-1:本研究與狄昌運偏誤類型比較……………………………………..6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編,1999,《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
文選》,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方懋,1990,〈日語接續詞語之對比〉,《外語學刊》6。
方欣欣,2001,〈高級水平韓國學生的教學重點〉,《漢語學習》5。
王珊,1997,〈日本留學生漢語學習的感知結構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52-62。
王魁京,1998,《第二語言學習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王鍾華主編,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課程規範》,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
學。
王建勤,2000,〈關於中介語研究方法的思考〉,《漢語學習》3:61-68。
王曉鈞,2000,《華語語法習得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王曙光,2000,〈對外華語教學中對「無標誌被動句式」的處理〉,《第六屆世界
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王健,2001,〈漢語雙賓動詞語日語相關動詞的比較〉,《漢語學習》6。
田小琳等著,1992,《現代漢語》,台北:書林。
田中稔子著、黃朝茂譯,1994,《日本語的文法》,台北:鴻儒堂出版社。
田善繼,1995,〈外國人漢語非對比性偏誤淺析〉,《漢語學習》6。
朱德熙,1998,《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任雪梅,1998,〈外國留學生漢語離合詞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
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16-127。
李楊,1999,《對外漢語本科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曉,2000,〈活化語法教學的策略〉,《外語與外語教學》2:43-45。
李曉琪主編,2000,《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輯》,北京:華語教學。
李哲,2000,《第二語言習得研究》,濟南:山東大學。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呂淑湘主編,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
呂文華,1994,《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呂文華,199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呂滇雯,2000,〈日本留學生漢語偏誤分析之(一):動詞重疊〉,《漢語學習》5:
60-64。
呂冀平,2000,《漢語語法基礎》,北京:商務印書館。
佟慧君,1986,《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余文青,2000,〈留學生使用“把”字句的調查報告〉,《漢語學習》5:49-54。
狄昌運,1993,《怎樣說得對-日本人漢語學習中常見語法錯誤辨析》,北京:北
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何重先,2001,〈對日本學生的漢語詞序教學研究〉,《武漢大學學報》,6。
吳英成,1990,〈學生華文作文的偏誤與其學習策略關係的初探性研究〉,《第二
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23-233,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吳君平等譯,1997,《語言教學法》(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 Rodgers.
原著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祖人植,1998,〈語言教學中的積極性偏誤和消極性偏誤-以中高級班留學生漢語
詞彙學習為例〉,《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論文集》,83-98,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索振羽,2000,《語用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永芳,1999,〈外國留學生使用漢語成語的偏誤分析〉,《語言文字應用》3:25-30。
張起旺,1999,〈日本學生漢語介詞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論文
集》,136-14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朝茂,2000,〈日語動詞「テ イ ル 形」的語法功能-與漢語「正在」「著」的對
比〉,《景文技術學院學報》,台北:景文技術學院。
姜麗萍,1999,〈試論學習遷移與對外漢語教學〉,《天津大學報》3:25-29。
孫德坤,1993,〈中介語理論與漢語習得研究〉,《語言文字應用》4。
徐子亮,2000,《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認知理論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馬燕華,1999,〈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聽力跳躍障礙的實現條件〉,《北京大學學
報》5.36:125-131。
袁博平,1995,〈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世界漢語教學》4。
秦禮君,1994,〈漢語連詞與日語接續(助)詞〉,《日語學習與研究》2。
郭振華,2000,《簡明漢語語法》,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陳前端、趙葵欣,199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漢語學習》5。
陳拔,1998,〈談日本留學生學習漢語複合詞時的母語負遷移現象〉,《北京師範
學學報》6:79-82。
陳田順,1999,《對外漢語教學中高級階段課程規範》,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出版社。
陸儉明,2000,〈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3:1-8。
程美珍,1997,《漢語病句辨析九百例》,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程棠,2000,《對外漢語教學目的原則方法》,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梅立崇,1995,〈對留學生漢語習得過程中的錯誤的分析〉,《漢語和漢語教學探
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望月八十吉,1997,〈日人學華語時的困難點-以動名詞為中心〉,《第五屆世界
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527-587,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曹逢甫,1993,〈對比分析與錯誤分析-以中英文句子總體結構的異同為例談兩者
的關係〉,《應用語言學的探索》,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立、錢旭菁,1999,〈日本留學生漢語副詞“也”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
與偏誤分析論文集》,165-17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湯廷池,1996,《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張淑敏,2000,〈漢語與日語動貌表現的比較分析〉,《第六屆世界華語
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344-359,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葉漢源,1990,〈語法教學的一般方法〉,《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芻議》,台北: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楊寄洲主編,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1》,北京:北京語言文化
大學出版社。
楊寄洲主編,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2》,北京:北京語言文化
大學出版社。
楊寄洲,2000,〈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語法項目的排序問題〉,《語言教學與研
究》3:9-14。
齊滬揚、章天明,2001,〈漢語和日語的時相比較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
雷素娟,1989,〈日本學生學習漢語常易出現的錯誤〉,《外語學刊》4。
趙博源,1996,〈漢日語連詞的用法及其比較〉,《日語知識》3、4、5。
趙賢洲主編,1996,〈語言錯誤的分析原則與方法〉,《對外漢語教學通論》,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金銘,1997,《漢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趙立江,1997,〈留學生“了”的習得過程考察與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
趙建華主編,1999,《對外漢語教學中高級階段功能大綱》,北京:北京語言文化
大學出版社。
趙雷,2000,〈談反問句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3:26-31。
鄧守信、孫珞,1997,《今日台灣》,台中:東海大學華語中心。
鄧守信,1997,〈邁向漢語的教學語法〉,《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165-174。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
究》3。
魯健驥,1987,〈外國人漢語詞語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4。
魯健驥,1993,〈中介語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語言文字應用》1。
魯健驥、呂文華,1993,〈外國人漢語語用偏誤分析〉,《漢語學習》1。
魯健驥,1994,〈外國人漢語語法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
魯健驥,1999,〈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12-20,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蔣祖康編著,1999,《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劉月華等,1983,《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劉珣,1994,〈語言學習理論的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學習理論研究》,北
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珣,1993,〈第二語言習得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2。
劉蘭英等編,1998,《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社。
蔡智敏,2001,《學習中文四字格成語的困難及教學補救策略-以印尼學生為例》,
台北: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福波,1996,《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盧福波,2000,〈談談對外漢與表達語法的教學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2:43-47。
蕭斐文,2001,《漢語名詞單位詞的習得與教學-論名詞單位詞中的個體分類詞》,
台北: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旭菁,1997,〈日本留學生趨向補語的習得順序〉,《世界漢語教學》1:94-101。
錢旭菁,1999,〈日本留學生漢語趨向補語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
析論文集》,149-16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輿水優,1988,〈日本學生常犯的語法錯誤〉,《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
選》。
錢冠連,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北京:清華大學。
戴慶夏,1999,《第二語言(漢語)教學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
戴國華,2000,〈日本留學生漢語動詞常見偏誤〉,《漢語學習》6。
LI and THOMPSON, S.,1981,《漢語語法》(黃宣範譯著),台北;文鶴出版社。

二、外文部分
Spolsky ,Bernard. 1989. Conditi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ristine, Frank & Mario, Rinvolucri. 1987. Grammar in Action Again.
Published in Association with Pilgrims.
Corder,. S. 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5.
Corder, S. P. 1974. “Error analysis”. In Allen and Corder.The Edinburgh
Cours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3.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 ,Cross. 1999. “A Practical Handbook of Language Teaching.” Longman.
Diane, Larsen-Freeman. 2000. Tea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aine, Tarone & George, Yule. 1989. 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Xing ,Janet. 2000.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ssociation 35.2:75-90.
Dean Brown ,James. 1988.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tt, D. 1983. “Analysing and counteracting interference error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37.
Penny, Ur. 1988. Grammar Practice Activites-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berg, Rolf. 1980. A Select Bibliography of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Richards, J. 1971. “A non-contrastive approach to error analysi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5.
Rinvolucri, M. 1984. Grammar Games-Cognitive,Affective and Drama
Activites for EFL Stud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nvolucri, M. 1984. More Grammar Games-Cognitive,Affective and Drama
Activites for EFL Stud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 1971. “A non-contrastive approach to error analysis.” Engi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5:204-219.
Rod, Ellis.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7-72.
Rod, Ellis. 2000.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Scott, Thornbury. 1999. How to Teach Grammar. Longman.
Wang ,Xiaojun. 2000. Chinese Syntactic And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inolindua.
樂眉云,1999,《應用語言學》,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蔡祖康編著,1999,《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5.216.17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5.216.17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