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5115-1536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5115-153652
論文名稱
Title
《牡丹亭》舞台設計創作論述
《The Peony Pavilion》Stage Design Projec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7-3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8-25
關鍵字
Keywords
中央透視、紙雕、舞台設計、戲曲、牡丹亭
Chinese opera, Stage Design, Central Perspective, Peony pavilion, Papercutt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0 次,被下載 76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69 times.
中文摘要
《牡丹亭》是明代湯顯祖(1550-1616)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世人都渴望著美好的愛情,但是在現實的環境當中,有很多的愛情是沒有結果的,於是透過戲裡的夢境,讓人們移情而得到滿足,這正是這部戲感人的地方,也是它流傳久遠的原因。本論述主要是闡述《牡丹亭》舞台設計的創作過程。《牡丹亭》全本總計五十五齣,為了能夠在一個晚上演出完畢,又能兼顧到原著的精神旨趣,因此將劇本濃縮成四幕八齣。

自清末以來,「寫實」的舞台設計開始在戲曲當中盛行,以往也有很多關於《牡丹亭》的舞台設計,各有各的特色。筆者以《牡丹亭》為此次舞台設計的創作題材,如何兼顧到傳統戲曲的「寫意」以及西方戲劇的「寫實」?是筆者必須去面對的,因此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探討東方戲曲的舞臺結構、演出形式、以及「寫意」的美學精神。此外,對於西方「寫實」戲劇的傳入,如何影響到東方戲曲?也發了相當多的篇幅來探討。當這些歷史資料和思緒釐清之後,也對「寫實」和「寫意」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並且蒐集分析以往的相關設計案例以及視覺參考資料等,從中尋找創作的元素。對於《牡丹亭》的舞臺設計,筆者最後採用「寫實」與「寫意」相兼的方式來創作,寫實中帶有寫意、寫意中帶有寫實。

  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普遍採用馬列思想鬥爭路線來詮釋戲曲思想,因此將《牡丹亭》反對封建主義、追求愛情幸福、與明代晚期的「個性解放」相互結合起來。筆者對於《牡丹亭》的思想研究,僅從傳統的「儒、道」思想來切入,放棄大陸的鬥爭路線,以免劇情落入「革命樣板戲」的氣氛當中。讓藝術回歸藝術,不受政治的干預,以確保《牡丹亭》的古典浪漫精神。

  在創作的實務上,總共歷經三次的發想和實驗,直到第四次才逐漸成形。最初僅設計四個場景,其後為了讓四幕八齣都能夠順利演出,因此又衍生到六個場景。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在單一布景上並未採用中央透視法,但是在舞台的兩側,利用多層景片的堆疊手法,由外向內逐漸內縮,讓整體舞臺產生中央透視的效果。並且採用窗櫺鏤空的窗畫概念,來製作部分的室內景片,並在布景後方投射朦朧的燈光,讓光線經由鏤空向前透出,再搭配燈光的應用,來製造不真實和迷幻的舞臺效果。由窗櫺鏤空概念產生的景片,事實上與傳統戲曲堂幔(守舊)相同,都帶有中性布景的特性,因此可以藉由部份景片的抽換、家俱的更換等,來達到換場的目地。

採用「儒、道」的觀點來詮釋《牡丹亭》,是本次創作中附帶的一些研究成果。此外,以窗櫺鏤空的窗畫概念以及紙雕3D立體書的堆疊概念,來詮釋《牡丹亭》的舞台設計,是本次舞台設計的一個特徵,經由此次的實驗,讓筆者重新審視舞台布景的可塑性。也期待此次的研究成果以及設計的實驗經驗,能夠提供後續研究者和舞台設計者參考。
Abstract
“The Peony Pavilion” is not only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mposition of Ming Dynasty’s Tang Xianzu (1550-1616), but also a masterpiece among Chinese opera in Romanticism. Breathtaking romance is craved by all, but in reality, many relationships do not work out in the end. Satisfaction however, could be gained through transference by relating to the illusions and the story of the opera. This is exactly what makes the opera so touching and a classic through the ages. This paper will illustrate the creative process behind the stage design of “The Peony Pavilion”. The opera consists of fifty five scenes in total, but scripts were condensed into four acts and eight scenes so it could be performed in one night while still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Stage design of operas written with the element of Realism became preval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any different stage designs of “The Peony Pavilion” were produced, each with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ind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impressionistic sty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 the element of Realism from western culture in the stage design of “The Peony Pavilion” was the main challenge of this project.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Realism on Chinese opera, stage structure, performance format, and the impressionistic style was thoroughly discussed. Related designs and visual references from the past were researched and used as inspirations. Ultimately, both Realism and the impressionistic style were adopted in harmony to form the final composition.

In Mainland China, Marxism-Leninism was a common theme after 1949, which used class conflicts to portray the ideologies of operas. It also incorporated the themes of feudalism, love-happiness pursuit, and individual emancipation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into the variations of “The Peony Pavilion”. This composition however, approached the story using Confucianism and Huang-Lao concepts. Themes of class conflict were discarded to prevent the composition from becoming any form of a revolutionary opera. It was intended for art to be appreciated purely as art and away from political interference to ensure the classical essence of romance in “The Peony Pavilio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underwent three rounds of brainstorming and experimentation, and began to take form during the fourth round. Initially there were only four sets of sceneries, but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perform the four acts and eight scenes in its entirety, a total of six sets of sceneries were developed. A central perspective was not used for the stage scenery, but multiple layers of flats we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tage gradually retracting inwards to present a central perspective effect. Hollowed-out lattice windows were used to produce several indoor flats. By projecting dim lights from behind the stage scenery through the lattice windows and combining lighting arrangements, it created a surreal and mesmerizing stage atmosphere. Flats generated with hollowed-out lattice windows are actually quite similar to traditional opera curtains both possessing a neutral presence to the scenery. Therefore, scene changes can be achieved by alternating flats, props and furniture.

Introducing Confucianism and Huang-Lao concepts to portray the adaptation of “The Peony Pavilion” was one of the additional results of this composition. Furthermore, the use of hollowed-out lattice windows and 3D paper sculptures as multiple layers was a key feature of this stage design. The entire experimental process provided new insights on the plasticity of theatrical sceneries and designs, which also invites further examinations. Results and experience of this study ai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and stage designer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背景……………………………………………………………2
第三節 文獻回顧……………………………………………………………3

第二章 戲曲中的舞臺設計………………………………………………………12

  第一節 傳統戲臺的特色……………………………………………………12
第二節 西式舞臺的引進……………………………………………………16
第三節 多元的戲曲舞臺設計………………………………………………26

第三章 《牡丹亭》的劇情及分析………………………………………………32

  第一節 作者與故事梗概……………………………………………………32
  第二節 劇本分析……………………………………………………………35
第三節 劇本所呈現的思想與意義…………………………………………43
第四節 角色分析……………………………………………………………52

第四章 設計作品的內容與形式…………………………………………………57

  第一節 劇本內容與分幕場景………………………………………………57
  第二節 設計形式的構思歷程………………………………………………60
第三節 視覺參考資料………………………………………………………67
第四節 舞臺設計的創作歷程………………………………………………73
第五節 舞臺設計的呈現……………………………………………………80

第五章 結論..…………………………………………………………..…………88

參考文獻

附件:舞台平面圖及佈景設計圖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古籍

1. ﹝戰國﹞莊周,《莊子》,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本。
2. ﹝漢﹞劉安撰、﹝漢﹞許慎注,《淮南鴻烈解》,上海涵芬樓藏景鈔北宋本。
3.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 ﹝東晉﹞葛洪撰《抱朴子.內篇》。
5. ﹝唐﹞卜應天撰、﹝明﹞謝志道註,《地理訣要節圖雪心賦》,余氏怡慶堂刊,1602年。
6. ﹝唐﹞王冰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上海涵芬館藏明翻北宋本。
7. ﹝唐﹞杜甫、蕭滌非選注,《杜甫詩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8. ﹝唐﹞金付坡撰《大丹鉛汞論》。
9.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64年。
10. ﹝唐﹞張鷟,《朝野僉載》,《欽定四庫全書》子部。
11. ﹝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欽定四庫全書》版。
12. ﹝南宋﹞李清照著、徐培均箋注,《李清照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3.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收錄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4.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15. ﹝明﹞沈灝《畫塵.臨摹》(收錄於張潮輯錄《昭代叢書》辛集別編,世楷堂藏版)。
16. ﹝明﹞計成、陳植注釋,《園冶注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8年。
17. ﹝明﹞陳繼儒,《晚香堂小品》,上海:貝葉山房,1936年。
18. ﹝明﹞湯顯祖,《玉名堂全集.尺牘》。
19. ﹝明﹞湯顯祖,《玉名堂全集.文集》。
20. ﹝明﹞湯顯祖,《玉名堂全集.詩集》。
21. ﹝明﹞湯顯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22. ﹝明﹞湯顯祖、王思任批點,《王思任批評本牡丹亭》,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23.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24.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5. ﹝明﹞湯顯祖撰、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
26. ﹝明﹞紫柏真可,《紫柏老人集》,收錄於曹越主編,《明清四大高僧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27. ﹝明﹞馮夢龍,《馮夢龍全集.風流夢.小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28. ﹝明﹞臧晉叔,《負苞堂集》,臺北:河洛圖書,1975年。
29. ﹝清﹞昭槤,《嘯亭續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30. ﹝清﹞張廷玉等,《明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31. ﹝清﹞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
32.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泰州學案三.羅近溪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二、一般書籍

1. 毛效同編,《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 王以亮,《觀念劇場藝術》(內部教學版,非賣品),Top劇場設計研究室,2010年。
3. 王朝聞主編,《中國美術史》宋代卷(上),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4. 王朝聞主編,《中國美術史》魏晉南北朝卷,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5. 皮朝綱主編,《中國歷代美學文庫》明代卷,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6. 伍振鷟,《中國教育思想史大綱》,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
7. 江逸子,《地獄變相圖導覽畫冊》,寧海:大悲淨苑,2006年。
8. 余上沅,《戲劇論集》,上海:北新書局,1927年。
9. 余上沅編,《國劇運動》,上海:新月書店,1927年。
10. 余蕙靜,《鄭振鐸戲劇論著與活動述評》,臺北:秀威出版,2004年。
11. 吳祚來、陳宏仁主編,《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1994年。
12. 吳紹蜜、王佩迪,《蕭守梨生命史》,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年。
13. 吳新雷,《中國戲曲史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1961年。
15. 李松,《「樣板戲」編年史:前篇1963-1966年》,臺北市:秀威出版,2011年。
16.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遠流出版,1999年。
17.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 臺灣戲劇史的一個硏究個案》,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18. 青木正兒著、王古魯譯,《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19. 段寶林編,《西方古典作家談文藝創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0年。
20.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21. 計成原著、陳植注釋,《園冶注釋》(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8年。
22.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23. 徐亞湘,《史實與詮釋: 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9年。
24. 徐朔方,《湯顯祖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5. 徐衛民,《秦公帝王陵》,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年。
26. 耿一偉等,《喚醒東方歐蘭朵》,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9年。
27.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4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28. 馬少波等主編,《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29. 馬少波等主編,《中國京劇發展史》(二),臺北:商鼎文化出版,1992年。
30. 張弘泓,《全宋詩》第20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1. 郭富民,《插圖中國話劇史》,濟南:濟南出版社,2003年。
32. 陳從周,《梓翁說園》,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33.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2004年。
34. 程明琤,《如是我在》,臺北:秀威出版,2010年。
35. 程炳達,《中國歷代曲論釋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36. 黃芝岡,《湯顯祖編年評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37. 李松濤主編,《齊白石全集》第七卷繪畫圖78,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
38. 鄒自振,《湯顯祖綜論》,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39. 寥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40. 廖奔,《中國戲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1.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42.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9年。
43. 劉東升、袁荃猷編撰,《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年。
44. 劉厚生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
45.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 - 藝術與創造》,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
46. 劉慧芬,《古今戲台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臺北:文史哲,2001年。
47. 樓慶西著,《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二-戶牖之藝》,臺北:龍圖騰文化出版,2012年。
48. 韓生、胡佐編著,《舞臺設計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49. 蘇民、左萊、杜澄夫、蔣瑞、楊竹青,《論焦菊隱導演學派》,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
50. 蘇民、蔣瑞、杜澄夫編《《蔡文姬》的舞臺藝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三、外文書籍

1. 〔美〕羅勃.愛德蒙.瓊斯(Robert Edmond Jones)原著、王世信翻譯《戲劇性的想像力:大師寫給年輕人的藝術通則》(The Dramatic Imagination:Reflections and Sepculations on the Art of Theatre)〈II劇場藝術〉,臺北:原點出版社,2009年。
2. ﹝德﹞黑格爾(G. W. F. Hegel)《審美觀:美術講稿》(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 trans. T. M. Knox, vol.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3. ﹝德﹞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4. ﹝德﹞黑格爾、賀麟譯《小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5. 〔德〕赫伯特.馬爾庫塞、李小兵譯《審美之維》(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Boston:Beacon Press,1978),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四、期刊

1. 尹麗麗,〈明清戲曲散出選本中的《牡丹亭》〉,刊載於《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2012年1月。
2. 巴蔓子,〈湯顯祖是崑曲劇作家嗎?〉,刊載於《中華讀書報》,2008年2月27日。
3. 王麗卿,〈明代繪畫中文人傢俱使用的主從關係之研究─以坐具類傢俱為例〉,刊載於《台南女院學報》第二十三期,2004年10月。
4. 江巨榮,〈二十世紀《牡丹亭》研究概述〉,刊載於《上海戲劇》1999年10期。
5. 吳迪,〈從樣板戲看“文藝為政治服務”的造神功能〉,刊載於《當代中國史研究》第74期,2001年9月第三期。
6. 李孝悌,〈民初的戲劇改良論〉,刊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民國82年6月。
7. 李豔,〈道教生命哲學與湯顯祖戲劇創作〉,刊載於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求索》2003年第4期。
8. 沈冬,〈音樂臺北(續)-建城百年的歷史迴響〉,刊載於上海音樂學院學報《音樂藝術》,2006年第2期,上海市。
9. 林尚義,〈臺灣傳統戲曲舞臺與西方舞臺設計的應用〉,刊載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第88期,2011年4月。
10.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內臺戲班考〉,刊載於《華岡藝術學報》第6期。
11. 張魏,〈論李贄童心說對戲曲理論的影響〉,刊載於《語文學刊》第24期,2009年12月。
12. 郭英德,〈《牡丹亭》傳奇現存明清版本敘錄〉,刊載於《戲曲研究》第71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11月。
13. 陳富容,〈臧懋循批改本《還魂記》之評析〉,刊載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2年5月。
14. 黃戈,〈中西繪畫美學比較〉,刊載於《社會科學家》,2009年2月第二期,總142期。
15. 黃美序,〈試探舞臺形變的過去與未來〉,第八屆華文戲劇節學術研討會論文,收錄於侯剛本主編,《中華戲劇學會會訊》電子報,2012年9月第二十七期。
16. 楊惠玲,〈論晚明家班興盛的原因〉,刊載於《南京師大學報》第1期,2005年1月。
17. 葉長海,〈上海戲劇舞臺三十年〉,刊載於《戲劇研究》創刊號,2008年1月。
18. 董每戡,〈肯綮在死生之際 -《還魂記》的思想藝術特色〉,刊載於《文學遺產》1980年第2期。
19. 鄒自振,〈“因情成夢,因夢成戲”- 試論湯顯祖的戲劇觀〉,刊載於《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1年8月。
20. 鄒自振,〈李贄的“童心說”與湯顯祖的“情至說”〉,刊載於《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89期,2009年第1期。
21. 齊華森,〈試論明代家樂的勃興及其對戲曲發展的作用〉,刊載於《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1期。
22. 劉美菁,〈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刊載於《高市文獻》第九卷第三期,臺北:學海出版,民國86年。
23. 劉閩生,〈民國時期閩劇舞臺景物造型的變革〉,刊載於劉閩生主編《福建藝術》2014年第03期,總第211期,2014年5月20日。
24. 蔡孟珍,〈從明清縮編版到現代演出版《牡丹亭》-談崑劇重構的幾個關鍵〉,刊載於《成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1年3月。
25. 壁厚〈關於戲曲的藝術改革問題的討論〉,刊載於《文藝報》半月刊第3期,1955年。
26. 儲著炎,〈論湯顯祖“為情作使,劬於伎劇”思想的成因〉,刊載於《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4期,2013年8月。
27. 謝筱玫,〈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孟小冬》〉,刊載於《戲劇研究》第10期,2012年7月。
28. 鐘彩鈞,〈泰州學者顏山農的思想與講學-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刊載於《中國哲學》第19輯,齊魯書社,1998年9月。


五、報紙

1. 〈戲園演劇〉,刊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526號第三版,1906.09.29。
2. 〈詠霓雜聞〉,刊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3432號第五版,1909. 10. 06。
3. 〈詠霓新戲〉,刊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3489號第五版,1909. 12. 14。
4. 〈天勝班之劇碼〉,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第6972版第六版,1919. 11. 11。
5. 〈菊部翻新〉,刊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7793號第四版,1922. 02. 09。
6. 〈福州班將來台〉,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第8468 號第六版,1923.12.16。
7. 〈新舞臺劇碼〉,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第8550號第六版,1924. 03.07。
8. 江洪濤,〈舞臺美術“大製作”須有度〉,刊載於《中國藝術報》第三版,2011.04.18。
9. 吳祖光,〈平劇座談會〉,上海:文匯報,1946.04.14。
10. 陳獨秀(三愛),〈論戲曲〉,刊載於《安徽俗話報》第11期,1904.09.10。
11. 劇樵〈戲語〉(二)「觀戲之方法」,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第2585號第五版,1906. 12. 11。.


六、 網路圖片

1. http://artsawardarchive.taishinart.org.tw/work/id/66
2. http://bbs.voc.com.cn/topic-4980677-1-1.html
3.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bbs.eastda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9056
4. http://big5.hwjyw.com/zhwh/ctwh/zgds/xljz/200708/t20070830_5477.shtml
5. http://blog.big5.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530266_p_1.html
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080a80100ivu8.html
7. http://blog.yam.com/kenny0620/article/27153768
8. http://blog1.poco.cn/myBlogDetail-htx-id-4583744-userid-6300950-pri--n-0.xhtml
9. http://blog1.poco.cn/myBlogDetail-htx-id-4583744-userid-6300950-pri--n-0.xhtml
10.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0/02/49.html
11.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f4/7a.html
12.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f4/7a.html
13. http://culture.chinesecio.com/article/2009-11/05/content_81886_3.htm
14. http://forestlife.info/Onair/146.htm
15. http://forestlife.info/Onair/348/31.htm
16. http://gezixi.ncfta.gov.tw/years.php?sid=7
17. http://gezixi.ncfta.gov.tw/years.php?sid=8
18. http://guide.yododo.com/0140733495533405402881D34072C92F
19. http://luxury.msn.com.cn/collection/20121129/86413.shtml
20. http://news.xinhuanet.com/jiaju/2010-10/21/c_12685551_3.htm
21. http://p.wudao.com/20121227/66716.html
22. http://qq.mafengwo.cn/travels/info.php?id=959185
23. http://quyi.chinesecio.com/article/2010-09/13/content_173068.htm
24. http://roll.sohu.com/20121201/n359211215.shtml
25. http://slide.news.sina.com.cn/j/slide_1_2841_60473.html/d/8#p=1
26. http://smc.blog.163.com/blog/static/144331201183011275630/
27. http://tieba.baidu.com/p/3159667955。
28. http://www.51766.com/jingdian/1102279955.html
29. http://www.china5080.com/articles/395355.html
30. http://www.chinaluxus.com/20100618/008532.html
31. http://www.com2.tw/chta-news/2012-09/
32. http://www.gx12301.net/info_I6585.shtml
33. 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30424/170755355202.html
34. http://www.hxvos.com/news/2014-04/14/cms808295article.shtml
35. http://www.ifitshipitshere.com/new-botany-by-bozka/
36. http://www.kunopera.com.cn/InfoListDetails.aspx?InfoID=234
37. http://www.ljks.cn/culture/show.php/itemid-448/
38. http://www.mask9.com/node/26232
39. 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artnews-content.asp?Ser_No=1946
40. http://www.nipic.com/show/1/49/6917038kb2dbf177.html
41. http://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index4_2_ch.html
42. 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1196835&ctNode=5158&mp=104021
43. http://www.wuhouci.net.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10
44.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uray_Caverns_Va.JPG
45. https://www.facebook.com/ThePeonyPavilion/photos_stream
4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建築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