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6104-14503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6104-145033
論文名稱
Title
改革開放後大陸社會穩定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Reform Er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7-26
關鍵字
Keywords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社會穩定、社會發展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3 次,被下載 743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431 times.
中文摘要
前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曾對媒體說過這樣一段話:「對於八九年天安門的那場風波,對中國人來說,早已作出歷史結論,去年訪問美國時就已向美國各界人士說明,當時如果不採取堅決的措施是不可能有今日穩定的局面。」 這段文字已經相當程度說明中共如何地重視維持社會穩定,甚至不惜開槍鎮壓。當然,天安門事件當時的狀況和今日的中國大陸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們回頭來看最近中共對於社會穩定問題有何看法。
在兩岸經貿依存度如此高的狀況下,大陸一感冒,台灣就得打噴嚏。換言之,中國大陸社會一旦出現不穩定的局面,台灣勢必要面臨各種巨大的衝擊。所以本論文的問題意識(prime concern)在於,筆者想探討:中國大陸社會未來的發展能一帆風順嗎?如果不能,問題可能出現在哪個社會領域或部門上?現在有何不穩定的徵兆出現?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前 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3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6
第二章 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理論之探討 11
第一節 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 11
第二節 西方社會福利的發展過程與理念 15
第三節 馬列主義社會觀 20
第四節 中共革命的理想與實際 30
第三章 中國大陸社會發展歷程 41
第一節 共產中國的「單位」社會 41
第二節 毛澤東時代的合法性危機 47
第三節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 55
第四節 鄧小平改革開放的侷限 61
第五節 江澤民時代的困境 66
第六節 憲法第四次修正與社會穩定 72
第四章 影響大陸社會穩定的角色 77
第一節 社會穩定模型 77
第二節 社會不穩定的解釋 79
第三節 工 人 88
第四節 農 民 92
第五節 知識份子 97
第六節 少數民族 103
第七節 其他因素 108
第五章 中共追求社會穩定的對策 115
第一節 十六大報告內容分析 117
第二節 對策一:全力發展經濟 121
第三節 對策二:學習發展型國家的經驗 132
第四節 對策三:仿效發展型國家福利模式 145
第五節 對策四:國際拓展與和平崛起 15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9
中文資料 169
英文資料 172
附錄 17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1)中文書籍
1. 《黨員幹部學習十六大報告講座》編寫組編,《黨員幹部學習十六大報告講座》(北京:學習出版社,2002年)。
2. Adam Przeworski,《民主與市場》(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3. Alexis de Tocqueville 著,《舊制度與大革命》(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4. Andrew G. Walder,《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5. Andrew J. Nathan著,《中國的民主》(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
6. Anthony Giddens,《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
7. Chalmers Johnson,《推動日本奇蹟的手:通產省》(台北:天下文化,1985年)。
8. Edward Friedman、Paul G. Pickowicz與Mark Selden著,《中國鄉村,社會主義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9. Flemming Christiansen and Shirin M. Rai著,《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事業,1998年)。
10. Gosta Esping-Andersen著,古允文譯,《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11. James Miles著,《鄧小平的遺產 江澤民的困境》(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
12. Samuel P. Huntington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1981年)。
13. 丁學良,《共產主義後與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14.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北京:學習出版社,1995年)。
15. 中國毛澤東思想理論與實踐研究會理事會編,《毛澤東思想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16. 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農業與發展》(台北:致良出版社,1998年)。
17. 天兒慧,《中國人民共和國史》(臺北:草根出版,2001年)。
18. 王輝,《漸進革命:震盪世界的中國改革之路》(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8年)。
19. 王耀宗編,《神州五十年:香港的視野》(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20. 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21. 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22.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3.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24.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25. 李少民編,《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圖書,1994年)。
26. 李善同、王直、翟凡、徐林,《WTO:中國與世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27. 沈明明編,《改革發展與社會變遷》(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28. 周尚文、周錦尉、陳錫喜,《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質和發展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9. 林佳龍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30. 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
31. 胡鞍鋼,《挑戰中國:鄧後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台北:新新聞文化,1995年)。
32. 胡鞍鋼編,《中國走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3.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二)太平天國》(台北:遠流出版,1998年)。
34.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35.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36. 張國、林善浪編,《中國發展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37. 張敏傑編,《中國的第二次革命:西方學者看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38. 張錫模,《聖戰與文明》(台北:玉山社,2003年)。
39.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40.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41. 陳佩華、趙文詞、安戈,《當代中國農村歷滄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42. 陳秉璋,《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43. 陳儀深,《近代中國政治思潮—從鴉片戰爭到中共建國》(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
44. 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2002年)。
45.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46. 黃宗智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47. 塗肇慶、林益民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48. 楊宜勇等,《失業衝擊波—中國就業發展報告》(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
49. 詹火生、張菁芬、楊瑩,《中國大陸社會安全制度》(台北:五南出版,1993年)。
50. 詹火生編,《社會福利發展—經驗與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年)。
51.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52. 劉吉主編,《社會主義改革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3. 劉建軍,《單位中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54. 潘兆民,《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台北:結構群,1996年)。
55. 鄭宇碩、羅金義編,《政治學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56. 鄭海航,《國有企業虧損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年)。
57.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58.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59. 謝高橋,《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1991年)。
60. 龔忠武,《中國向農村的貧窮開戰》(台北:人間出版社,1996年)。

(2)中文期刊
1. 丁元竹,〈挑戰與機遇:WTO下中國社會發展的若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000年冬季號(總第32期),頁133-139。
2. 王紹光、胡鞍鋼、丁元竹,〈經濟繁榮背後的社會不穩定〉,《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2期,頁26-33。
3.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城市勞動力市場課題組,〈上海:城市職工與農村民工的分層與融合〉,《改革》(1998年第4期),頁100-110。
4. 何增科,〈市民社會與文化領導權:葛蘭西的理論〉,《香港社會科學季刊》,總第4期(1993年8月),頁29-40。
5. 吳玉山,〈現代化理論v.s.政權穩定論: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前景〉,《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8年6月),頁443-464。
6. 宋鎮照,〈解析台灣與大陸政經關係發展:台灣經濟走向邊緣化?〉,《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8-18。
7. 唐仁俊,〈中共西部大開發及其周邊安全之探討〉,《遠景季刊》,第4卷第3期(2003年7月),頁105-142。
8. 張世雄,〈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四個傳承——當代社會救助政策思想脈絡的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5卷第1期(2001年6月),頁99-142。
9. 許行,〈大慶、遼陽八萬工人大示威〉,《開放雜誌》,2002年4月號,頁20-23。
10. 陳宗勝與周雲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對居民收入差別的影響及其經濟學解釋〉,《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頁14-23。
11. 楊靜利,〈社會保險的意義與社會福利體系〉,《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1卷第1期(2000年9月),頁157-175。
12. 趙宇霞、王承亮,〈試析入世對中國弱勢群體的影響〉,《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2年第1期,頁59-63。
13. 謝維和,〈社會資源流動與社會分化:中國市民社會的客觀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4期(1993年8月),頁5-9。
14. 嚴家其,〈抗議國家的第二次剝奪〉,《開放雜誌》,2002年4月號,頁24-25。

(3)其他資料
1. 〈示威、組黨來拜年,’99年的中國很政治〉,《工商時報》,1999年1月2日,第7版。
2. 〈全國跨省流動人口超過4000萬〉,《中國統計信息網》(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200209090124.htm.)。
3. 〈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 朱鎔基總理答中外記者問〉,《人民日報》,2002年3月16日,第1版。
4. 〈朱鎔基在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摘要)〉,《人民日報》,2003年3月6日,第2版。
5. 〈李鵬:中共不容出現反對黨〉,《中國時報》,1998年12月2日,第14版。
6.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人民日報》,1981年7月1日,第4版。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http://www.fdi.gov.cn)。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1200302280214.htm)。
9.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6/20021117/868418.html)。
10. 江澤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大公報(電子版)》,2002年11月9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2-11-9/16con-72505.htm)。
11. 馬克斯、恩格斯,《共產黨宣言》(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big5/marxists/marx-engels/18480000.htm)。
12. 曾培炎,〈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http://past.people.com.cn/GB/shizheng/19/20030320/948401.html)。
13. 趙紫陽,〈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1987年11月4日,第1-4版。
14. 趙紫陽,〈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生產力〉,《人民日報》,1988年2月7日,第1版。


二、英文資料
(1)英文書籍
1. Barry Naughton,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David Shambaugh ed., Is China Unstable? (New York: M.E. Sharpe, 2000).
3. Donald M. Goldstein, and Jay M. Shafritz, (eds.), Classic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Hsin-hsing Wu ed., PRC Political Economy: Prospects under Jiang Zemin (Taipei: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1999).
5. Janos Kornai, “The Hungarian Reform Process: Vision, Hope, and reality”, in Victor Nee David Stark, and Mark Selden, eds.,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Socialism: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40-48.
6. John King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7. Kate Xiao Zhou, 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 Power of the Peopl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6).
8. Kenneth Lieberthal, 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5).
9. Leslie Holmes, The End of Communist Power: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and Legitimation Crisis (Oxford: Polity Press, 1993).
10. Luis Carlos Bresser Pereira, José Maria Maravall, and Adam Przeworski, Economic Reforms in New Democracies: A Social-Democratic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1. Martin K. Whyte, “Urban China: A Civil Society in the Making?” 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2), pp.77-101.
12. Merle Goldman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 eds.,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Roger Goodman, Gordon White and Huck-ju Kown eds., The East Asian Welfare Orientalism and th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1998).
14. The World Bank, China 2020: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7).
15. Theda Skocpol ed.,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6. Thomas J. Christensen, “China,” in Richard J. Ellings and Aaron Friedberg eds., Strategic Asia 2001-02: Power and Purpose (Seattle: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2001), pp.27-69.

(2)英文期刊
1. Adrian Leftwich, “Bringing Politics Back In: Towards a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Stat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1, No.3 (Feb., 1995), pp.400-427.
2. Andrew G. Walder, “Organized Dependency and Culture of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XLIII, No.1 (November 1983), pp.51-76.
3. Andrew Walder, “Social Change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5 (1989), pp.405-424.
4. Andrew Wedeman, “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8, No.20 (March 1999), pp.103-122.
5. Cheng Li, “Surplus Rural Laborers and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Asian Survey, Vol. XXXVI, No.11 (November 1996), p.1122-1133.
6. Ka-ho Mok, Linda Wong, and Grace Lee, “The Cost of Marketization: State Workers’ Reactions and Responses to Unemployment in Post-Reform China,” Asian Profile, Vol.30, No.2 (April 2002), pp.99-119.
7. Richard Hornik, “The Muddle Kingdom? Bursting China’s Bubble”, Foreign Affairs, Vol.73, No.3 (May/June 1994), pp.28-42.
8. Ting Gong,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orruption in the 1990s: Change With Continuit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30, No.3 (September 1997), pp.277-288.
9. Yueyao Zhao, “Pivot or Periphery? Xinjiang’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sian Ethnicity, Vol.2, No.2 (Sep. 2001), pp.197-22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