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7109-14552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7109-145525
論文名稱
Title
高等教育與中產階級
Higher Education and Middle Clas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7-27
關鍵字
Keywords
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社會流動、中產階級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mobility, middle class, education refor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4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藉由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來探討高等教育與中產階級之間的關係。當社會隨著發展逐漸形成階級,各階級便會盡可能的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然而大多數的資源仍掌握於上層階級之手。若長期無法獲得資源以進行自我提升,下層階級與上層階級最終將演變成階級衝突的局面。若是要避免階級鬥爭、衝突,以維持社會和諧,最重要的就是社會流動的功能必須要穩定存在,而能夠使下層階級最簡單的形成向上社會流動力量的,便是教育。
  我國自解嚴以來所進行的教育改革措施,主要目的便是希望能夠擴大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提升國民的知識水準以使國家競爭力得以蓬勃發展。然而,在諸多教育改革措施的實行下,雖然過去的積弊已除,卻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新問題。當新政府上台後,行政院即宣告要打造台灣「厚實的中產階級」,足可見新政府想要改善近年不景氣現象的決心。也因此,若是促進社會流動必要管道之一的教育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便遑論要形成厚實的中產階級云云。
  在高等教育日漸普及的今日,可見得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及其重要性,然而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在社會流動的功能中,是否能夠達到促進的效果?近年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對於社會流動又產生了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這是本研究所欲加以探討的。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ddle class and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While the society gradually form the social class, each of them will try to obtain as much resource as they could. However, most of the resource is controlled by the upper class, which, due to the incapable of self-improvement, will eventually cause the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lass struggle and conflict, and to maintain the social harmonious, the stable existence of Social Mobility is critical and important. And the easiest way for lower class to flow upward, is the education.
After the declare end of the marshal law, the main purpose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is to expand the chance for people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raise the standard of knowledge, and increase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while fixing all the old issue by the execution of the innovated policy, the upcoming problems have already risen. After the KMT re-achieve the presidency, the Exective Yuan sh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restrain depression by the announcement of forming firm and solid middle class. If the indispensable way of social flow, education, is malfunctioning, the forming is incapable as well.
It’s obviously that the importance and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is raised,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also widespread. However, does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lay it’s role of promoting social flow? Does the consequence of successively education reform cause positive (or eve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ocial mobility? These are the factors that this thesis wants to investigat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辭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9
第一節 中產階級的出現 9
第一項 社會階級 9
第二項 何謂中產階級 20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流動 28
第一項 社會流動與社會分層 28
第二項 教育機會取得與新中產階級興起 30
第三項 台灣社會流動之研究 33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6
第三章 我國教育改革與社會流動之關係 38
第一節 我國教育改革之緣起 38
第一項 台灣整體教育概況 38
第二項 解嚴實施與教育改革 42
第三項 教育改革大事紀 43
第二節 重要教改措施對社會流動之促進與抑制 45
第三節 小 結 52
第四章 我國高等教育政策與制度之評析 53
第一節 台灣的高等教育之發展 53
第一節 高等教育政策與制度對於社會流動促進之評析 57
第一項 《師資培育法》 57
第二項 大學多元入學政策 68
第三項 廣設大學方案 75
第二節 小結 78
第五章 我國高等教育在專業取向或社會取向之取捨 80
第一節 高等教育為誰而設? 80
第一項 高等教育是權利還是禁臠? 80
第二項 高等教育經費從何而來? 83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發展 86
第一項 教育的經濟功能與育人功能 87
第二項 高等教育在現代社會的角色 89
第三節 我國高等教育的困境與解套 93
第一項 大學院校量與質的失衡 95
第二項 高等教育的商業化與學術堅持 97
第三項 人才培育模式失衡 102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105
第一節 結 論 10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1
附錄 11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文獻
(一) 書籍
Alvin Gouldner 著、顧曉輝,蔡嶸譯(2002),知識份子的未來和新階級的興起,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Anthony Giddens 著、趙旭東等譯(2007),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David B. Grusky 著、王俊等譯(2005),社會分層,北京:華夏出版社。
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 著、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3),
 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Gerhard Hirschfeld 著、蘇付伊、丁庭宇譯(1987),統治菁英、中產階級與平民,
桂冠出版社。
John S. Brubacher 著、林玉体譯(2003),高等教育之哲學,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王家通(1987),高等教育制度比較研究,復文圖書出版社。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1986),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幼獅文化事業公
 司。
李春玲(2005),斷裂與碎片: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實證分析,北京 : 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曉虹主編(2005),全球中產階級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琪(1995),當代西方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孫震(2007),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黃政傑(2001),大學教育改革,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道義譯(2008),國家學體系:社會理論,台北:聯經。
張華葆(1987),社會階層,台北:三民書局。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1984),台灣的社會問題,巨流圖書公司。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巨流圖書公司。
楊國樞、瞿海源、林文瑛編(2001),新世紀大學教育,前衛出版社。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維昭(2007),臺灣高等教育的困境與因應,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瞿海源、張笠雲主編(2005),台灣的社會問題,巨流圖書公司。
蕭新煌主編(1989),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二) 期刊
吳清山(2003),「師資培育法: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第105期,
 頁27-43。
姜添輝(1999),「開放教育的另一章---社會變遷中的學校課程問題與知識社會學
 分析」。開放教育年刊,第2期,頁126 - 150。
袁薏晴(2002),「課程轉化下教育公平性與文化再製理論的對話」。南華大學網
 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3期。
張芳全(2006),「教育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卷,
 第1期,頁173-210。
張家銘、馬康莊(1985),「社會分化,社會流動與社會發展:台灣地區的實證研
 究」。中國社會學刊,第9期,頁99-122。
張維安、王德睦(1983),「社會流動與選擇性婚姻」。中國社會學刊,第7期,
 頁191-214。
曾詩涵(2004),「Bowles 與Gintis的社會再製理論之探討」。南華大學網路社會
 學通訊期刊,第37期。
蔡依靜(2006),「大學多元入學政策演進及其爭議之研究」。南華大學網路社會
 學通訊期刊,第54期。
駱明慶(2002),「低學費的公平性何在?」。大紀元,第 64 期。
蕭新煌(2007),「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與中產階級問題」。臺灣民主季刊,4卷
 第4期,頁 143-150。
楊洲松(2003),「修正師資培育法的檢視」。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16期,
 頁112-23。
熊瑞梅、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法形成的政策範疇影響力機制」。台灣社會
 學刊,第4期,頁199-246。
(三) 研討會論文集
伍振鷟、黃士嘉(2002),〈台灣地區師範教育政策之發展(1945-2001) 〉,載於中
 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台北:學富。
林永豐(1993),〈台灣師範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頁
 33-58,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嘉雄(1993),〈台灣教育行政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
 頁5-32,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許嘉猷(1989),〈台灣代間社會流動初探:流動表的分析〉,載於伊慶春等編:《台
 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台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許嘉猷(1982),〈出身與成就: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載於陳招南、江玉龍、
 陳寬政主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頁265-299。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
 義研究所。
楊朝祥(2003),〈宏觀規劃,全面提昇高教品質〉,載於《國家政策論壇》,春季
 號。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孫綿濤(1999),〈論教育功能與人的素質〉,載於戴良義主編《人的素質論文集》 ,
 頁67-73,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
蔡淑玲(1986),〈職業地位結構:台灣地區的變遷研究〉,載於瞿海源等編:《台
 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四) 碩士論文
吳文星(1983),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未發表之
 碩士論文。
吳致謙(2007),教育、階級流通與社會福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未發表之碩
 士論文。
鄭秋霞 (2002),從教育改革談台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嘉義:
 南華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五) 報紙
25所大學 擬調漲學費【話題】(2007年,5月15日)。聯合報,A6版。
7成大學生打工 6成還想賺更多【話題】(2008年,6月14日)。聯合晚報,A3
 版。
反學費調漲 東海學生遊行抗議【教育】(2007年,5月26日)。聯合報,C4版。
去年失業率4%高學歷占了4成(2009年,2月26日)。聯合報,C1版。
抗議漲學費大學生「歸藍趴火」【教育】(2008年,7月10日)。聯合報,C3版。
景氣低迷 高學歷不吃香【職場隨筆】(2003年,8月31日)。經濟日報,第8
 版。
滿街失業碩博士 快檢討高教政策【教育透視】(2009年,2月27日)。聯合報,
 A17版。
(六)網路資料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改革
 http://3d.nioerar.edu.tw/2d/revolute/default.asp
立法院法律系統-師資培育法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二、 英文文獻
(一)書籍
Blau, P. M., and O. D. Duncan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Dahrendorf, Ralf (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Univ Pr.
Marx, K. and F. Engels (1845). The German Ideolog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二)期刊
Deng, Zhong, and Donald J. Treiman (1997).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 pp.391-428.
Wang, Charlottes S. Y. (1980)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 Papers in Social
 Sciences, No. 80-3. Institute of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Academia Sinica.
(三)論文
Chiang, T.H. (1996). Primary Teachers in Taiwan: A Study in Professional
  Autonomy. University of Wales, Cardiff: Unpublished Ph.D. Thesi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7.75.1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7.75.1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