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7110-1135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7110-113543
論文名稱
Title
以故事教學進行國小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Life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Use Story as Instructional Method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6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7-27
關鍵字
Keywords
行動研究、生命教育、故事教學
storytelling, Life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4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高雄市柴山國小六年四班為研究對象(女學生12位,男學生17位),探討以故事教學的方式進行生命教育的實踐歷程。個案班級學生於此課程中的學習情形,及課程實施後,對於個案班級學童在認知觀念及行為表現上的成長與轉化。此外,並檢視師生進行本課程後之省思及成長,期盼能提供國內有志於推行生命教育相關課程者作為實施參考。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透過觀察、訪談、文件分析方式,探討學生在課程實施後所產生的反應及改變,並了解其學習情況。本研究於正式課程中課程,實施為期十週,共二十堂課的生命教育課程,並配合教師省思札記與學生的課堂表現適時調整教學策略。期盼本課程能客觀、完整、詳實的呈現,並藉由此研究精進研究者在生命教育課程教學上的專業知能及研究能力。研究結果發現:
一、透過故事教學,能達到生命教育之課程目標。
二、以故事教學法實施生命教育,能增進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人際溝通及情緒調整能力,並使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三、透過課程實踐與省思,能提升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對學校行政單位、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Abstract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chai-shan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from the fourth class of the sixth grade (female: 12, male: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using storytelling strategy to practice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 Researcher recorded the subjects’ learning situation; after this course, researcher also observed the growth and change in the cognitive concepts and behavior of the research students. What’s more, researcher viewed the reflections and growth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hoping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other life education educators with some reference and implementation data.

This research use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By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researcher investigated the students’ reactions and changes after implementing this course. This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period is 10 weeks (20 classes) in the formal class curriculum. Meanwhile, this life education strategy is adjusted with the researcher’s review and students’ class performances. The research course is expected to be objective, complete and detailed, and it is also expected to sharp the resear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esearch ability on life education courses.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1.By applying storytelling strategy, the course could achieve the goal of life education.
2. Implementing life education with narrative curriculum model could strengthen students’ confidence, bringing up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mad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
3. The teacher could upgrade the grow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y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

Last but not lea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researcher provid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to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the future studies, for referenc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命教育意涵與課程內涵 ………………13
第二節 故事教學策略 ……………………………27
第三節 相關實證研究 ……………………………36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對本研究之啟示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行動研究 …………………………………47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參與者 …………………49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倫理 ………………5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實施流程 ……………………61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6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以生命教育為核心之故事課程 …………75
第二節 課程方案實施與修正歷程 ………………91
第三節 學生在生命教育的成長及改變…………181
第四節 教師專業成長與省思……………………2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214
第二節 建議………………………………………221

參考文獻 ………………………………………………227

附錄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232
附錄二 課堂觀察記錄……………………………233
附錄三 日常生活觀察記錄………………………234
附錄四 事後回溯筆記……………………………235
附錄五 教學省思札記……………………………236
附錄六 訪談時間表………………………………237
附錄七 訪談記錄表………………………………238
附錄八 訪談大綱內容……………………………239
附錄九 以故事教學進行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與學習單 ………240

表 目 錄
表2-1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四大主題軸及其十二項核心素養………15
表2-2 分段能力指標與十二項核心素養之關係………15
表2-3 國小生命教育及故事教學相關研究……………39
表3-1 資料編碼方式說明………………………………70
表4-1 「人與自己—優點發展與自我實現」課程活動大綱 …………96
表4-2 「人與他人(一)—人際相處及情緒調整」課程活動大綱……123
表4-3 「人與他人(二)—弱勢關懷與同理心」課程活動大…………124
表4-4 「人與自然—環境保育與永續生態」課程活動大綱 …………150
表4-5 「人與宇宙—死亡議題與積極人生」課程活動大綱 …………169

圖 目 錄
圖3-1 六年四班教室空間平面圖……………………51
圖3-2 研究架構圖……………………………………62
圖3-3 研究實施流程圖………………………………63
圖3-4 《動物學校》課程架構 ………………………84
圖3-5 《智慧的光明王》課程架構 …………………86
圖3-6 《我是白痴》課程架構 ………………………87
圖3-7 《永遠的斑紅蝶》課程架構 …………………88
圖3-8 《想念奶奶》課程架構 ………………………9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資料
王文科(198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1993)。課程與教學論。臺北:五南。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8)。傾聽的藝術。台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丘愛鈴(2001)。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之設計。教育資料集刊,26,289-316。
丘愛鈴、莊淑閔(2005)。國小四年級「胡桃鉗」藝術統整課程應用故事中心模式之研究。教育學刊,25,127-154。
李宜靜(1997)。教學實務與班級經營:一位國中生物教師的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坤珊、王碧華、黃迺毓 (1995)。童書非童書。台北:宇宙光。
林佩璇(2000)。行動研究與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7,36-41。
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台北:寰宇。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作法。載於彰師大(主編),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8-211頁)。彰化:彰化師大。
林思伶(2002)。生命教育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載於教育部(主編),生命教育輔導員研習資料第1176期(24-40頁)。台北:教育部台灣省教師研習會。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29-37頁)。台北:心理。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佳娟(2001)。以兒童讀物進行生死教育之成效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心理。
吳英長(1986)。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台東師專學報,14,195-213。
吳明姿(2004)。圖畫故事教學活動之研究-以關懷主題為例。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未出版,臺東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0)。生命教育:教育名詞解釋。教育資料與研究,37,98。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臺北:學富文化。
吳慧珠、張惠平(2001)。彩繪兒童亮麗的人生─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載於郭聰貴(主編),生命教育(81-107頁)。臺南:臺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周淑卿主編(2002)。課程統整模式:原理與實作。嘉義市:濤石文化。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遠流。
林佩璇(2000)。行動研究與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7,36-41。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
林筠菁(2006)。運用故事發展學童同理心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范信賢(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月刊,130,45-55。
洪銀杏(2000)。「教師及研究者」之行動研究:故事教學在低年級教室之實施。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曉菁(2000)。說故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譯)(1997)。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年)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 (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2頁)。台北:寰宇。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7-57。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283-301。
孫效智(主編)(2004)。歌詠生命的旋律-九年一貫生命教案。台北:幼獅文化。
孫效智(2009)。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12(3),1-6。
孫藝萍(2007)。解決低年級同儕衝突的行動研究--以生命教育課程為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晏涵文(2001)。國中生死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定位與教學。載於彰師大(主編),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師大。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 : 故事討論取向。台北:心理。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臺北:格林文化。
敘事研究: 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2008)。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年)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怡因(2004)。國中生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以性別平等課程之實踐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明和、郭靜芳(2004)。生命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研究。教師之友,45(3),45-51。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序文)。臺北:寰宇。
陳英豪(2000年3月1日)。安頓人心的工作。生命教育網站與新講台雜誌,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00-881104.htm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63。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站(無日期)。教材資源。2009年7月21日,取自:http://life.edu.tw/homepage/091/new_page_2.php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97年版)【資料檔】。台北市:教育部。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黃光雄、楊龍立(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師大書苑。
黃雲輝(1979)。推動國小講故事活動的意義及其方法運用,教育輔導月刊,92(7),9-10。
黃琝仍(2003)。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瑞琴(1991)。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1994)。幼兒的語文經驗。台此:五南。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55-271頁)。台北:寰宇。
黃德祥(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頁)。台北:寰宇。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麗華(2005)。一位國小科任教師以繪本實施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淑美(2000)。論生死教育在我國實施的需要性與可行性。教育學刊,16,281-304。
郭志丕(2003)。序文。載於劉清彥及郭恩惠(主編),圖畫書的生命花園(viii-xi頁)。台北:宇宙光。
張郁芬(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探究與實施。教師之友,42(2),15-21。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復文。
張婷怡(2006)。國民小學應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效果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輝道(2003)。生命教育GoGoGo--班級經營活動套餐。台北:天衛文化。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載於李遠哲(主編),享受生命-生命教育(1-7頁)。台北:聯經。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張老師。
楊龍立、潘麗珠(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臺北:五南。
鄔時雯(2002)。以故事教學增進兒童同儕友誼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德瑞克 (2001)。統整課程的設計 : 證實能增進學生學習的方法。(方德隆等譯)。高雄市:麗文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年)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臺北:五南。
蔡明昌、吳瓊洳(2004)。融入式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3,159-182。
蔡明昌(2005)。生命教育實施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中部六縣市國民小學為例。台北:華騰。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2000年1月)。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主持),質的研究方法。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嘉義市中正大學。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15-20。
黎夏君(2005)。以圖畫書實施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一年級為例。淡江大學教學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鄭石岩(2006)。學習,從生命開始。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23-49頁)。台北:心理。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
鄭瑞菁(2005)。幼兒文學第二版。台北:心理。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心理。
劉藹華(1975)怎樣講故事。中國圖書出版學會會報,27,41-42。
鄧運林(2001)。國中小死亡教育課程建構。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275-294頁)。台北:心理。
錢永鎮(1998)。生命教育的實施背景及基本理念。研習資訊,15(4),20-23。
錢永鎮(2000)。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現代教育論壇,53-64。
錢永鎮(2001)。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教育資料與研究,39,21-27。

英文資料
Baker, A. (1987). Storytelling: Art and technique. Littleton. Col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Collins, R. & Cooper, P. J. (1997). The power of story. Scottsdale: 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
Duffy, T. M., & Jonassen, D. H. (1991). Constructivism: 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5), 7-12.
Drake, S. M., Bebbington, J., Laksman, S., Mackie, P., Maynes, N., & Wayne, L. (1992).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using the story model. Toronto, ON: OISE Press.
Drake, S. M. (1993). Planning for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call to adventure.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rake, S. M. (1998). 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Drake , S. M., & Bums, R. C. (2004). Meeting standards through integrated curriculum. Assoc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
Duggan, H. (1997). The history of life education. Retrieved July 28, 2009, from http://www.lisp.com.au/~life-ed/history.htmlEngel, S. (1995). The stories children tell: making sense of the narratives of childhood.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Villares, E., Brigman, G., & Peluso, P. R. (2008). An evidence-base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inked curriculum for prekindergarten through first grade.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iogy, 64(4), 403-416.
Miley, F. (2009). The storytelling project: Innovating to engage students in their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8(4), 357-369.
Gudmundsdottir, S. (1991). Story-maker, story-teller: Narrative structures in curriculum. Curriculum Studies, 23(3), 207-218.
Morgan, D. L. (1988). Focus group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Neuman, W. L. (2000).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MA: Allyn and Bacon.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Smith, J. L. & Johnson, H. (1994). Models for implementing literature in content studies. The Reading Teacher, 48(3), 198-20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19.107.161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19.107.161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