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8101-17305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8101-173050
論文名稱
Title
製造業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以個案公司處理高屏溪事件為例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6-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7-28
關鍵字
Keywords
事業廢棄物、高屏溪污染事件、危機處理、公共關係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17 次,被下載 532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1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24 times.
中文摘要
製造業所處的經營環境相當複雜,必須面對處理的事務甚多,除了注重製造業直接相關的項目之外,應重視及加強公共關係。
從文獻資料上,探討公共關係的定義、基礎理論、對象、工具、程序到行銷運用、企業形象,作一系列基本認知的巡禮。經營環境難免存在危機,危機會造成公共關係的緊張,製造業要有危機意識及危機管理的能力。
比較新的文獻中,有一篇「Review of Business Jamcica Fall 2000 Developing the three levels of learning in crisis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Hagersvill tire fire」提出處理重大事件的三個學習層次,是危機管理中比較新而且有系統的思考,除了問題核心的論述,將以該文獻的研究架構作為本研究的範本,來探討高屏溪污染事件。從「行為面」、「典範面」、「系統面」三個層次上,個案公司的處理情形。
在實證研究上,採取實際參與法及人員訪問法。撰者是個案公司的從業人員,實際參與處理情形,將處理公共關係的重點加以分類記載。在人員訪問法上,實證訪談個案公司處理團隊,並實證訪談專家學者,以客觀、專業角度加以評論。實證訪談之後,加以歸納整理。
從實證研究上得到具體結論及建議,製造業公共關係的經營上,由基本認知、行銷運用、危機意識、危機管理到系統管理較新的進展。在理論面(一)面對問題的觀念作法上;(二)處理危機的系統思考上;(三)企業公民的積極責任上,都有比較新的論述。在實務面(一)「處理能力」與「學習能力」互動成長;(二)「去除問題核心」的系統思考;(三)「經營理念」:信心及力量的來源,也有不同於以往的經驗。
希望台灣的經營環境能夠快速改善,讓製造業有個健全的發展環境,也希望製造業應重視及加強公共關係,達到系統思考的系統管理層次。




關鍵詞:(1)公共關係;(2)危機處理;(3)高屏溪污染事件;(4)事業廢棄物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2
圖目錄……………………………………………………………………5
表目錄……………………………………………………………………6
致謝詞……………………………………………………………………8
中文摘要…………………………………………………………………9
第一章 緒論……………………………………………………………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公共關係的定義….…………………………………….15
第二節 公共關係基礎理論….…………………………….……16
第三節 公共關係的對象….……………………………….……18
第四節 公共關係的工具………………………….….…………20
第五節 公共關係決策程序………………………………………22
第六節 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25
第七節 公共關係與危機管理….……………….………………28
第八節 公共關係文獻歸納分析及評述.………………….……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研究範圍….…………………………………………….43
第二節 研究方法….…………………………………………….43
第三節 研究架構….………….…………………………………46
第四章 高屏溪污染事件………………………………………………50
第一節 高屏溪污染事件摘要….…….…………….………….50
第二節 引發自來水污染問題……..………….……………….52
第三節 大高雄地區自來水水質問題………….….….……….53
第四節 改善大高雄地區自來水水質的可行方式……….…….54
第五節 廢棄物發生源的類別……………………………………56
第六節 事業廢棄物發生量大於處理量…………………………58
第七節 事業廢棄物管理上的困境………………………………63
第八節 事業廢棄物妥善處理的可行方式……………………..65
第五章 實證研究………………………………………………………69
第一節 實證研究範圍.………………………………………….69
第二節 實證研究………..…………………………….……….70
第三節 研究計劃………………………………….…………….71
第四節 個案公司簡介….……………………………………….75
第五節 個案公司受到影響的程度………………………………79
第六節 個案公司面對的公共關係對象……………….……….87
第七節 個案公司面對的各個公共關係的處理情形……………88
第八節 個案公司「經營理念」:克服困難的不二法則…….….102
第六章 實證訪談與分析討論……………………………………….105
第一節 實證訪談個案公司「處理團隊」與分析討論…………105
第二節 實證訪談專家學者與分析討論…………….…………10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10
第一節 結論.…………………………………….………….…110
第二節 建議………………………………………………….…1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117
參考文獻………………………………………………………………118
附件一 實證訪談個案公司「處理團隊」訪談記錄………………….123
附件二 實證訪談專家學者訪談記錄……………………………….128






圖目錄

圖1.1.論文研究流程………………………………………………….13
圖2.1.危機的分類方法(一)………………………………………….31
圖2.2.危機的分類方法(二)………………………………………….32
圖4.1.高屏溪污染事件相關地理位置……………………………….50
圖4.2.有害事業廢棄物各類別比例圖……………………………….59
圖4.3. 事業廢棄物處理情形(一)…………….…………………….61
圖4.4. 事業廢棄物處理情形(二)……………………….………….62
圖4.5. 事業廢棄物處理情形(三)……………………………………62
圖5.1.長興公司組織圖……………………………………………….77
圖8.1.個案公司提昇綜合處理能力圖解…………………………..134








表目錄

表2.1.溝通過程五步驟……………………………………………….17
表3.1.研究架構……………………………………………………….48
表4.1.事業廢棄物的類別及處理情形……………………………….60
表5.1.訪問個案公司「處理團隊」實證訪談問卷……………………72
表5.2.訪問專家學者實證訪談問卷……………………………..….73
表5.3.營業面受到的影響程度……………………………………….80
表5.4.產能及產值的影響程度……………………………………….80
表5.5. 路竹廠生產之產品的主要客戶……………………………..80
表5.6.路竹廠生產之產品的主要客戶關連產業與影響的產值…….81
表5.7.個案公司所面對的公共關係對象…………………………….88
表5.8.公共關係對象:政府機構………………………………………90
表5.9.公共關係對象:金融機構…………………………………….91
表5.10.公共關係對象:顧客………………………………………..92
表5.11.公共關係對象:大眾媒體……………………………………93
表5.12.公共關係對象:協力組織…………………………………….94
表5.13.公共關係對象:社區民眾……………………………………95
表5.14.公共關係對象:學術機構…………………………………….96
表5.15.公共關係對象:股東………………………………………….97
表5.16.公共關係對象:協力廠商…………………………………..98
表5.17.公共關係對象:公證機構……………………………………99
表5.18.公共關係對象:公司員工……………………………………100
表5.19.公共關係對象:公益組織……………………………………101
表6.1.個案公司實證訪談歸納分析表………………………………106
表7.1.「製造業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重點清表………………….11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孔成志等著 (1998), 形象公關, 科技圖書出版。

王美淑 (2000年6月), 企業危機處理個案, 中山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10-14。

古映芸 (1997), 群眾公關, 12版, 稻田文化。

白崇亮 (1996.7.3), 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 《財團法人公共關係基金會》公關精修班第十二期演講詞。

朱柔弱等譯 (1977年12月),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揚智文化, 5, 142-14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檢測報告(2000年7月24日)報告編號 AA89D0020 及AA89D0021共兩份報告。

汪銘生 (2001), 先進工業社會的文化轉移, 中山EMBA授課教材。

汪銘生、朱斌妤等著 (1994年4月), 衝突管理, 五南出版社。

佐佐淳行著、陳蕙莉譯 (1996年2月), 危機管理, 稻田文化。

宋志文 (1998), 台灣領導企業形象研究,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 (1995), 社會心理學, 台北:大洋出版社。

吳秉恩 (1993),組織行為學, 華泰書局。

周泰華 (1999年10月), 行銷研究方法與個案, 復文圖書出版社, 9, 36-43, 46-60, 63-100。

林新沛、周乃昕、張學文 (1998年1月), 未來南部地區水資源用序利用的策略及計畫期末報告, 中山大學學術研究中心。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 (1996), 公共關係, 初版,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資料,自2000年7月14日起 (1)發言人資料 (2)記者會資料 (3)停工損失資料 (4)客訴相關資料 (5)公共關係策略相關資料 (6)公司簡介 (7)長興網路。

袁自玉 (1990), 公共關係, 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郭峰淵 (2000),DOUBLE LOOP 雙迴路系統思考模式, 中山EMBA教材

孫秀蕙 (1997), 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 初版, 台北:正中書局。

黃美娟 (1996), 「企業公共關係規畫程序之研究」,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如萍 (1993), 「產業類別企業文化與公關活動之關聯性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俊英 (2000年5月), 行銷管理-策略性觀點, 華泰文化,12,55,140,263,265, 296。

楊淑娟 (1993), 「公關危機管理個案研究-以麥當勞及長谷建設的危機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團 (1990),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 東華書局。
張慧元 (1998), 大眾傳播理論解讀,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凱均 (1990), 「企業公關與行銷公關運作模式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 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紹勳 (2000年2月), 研究方法, 滄海書局, 6-8, 234-237, 292-302。

張夢起 (1999年12月), 如何與記者打交道, 智庫公司出版。

張在山 (1996), 公共關係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春興 (1992),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葉至誠、葉立程 (1999年2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出版, 商莊文化, 214-219。

葉世雄 (1995), 「公關危機管理個案研究」, 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論文。

游伯龍 (2000年8月), 習慣領域, 時報文化出版。

趙基宏 (1993), 「企業公共關係運作模式之研究」,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趙嬰 (1995), 公共關係, 二版六刷,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霍士富編譯、郭秩德校訂 (1996年12月再版), 危機管理與公關運作理論實務與事例, 超越企管出版。

劉安彥 (1993), 社會心理學, 台北:三民書局。

BVQI法立德品質季刊 (2000年10月), 13-14。

Kotler and Armstrong著 方世榮譯(2000), 行銷學原理, 台北:東華書局。
T. L. Harris著, 吳玫琪、蘇玉清譯 (1997), 行銷公關, 台北:台視文化。

英文部份
Cutlip S. M., Center A. H. & Broom G. M. (1994),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ink, S. (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Gonring, Matthew (1994), "Putt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to Work Today ", Public Relation Quarterly, 45-48.

Grunig, J. E. & Grunig, L. A. (1992), Models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In J. E. Grunig (ed.)., 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ung J. E., & Hunt T. (1984),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runig, J. E. & White, J. (1992). The effects of worldview on public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J. E. Grunig (ed.). 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ermann, C.F. (1969), “Some Consequences of Crisis Which Limit the Viability of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8, 61-82.

Lasswell, Harold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Communication of Ideas, L.Bryson, Ed New York: Harper, 37-51.

Laurent Simon & Thierry C Pauchant (2000), “Developing the three levels of learning in crisis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Hagersville tire fire”, Review of Business; Jamaica, Fall.


Mitroff, I. I. (1988), ”Crisis Management: Cutting Through the Confus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7(1):16.

Mitroff (1988), ”Crisis Management: Cutting Through the Confus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5~20.

Mitroff & Mcwhinney (1990), “Crisis creation by design”, Advances in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1:107.

Mitroff, I.I., & Pearson, C.M. (1993), Crisis Management: a Diagnostic Guide for Improving Your Organization's Crisis Prepared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Nudell, M. & Antokol, N. (1988), The handbook for effective emergency and crisis management, Toronto: Lexinton Books.

Philip Kotler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28, 568-571, 550, 605-610.

Robinson G. A. (1990), “Public Relation Planning”,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Annual,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Inc., 14.

Schramm, Wilbur (1964),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ramm, Wilbur. (1983),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 Retrospective View."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ummer, 6- 17.

Wilcox, D. L., Ault, P. H. & Agee, W. K. (1992), The Audience and How to Reach It. Public Relatio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61-266.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