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8109-15453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8109-154536
論文名稱
Title
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研究
Personality, 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7-28
關鍵字
Keywords
親子互動關係、人格特質、憂鬱情緒
Depression, 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Trait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09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0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關係。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研究法,以台南縣、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與國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兒童人格特質量表」、「親子互動關係量表」與「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實徵研究所得資料分別採用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淨相關、階層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考驗研究假設。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有顯著相關。
二、人格特質與親子互動關係有顯著相關。
三、人格特質在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上無交互作用。
四、青少年五大人格特質皆高於中間值且達顯著。不同年級、性別、家庭型態及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其人格特質達顯著差異。
五、青少年知覺「與母親互動關係」優於「與父親互動關係」;不同年級、性別、出生序、家庭型態及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其親子互動達顯著差異。
六、青少年中23.9%疑似有憂鬱情緒;其中4.5%疑似有極重度憂鬱;不同性別、家庭型態及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其憂鬱情緒達顯著差異。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the 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 and depression of adolescent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includes Personality Traits Scale, 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 Scale, and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 for Children & Adolescent.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6th graders and 7th graders of public schools in Kaohsiung and Taina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Partial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listed as the following:
1. Both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gant correlation with depression.
2.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gant correlation.

3. Personality traits,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hav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depression.

4. Adolescen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central value in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spec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t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s based on grades , genders, family types and families of various social-economic status.

5. Adolescents perceiving the interactions with mother a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 fath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t of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based on grades, genders, birth order, family types and families of various social-economic status.

6. 23.9﹪of adolescents are suspected to have depression; among them 4.5﹪are serio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t of the depression based on genders, family types and families of various social-economic statu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憂鬱的涵義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親子互動關係的涵義、理論 ……………………………… 22
第三節 人格特質的涵義、理論 …………………………………… 34
第四節 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的相關研究 ………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6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現況分析 …………………………………………………………………… 64
第二節 不同背景的青少年人格特質的差異比較………………… 69

第三節 不同背景的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的差異比較…………… 76
第四節 不同背景的青少年憂鬱情緒的差異比較………………… 84
第五節 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相關分析 …………………………………………………………………… 90
第六節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交互作用分析 ……………………………………………………………………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 104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7
外文部分 ………………………………………………………………113
附錄
附錄一親子互動關係量表使用同意書 ………………………………117
附錄二兒童人格特質量表使用同意書 ………………………………118
附錄三 兒童與青少年憂鬱量表使用同意書…………………………119
附錄四 本研究使用量表………………………………………………12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87)。台北:丹青。
尤怡人(2006)。兒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預測其憂鬱情緒及其調節變項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玉梅(2003)。高職生家庭功能、依附風格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慈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家強(2007)。國中資優生自我概念、生活滿意度與憂鬱傾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江德怡(2007)。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3)。國人憂鬱指數調查。
網址:http://www.bhp.doh.gov.tw/
何雪珍(1998)。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與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佳璇(2002)。憂鬱症認知千人大調查.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通訊。I,12-13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與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靜芳(2005)。國小學童的人格特質、父母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目標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聰秀(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李茂興譯(1999)。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毓貞(2004)。高中資優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杜榮興(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與家庭價值觀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美秀(2004)。國小學童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兒童福利聯盟。http://www.children.org.tw
林生傳(199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佩玲(2006)。原住民大專學生知覺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宗鴻譯(2003)。人格心理學。臺北: 湯姆生。(Burger, Jerry M.)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米庭(2006)。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怡光(2002)。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繼親兒童親子關係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邱珍琬(2005)。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邱鈺茹(2000)。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秀玉(2003)。「家庭共學─親子團體」對親子互動之影響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施顯全(1998):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與呈現的挑戰。台北:五南。
洪蘭(譯)。(2006)。天性與教養。台北:商周。(Matt Ridley)
韋乃鳳(2004)。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翁素月、陸汝斌、陳碧霞、吳玫勳、賴姿如、周桂如(2005)。憂鬱症患者非理性信念、生活壓力及其憂鬱程度之關係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7(2),13-21。
袁之琦、游?琱s(1993)。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高強華(1996)。國小學童親子互動與終身學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高啟賢(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之憂鬱情緒與家庭互動類型之關係。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崔宏立(譯)。(2007)。培養樂觀的小孩。台北:天下。(Bob Murray & Alicia Fortinberry)
張如杏(1991)。臺北地區高職五專在學青少年之內外控歸因,社會關係及心理健康狀況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如杏、胡幼慧(1993)。青少年心理衛生與社會心理因素之探討-北市高職五專學生憂鬱症狀、自殺意念與自殺企圖之研究。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3,77~91。
張雨子(2007)。國中學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內在動機相關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家銘(2009)。正視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http://www.depression.org.tw/)。
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4,465-504。
張高賓(2004)。家庭心理環境、親子關係與兒童情緒經驗之關係探究。中華輔導學報,16,119-148。
張高賓(2006)。台灣南部地區兒童憂鬱疾患流行率之調查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39-76。
張高賓(2006)。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淑均(2008)。國小學童家庭功能與憂鬱傾向之探討。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智嵐等(2008)。探討憂鬱症成因與症狀之性別差異。輔導季刊,44(1)。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2)。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臺北:五南。(Liebert, Robert M.書名: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張慧芝(譯)。(2003)。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Diane E.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Ruth Duskin Feldman)
張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莊耀嘉 (1996)。犯罪的心理成因:自我控制及社會控制。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彙刊,6(2),235-257。
許春霞(2007)。國小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連廷嘉(2004)。高危險群青少年衡鑑量表的編製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惠雯(2006)。高雄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人格特質、班級氣氛知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靜晃(2006)。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洪葉。
郭靜靜(2004)。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司敏(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管教方式、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正文(譯)(1997)。人格理論。台北:揚智。(Schultz,D., & Schultz,S.E.)
陳仲庚、張雨新(1990)。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杏容(2001)。青少年因應壓力行為之探討-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冰(1991)。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伶(2007)。已婚生育婦女人格特質、婚姻生活滿意度與產後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信昭、林維君(譯)。(2005)。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台北:心靈工坊。(Francis Mark Mondimore,M.D.)
陳姿宇(2006):共依附、認知與人際特性及惡質生活事件與青少年憂鬱的關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柏齡 (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貞蓉(1994)。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慧貞(2007)。現象學取向藝術治療團體在憂鬱症患者輔導效果之研究-以住院病人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艷玲(2007)。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能力、幸福感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陸汝斌(2002)。憂鬱疾患的生物病因。學生輔導通訊,80,28-37。
彭偉峰(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管教方式對生活壓力影響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曾慧雯(1998)。門診憂鬱症患者之社會支持與希望狀態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恆山(譯)(2002)。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台北:五南。(K.T. Strongman,1987)
游淑華(2003) 。兒童會憂鬱嗎-有關兒童憂鬱性疾患的觀點演變與治療考量。輔導季刊,39(3),9-46。
馮美珠(2008)。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光明(1983)。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5-96。
黃迺毓(1998)。由生態系統理論探討父母教養方式之影響因素。全國家庭教育研究會會議手冊(頁53-6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
黃迺毓(2001 )。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淑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之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琴雅(1991)。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靖分(2004)。國中學生人格特質、自我保護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碧華(2006)。台中縣兩所高中職女學生生活事件、人格特質與憂鬱症狀相關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鳳珠(2006)。女性軍訓教官母職角色衝突、幸福感和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等(譯)(2006)。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台北:心理。(Lerner, R. M.,2002)
楊妙芬(1996)。憂鬱的成因與輔導。學生輔導,47,62-69.
楊浩然(2002)。青少年憂鬱疾病及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朝旭(2005)。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順南(1996)。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認知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董氏基金會(2002)。大台北地區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research.asp。
董氏基金會(2008)。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research.asp。
廖大齊(2004)。南投縣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廖世德(譯)(2002)。貝克: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臺北:生命潛能文化。(Marjorie E.Weishaar)
趙白玉(2008)。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趙芳玫(2003)。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以台北縣地區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統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瑞美(2006)。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進財(2004)。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政忠(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功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鄭鈺樺(2008)。探討家庭支持程度、處罰程度及親子了解程度與孩童憂鬱情緒相關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賴嘉凰(1999)。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玉坤(2008)。自人格特質類別分析看憂鬱的不同心理病因與治療。台北縣生命線協會會訊秋季刊。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
魏麗敏(1990)。兒童憂鬱疾患的成因與輔導。輔導月刊,26(11),33-37。
魏麗敏(1994)。憂鬱量表的編制及其在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08,15-19。
魏麗敏(1999)。災後學校心理教育與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2413-H-031-004-G11)。
蘇容禾(2007)。國小學童人格特質、依附關係、成就動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蘇曉憶(2005)。青少年親子關係.完美主義.自尊與其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英文部分: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2000).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62(10), 2297-231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Washington D.C: Auther.
Aronen, E.T., & Soininen, M. (2000). Childhood depressive symptoms predict psychiatric problems in young adults.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5(5), 465-470.
Betul Aydin and Filiz Oztutuncu(2002).Examination of adolescents' negative thoughts,depressive mood,and familt environment.Adolescense Magazine.
Birmaher, B., Ryan, N. D., Williamson, D. E., Brent, D.A., Kaufman, J., Dahl, R. E., Perel, J., & Nelson, B. (1996). Depression m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Part Ι.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5, 1427- 1439.
Block, J., Gjerde, P. F., & Block, J. H. (1991). Personality antecedents of depressive tendencies in 18-year old: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726-738.
Christopher,F.M., & Robert,N.S.(2003).Beneath the mask: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7th).NJ:John Wiley & Sons.
Collins,W. A.(1997).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to individual change.Personal Relationships,4,1-14
Costa,P.T.,Jr., & McCrae,R.R.(1992).NEO-PIR:Professional Manual.Odessa,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Culp, A. M., Clyman, M. M., & Culp, R. E. (1995). Adolescent depressed mood, reports of suicide attempts, and asking for help. Adolescence, 30, 827-837
De Barrio, C., Moreno, J. M., & Lo’pez, R. (1997). Ecology of depression in Spanish children. European Psychologist, 2(1), 18-27.
Delaney,M.E.(1996).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Qualities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nd adjustment.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6(3),274-300
Farmer,A.,Redman,K.,Harris,T.,Mahmood,A.,Sadler,S.,Pickering,A., & Mcguffin,P.,(2002).Neuroticism,extraversion,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81,118-122.
Fisher,C.B. & Johnson,B.L.(1990).Getting mad at mon and dad:Children’s changing views of family confli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3,31-48.
Garber,J., Robinson, N., & Valentiner,D.P.(199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Self-worth as a mediator.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2,12-33.
Gongla,P.A. & Thompson,E.H.(1987).Single-parent family.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Harlow,L.L.,Newcomb, M. D., & Bentler,A.P.(1986).Depression, self-derogation,substance use,and suicide ideation:Lack of purpose in life as a meditational factor.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42 (1),5 -27.
Jacobvitz,D.B. & Bush,N.F.(1996).Re-construction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Parent-child alliances,personal distress,and self-esteem.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2(4),732-743.
Kazdin, A.E. (1990). Childhood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1, 121-160.
Kovacs, M. (2003).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manual. North Tonawanda, NY: Multi-Health Systems.
Kuczynski,L(2003).Handbook of dynamic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
Larson, R., & Lampman-Petraitis, C. (1989). Daily emotional states as reported by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0, 1250-1260.
Lesa K. Ellis,M.S, & Mary K.Rothbart,Ph.D..Revision of the Early Adolesce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Lewinsohn, P. M., Robrts, R. E., Seeley, J. R., Rohde, P., Gotlib, I. H., & Hops, H. (1994). Aodlescent psychopathology(Ⅱ):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3, 302-315.
Liu,Y.L.(2003).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o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aiwan.Journal of Adolescence,26(4),447-457.
Mash,E.J., & Wolfe,D.A.(2002).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nd).Wadsworth,CA:Thomson Learning.
Mayer,B.E., & Hokanson,J.E.(1985).Situation alinfluences on social behaviors of depression prone individuals.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41(1),29-34 .
McGinn,L.K.,Cukor, D., & Sanderson,W.C.(20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cognitive style,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Does increased early adversity influence symptom severity 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gnitive style?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9(2),219-242.
Mufon,L., & Moreau,D.(1997).Depressive disorders .In R.T.Ammerman & M.Hersen(Eds),Handbook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403-430.New York:John Wiley.
Nurcombe,B.(1994).The validity of the dignosis of major depressio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In W.M.Reynolds & H.F.Johnson (Eds),Handbook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61-77.New York:Plenum Press.
Ohannessian, C.M.,Lerner,R.M.,Lerner,J.V., & von Eye, A.(1995).Discrepancies in adolescents’and parents’percep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 emotional adjustment.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5(4),490-516.
Papini,D.R., & Roggman,L.A.(1992).Adolescent perceived attachment to parents in relation to competence,depression,and anxiety: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2(4),420-440
Perks, S.M. & M. Jameson (1999). The effects of witnessing domestic violence on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 community sample of pupils from St. Lucia. West Indian Medical Journal, 48(4): 208-211.
Peterson,A.C.,Compas,B.E.,Brooks-Gunn J.,Stemmler,M.,Ey,S., & Grant,K. E.(1993).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48(2), 155-168.
Reed,J.S., & Dubow,E.F.(1997)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edictors of communication in clinic-referred and nonclinical mother-adolescent dya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59,91-102.
Schaefer,H.R.(1977).Early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in H.R.Schaefer (Ed.) , Studies i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
Shagle, S. C., & Barber,B.K.(1993).Effects of family,marital,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on adolescent self-derogat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5,964-974.
Steinberg,L.(1987).The impact of puberty on family relations:Effects of pubertal status and pubertal timing.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3,833-840.
Worchel,F.,Nolan,B., & Willson,V.(1987).New perspective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5,411-41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21.112.22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21.112.22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