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8113-13435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8113-134354
論文名稱
Title
影響原鄉文化資產保存因素探討-以茂林區多納部落為例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servation of Indigenous Culture: Evidence from Do-Na tribe, Mao-Lin Distric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7-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8-28
關鍵字
Keywords
茂林區多納部落、原住民、社區參與、文化資產、原鄉部落
Aborigines, cultural asset, community involvement, Dona Tribe of Maolin District, Aboriginal trib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4 次,被下載 104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048 times.
中文摘要
傳統文化流失與生態環境失衡,已經成為目前臺灣原住民族群普遍面臨的難題。本研究以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為個案,探討當地部落文化資產保存現況及所存在的問題。對於在政府不斷挹注資源,並且運用原住民地區自然及文化特色發展觀光及產業的同時,能否有效達成部落文化資產保存之目的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取質性之「個案研究」做為主要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及「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做為資料蒐集及分析之方式。針對與此個案相關之部落居民、社區單位、政府官員、教育人員等人進行研究。
本文認為達成生態永續、文化復育、經濟支持三方面向,將有助於維護及保存原鄉部落文化資產。因此,宜適度給予原住民族群運用自然資源的空間,發展觀光及產業應以展現當地文化特色為主,並以提高居民就業機會為努力的目標;除了加強族群文化認同外,更需要有效的溝通及宣導,以提高居民積極參與部落公共事務之意願及行動。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文化資產維護,都必須有部落的共識與支持做為推動的力量,在政府投入進行原鄉各項文化政策及建設時,才能事半功倍。
Abstract
L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mbal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the common problem for aborigines in Taiwa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current state of culture and assets reservation as well as issues in Dona Tribe of Maolin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whether tribal culture reserv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achieved by the government’s continuously investing funds and deploying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indigenous areas for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include in-depth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related literature. Interviewees include tribal members, community leaders, related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local school workers. Through the aforementioned multiple ways of data collection, the purpose of triangulation is achieved and the cred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are increas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culture restoration and economic suppor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maintenance and reservation of Aborigines tribal cultural assets. Thus, sufficient rights should be given to the Aboriginal tribes to deploy na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velop tourism and promote their economy. By so doing, indigenous peoples’ employment opportunity will simultaneously be increased. In addition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advocacy are needed to increase locals’ participation on tribal public affairs. Regardless tangible or intangible cultural asset maintenance, it is crucial to have tribal consensus and support which can serve as powerful strength in the promo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cul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致謝詞ii
摘 要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9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第一節 文化資產保存11
第二節 自然生態與原住民文化14
第三節 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力量—族群認同與社區參與21
第四節 以產業發展支持文化資產保存23
第五節 與原住民文化相關之政策27
第六節 現今臺灣原住民文化資產保存的困境與挑戰38
第三章 多納部落暨文化資產、茂林區三黑產業介紹48
第一節 多納部落介紹48
第二節 文化資產簡介52
第三節 茂林區「三黑」特色產業介紹58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69
第一節 研究設計69
第二節 研究方法70
第三節 研究對象76
第四節 資料蒐集過程78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80
第一節 多納文化資產保存現況探討80
第二節 自然環境與生態維護89
第三節 文化認同及社區參與93
第四節 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1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1
第一節 結 論111
第二節 政策建議11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18
參考文獻120
附錄一 原住民族基本法128
附錄二 受訪者基本資料統計表131
附錄三 訪談紀錄(逐字稿)132
附錄四 2012年多納黑米祭活動海報184
附錄五 高雄市茂林區【不能遺忘的歌】放映會文宣18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英文期刊書籍
中文部分
于若蓉、辛炳隆(2010)。 原住民就業狀況與政策分析,《臺灣原住民政策與社會變遷發展》2010年09月,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121-179。
尤天鳴(2011)。文化創意.原民魅力-從新五都格局談建構都市原住民文創產業的契機,《城市學學刊》,第二卷,第二期,2011年9月,頁113-131。
王美青(2012)。地方知識與永續發展─魯凱族下三社群的文化資產與自然資源管理,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博士論文,101年7月。
王美青(2003)。文化表徵與族群性一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建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王嵩山(2010)。《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旅程》,臺北:遠足文化。
王應棠(1996)。社區取向的原住民聚落保存-以好茶為例,《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10月,頁220~232。
台邦.撒沙勒(2004)[2000]。審慎思考「國家級風景區」下的地方參與,《尋找失落的箭矢一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頁17-19。
台邦.撒沙勒(2004)[2002]。生態旅遊與原住民一21世紀的挑戰,《尋找失落的箭矢一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頁20-29。
白勝光(1999),原住民紅皮書,1999年12月,臺北:布農文教基金會。
朱惠琴(2010)。原住民語言與知識之關聯性,《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7期,2010年6月,頁115~137。
何文馨(2005)。創造與社區無間的校園環境-原住民學校社區化與族群認同:以台東原住民社區學校建築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第40期,2005年11月,頁172~187。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臺北縣:桂冠。

周惠民(2012)。 臺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年9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59-296。
周惠民、孫大川(2006)。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劃之評估研析,《研考雙月刊》,2010年6月,第34卷,第3期。
林晏州、陳玉清(2003)。生態旅遊的發展策略與管理。兩岸環境保護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頁84~100。
林曉薇(2008)。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以英國世界文化遺產巴那文工業地景為例,《都市與計劃》第35卷 第3期 頁205~225。
林錫銓、楊惠婷、張琬青(2009)。少了邵族文化的日月潭觀光-文化觀光的危機與永續,《鄉村旅遊研究》,第三卷,第一期,頁71~83。
施正鋒(2008) 。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三期,2008年6月,頁1~30。
胡幼慧(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紀駿傑(2001) 。原住民、自然資源與共同經營,《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頁15~32。
紀駿傑、陽美花(2010)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問題分析與建議,《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年9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461-493。
茂林鄉公所(2002)。《茂林風華》,高雄:茂林鄉公所。
茂林鄉公所(2006)。《茂林鄉誌》,高雄:茂林鄉公所。
孫大川(2005)。神聖的回歸──臺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戲專學刊》,頁253-268。
高德義(2010)。原住民族政治發展政策評估:國際人權觀點,《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年9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495-566。
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2010)。 臺灣原住民的遷移及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 2010年09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51-120。

許光廷、堀込憲二(2011)。臺灣原住民聚落生態博物館規劃之研究-以魯凱族下三社為例,設計學研究特刊,2011年5月16日,頁133~152。
郭瑞坤、徐家楓(2008)。社區文化資產保存之影響因素研究: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都市與計劃》民國97年第三十五卷,第三期,頁253~26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其南(1998)。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討論會論文集》頁3-12。
陳亮全(2000)。社區總體營造之展開。《住宅學報》,第 9期第1季 ,頁 61~77。
陳淑嬌(2003)。從問卷調查一窺原住民族文化產業推展中心效益,《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1卷,第5期,97年5月,頁92~101。
陳維壽(2006)。《追蝴蝶的人-陳維壽的七十年蝴蝶夢》,臺北:先覺。
陳嬋娟撰稿編輯(2009)。《看.傳說: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創作展覽遊戲書》,2009年3月,高雄市立美術館。
陳錦鴻(2006)。司馬庫斯部落居民對民宿業發展衝擊的環境識覺之研究,《中華農學會報》,第七卷,第二期,2006年4月,頁203~220。
陳麗琴(2007)。臺灣地方性特色產業之分析,《華人前瞻研究》,第三卷,第二期,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頁81~98。
黃東秋(2010)。多語言互通論:社區多語言教室的學與教,《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357-404。
黃樹民(2010)。全球化與臺灣原住民基本政策之變遷與現況,《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 2010年9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5-50。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頁 75-101。
傅朝卿(2006)。從文化景觀找回臺灣營建環境之整體性,《臺灣建築》,第128期,頁56。
掌慶琳、廖郁欣(2009)。原住民主題社區觀光發展與文化商品化關係之研究:居民與企業家態度觀點,《餐旅暨家政學刊》,第六卷,第四期,頁327~352。
楊文燦、葉冠瑩(2001)。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冬季號,第14期,頁27~29。
詹家龍(2008)。《紫斑蝶-飛越400公里的蝴蝶之旅》,臺中:晨星。
廖世璋、錢學陶(2002)。古蹟保存的文化認同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都市與計畫》,第二十九卷,第三期,頁471~489。
廖朝明(2012)。城市空間與山中歲月-論五都後的原住民族集體權,《城市學學刊》,第三卷,第一期(2012年3月),頁125~157。
廖朝明(2010) 。從社會學理論探究原住民族自治,《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七期,2010年6月,頁83~114。
劉璧榛(2010)。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 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年9月,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405-459。
蔡志偉(2009)。災後重建與人權保障-以原住民族文化為本的思考,《臺灣民主季刊》,2009年9月,第6卷,第三期,頁179~193。
蔡明哲(2009)。救治或加害?古蹟活化的社會美學議題,《美學藝術學》, 第三期,2009年1月,頁37~51。
蔡家祥(2009)。人類文化的數位典藏與其侷限─以臺灣原住民為例,《新北大史學》,第七期,頁25~30。
葵財興(2004) 。戲在自然一茂林國家風景區,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高    雄縣。
鄭安睎(2010)。昔日鬱鬱,今之濯濯-臺灣南部原住民傳統山林經驗與現今山區開發之對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七十八期, 2010年6月,頁327-353。


英文部分
Gerring,J.(2004).”What is Case Study and What is it Good for?”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8(2):341-354
McIntosh, A.J. (2004). Tourists' appreciation of Maori culture in New Zealand. Tourism Management,25,P1-15.



二、報紙、網路資料
文化多樣性宣言(2001,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文化資產管理局網站(2012年3月15日上網)
   http://twh.hach.gov.tw/ArticleDetailContent.action?cate=2&id=35
中央通訊社(2012)。2012年3月26日報導,重建會訪視茂林地區 推動三黑產業多元發展, (2013.4.20上網)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01645.aspx#.UXf42C8VFxp
中央通訊社(2012)。2012年9月19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 維護萬山岩雕 高市擬闢古道(華視新聞網2013.5.16上網) (http://news.cts.com.tw/cna/society/201209/201209191099224.html
中國時報(2002)。2002年10月23日林照真/專題報導,文化產業未經省思,淪為買賣 http://www.wretch.cc/blog/community/862592
中國時報(2012)。邱祖胤,2012年7月15日,臺北報導,文化國是論壇村落文化再造,寄望年輕人回鄉。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95集 七彩湖之歌,2001-02-19播出,蕭靜美報導,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_view.php?ITSET=95&KIND=B。
內政部營建署臺灣國家公園網站(2013.6.16上網)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01&Itemid=35
生態旅遊白皮書(2005)。民國94年1月,內政部營建署全球資訊網(2013.6.16上網)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28&Itemid=53
自由電子報(2008),記者蘇福男2008.2.26報導,火燒青苔 塗膠翻模/ 萬山岩雕群 遭蹂躪破相(2013.1.2上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6/today-life1.htm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網站,旅遊資訊-大、小鬼湖,(2013.5.20上網)http://travel.tacp.gov.tw/home02.aspx?ID=$3002&IDK=2&EX
     EC=D&DATA=26&AP=$3002_AA-1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文化教育,2013.7.29,102年度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64B9B
FAAA44B32A&DID=0C3331F0EBD318C22AA96C08BB208E81(2013.8.1上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2)。2012.2.16,新聞訊息”救瀕危族語,原民會祭補助-9語系告急,編列近千萬元搶救” 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detail.jspx?id=20120216000009(102年5月1日上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族群介紹-雅美(達悟)族
   ,http://www.tipp.org.tw/ formosan/population/ population.jspx?
   codeid=459 (2013年7月5日上網)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網站重建新訊(2012)。2012.11.25報導,多納黑米文化祭再現茂林產業風華(2012年5月22日上網)http://88flood
.www.gov.tw/committee_news_detail.php?cn_id=1236
多納國民小學校網(2012年5月22日上網)
http://www.dn.ks.edu.tw/034.Cultureroom/index3.htm
社團法人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10)。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野生動物管理辦法」(公告草案)有重大疏失,保育學者及團體要求召開聽證,以臻周延,保育臺灣珍貴野生動物聲明(2012.5.1上網)http://www.
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5&m_id=25&id=341
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2013年1月22日上網)
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Main.aspx
林務局全球資訊網,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新聞發佈:2012/6/5)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60377&ctNode=1787&mp=1
林開世(2008)。一個法案保護了什麼?2008年3月,http://taiwananthro.
   wdfiles.com/local--files/anthro-visions:volume1/anthrovisions01
   -02.pdf
施正鋒。國際潮流與原住民族的權利,瀏覽日期:2008年7月20日,
   http://www.wufi.org.tw/shih/aborigin.htm

紀駿傑(1997)。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2012年5月20日上網) 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htm
郁德芳(2010)。小地方新聞網,2010年2月,黑米與紅藜-多納部落發展可能性(2013年3月15日上網),http://www.dfun.tw/?p=32290
原住民電視台。原鄉自治權遭奪 內政部允月內處理,zermezerman/bazak於 2013年5月17日報導。
原視新聞網。五原鄉失公法人 斥升格加劇邊緣化,牯慕瓦旦/巴浩/Sai,2013年7月2日報導,http://web.pts.org.tw/titv/news/VideoNews.php?UID
   =48395
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原區產業電子週報第28~37期
黃柏豪(2001)。文化地理-探訪鄒族達邦部落(2001年6月7日),(2013年5月1日上網)http://www2.jsps.kh.edu.tw/~tea143/study/6.doc
黃國超(2000)。原住民社區營造的實踐與反省一以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為例,臺灣立報(2000年5月1日),(2012年5月1日上網)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4774
部落e樂園-多納部落團隊介紹(2012)。(2013年1月5上網) http://www.
e-tribe.org.tw/kungdavane/DesktopDefault.aspx?tabId=日118
紫蝶生態網http://www.maolin-nsa.gov.tw/butterfly/index.html,(2013年1月5日上網)
紫蝶全球資訊網,http://www.butterfly.org.tw/euploea/,(2013.1.5日上網)
詹家龍(2007)。Welcom to Mao-Lin!減速慢行:禮讓紫斑蝶紫蝶生態網http://www.maolin-nsa.gov.tw/butterfly/index.html(20130101)
劉介修(2007)。超越文化商品化的邏輯:社區文化產業的幾點思考,2007年11月15日,http://miaoli-ya.blogspot.tw/2007/11/blog-post.html(2013年7月10日上網)
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366
臺灣立報。台邦‧撒沙勒,2004年4月4日,立法保障原住民智慧財產權,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3487 2013/8/4/(2013年7月5日上網)
臺灣立報(2012)。王雅萍,2012.12.10報導,原視野:啟動國家搶救族語戰, (2013.5.2上網),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638
臺灣立報(2013),浦忠成,庫巴之火:原住民族語認證可以「暫」停辦理?2013年4月5日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http://www.sight-nativ.taipei.gov.tw,(2013年1月5日上網)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史前時代 福爾摩沙的古老民族,(2013.5.21上網) http://www.dmtip.gov.tw/Museum/Article.aspx?CategoryID=15
聯合報(2012)。探尋原鄉文化-市府重修3古道,2011.10.26報導,記者胡宗鳳,
高雄報導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6675784.shtml(聯合新聞
網2013.5.16上網)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