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9105-1427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9105-142723
論文名稱
Title
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影響
Effects of an Integrated Life Education and Music Curriculum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Purpose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7-29
關鍵字
Keywords
生命教育、融入式教學、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
purpose of life,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life education, attitudes toward death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03 次,被下載 603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0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03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為發展設計一套「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的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目的在探討本課程對生命意義與死亡的態度之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屏東市某高中一年級兩班共6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一班為實驗組(37人),另一組為控制組(32人)。實驗組參加為期10週共7單元的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控制組在實驗期間不予任何實驗處理,兩組於教學介入前一週與教學介入後一週進行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及生命教育學習單的施測,實驗組並於教育介入後一週填寫課程總回饋表,以了解實施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影響成效。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 在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生命意義感的得分變化未達到顯著差異。
二. 在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死亡態度上的得分變化未達到顯著差異。
三. 學生對於本課程採用的主題與教學方法給予正面的肯定。
四. 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所啟示與省思,也能了解時間的可貴,在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認識死亡、面對死亡有所收穫。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上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curriculum which integrated life education and music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is integrated curriculum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purpose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
Using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wo freshman classes were selected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Pintung County. Then the two class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received a 10-week long integrated life education/music curriculum, while the latter did not receive any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tested on the purpose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they answered several open-ended questions about life and dea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gave feedbacks about the curriculu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their changes in their sense of the purpose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 However, the students evaluated the program positively; they considered the topic discussed important and liked the way 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music curriculum. They also reported that they are inspired to contemplate the complex issue of life and death.
Based upon the finding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were discuss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5
第三節 研究問題-----------------------------------------05
第四節 名詞釋義-----------------------------------------05
第二章 文獻探討-----------------------------------------07
第一節 生命教育-----------------------------------------07
壹、生命教育的意義--------------------------------------07
貳、生命教育的內涵--------------------------------------08
參、生命教育的相關概念----------------------------------11
肆、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13
第二節 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18
壹、生命意義的意涵--------------------------------------18
貳、生命意義之相關理論-Frankl的意義治療理論------------20
參、高中生心理發展--------------------------------------21
第三節 死亡態度與生命教育-------------------------------25
壹、死亡態度的定義--------------------------------------25
貳、死亡態度的內涵--------------------------------------25
參、高中生死亡概念與死亡態度發展特徵--------------------29
第四節 生命教育與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30
壹、生死取向生命教育實証研究與課程設計------------------30
第五節 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38
壹、音樂教育的內涵與功能--------------------------------38
貳、音樂與生命教育--------------------------------------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48
第一節 研究設計-----------------------------------------48
第二節 研究假設-----------------------------------------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50
第五節 實驗處理-----------------------------------------52
第六節 研究程序-----------------------------------------57
第七節 資料處理-----------------------------------------5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58
第一節 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實驗效果分析-----------------58
壹、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意義感實驗效果分析--58
貳、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實驗效果分析----60
第二節 生命教育學習單與課程總回饋表內容分析-------------63
壹、生命教育學習單統計表與內容分析----------------------63
貳、課程總回饋表內容分析--------------------------------68
第三節 綜合討論-----------------------------------------73
第五章 結論、限制與建議---------------------------------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76
第三節 研究建議-----------------------------------------77
參考書目------------------------------------------------79
中文部份------------------------------------------------79
英文部分------------------------------------------------85
附錄ㄧ 生命意義量表-------------------------------------87
附錄二 死亡態度量表-------------------------------------89
附錄三 生命教育學習單-----------------------------------91
附錄四 課程總回饋表-------------------------------------92
附錄五 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教案-------------------------9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ㄧ、中文部份
王玉(2002)。死亡教育方案對國中喪親學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晃三(1997)。教育部訂明年為生命教育年。中央日報,10月8日教育版。
方銘建(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大陸書店。
朱光潛譯(1986)。柏拉圖文藝對話錄。台北:元山書局。
朱榮智(2001)。孔子的生命教育思想。教育資料集刊,26,81-94。
行政院衛生署(2004)。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十大死亡原因,2004,10月30日,http://www.doh.gov.tw/cht/index.aspx#。
余淑娟(2001)。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實施成效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紀瑩(1994)。基督教信仰小團體對提高大專學生生命意義感的團體歷程與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證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英奇(1990)。大學生認證危機與生命意義追尋之研究。台北:南宏出版社。
李茂興 譯(1997)。Gerald, C. (1992)原著。音樂教育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李茂興 譯(1996)。Charles, R. H. (1993)原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出版社。
李遠哲等人著(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復惠(1987)。有關大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利莎等 譯(1999)。Hilary du Pré & Piers du Pré(1997)原著。狂戀大提琴。台北:聯經出版社。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珍宜(1991)。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克希譯(1996)。Philippe, A. Autexier (1987)原著。貝多芬-完成生命的意志。台北:時報文化。
邵義強(1987)。活生生的音樂欣賞。台北:天同出版社。
吳秀碧(1998)。死亡教育與悲傷諮商之人員訓練。學生輔導通訊,54,62-68。
吳長益(2002)。死亡教育團體對國小學生死亡態度影響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吳庶深(1999)。當前死亡教育發展方向之探討。安寧照顧基金會會訊,32,12-16。
吳庶深(2000)。「生死學」與「死亡學」本是一家。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5-7)。台北市:洪葉文化。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台北:學富文化。
吳庶深、劉欣懿(2002)。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安寧療護雜誌,7(14),283-304。
吳庶深等箸(2002)。生死教育輔導。台北:洪葉文化。
吳舜文(1995)。淺論一般音樂課程設計。中等教育,46(4),44-55。
吳瓊汝(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月刊,580,12-18。
吳淳肅、侯南隆(1999)。國中教師對「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課程實施看法之探討。南華管理學院生死學研究所及教育部等教育司主辦。生命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吳淳肅(2000)。中學導師面對學生死亡事件之心理歷程與處理方式。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死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吉基(199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收錄於台灣省高級中學生命教育推廣研習會手冊。台南:善化高中。
林思伶(2000)。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1998-2000。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51-169)。台北:寰宇出版社。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作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頁198-214),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林明和、連廷嘉(2001)。高中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建構暨輔導效果之行動研究。教育部九十年度行動研究成果報告。屏東:屏東高中。
林素霞(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學校生命教育現況分析。中原學報,30(2),173-187。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范敏雪(2003)。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國小音樂課程對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國小五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世澤(1987)。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洪萬隆(1994)。音樂生活。台北:黎明文化。
紀玉足(2003)。生死教育對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8)。高雄市高中職學生生死教育手冊。高雄:高雄市政府。
唐福春(2002)。死亡教育課程對毒品犯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影響-以某戒治所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效智(1999)。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載於李遠哲等,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頁,181-197)。台北:聯經出版社。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寰宇出版社。
孫幸慈、連廷嘉、黃俊傑(1999)。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3(5),137-156。
許秀霞(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連廷嘉(2002)。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以高中音樂課融入式課程為例。輔導通訊,69,25-29。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學生輔導通訊,55,29-34。
陳英豪(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
陳珍德(1995)。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維真(2000)。生命教育實驗教學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死亡態度之影響。臺南師範學生學刊,22,55-80。
陳瑞珠(1994)。台北市高中生的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3-36)。台北:寰宇出版社。
陳德光(2000)。大學階段生命教育的內涵。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51-65)。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德光(2001)。生命教育的宗教學基礎初探。教育資料集刊,26,59-80。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在樸(1999)。理論生死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游恆山 譯(1991)。Frankl,V. E. (1984)原著。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張光甫(1995)。談生命教育。輔導通訊,44,3-4。
張茂源(2002)。珍惜擁有,把握現在-談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教育資訊研習,10。
張洪模主編(1993)。音樂美學。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美蘭(2000)。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書局。
張淑美(2000a)。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實施概況與省思-以台灣省與高雄市中等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3),72-90。
張淑美(2000b)。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71-199)。台北:寰宇出版社。
張淑美主編(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2001a)。死亡教育、生死教育是臨終教育還是生命教育?載於張淑美(主編),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頁3-5)。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2001b)。中小學生死教育課程之理念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2001c)。國中生的死亡概念、態度與生死教育。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
張恆愷(2000)。國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容譯(1996)。Michel Parouty原著。莫札特-樂神的愛子。台北:時報文化。
莊淑茹(2000)。死亡教育課程對護校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可式、沈錦惠(1989)。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出版社。
趙可式(1998)。生死教育。學生輔導通訊,54,44-51。
程秀玲(2001)。死亡教育對高職護生之死亡態度的成效探討。私立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安宜(1998)。從老莊生死觀探討國小兒童的恐亡教育。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玉編著(2001)。生死學。台北:國立空大。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台北:揚智出版社。
黃天中(1988)。死亡教育概論。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宗仁(1996)。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台北:杏文醫學文庫。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知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秋(2002)。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校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禎貞(2001)。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設計與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寰宇出版社。
黃德祥(2001)。二十一世紀的品格教育,載於「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頁99-116)。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黃崑巖(2004)。黃崑巖論教養。台北:聯經。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1月3日4版。
曾煥棠(1999)。生死學課程綱要。台北:台北護理學院。
曾煥棠(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131-52。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出版社。
葉寶玲(1999)。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明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翟文棋、連廷嘉(2001)。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及死亡態度之影響研究。屏中學報,9,155-184。
翟文棋(2003)。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中師範大學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秀霞(2001)。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理容(2000)。古典樂欣賞-人物篇。台北:揚智出版社。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在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37-48)。台北:寰宇出版社。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1-26。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態度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淑卿(2004)。以音樂欣賞進行音樂治療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欣懿(2003)。生命的彩虹-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介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香妏(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之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憲雯(2004)。高中音樂教師手冊(ㄧ)。台北:龍騰文化。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完女(1991)。死亡教育對國中小年級兒童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永鎮(1999)。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作法。新講臺(高中版),3,6-11。
錢永鎮(1999)。如何推行生命教育理論篇。台灣教育,580,25-28。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7-149)。台北:寰宇出版社。
錢永鎮(2003)。什麼是生命教育。取自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life.ascc.net。
羅文基(2001)。新世紀的教育議題-生命教育。翰林文教雜誌,17,6-7。
鍾聖校(2000)。生命教育的另類可能-談情意溝通理論在大學之實踐發現。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67-87)。台北:聯經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Amenta, M. M. (1987). Death anxiety, purpose in life and duration of service in hospice worke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49, 920.
Baumeister, R. F. (1991).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est, R. (2000) (Ed.) Education for spiritual, moral,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London: Continuum.
Corr, C. A. (1995). Entering into adolescent understandings of death. In E. A. Grollman (Ed.). Bereaved children and teens: A support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pp. 21-35). Boston: Beacon Press.
Corr, C. A., & Balk, D. E. (1996). Handbook of adolescent death and bereavement. NY: Springer.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 (1997).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Thomason.
Combs, D. C. (1981). The effects of selecte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s on death anxiety and death acceptance. Death Education, 5, 75-81.
Durlak, J. A., & Riesengerg, L. A. (1991). The impact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Studues, 15, 39-58.
Eddy, J. M. & Alles, W. F. (1983). Death Educatio., St. Louis: The Nosbby Company.
Feifel, H. & Nagy, V. T. (1981). Another look at fear of death.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2), 91-102.
Frankl, V. E. (1959).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 Beacon Press.
Frankl, V. 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ankl, V. E. (1967). 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England: Penguin Books.
Frankl, V. E.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Gesser, B., Wong, P. T. T., & Reker, G. T. (1987). Death attitudes across the life-spa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eath attitude profile(DAP). Omega, 18(2), 133-128.
Gesser, G., Wong, P. T. P., & Reker, G. T.(1994). Death attitudes profile-revised: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R. A. Neimeyer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tion, and application (pp. 121- 144).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Gibson, A. B., Robert, P. C., & Buttery, T.J. (1982). Death Education: a concern for the liv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5 948).
Hedlung, D. E. (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utchison, T. D. & Scherman, A. (1992). Didactic and experiential death and dying training: Impact upon death anxiety. Death Studies, 16, 317-330.
Ku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Lester, D. (1969). Studies on death-attitude sca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4(1), 182.
Leviton, D. (1977). 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 41-56.
Maglio, C. J., & Robinson, S. E. (1994). The effect of death education on death anxiety: A men-analysis. Omega, 29(4), 319-335.
Mark, M. L. (1996). Contemporary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Schirmer Book.
McDonald, D. T., & Simions, G. M. (1989). Mu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Molnar, L. A.(1983). Elementary death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0518.)
Monlar-Stickels, L. A.(1985). Effect of a brief instructional unit in death education on the death attitudes of prospect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5(6), 234-236.
Noppe, I.C., & Noppe, L. D. (1997). Evolving meaning of death during early, middle and later adolescence. Death Studies, 21, 253-275.
Ochs (1980). Death orientation, purpose in life, and death fear of volunteer servi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1980). Dissertation Abstraticts International, 41-362.
Paul, B. J.(1988). The effect of a dea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circle, death anxiety and purpose in life.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C8818832)
Rublee, D. A., & Yarber, W. L. (1983). Instructional units of death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amount of classroom time on changes in death attitude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3, 412-415.
Vargo, M. E. & Batsel, W. M. (1984). The reduction of death anxiety: A comparison of didactic, experiential and non-conscious treat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57, 333-337.
Wass, H. (1995) Death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ce. In H. Wass & R. A. Neimeyer (Eds.), Dying: Facing the facts (pp. 269-301).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Wass, H., Corr, C. A., Pacholski, R, A., & Sandlers, C. M. (1980). Death education I: An annotated resource guide.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Publishing.
Wong, P. T. P., Reker, G. T., & Gesser, G. (1994). Death attitude profile revised: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 toward death. In Ne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 121-148). Washington, D.C.: Taylar & Francis.
Yaber, W. L.(1976). Death education: a living issue. The Science Teacher, 43, 21-23.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 Inc.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